初探潮汕地区罗勒精油工艺及其抑菌性
2024-08-08黄晓霞詹伟宏张晋玮郑苑婷
摘要:本试验为初步探究潮汕地区产罗勒的提取工艺和抑菌性,采用水蒸气蒸馏法尝试提取罗勒挥发油,并用琼脂培养基涂布法探究其抑菌性。结果显示,50 g阴干后的罗勒全草可提取得到1 mL左右的精油,且该精油对表面葡萄球菌、产气肠杆菌、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枯草杆菌的抑菌圈分别约为16.7 mm、15.5 mm、22.5 mm、19 mm、15.3 mm。可见,用水蒸气蒸馏法可以提取得到罗勒精油,并且潮汕地区罗勒精油对表面葡萄球菌、产气肠杆菌、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枯草杆菌均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关键词:罗勒;提取;抑菌性
罗勒(Ocimum basilicum L.)为唇形科罗勒属一年生草本植物,在我国新疆、吉林、河北、浙江、江苏、安徽、江西、湖北、湖南、广东、广西、福建、台湾、贵州、云南及四川等地均有栽培,南部各省区亦有野生的。非洲至亚洲温暖地带也有栽培[1]。广东的罗勒资源丰富,据《广东省中药资源志要》记载,广东省全省各地均有栽培[2]。潮汕地区民间多用于贝壳类海鲜烹饪的调料,百姓家庭前屋后或阳台都栽种有该植物。
在《齐民要术》《新修本草》等书中记载罗勒是药食兼用的植物[3]。罗勒品种较多,张瑜等的研究表明,不同地区产的罗勒品种不同,且不同品种罗勒精油的成分和功效会有差异[4]。关于潮汕地区罗勒的研究文献较少,本文从提取工艺和抑菌性两个方面初步对潮汕地区罗勒进行探索,期望能够深入了解罗勒的药理作用、提取工艺以及其在实际应用中的潜力,推动针对罗勒的科学研究,为潮汕地区罗勒深入研究及开发利用提供依据。
1 材料与仪器
1.1 罗勒
本试验采用来自揭阳职业技术学院植物苗圃自种的罗勒作为主要的试验材料。为了确保试验材料的品质和地域性,特意选择本地农户家种的罗勒植株所结的种子进行种植。
在适当的时机采摘罗勒植株的地上部分,放置在阴凉通风的地方,让其自然阴干。阴干后的罗勒切成1~2 cm长的小段,以便于后续的实验操作,同时也保证了其有效成分的稳定性和完整性。
在试验中,使用分析纯的无水硫酸钠试剂用作干燥剂,处理罗勒材料。
1.2 试剂
无水硫酸钠(分析纯,麦克林),营养琼脂培养基(广东环凯微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标准菌种:表面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epidermidis)、产气肠杆菌(Enterobacter aerogenes)、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枯草杆菌(Bacillus subtilis),均购于广东环凯微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1.3 仪器
挥发油提取器,用于罗勒精油的提取,由北京北玻博美玻璃有限公司生产。
电热套,选择具有智能控温系统的产品,能够精确控制加热温度,确保实验过程的稳定性和准确性,用于提取过程中的加热环节,由上海平环生产。
培养箱用于培养菌种,选择上海跃进生产的培养箱,温度控制稳定、通风性能良好、易于操作。
电子天平,产自杭州友恒称重设备有限公司;单人单面超净工作台,苏州净化生产,用于确保实验过程中的无菌操作;高压灭菌器,用于杀灭细菌、病毒等微生物,选择上海申安的产品。
2 试验方法
2.1 精油提取
文献显示,王忠合[5]、王琼珺[6]、毛见智[7]等对不同产地罗勒的精油提取均采用水蒸气蒸馏法,因此,团队整理文献后同样尝试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罗勒精油。
称取50 g阴干后罗勒,装入1 000 mL圆底烧瓶中,加入800 mL蒸馏水,电热套加热蒸馏,待挥发油收集器中液体不再增加后停止加热,冷却至室温,取挥发油收集器中的精油,加无水硫酸钠干燥。
2.2 抑菌性试验
2.2.1 培养基制备
MH琼脂培养基19 g,加入蒸馏水500 mL,搅拌加热煮沸至完全溶解,pH调至微碱性(7.3~7.4),倒入锥形瓶至1/2和试管的1/3,密封,置于高压蒸汽锅中121℃灭菌20 min。
2.2.2 细菌活化培养
将菌种接种于试管中培养,放于保温箱中24~48 h,
重复2次,得到生长良好的菌落。
2.2.3 菌液制备
用接种环收集适量的菌种,取适量无菌水至玻璃瓶中,搅拌。
2.2.4 涂布
在平板培养基中接入菌液,用接种环涂布均匀菌液,罗勒精油滤纸圈置于中间位置。放保温箱中24~48 h后观察实验结果。
2.2.5 设置空白对照
按以上方法,分别设置空白对照。
3 试验结果
3.1 精油提取
50 g的阴干罗勒全草切小段,用水蒸气蒸馏法可提取约1 mL的精油。虽然大部分文献提取时间为8 h,但经过多次尝试,结果显示,约2 h后精油量就不再增加。
3.2 抑菌性研究
经过24~48 h的培养后,发现潮汕地区产罗勒对所接种菌种都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对表面葡萄球菌抑菌圈约为16.7 mm,如图1所示;对产气肠杆菌抑菌圈约为15.5 mm,如图2所示;对大肠杆菌抑菌圈约为22.5 mm,如图3所示;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抑菌圈约为19 mm,如图4所示;对枯草杆菌抑菌圈约为15.3 mm,如图5所示。
4 意义和作用
潮汕地区位于广东省东部沿海地区,是文化、经济、交通的重要枢纽。罗勒作为一种具有独特香气和药用价值的植物,被广泛应用于当地的菜肴调味和民间医药中。近年来,随着人们对天然产物的深入研究,罗勒的提取工艺和抑菌性逐渐成了科研和产业关注的焦点。
4.1 罗勒提取工艺的意义与作用
4.1.1 保护与传承传统知识
潮汕地区关于罗勒的使用历史悠久,其中包含着当地人民的智慧与经验。通过研究和优化罗勒的提取工艺,不仅可以保护和传承这些传统知识,还能为当地的农业和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4.1.2 提高提取效率与产品品质
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传统的提取方法已经不能满足现代工业的需求。通过研究和改进罗勒的提取工艺,可以提高提取效率,减少资源浪费,同时保证产品的纯度和活性成分含量,提高市场竞争力。
4.1.3 推动相关产业的发展
罗勒作为一种具有广泛应用价值的植物,其提取物的市场需求日益增加。优化提取工艺不仅可以提高产品品质,还能降低生产成本,从而推动相关产业的发展。
4.2 抑菌性研究的意义与作用
4.2.1 推动抗菌药物的研究与开发
随着抗生素滥用和耐药菌株的出现,寻找新型、天然的抗菌药物成为当前研究的热点。罗勒作为一种具有抑菌作用的植物,其抑菌成分和抑菌机制的研究可以为新型抗菌药物的开发提供思路和依据。
4.2.2 促进健康产业发展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健康产品的需求也日益增加。罗勒的3pylwFHamWkeriBNbKSo7g==抑菌作用使其成为健康产业中潜在的天然防腐剂或抗菌剂。通过深入研究其抑菌性,可以为健康产业提供更多的天然、安全、有效的产品选择。
4.2.3 为农业和食品工业提供技术支持
在农业和食品工业中,抑菌剂的应用对于保证产品质量和安全至关重要。罗勒的抑菌性研究不仅可以为这些领域提供新的抑菌剂选择,还能为当地的农业和食品工业提供技术支持和创新动力。
5 结论
罗勒是唇形科罗勒属药食兼用芳香植物,其味辛甘、
性温、有解毒、活血、疏风解表的功效,且许多文献都表明其有抑菌性,并利用这一特性开发出了不同产品。然而不同产地的罗勒细分品种不同,其成分和功效上也会有差异,潮汕地区产的罗勒研究文献极少。试验结果表明,潮汕地区产的罗勒可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精油,其精油具有一定的抑菌性,其中对大肠杆菌的抑制性最强,其次是金黄色葡
萄球菌。
潮汕地区产罗勒的提取工艺与抑菌性研究具有重大的意义和作用。这些研究不仅有助于保护和传承传统知识,提高产品质量和市场竞争力,还能推动相关产业的发展,为当地经济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同时,这些研究还能为抗菌药物的研究与开发、健康产业的发展以及农业和食品工业的技术创新提供有力的支持。因此,我们应该加强对潮汕地区产罗勒的提取工艺与抑菌性的研究,为当地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作出更大的贡献。
参考文献
[1] 中国科学院《中国植物志》编辑委员会.中国植物志:第66卷[M].北京:科学出版社,1977.
[2] 广东省中医药局《广东省中药资源志要》编辑委员会.广东省中药资源志要[M].广东:科技出版社,2024.
[3] 汪荣斌,王存琴,秦亚东,等.罗勒的本草考证[J].中药材,2015,38(5):1081-1084.
[4] 张瑜,何聪芬.不同品种罗勒精油的成分及其功效概况[J].香料香精化妆品,2021,12(6):81-88.
[5] 王忠合.粤东产罗勒叶挥发油化学成分分析[J].韩山师范学院学报,2012,33(3):40-44.
[6] 王琼珺,刘舜慧.闽南产罗勒挥发油的GC-MS分析[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21,19(17):145-147.
[7] 毛见智,刘晓会.罗勒挥发油包合物制备及抑菌活性研究[J].上海工程技术大学学报,2021,35(2):118-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