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四个机制”永葆党员队伍先进性和纯洁性

2024-08-08刘怡菲

企业文明 2024年7期

党员是党的肌体的细胞,是党组织最基本的力量。如何永葆党员队伍先进性和纯洁性,是新时代新征程必须回答好、解决好的一个根本性问题。国有企业党组织要着眼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不断强化和创新基层党员教育管理举措,通过建立党员教育培训、党员管理责任、党员日常监督、党员激励评价长效机制,保持党组织和党员队伍的先进性和纯洁性,为企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的组织保障。

扭住“根本点”,建立科学合理、务实管用的党员教育培训长效机制。一是在培训内容上突出“红”。扎实开展党的理论教育、思想教育、道德教育,强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二是在培训对象上突出“专”。在党员领导干部层面侧重权力观、地位观、利益观和政绩观的教育,不断提升大局意识和决策能力;在党务工作者层面侧重党建业务提升教育,不断提高工作能力和服务质量;在党员层面重点开展企业文化、岗位风险、廉洁从业、诚实守信等教育,不断提升其业务能力水平。三是在培训形式上突出“活”。固化“微课+微班”模式,常态化开展“微党课”大赛,精心打造红色“微课堂”。创新“室内+室外”模式,以“红歌快闪”“讲红色故事”等形式教育引导党员传承红色基因。推行“讲评+讲议”模式,打造“小组化、实景式、互动型”的培训,实行党员轮值领学。

强化“驱动力”,建立上下贯通、齐抓共管的党员管理责任长效机制。一是织密“责任网”。以各级党组织为责任线,形成上下贯通、内外相连的立体式责任网,一级单位党组织负责领导决策,二级单位党组织负责管理指导,三级单位党组织负责细化推进,基层党支部负责具体实施,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二是明确“责任人”。构建“书记带头抓、班子示范抓、上下合力抓”的党员管理责任体系,形成层层带动、逐级保障的工作责任体系。三是拉紧“责任链”。发挥党员管理制度的约束教育作用,明确责任内容,列出履责举措,细化任务清单,层层传导压力,步步压实责任。

实施“硬手段”,建立运转有序、严细靠实的党员日常监督长效机制。一是严把党员“入口关”。在优化发展党员结构上,坚持“四个摸清”、做到“四个倾斜”。在入党积极分子发展上,严格执行“四审查”,不以数量充质量。二是严把党员“出口关”。探索建立不合格党员退出机制,根据企业在不同地区的党组织制定不合格党员处置办法,细化处置程序流程,对违反党纪的党员要及时提醒和处理,对拒不接受组织忠告的,坚决采取组织措施予以劝退或除名,以保持党组织的肌体健康。三是严把党员“内外关”。在“八小时之内”,全面收集党员党风党纪方面的倾向性、苗头性问题,及时提醒,将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在“八小时之外”,及时了解党员的“生活圈”和“社交圈”,对于倾向性、苗头性问题及时提醒警示。

用好“指挥棒”,建立客观公正、科学量化的党员激励评价长效机制。推行党员积分夺旗行动,打造示范带动、奖优罚劣、动态管理一体化党员激励评价体系。一是立榜树标。由党支部设立党员积分夺旗贡献榜,实施积分累积制,一个季度为一个积分周期,下季度积分清零重新积分。二是制榜有据。党员每季度填报季度积分申报表,党支部当月召开支委会集体研究讨论党员季度积分情况,进行民主测评,形成季度党员得分汇总情况,作为制定季度党员积分夺旗贡献榜主要依据。三是张榜公示。党支部每季度按照积分规则评定党员得旗数,召开党员大会集体研究讨论后,在党务公开栏通报公开,形成季度党员积分夺旗贡献榜。四是评榜激励。每年由上级党组织根据所属党支部年度党员积分夺旗贡献榜排名,经过逐级推荐遴选,评选出年度党员“最佳夺旗先锋”,并按贡献指数给予精神和物质双重奖励,不断激发党员先锋意识,全力营造党员学先进、做先进、比先进的良好氛围。

(责任编辑:冉智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