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124”工作法助力企业统战工作开展

2024-08-08郭志宏

企业文明 2024年7期

党的二十大报告作出了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的重要决策部署,国有企业作为推进新型工业化发展的排头兵,必须充分发挥好政府与市场之间的桥梁和纽带作用,引导和支持非公有制企业有序参与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促进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相辅相成、相得益彰。在推动成都现代化轨道产业体系建设过程中,成都轨道产业投资集团通过探索形成“124”产业链统战工作法,不断提升统战工作政治引领、作用发挥、人才培养、联谊交友、服务保障效能,共同绘就推动成都轨道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最大“同心圆”。

联建“一个统战阵地”,建强产业统战活动载体

为有效解决统战工作“有组织无阵地、有阵地无活动”的难题,联合产业链上协同企业在产业生产经营一线打造可进入、可参与的统战活动阵地——“智荟轨道·同心建功”服务站,突出联谊交友、学习提升、风采展示三大功能,由产业链企业依托阵地轮办座谈交流、研学培训、文化体育等活动,阵地获评成都市首批“蓉城智荟”党外知识分子引领平台。

深化“两张工作清单”,优化产业统战服务机制

在产业链党建联建机制的引导下,成都轨道产业投资集团通过建立《产业链统战工作联系清单》《产业链统战资源需求清单》,形成具有轨道特色的统战联系服务机制。一是建立工作联系清单。选派公司优秀民主党派人士作总联络人,产业链“链主”及重要“链属”企业遴选优秀党外人士为企业联络人,对上负责承接开展产业链统战活动,对下负责联系服务本企业党外人士,工作有效覆盖成都轨道产业上下游14家重点企业(含6家非公企业)。二是建立供需服务清单。整合产业链企业在产业研究、产业政策、产业资源、共享平台、统战服务五个方面共58项优质共享资源,联动产业链各方力量建立服务提供与需求响应机制,提供各类专业化、个性化服务65次。

实施“四个专项行动”,发挥产业统战优势作用

通过联合产业链上协同企业深入实施“链结同心”四个专项行动,成都轨道产业投资集团将党外人士培养、非公企业发展与成都轨道产业“建圈强链”紧密结合起来,推动统战工作与产业发展深度融合增效。一是实施“思政领链”行动。通过组织开展党的二十大精神专题培训、赴延安参观中央统战部旧址、重走习近平总书记足迹等主题思想教育及社会实践活动,不断增强党外人士对党的政治认同、思想认同、理论认同、情感认同。二是实施“人才聚链”行动。联合产业链上协同企业建设轨道装备“产学研”虚拟仿真基地、2025智慧型全自动行车试验平台等培训设施,组织开展参访研学、产业讲堂、工匠技能比武等活动,共有10余名产业链党外人士获评大国工匠、劳动模范、成都工匠等荣誉。三是实施“建言兴链”行动。汇聚党外人士智慧,编制《成都市轨道交通产业生态圈蓝皮书》《成都城市轨道交通产业投资机会研究》等5份高质量产业研究报告。组织党外人士参加各类产业交流会、推介会30余次,为成都轨道产业发展积极建言献策。四是实施“产业强链”行动。组建由公司民主党派人士主理的“蓉知·轨道创新工坊”,聚焦智慧化、数字化、绿色化等产业前沿领域与产业链企业开展联合技术攻关,成功研发全国首列基于5G车车通信全自动驾驶新一代市域A型车、全球首列时速160公里氢能源全自动市域车、全球首台套地铁线路巡检机器人等30多项成都“智”造新技术,累计获得专利34项,推动加快形成轨道交通新质生产力。组建由公司党外知识分子为主力的成都轨道交通产业“建圈强链”青年团队,协同招引中车四方等30余家专业头部企业(含16家非公企业)、主导交控科技西部区域总部等16个“专精特新”高能级产业项目(其中5个项目合作方为非公企业)落地成都,全面助力成都现代化轨道产业体系建设。

(责任编辑:任肖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