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三抓三聚”推动思想政治工作见行见效
2024-08-08周政董欣贾朋如
新时代新征程如何更加深入有效地开展企业一线职工队伍的思想政治工作建设,是国有企业当前需要研究的一项重大课题。近年来,天津轨道交通集团(以下简称:集团)通过“三抓三聚”让思想政治工作活起来,着力打造轨道交通国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特色品牌,为企业高质量发展打下坚实的思想基础。
抓好政治理论武装,以思想引领“聚魂”
集团党委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把新时代思想政治工作融入理论武装、文化建设、运营经营中,聚焦企业发展转型升级、提质增效,为实现轨道交通建设运营和资源开发经营“两大主业”均衡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思想保障和精神支撑。
“头雁带动”深化理论学习
专题学习拓展“广度+”。始终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学习的主要内容,创新 “诵读领学”“结对联学”“互助促学”专题学习模式,组织两级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开展专题读书班、读书分享会活动,邀请专家、教授聚焦学习专题进行深度解读分析,帮助党员领导干部从党的创新理论中获取实践方法。
研讨联学拓展“深度+”。将理论学习与谋划工作紧密结合起来,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交通强国的重要论述、关于国企改革和党的建设的重要论述,大力提升学习研讨质量、调研质量,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成员在谈思想感悟、谈学习体会的同时,找准思路方向,破解高质量发展中的重点、难点问题,将学习成果转化为加快轨道交通建设的实招、硬招。
沉浸践学拓展“厚度+”。与中国银行天津分行、天津海河传媒中心等合作单位联学联建,赴李大钊纪念馆及其故居、冉庄地道战纪念馆、西柏坡纪念馆等红色教育基地开展沉浸式学习,从理论源头、实践起点助力领导干部善思善用,切实把活学活用成果运用到轨道交通建设发展实践中。
理论宣讲带动“雁阵齐飞”
打造宣讲“新品牌”。将基层理论宣讲作为推动党的创新理论深入一线、深入群众、深入人心的重要抓手,打造天津轨道交通“闪光轨迹”品牌,探索沉浸式宣讲新模式,连续开展“红船初心”“礼赞中国”“赶考新时代 答卷一百年”“赤诚信仰 百年芬芳”“闪光轨迹”主题宣讲活动,先后荣获中宣部颁发的“优秀理论宣讲微视频”“天津市基层理论宣讲先进集体”“优秀志愿服务团队”等荣誉奖章。
建强宣讲“全矩阵”。构建“1+8”宣讲格局,形成多维度、多层面、多角度的宣讲矩阵,组织进一线、进班组、进工地、进车站、进车厢,开展对象化、分众化、互动化宣讲,以党的“好声音”激励每名轨道交通职工。
打造宣讲“微课堂”。打通理论宣讲“最后一公里”,充分利用微信、微博、抖音等网络平台,发挥地铁列车PIS屏资源优势,扩大“微传播+”的优势,通过“全方位浸润”真正让宣讲工作“燃”起来,推动党的创新理论入脑入心。
抓好精神文明建设,以企业文化“聚心”
集团党委坚持把企业一线职工的思想政治工作融入到工程项目建设一线、运营服务基层场站等生产经营全过程,抓好精神文明建设,以企业文化“聚心”。
“文明轨道”绘就幸福出行底色
文明实践提升百姓幸福感。充分发挥已取得的“全国文明单位”“全国交通运输行业文明窗口”“天津市文明单位”等荣誉示范带动作用,深化“‘民呼我为 擦亮窗口’为民服务”“客流培育提升”“服务品质提升”三大行动,以文明创建赋能服务供给,提升市民百姓出行的幸福感、获得感。
榜样引领传承奉献精神。大力发挥全国劳动模范、工人先锋号、道德模范、最美奋斗者的示范带动作用,开展“劳动模范讲精神”专题宣讲,开设“轨道榜样”专题专栏,广泛宣传先进事迹,让“先进者”成为精神坐标。
志愿服务弘扬文明新风。依托全国学雷锋活动示范点——天津地铁“红铆钉”志愿团队,打造“六进三送”志愿服务活动品牌,大力开展文明出行、公益帮扶、应急救助等社会公益服务活动,推出一站式服务30余项,14年间累计志愿服务时长超过103万小时,受益人次超过数千万,让市民出行更加文明、安全、通畅。
“文化轨道”凝聚企业发展合力
深化企业文化建设。紧紧围绕“建城市未来 享美好生活”企业使命,从“建设文化、服务文化、经营文化、安全文化、廉洁文化、公共文化”六方面全面深化企业文化建设。组建企业文化故事宣讲队,组织“企业文化之星”选树,编印《企业文化案例故事集》《企业文化图册》,建立企业文化教育实践基地和思想政治教育基地,用企业精神凝聚干事创业奋进力量。
丰富公共文化建设。以轨道交通的特色文化滋养城市底蕴,建成主题车站24座,开行“书香地铁”专列、打造绘画艺术角等地铁文化阵地,让轨道交通成为城市文化传播新阵地。
强化文化品牌建设。坚持用优质文化作品鼓舞士气,拍摄发布4部文化系列宣传作品,获得“你好,天津”网络短视频大赛一、二、三等奖。发动员工开发百余款文创产品,将城市建筑、人文景观与轨道交通深度融合。
抓好“工团”品牌建设,以鼓舞干劲“聚力”
集团党委围绕抓要点、突重点、出亮点,逐渐探索出了一条富有企业自身特色的一线职工思想政治工作新做法之路。
“工”字品牌凝聚职工力量
微创新释放“大能量”。聚焦重大战略、重大工程、重大项目、重点产业,广泛开展劳动和技能竞赛、“五小”创新、职工科技成果认定等群众性创新创造活动,多项成果获得天津市“职工优秀‘五小’创新成果”“职工科技创新成果”等荣誉。
小竞赛彰显“大作为”。围绕推进智慧轨道交通建设、城市更新项目等六个方面深入开展竞赛活动,实现了34个月建成一条地铁线的新速度。组织职工积极参加全国、行业大赛,集团职工屡次获得全国行业职业技能竞赛一等奖。
“团”字品牌激发青年热情
在急难险重中凝聚青年力量。深化“青”字号品牌创建,孵化打造“青励轨道”青年工作品牌,团员青年自觉增强政治责任感、历史责任感、青年使命感,在抗洪救灾、乡村振兴等重大任务中当先锋、做表率,切实将青年责任扛在肩上。
在主责主业快速发展中激发青年动能。成立23支青年突击队,认领“三新”“三量”重点任务,画出路线图、任务表,42项目标任务全面完成,让青年职工在主业工作中当先锋,先后盘活了8宗占地面积1100亩土地,发挥了轨道交通产业链“链主”作用。
经验启示
“以人为本”是加强思想政治工作的根本遵循。只有把职工作为企业最重要的资源,将“以人为本”贯穿工作始终,积极营造关爱职工的组织环境,才能不断激发职工干事创业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需求导向”是加强思想政治工作的价值驱动。只有把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解决思想问题与解决实际问题、广泛覆盖与分类指导相结合,及时响应基层需要、回应职工诉求,才能使新时代国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始终保持生机活力。
“系统思维”是加强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理念。加强思想政治工作需要统筹做好顶层设计,积极探索新思路、新途径和新做法,不断延伸工作触角、丰富工作载体,形成“润心赋能”新模式。
“从心出发”是加强思想政治工作的关键抓手。思想通则百事通,只有对职工的思想情绪波动留心,对职工个人成长进一步关心、上心,对职工反映的现实问题操心、尽心,才能及时了解和掌握职工的心理活动和思想状态,进而不断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
(责任编辑:马成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