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苍山点题

2024-08-08

中国信息技术教育 2024年15期

大单元的性质就是“高”,高视野的整体设计,神、形不散;大单元的特点就是“大”,动辄三五个课时;大单元的风格就是“尚”,大单元设计+大概念+大项目的学习方式,成为看上去容量宏大、效果可见度强的教学场面。“高大尚”的品貌的确让众人瞩目。

然而,大单元设计就是内容模块的集合吗?大单元设计就是课时内容的划分吗?大单元设计还有诸如此类的很多问题。正如新课程教学的内容面临很多的现实问题一样,需要我们不断发掘一线优秀的大单元、大概念设计案例,结合最新的内容给大家提供研讨的方向。

第一篇文章,作者选取义务教育阶段信息科技课程中最为核心的内容之一——“身边的算法”,把大单元设计成一个综合的项目——“扫地机器人”的基础算法实现,很好地融合了程序的基本结构,尤其具有更深层的设计模式供我们参考。第一,作者在教学中深入融合了计算思维,即从分析问题、抽象建模、编程验证与拓展提升等环节上,形成具有计算思维认知线索的大单元学习策略。第二,作者进一步提升到单元整体设计的理论建设,总结出主线是教学组织的5个环节,暗线是算法学习的6个步骤(学科知识学习的逻辑),涵盖发展学生计算思维核心素养的6个阶段。这种单元设计模型,是值得借鉴应用的,由此可以很清晰、规范且科学地规划具有“计算思维”要素的教学内容,进行诸如过程与控制、信息系统设计等大单元教学设计。另外,作者还以扫地机器人为选题,进一步拓展人工智能逻辑主线上的内容,如机器学习等AI算法的特点与应用,进一步提升单元的开放与拓展的增值效应。当然,大单元设计容易产生的遗憾之一,就是极易形成主题的单一和活动的流程化,对学生更丰富的探究需要再做灵活的架构。

第二篇文章,作者以大概念为内容基准,实际上也是采用了大单元设计课程理念下的其中一节课的教学过程,从这节课中我们所窥见的一斑首先是课程设计以数据与算法及信息社会等大概念为课程中心,这就很好地把大概念相互融合,再发展到逻辑主线,这是新版高中信息科技课程标准的特色之一。这样就让大单元中的大概念得到了进化,如算法、人工智能与信息社会、信息系统等的融合就非常巧妙。由这种大概念中心辐射,逻辑主线相互贯穿,就能破解目前大单元内容单一造成的传统内容过重和选题单调的问题。本节课巧妙引入翻转课堂、头脑风暴法、任务驱动法等各教学策略来疏散大概念、大单元带来的紧迫感,更容易把概念、知识、原理脉络理清,如以体验生成式AI去探究其原理,以任务拓展延伸来辨析人工智能未来,并在整个过程中嵌入多元评价,在整体上创新架构人工智能课堂模式,实现学科大概念牵引下的核心素养的教与学。

不论是一节课的,还是一个单元的,甚至是整个学期的教学内容,我们应更重视大单元的整体设计的精神,更重视大概念融合学习的逻辑,这样的大单元将不仅仅是个框架,而是一种基于逻辑主线的整体规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