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阳决胜篇
2024-08-06简满屯
以阳求均势,阴招暗中藏。
决胜不留情,颠倒亦呈祥。
营养学和烹饪学虽有关联,但是角度不同。说碳水化合物补充能量,蔬菜补充维生素,肉蛋补充蛋白质的是营养学,是讲基本规律的。这一点,类似前面说的阴阳致胜篇,“不同小搏大,同门弱输强。自我否定处,应变以为常”说的是取胜的基本规律。烹饪学是为了让人吃得舒服又健康的学问,讲操作层面的规律,里面有炒菜的学问,有做主食的学问。致胜篇里讲打胜仗的基本规律,现在讨论打胜仗操作层面的规律。胜利有两种,一种是你死我活的胜利,就是把对方的生存视为自己的威胁,要完全彻底消灭对方,可以称为决胜;另一种是相待,并不是以消灭对方为前提,而是要在保存对方存在的前提下,最终实现自己的想法。炒菜需要火力油温调料时间的配合,类似胜利中的决胜。做主食是对食材简单加工,尽量保证满足日常需要,不会在厨房火光闪耀油温升降,类似胜利中的相待,相对平和。
以阳求均势
所谓的决胜,必定要最大限度压缩对方的生存空间,或者消灭对方。关于这一点,不同小搏大、同门弱输强的规律同样有用,但此类情形成功的代价较大。因为,以强大的力量排山倒海压过来,对方往往有所警觉有所防御,甚至为了生存而不惜鱼死网破。这样的情形,需要首先在一个层面上让对方不致产生鱼死网破的想法,也就是以正合,然后再用不可反抗的形式取得绝对的胜利,就是以奇胜。以正合以奇胜的实质,也属于阴阳之用,用表面的阳来维持均衡,用后面的阴让对方无可反抗只能消亡。这一思维方法,在中国兵学中作为核心要义,实质是以阳求均势,即以正和,以奇胜,是阴阳的一种运用形式而已。
在火器出现以前,传统战争中,两军战争往往采用军阵对垒的方式进行。一开始,是双方用堂堂之阵决斗,结果是力量强的战胜弱的。后来战争实践增多,人们从中总结出了兵法。聪明的一方把自己的兵力分成两部分,用较少的兵力作为正兵来对垒,甚至故作声势,让对方以为全部兵力就在眼前,但是另一部兵力作为奇兵往往绕道敌后或者侧方,等到时机成熟,以形成合围之势的兵力杀出。奇兵对于敌方的杀伤力和心理的震撼力超过了单纯的面对面对垒。这种方式中,正面的对垒是以正和,后面的兵力属于以奇胜。
正面属阳,侧面和后面的属阴。同样的兵力,经过阴阳的最佳组合,可以产生很强的战斗力。三国时期,赤壁大战后,曹操只能败北。撤退之前,需要安排好兵力做好防御,以免兵败如山倒连原有的防线都丢失了。曹操是杰出的军事家,他把重要的南郡让曹仁带五千人来守,是高度信任的任命。当时,曹军败北,吴军穷追不舍,一直到了曹军原来的重点设防地点南郡。面对东吴的五万兵力,曹仁只有五千人马可用,数量悬殊如此之大,很多人认为曹仁难免玉石俱焚。但是曹仁趁对方才到立足未稳,让一千多兵力前去冲阵,给敌人以极大的心理震撼,让对方不能松口气恢复战斗力。等到当天晚上,曹仁估计东吴兵力会偷袭,就将计就计。他先让一部分人装作要出城逃跑,其实是真在转移。因为,虽然南郡成易守难攻,但是五千对五万实在难以取胜,而且曹军新败不会再有援军能派来。这就意味着,曹仁的战略目标是阻挡东吴兵力掩护曹操主力撤退后,才能安排自己的撤退,所以能逃出多少算多少。来偷袭的东吴将领看到高大的南郡城,担心不能攻进城门,也知道曹仁的任务是断后,所以对于曹仁出逃乐见其成。当他们看到曹仁将士出城,不拦截任其出城,到后来发现出来的人越来越多就感觉不对,马上发起进攻。曹仁早有准备,立刻让正在出城的兵力马上撤回城中,东吴兵力跟随进了瓮城。此时,城门大闭,城上乱箭齐发,吴军没有退路,东吴兵力损失惨重。结果,吴军被杀得很惨。曹仁的兵将马上乘势出城,完成了战略转移,而且最大限度杀伤了对方。本来,曹仁的兵力弱小,从一开始的小部分兵力冲击求均势,到用转移兵马把吴军吸引到瓮城中,再到后来的公开转移,完成了不让对方安稳扎寨和最大程度杀伤有生力量的目标,可谓一个以正合以奇胜的典范。
以阳求均势。求势先得用阳,此为第一波。即便暗地里有招,一旦公开也成了阳。所以,以阳求均势,是要准备出好几套方案来应对当前的局面。
以正和,和是现在的目标,靠正来实现。这三个字说尽了其中精髓。决胜是要最大限度消灭对方,但要让对方看到生存的希望,不激发对方誓死同归的情绪。困兽犹斗,没有希望的处境,会把敌人逼出强大的杀伤力,所以需要用公开的形式掩盖自己的真实意图,为后面的致命一击赢得时机。否则,灭亡对方的战略意图被察觉,对方知道无论怎样委曲求全,都难逃一死。与其如此,还不如破釜沉舟鱼死网破。这样就增加了我方取胜的困难。
当然,如果实力允许,有碾压的绝地可能,一战决胜,有何不可?
阴招暗中藏
以正合是要稳住对方,毕竟如毛泽东电文退敌的例子并不是有现成机会可以抄作业,也不是每个人都可以运用成功。形式的阳有了,战胜敌人还是需要阴的方面配合,自己要有待时而动的兵力和武器。阴的方面出击,最大的优势在于让对方没有防备,出乎意料产生很强的杀伤力。所以,关键在于阴的力量足够大,阴的形式要让对方无从知晓无从察觉,才能获得成功,这就是阴招暗中藏的内涵。
勾践在忍辱负重的经历中,用重金贿赂吴国重臣,自己给吴王驾车,让西施进入吴宫,所有的一切都是正面的臣服之象,以求得活下去的机会。赢得吴王认可获得自由返回越国后,仍然对吴国毕恭毕敬,等到力量足够大,也是引而不发。可以说,勾践以彻底臣服为正,用这种姿态维持着和吴国的均势,让吴王不去对越国进行种族灭绝,这是典型的以正和。有了喘息发展的空间后,勾践卧薪尝胆,选贤人,定法令,训练士卒增加战力。直至等到大旱之年,将蒸过的粮食当作种子送到吴国,导致来年吴国粮荒。然后趁吴王外出之际一举进攻,这时才用上了阴,彻底洗刷耻辱。勾践的阴,得益于表面阳的配合。吴越之间的这场奇正之战,一方到达了绝境,另一方被假想欺骗,结果让人深思。勾践成功的关键,在于阴,如果没有坚强的心志,难以成功。
事以密成。阴的作用有两层,一个是计谋自身的作用,二是出其不意带来的心理震撼。但是,事情的发展不会如同流水线生产一样,只要设定好了程序,就会源源不断地生产出产品,而是在不断变化中。何况,处于秘密状态下的事态,既要不断调整,以适应变化,还要保持秘密,自然比较难。
公元262年,姜维谋划已久的伐魏大计以失败告终,加上宦官黄皓作梗,不得不退兵到汉中西北的沓中,形成了蜀国主力部队不在国内要塞驻防的事实。
实际控制魏国的司马昭乘势而为,决定分三路出兵蜀国。西路是邓艾率领的三万人,到达沓中直接和姜维作战。中路是诸葛绪带领的三万人赶到阴平,和邓艾前后配合打击姜维,并防止姜维万一战胜邓艾从此地回蜀。东路是钟会带领的十万人,先占领汉中,留下两万人沿途守卫,然后向南过剑阁夺取成都。如此秘密完美的计划在执行中却发生了意想不到的变化。
一开始,钟会进展迅速,出乎意料,很快夺取汉中直接南下到了剑门关,成都进入非常危险的处境。艺高人胆大的姜维知道汉中的消息后,轻松甩掉了邓艾,很快回防剑门关。途中经过阴平时,诸葛绪人马早已到此。此等小事,对于姜维是小菜一碟,他派出部队攻击诸葛绪后方,在诸葛绪回头救援后方时,姜维已经迅速离开阴平,不久便抵达剑门关,把钟会带来的八万人成功拦住。
魏国三路大军中的两路已经失败,西路邓艾和中路的诸葛绪汇合后,商议下一步对策。邓艾提出要越过阴平,直插涪城,吸引姜维从剑门关撤军,同时攻破成都。诸葛绪认为此计策不可能实现所以不采纳,自己去找钟会了。钟会认为诸葛绪没有完成阴平阻击的任务,将他送到洛阳治罪,把诸葛绪的三万兵马归自己指挥,继续攻击剑门关。
邓艾只能单干了。他带领人马,硬是从丛山峻岭中走出一条路,越过了阴平一路南下。当他们到达涪城后,蜀国将领马邈吓破胆子立刻投降。这个消息已经传到了较近的成都,但是远在剑门关的姜维还不知道。刘禅派诸葛瞻在成都的前一站绵竹去抵抗。邓艾休整好以后开始进军绵竹。第一战中,蜀国打败了魏国的邓忠和师纂。邓艾的部队孤军深入,如果失败必然死无葬身之地。面临生死绝境,他亲自督战开始第二战,邓忠和师纂带领部队拼死攻击,抱定不成功必死的决心,终于杀败蜀国军队。当邓艾带领部队到达成都时,刘禅毫无斗志毫无主意,直接投降邓艾。而此时,姜维还率领蜀国主力部队在剑门关和钟会鏖战。
在这个过程中,魏国先是三路大军隐藏准备共同攻击,当战略意图被察觉后,邓艾的一路人马又变成了潜藏的力量,经过千辛万苦,最终获得胜利,这就是阴招暗中藏的作用。反观蜀国,姜维可谓韬略过人,一开始能轻松从邓艾手中溜走,让魏国对于西部的战略意图不能实现,后来在阴平遇到狙击的诸葛绪,又能迅速摆脱,然后紧紧抓住战略要地剑门关。从原来的沓中到剑门关,行动之迅速,反应之敏捷,实非一般将军可以做到。尽管如此,还是败在了邓艾的阴招中。阴招作用之大,可窥一斑。
古代的战争,由于道路交通不变和通信技术的原因,信息滞后十分常见。如果姜维预料到了,或者知道了邓艾会出兵阴平,或者在绵竹之战及时知道,也可以分兵回防。从另一个层面看,阴招暗中藏,需要尽量采用欺骗、隐瞒、伪装的方法来争取时间,不要让敌人知道我方的战略意图,方可让阴的作用体现出来。
诸葛亮为汉室的忠勇精神固然可嘉,六出祁山,最终结果却是事与愿违。魏延曾给诸葛亮献计,要派出一支骑兵从斜谷翻山,直接到达长安,然后趁长安防务空虚一举拿下,再进攻洛阳。诸葛亮一生唯谨慎,每次战役都是建立在万无一失的基础上,当然不会采用这样的计策。然而,邓艾的阴平之策却成功了。这两者都是偷袭,都是千里之遥长途取道。一个成功,一个不被采纳。虽说有诸葛亮不主动弄险的成分,有邓艾绝地反击无奈的选择。其中原因无法真正探明。但是对比之下,魏延的计谋,蕴含着阴招暗中藏的力量,如果真正实施,结果也未必不成功。
决胜不留情
战争中,决胜要最大限度杀伤消灭目标。有生力量都消灭了,拿什么打仗?还打什么仗?决胜的意义在于以一场战斗彻底瘫痪对方,让其在几十年无法翻身。杀伤的目标是是破坏战斗力,途径可以是人,是兵器,是后勤物资,是经济目标、能源设施等。
长平之战是一个决胜的典型例子。大战开始前的背景是,秦国实力雄厚,怀有吞并六国之心并已经迈出实质性步伐。因为上党,秦国和赵国直接开战,这一战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秦国主帅是王龁,赵国主帅是廉颇。在前线的秦国军队此时距离首都咸阳五百多公里,运输粮草给养比较困难,而赵国首都距离前线长平非常近,不存在粮草给养的困难。老将廉颇在丹水一带和沿途的韩王山、大粮山上布防兵力,还在从长平到故关的长城布防。廉颇深明兵法,让赵军坚守不出,要用粮草之困来拖垮秦军,所以暂时不会有战果。秦军用了反间计,在赵国散布谣言,说秦军害怕的是赵括,廉颇已经老了不中用了。赵王采纳“民意”,换赵括成为主帅。在第二个阶段,秦国悄悄把主帅换成了白起,赵国并不知道这一重大变化。一开始的几仗,白起故意战败,让赵括声名鹊起。几次胜利后,赵括声望高涨,也以为自己真比廉颇厉害。白起步步为营,步步为饵,用失败把赵军引进了死亡口袋。然后,秦军截断赵军粮草,把赵军分成两部分,各自包围起来。此时,秦国军队和赵国兵力相当,并无围歼胜算,而且为了围起来,秦国把十五岁以上男子都动员到了前线,兵力不占绝对优势,国内也有空虚。但是白起有自己的方法,他把赵军活生生围了46天,就是要削弱战斗力,直至困死在里面。看不到希望的赵军,饥饿万分,哪有力气打仗,最后开始突围。赵括被乱箭射死,奄奄一息的军队迅速瓦解,直接投降。几十万降军怎么安置?放回去,要不了多久,就卷土重来重新开战。养起来,自己粮食都不够。收编到自己军队中,他们的家小都在赵国,难道会安心给秦国卖命?最终,几十万人要么被直接杀了后埋,要么直接埋葬。只放走了240名娃娃兵回去报信,其实就是宣传秦军的恐怖战力。长平之战中,赵国约有四十五万人被坑或被杀,青壮年大部分都被消灭,赵国有生战斗力基本摧毁,人心士气基本瓦解,没法再和秦国抗衡。白起战神之名自此而起。之后,而其他国家也因为此战,对秦国军队的恐惧已经变成了潜意识。这是我国古代军事史上最早大规模的歼灭战,歼灭的主要是有生力量,此为决胜典范。
决胜的方式既有时间短的战役,也有需要较长时间来准备的战略性斗争。再来看康熙雍正乾隆时期对于准噶尔汗国的歼灭。准确说,准噶尔汗国属于蒙古势力,源头可以上溯到元朝被明朝打败后,逃回发源地的蒙古势力衍生而来的力量。之后,分裂演化,到清朝初期,形成了三部分:漠北蒙古、漠南蒙古、漠西蒙古。漠北蒙古就是今天的外蒙区域,漠南蒙古是今天内蒙古一带。唯有漠西蒙古比较复杂,部落很多,其中主要的是准噶尔部、和硕特部、土尔扈特部和杜尔伯特部四部,他们之间一直相互征战。后来,准噶尔部强大起来,把土尔扈特部和杜尔伯特部、和硕特部一部分赶到了伏尔加河下游地区,自己吞并喀尔喀蒙古(外蒙),甚至有一支军队还打到河北围场,曾控制了青海,对西藏发挥影响,建立起来一个强大的准噶尔汗国。换句话说,准噶尔部不仅统一了漠西蒙古,还一度占领了漠北蒙古,控制了漠南蒙古,实力和清朝不相上下。对于这样一个强大的对手,康熙雍正乾隆三代皇帝,在七十多年的时间里,持续作战,力求决胜歼灭。具有标志意义的事件有,1690年6月,康熙御驾亲征,率领大军,击败进攻漠北喀尔喀蒙古的噶尔丹。后来,噶尔丹死亡,他的侄子策妄阿拉布坦带领的准噶尔部不断强盛,1716年攻占拉萨后开始控制西藏。清朝于1718年派兵从青海进攻占领西藏的准噶尔部,然而全部战败。不久,清朝重整旗鼓,于1720年再次出兵拉萨,把准噶尔部的军队赶走。1755年,准噶尔部发生内乱,乾隆帝趁机出兵,攻占了伊犁,等于占领了准噶尔部的根据地,当时的首领阿睦尔撒纳逃到北疆重新起兵。1757年,由于阿睦尔撒纳领导能力低下,导致内部矛盾加剧,加上北疆地区出现了大规模的天花、雪灾,在很大程度上削弱了叛军战斗力,清军抓住机会平定了叛军,准噶尔汗国灭亡。1759年8月,清军抵达喀什噶尔,平定大、小和卓叛乱。此年秋,清朝平定天山南路,完全控制新疆。自此,新疆地区又再次回到祖国怀抱。
这一战例中,康熙雍正乾隆三代帝王,能用举国之力,持续作战,就是在战略上的决胜歼灭。这个过程中,我们可以看出,三代皇帝从一开始的康熙时代的局部战争,到雍正时期增加力量,再到乾隆时期的数路出击团灭准噶尔,一直在战略上长期布局,不断聚集力量直至歼灭准噶尔汗国。这是一种政治上军事上的决胜。若非如此,被歼灭的可能就是清朝了。当然,战略歼灭,不是对于准噶尔部的赶尽杀绝。如今,在新疆和蒙古地域不少地方还有准噶尔部的后裔就是证明。
到了现代,决胜有了新的内涵。战斗力的组成可以是人,也可以是军事设备,可以是通信设备,也可以是后勤设备、经济战略目标等。无论瘫痪哪一样,都可以让对方无法形成战斗力,扩大了歼灭的途径。这种瘫痪是彻底的,不能留有喘息余地,不能让对方死灰复燃。比如,现代战争不再是地面部队推进,依靠构造战略纵深进行拉锯争夺。可以是战略轰炸瘫痪雷达,让对方无法防备。可以是超音速巡航导弹饱和攻击核目标。也可以是成千上万无人机自带导弹,在空中盘旋,搜索雷达信号来打,搜索热辐射信号来打,进行自杀式攻击,这样一举消灭对方火力。然后进行地面进攻。如果这个过程中,对方隐藏的火力出击,盘旋在空中的无人机还可以进行攻击。还有,现在出现的微波武器、中子弹等都是直接让参与战争的人丧失战斗力,从而减少作战能力。这在一定意义上,也是歼灭,是决胜不留情。
颠倒亦呈祥
以正合以奇胜的思路,一开始布局,阳在前,可以赢得均势,阴在后取胜,这是一般的规律。但是,事物是发展变化的。阴阳相生的道理告诉我们,一开始沾了什么的光,终究还要再去解决因此带来的麻烦。所以,在决胜的安排上,需要阴阳互变。请注意,这里的互变不是物壮则老的自然发展结果,而是在布局上的有意安排,是斗争的需要。如果把握好,在需要转化的时刻,能把阴阳颠倒,实现最终的决胜目标,堪称颠倒亦呈祥。
这样做的情况,大概可以分为两种。
先看第一种。战胜不过奇正。奇正之变,不可胜穷,如环之无端,孰能穷之?奇正的配合,方式多的无穷无尽,变化之间,如同圆环相接一样,根本看不出缝隙。这段话说出了奇正之变中无缝衔接状态的重要性。之所以能实现这样,是因为事先的奇正应对之策,蕴含了阴阳互变的安排。这种情况,就是明知道对方的安排顺势而为,按照对方的期望进行应对,悄然创造机会,在合适的时机,再实现阴阳互换,就是我们常说的将计就计。
汉初,魏王豹先投降了项羽,后来投降刘邦,然后又投降项羽,反复无常的举动让刘邦大怒,于是派出韩信收拾魏王豹。韩信用兵如神,在打败魏王豹的过程中,把奇正之变无缝衔接用了两次。第一次是渡黄河攻击魏王豹的首都安邑。韩信带领三万人马到了黄河一个叫临晋的渡口,魏王豹在对岸蒲坂布置了几十万兵力以逸待劳。此时正值深秋,水急温度低,架桥不可行。韩信经过勘探,在临晋的上游发现一个叫夏阳的地方魏军防守十分薄弱,就打定了过河的主意,一场奇正之变开始上演。韩信安排军士到处搜集木盆还有其他木质的工具,用绳子绑起来作为木筏。用就地取材、简单易行的方法,很快就准备好了不少渡河工具。于是,很多人在临晋认真准备渡河,对岸蒲坂的魏军看得清清楚楚,开始紧张应对。这只是韩信的正,他把奇安排在了夏阳。他让五千精兵靠木桶迅速渡河,直接到达魏国首都安邑,攻城开始了。韩信的五千精兵突然出现在安邑,魏军主要力量却被吸引在临晋,守城的力量不足,再加上韩信突然出现,心理上猝不及防,很快战败。此时,韩信的奇变为了正。第二次是歼灭魏国军队,取得决胜。等魏军发现安邑有难,从蒲坂抽出军队救援赶到安邑时,已经取胜的五千精兵就开始对准他们了。更为绝妙的时,原来吸引注意力的渡河部队,趁着魏军驰援安邑空虚,真正渡过了黄河,从蒲坂一路追击到安邑。于是,原来的正变奇、奇变正,魏军处于两头夹击,结果是韩信用三万人打败了二十万魏王豹的人。在这场战争中,开始韩信把兵力分为奇正,中间又把奇正变为正奇,奇正配合得天衣无缝,真正做到了如环之无端,取得胜利的关键,在于阴阳及时互换位置。
第二种是,根据形势变化,及时颠倒阴阳、变换奇正。如此安排,让对方无从防备,防不胜防,这样对于阴阳奇正的运用已经进入神明阶段。
公元197年,曹操控制了汉献帝,开始扩大领地,扩张势力。第一个吞并的对象是距离最近的宛城。占领宛城的张绣,在谋士贾诩的建议下,立刻归降曹操。胜利来得太容易,曹操有些忘乎所以。他抢占了张绣叔叔的妻子,让张绣面子上挂不住。然后,曹操又用金钱拉拢张绣心腹爱将。张绣忍无可忍,从归降变成了反叛。曹操猝不及防,一败涂地,长子曹昂、侄子曹安民战死,自己被射一箭,幸亏有典韦拼死掩护,才得以逃脱。这一仗让曹操记恨不已。公元198年,曹操再次寻仇进攻张绣。当曹操率领军队把张绣所在的穰城围住即将攻打时,有消息说袁绍要趁火打劫攻击许都。老巢有险,岂可轻视。曹操立刻带领人马撤退。为了防止张绣追击,曹操派出强将设立埋伏。贾诩劝张绣不要追击。张绣那里听得进去,结果追击部队惨败。等到张绣灰头土脸回到穰城,贾诩却劝张绣赶快追击一次,肯定能打胜仗。张绣以为贾诩在说气话,因为自己前面没有听他建议才如此。贾诩直劝赶快追击回来再解释。结果,张绣打了大胜仗。从不让追击,到主张追击,为什么?贾诩解释说,一开始,曹操还没有进攻就突然撤退,说明后方出了问题。他在撤退中,一定留下精锐设伏对付你的追击,所以我们失败了。后来,曹操设伏胜利了,就会认为后方没有多大问题,尽管还会里留下兵力殿后,但是不如前面的精锐,所以你去追击,即便是我们的败兵也可以取胜。
我们看,一开始,曹操撤退,知道张绣会追,所以设伏。后来,张绣从第一次不听劝到后来听从建议获胜,证明了贾诩看透了曹操的安排,所以及时变换思路。无论曹操的撤退安排,还是贾诩的追击,都体现了奇正迅速变化的特点,战场上形势瞬息万变,需要胸有阴阳,各种行为才可以衔接如行云流水般顺畅迅速。
孙子说,故善用兵者,譬如率然;率然者,常山之蛇也。击其首则尾至,击其尾则首至,击其中则首尾俱至。敢问:“兵可使如‘率然’乎?”曰“可。”夫吴人与越人相恶也,当其同舟共济,遇风,其相救也如左、右手。是故方马埋轮,未足恃也;齐勇若一,政之道也;刚柔皆得,地之理也。故善用兵者,携手若使一人,不得已也。
排兵布阵要布出常山率然的形状,首尾照应,全身一体,让敌方找不到薄弱点。能做到这一点的秘诀在哪里?一个是利害关系,只要是利益共同体,在涉及生死存亡的关键,像吴越那样的世仇国,都可以同舟共济,所以把作战部队置之死地而后生时出现的战斗力是不可低估的。二是组织管理有法。把马绑在一起不能绑出战斗力,把车轮埋在土里也不能稳定军心。将帅要用利害关系把大家凝聚成一体,鼓舞士气勇敢杀敌,让不同人的才能得到合理发挥,还要充分利用山川地理便利,这样就可以最大程度获得战斗力量。有了合理的组织管理方法,对军力进行安排组织,奇正之变方能收到好的效果。
这样的状态,究其根本,在于深刻理解了阴阳的内涵和互变规律,阴就是阳,阳就是阴,运用之妙,存乎一心。要关注的是阴和阳的互动支援,还要让阴和阳处于最大的力量组合方式,又能根据现状的需要随时改变。
另外,物壮则老,那么,安排好的阴阳组合的状态也会变化,如何防止老?要让自身的组合状态能阴阳互济,不至于一方失误影响全部。五阴五阳是妙手,这是太极拳经中的一句话,说的是太极修炼的最高成就,其实质就是阴阳随时可以互换的安排。只有如此,才能浑身上下都是手,制敌于自如。这点的实现,其实也是颠倒亦呈祥的意思。
为了取胜,往往用阳来麻痹对方,用阴来取胜,此谓以阳求均势、阴招暗中藏。为了最大限度取得胜利,会尽量消灭对方的有生力量以及可以形成战斗力的因素,如粮草、武器等,这就是决胜不留情。在实际斗争中,表面上阴阳分开,应对对方,但是后面准备了阴和阳的随时调换,形成了无定势的布置,也就是颠倒亦呈祥。
(作者系中央机关公务员,北京师范大学哲学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