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走进平坝

2024-08-06郭文俊

含笑花 2024年4期

当岁月在时间的滴答声中流逝时,那些深藏的梦便悄无声息地现身、闪烁、雀跃、欢腾……

——引子

地处文山市西南部的平坝古镇名列第7批中国历史名镇,这里因最早进行人工培育并成功种植三七的历史,被誉为“中国三七古镇”。踩着齐整的青石板,我心里有些懊恼有些自责。懊恼自己舍近求远,跑到千里之外的江浙一带找寻镜头下晕染着历史文化的小城名镇,却忽略了就在我身边的这些沉默着的青砖黛瓦。自责自己作为一名地道的文山人,不仅没能为这座历史文化名镇增添点滴笔墨,反而将其屏蔽在不为人知的真空地带,在零乱的思绪中,让它的面貌模糊而缥缈,沉寂而荒凉。然而,当我真实地站在青石板上时,平坝清晨的天空却蓝得没有一丝杂质,仿佛是在拒绝我生出的那些情绪,又仿佛是在慰藉我的遗憾。六月的太阳没有一丝热意,反而夹杂着少许的凉风,拂在脸上时,让我的心不知不觉安定了下来。走在青石铺筑的古驿道上,驿道两侧整齐划一、集中连片的清代民居居住着平坝村的村民。他们和他们的建筑一样,保持着惯有的纯朴,面带微笑在家中忙碌,那种自然的喜悦溢于言表,仿佛是相片中定格的画面,但又活生生地运动着,昭示着我所看到的听到的便是真实的,而非一场情景动画的演绎。恬静的生活与久远古韵的老屋浑然一体,仿佛一下子实现了情景穿越,我们,真真实实地走进了历史。

小时候,常听老人们说,在离我们不远的文山,有一种止血效果好,可食可外用的神药,它的名字叫“三七”。于是,三七在我脑海中刻下了深刻的印象。后来,到文山城的时候,唯一记住的就是那尊高大的三七姑娘的雕像,特别是红艳艳的三七籽,像一粒火在我心里燃烧了很久很久,却一直不知,平坝才是文山三七的原产地。关于三七神草,听过很多传说:有三七姑娘化为神药救文山人民于水火的话本;有神农氏在老君山识得三七药效的传说;有三七神草走入《本草纲目》的故事……唐·陆羽《三七经》中对三七的记载:“三七之为,发乎神农氏”,这样的史料进一步加剧了三七在我心里的神秘感。如果溯源三七,那一定是离不开平坝的。

平坝是最早对三七实施培育成功的地方,是文山三七走向世界的源头。在三七的历史追溯中,这株起源于第三纪的神草经历了历史洗礼后,它神奇的药效已广为人知。于是,平坝成为中国古代商贾云集的三七经济交流中心。从今天遗存的驿道及两边的古建筑上看,那时的平坝应当人潮如流,繁华喧嚣。随着三七种植对土壤轮作的需求,平坝这片热土似乎完成了一个历史阶段的使命,把三七送入世界的眼眸后,一天天安静下来。今天的驿道其实已经没有了一丝的商业气息,反而像一段被遗忘的从来没有流动过的历史。

青砖久经磨砺的痕迹清晰地记载着平坝过去的热闹与繁华。如果时光倒流三百年,大清鼎盛时期的平坝一定热闹非凡,来自全国各地的商贾药贩云集这里,对一株刚刚出土的三七品头论足。而现在,这个叫平坝的村落在历史的车轮声中渐渐平息,那些繁华似乎随着三七这棵神草的迁徙离开故里,走向世界,而村庄却依然屹立在山的一角。

今天的平坝古镇,等来了一场历史文化与现代旅游相交融的欣喜。当地政府整合资源唤醒平坝的“沉睡”资产,将“观音高阁、龙泉报时”等古镇“八景”展露于世界,建成文山三七溯源馆,让“三七历史文化”有根可寻,有源可溯。在三七神草生长过的地方,种植了滇西重楼、黄精、苦参、白及等中药材一万余亩,形成以三七为主导产业带动重楼等药材关联产业的辐射体系,并种植万亩油菜,在春天讲述“油菜花海”的美丽故事,掀起了一波乡村旅游热潮,成为文山乡镇文旅产业发展的亮丽名片。而神草三七,也走上了属于它的熠熠生辉。云南七丹药业公司蒸蒸日上的发展一层层揭开了三七的神秘面纱,日臻精良的生产销售体系写尽三七药材的不平凡。三七的产品从药用到保健,从食材到饮品,应有尽有,曾经的那株躲在深山老林中的神草终于融入这个日新月异的世界。

走在平坝深深浅浅的巷子里,百年前的繁华又在我心中涌动!古镇上空的云朵稀稀疏疏,仿佛是擦拭历史伤痕的药棉,我想,时间清洗过的平坝,总有一天会再绽放百年前的繁华,到那时,平坝的光辉肯定比百年前更加璀璨。

那一天,一定不会太远了。

我在朋友圈里晒出平坝美景时,兰花儿第一时间在手机的另一端回复了充满惊喜的“荞酥”两字。这样的情意相通真让我由衷地隔屏喜悦呀——果然吃货的本质还在。果然,二十余年的时光无法磨灭我们之间的情投意合!

是的,对文山平坝的认知,是从那一口酥酥甜甜的荞酥开始的。

1997年,我们在香港回归的喜悦中来到文山州财贸学校。那时的我们十五六岁,脸上洋溢着走出大山的欣喜,又怀揣着报效家乡的梦想。我们聚在一起,像一群等待成长的小树,争相汲取城市的养分和光泽,可是,新鲜好奇过后便是对家铺天盖地的思念。这种思念唯有好友之间推心置腹的闲聊能解。于是,一群大孩子在学校熄灯后便躺在床上开始天南地北的絮絮叨叨。其中,念得最多的便是家中那些令人垂涎的美食。那天晚上,家在文山平坝的小敏是这样向我们描述平坝荞酥的——那苦荞烤制的小粑粑呀,外表金黄,酥脆香甜却甜而不腻,拿到鼻子下一嗅,连肉都不想吃了。关键不费牙,入口即化……这一段生动的描述让全宿舍的人齐声咽起了口水,那黑暗中的动静我至今仍然记忆犹新。

在大家的强烈要求下,小敏周末回家就给大伙儿带来一兜荞酥。那天小敏一进宿舍,果然就有一股清香味儿飘出来,在大伙儿的紧拥下,用粉红纸包裹的一个个直径六七厘米的金黄圆饼出现在大家面前。小伙伴们人手一个后,咔嚓咔嚓咬了起来,那味儿果然如小敏描述,酥脆香甜却甜而不腻!我和兰花儿几乎是本能地爱上这迷人的味儿。现在回想起来,这文山平坝荞酥的清香,其实多多少少飘着我们对家的眷恋。因为,我们老家本就在云南的高寒山区,那里生长着这饼的原材料——苦荞,而且,荞也像玉米、小麦一样,是父老乡亲们的主粮。这荞酥的味里,多多少少飘着一丝家乡的味道呀。

小敏告诉我们,周日是文山街天,会有平坝村的老乡炭火烤制新鲜的荞酥挑到沙坝市场上卖,便宜而且味道正宗。于是,周日逛沙坝市场买荞酥就成了我们的“必修课”,一摞摞粉红纸包装的平坝小荞酥是我们中专三年里吃得最多却怎么也吃不怕的零食。

于是,在我们心里眼里,平坝就是荞酥,荞酥就是平坝。也难怪,一见我在平坝,兰花儿第一反应便是荞酥呢。

今天的平坝荞酥,包装精致,外壳印制得清新怡人,与二十多年前再无可比性,但拆开包装纸的一瞬,飘到嗅觉里的仍是当年的味道。

尝着这熟悉的香香甜甜,我耳边仿佛又响起小伙伴们咽口水的“滋溜”声。

从平坝抵达沙老寨的行程,没有臆想中的风尘仆仆,反而如邻居之间的串门儿。但,却是穿越时空的串门儿。如果说从平坝渗出来的是一股来自清朝的气息,那么,沙老寨一定是从平坝分家出来的后辈。这里,隽秀的自然风光与多彩的现代图画相映成趣,以“柿”为主题的墙画色彩明媚,一幅幅长在村民的墙面上,房前屋后,讲述着这个小村庄的“柿柿”(事事)如意和生生不息。

柿子树在六月长着一身青绿,绿的树干、绿的树叶、绿的果子!与墙画中的那一树树色彩明丽的橙红相映相谐,一个稚嫩一个成熟,仿佛是用这份绿在这个夏天迫不及待地叫嚣着对秋的向往。李子树上缀满了硕果,一串串挂在树梢上,比翡翠更馋人,比玛瑙还亮丽。有的泛着稻谷黄,有的透着鸡血红,有的嫌自己个儿太小,挤在众多的兄弟姐妹中拼命生长。摘一个泛黄的扔进嘴里,水果的清香味儿便会甜进肺腑,可你要是不小心咬到泛绿的,李子独有的酸涩也会毫不留情地渗进你的牙里,让你尝尽人间的酸爽!六月的阳光,照在无边无际的百香果藤上,藤蔓茂盛得没有天理,一个个果子刚刚长出,头上还顶着零零落落的枯花瓣;田地中,瓜豆缠绵,绿油油的茎、叶把红土地上的秘密保护得严严实实,有多少瓜果?又藏躲在哪里?全凭你顺着庄稼的长势去想象。

春天来的时候,桃、杏、梨、李子的花儿只是一簇小小的点缀,当那片油菜花盛放时,沙老寨才真正延续着上个秋天柿子引发的喧闹,引来宾朋无数。游客们争相打卡,让树与树的相携,果与屋的映衬,伴着这里的黄墙黛瓦走进了无数人的记忆。今天,那场菜花盛宴引来的蜜蜂还没有离去,透着喜庆红的万寿菊又在夏日的映照下大朵大朵地盛开。花,在沙老寨的岁月中荡漾无声的笑意,让这个因柿子而得名的村庄在平坝三七响当当的名号声中独树一帜,温暖无比。

湿地公园就在沙老寨的村脚。夏天的公园郁郁葱葱,不知名的生物交汇在一起,尽情释放着对人间的眷恋,自由自在,无拘无束。我们踏上绵延的栈道时,所有人都放慢了脚步,小心翼翼地欣赏湿地里的万物。脚步轻轻悄悄,说话的声音也忍不住轻轻悄悄。在空旷的另一头,几匹马悠悠然啃食着嫩嫩的青草,几棵矮树印在马的身旁,共同框成了一幅会动的油画。同行的人惊呼到:看呐!我们来到了阿勒泰。凉风微起,将这声惊呼传遍山野。

【作者简介】郭文俊,笔名潇笑。云南省作家协会会员。作品散见《春城晚报》《含笑花》《云南老年报》《文山日报》等刊物。出版个人作品集《青春伏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