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在边境行走

2024-08-06智明

含笑花 2024年4期

也许,因为我出生在四子王旗这样一个边境地区吧,所以对生活在边境的人总有一种特殊的感情和认知。其实,不只是人,还包括这里的一牛一马一羊一犬,甚至一草一木。

这次,当我被邀请到云南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的几个边境小镇参与活动时,不但欣然应允,而且显得无比兴奋和激动。

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地处祖国西南边陲的云南省东南部,东与广西百色市接壤,南与越南社会主义共和国接界,西与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毗邻,北与曲靖市相连。东西长度255公里,南北纵距190公里,土地总面积31456平方公里,国境线长438公里。1979年的对越自卫反击战就是在这里进行的,我们耳熟能详的老山、者阴山、麻栗坡、猫耳洞就在这里。

这是一块不寻常的土地,在这块土地上长出的人和事也不寻常。

这次活动,我们马不停蹄地走访参观了马关县的马洒村、阿峨村、茅坪村、沙嘎底村以及西畴县的岩头村,还参观了一家三七种植和加工企业。我们下农田进工厂逛市场入超市,聊天购物买特产,所见所闻的许多人和事令人感动。

这里就说三个人吧。

在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西畴县西洒镇岩头村,我见到的第一个人是李华明。他68岁,身体硬朗敦实,脸形有棱有角,肤色黑里透红,平头、大眼睛、厚嘴唇、秃手指。大手伸开像一只钉耙,可以翻动泥土,握起来又似铁锤,足以砸碎石头。绿色军用球鞋、灰色中山上装、黑色裤子。说话很快,就像他走路一样,他仿佛不习惯走,连上厕所都要跑。我和他相处了大半天,却怎么也不能把他和一位年近七十岁的老人联系在一起。他就像岩头山上的一块石头,但岩头山上的很多石头在他面前很乖顺很柔软不像石头。

岩头村里住着15户人家,十几年前,出行难是全村人最头疼的事。但那时人们出山的欲望小,也还不觉得不方便。后来发现,外面的世界很精彩,年轻人要到外面闯荡,小孩子要到外面读书,大山却成了一道阻隔,路成了一道鸿沟。孩子们上小学,两公里的路需要步行两小时。山路险峻,一到雨天更是难走,孩子们几乎都不去上学了,父母也不愿意孩子冒险走山路,辍学的越来越多。村里人看病困难,小病硬扛,扛不住了才惊动全村人,抬着担架往山外去。好不容易养了头猪,但是拉出去卖比养还难,简直就是用八抬大轿才能抬出去。

1997年,一条4.5公里长的简易公路修到了距离岩头村只有区区一公里的地方,但这一公里却是高差几十米的悬崖峭壁,岩头村人依然望路兴叹。改变岩头村,留住岩头村,首先得改变路。当时,不到50岁的李华明便萌生了修路的念头。2003年春节一过,他就急忙召集村民开了个会,说出了自己的想法。村民都说是好事,但不相信能做成。

不相信有不相信的道理。文山州是全国喀斯特地貌特征最显著的地区,全州面积3.14万平方公里,岩溶地貌占53.4%,石漠化面积占岩溶面积的71.1%。其中又以西畴县为典型,岩头村又是西畴县的典型。石漠化是因水土流失而导致地表土壤损失,基岩裸露,土地丧失农业利用价值,生态环境严重退化。这种地貌被环保专家称之为“地球之癌”,断言为“基本失去人类生存条件的地方”。

有人说,岩溶地貌,基岩坚硬,修路太难。有人说,即使路修通了,地上长不出养人的东西,有什么用?有人说,既然修路难,不适合生存,开路还不如放弃。放弃当然说的是放弃这里到外面去谋生。但李华明清楚,第一,到哪儿去?没有好地方。第二,打工寄人篱下,不是一辈子的活儿。第三,这是边疆地区,都走了谁驻守?李华明就挨家挨户做工作,想修路的毕竟比不想修的人要多,工作做通了,又挨家挨户筹集钱,挨家挨户找劳力。缺乏资金,村民们就卖鸡、卖牛。缺乏青壮年,村里的老老少少都来干。其间有多少困难就不说了,有多少困难就有多少辛酸,也不说了。终于,历经12年,岩头村人撬开了几千吨石头,砸碎了几千吨石头,到2014年修通了最后一公里的进村简易路,把村子和外面连了起来。2015年政府给了16万元,群众投工投劳硬化了路面,这条路看上去才像条路,路上才可以跑车了。开着车就能进到村里后,孩子去县城上学坐车半个小时就能到。路一通,村里的几十亩土地也被流转出去,种了三七,引进了养殖乌骨鸡产业,农户家养的猪,因不愁卖,也数量大增。家家修了新房盖了新屋,户户通了自来水,吃不愁穿不愁,日子过得滋润起来。说起李华明,全村人竖大拇指。岩头村有个现代化的村史馆,用声光电详细记录了这段感人的历史,我徜徉在这里,好几次掉下眼泪来。

从李华明身上,我发现有一种不屈在边疆。

如果说西畴县岩头村的李华明是一条硬汉子,那么,马关县阿峨新寨的卢正林就是一位“软”艺人。

文山州马关县仁和镇有个阿峨新寨,它是国家民委命名的“中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为什么成了特色村,因为这个村里的村民有创作版画的传统和技艺,而卢正林就是这个村子的人,就是这一传统的传承人。

他是壮族人,1975年开始学习黑白木刻版画,如今已是大师级人物。他是在务农之余从事版画创作的,到现在已经创作了100多幅,每一幅都在讲述一个生动鲜活的故事,很受游客喜爱,价格不贵,销路不错。作为阿峨新寨最出色的版画创始人之一,他个人获得了大大小小三十多项荣誉,作品多次参加全国、省、州及县举办的版画展览,还带领着全村老百姓共创作版画1700余幅。这种版画属于木刻版画,风格独特,工艺古朴,构图细腻,刀法粗犷,既继承了传统的民间工艺,又不乏现代艺术元素,而且具有深厚的民族文化内涵和民族文化气息,有很强的文化感染力。村里,从六七岁的小学生到七八十岁的老年人,不少都是版画爱好者、雕刻者,他们通过自己的手,把所想所悟通过自己的画表达出来,感觉特别接地气、有生活气,而且做到了生活、情感、艺术的有机统一。到目前为止,村里版画爱好者创作的版画,有800多幅到全国各大城市展出过,100多幅被各地博物馆收藏。卢正林用自己的行动诠释了所谓的“匠人精神”,几十年如一日刻版画,发扬和传承版画不仅是他的理想,更是全村人致富脱贫的良方。在他的努力下,新寨版画的知名度越来越高,成了马关县乃至文山州一张响亮的地域名片。

2015年政府投资400万元,为他们建了一个版画创意研究中心,面积一千多平方米,有展示区、交流区、创作区,农民兄弟有了自己的一方天地,这在一个村是难能的,唯其难能才觉得十分可贵。充满文化印记的阿峨村,以其古朴和现代吸引着四面八方的游客,也大大带动了老百姓收入的稳定增长。因之,村子不再是留不住村民的村子了。在卢正林身上,我发现有一种文化可润疆。

这一软一硬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我在想,对于这一公里的路,对于一个还显简陋的创意研究中心来说,再复杂也是简单的,但当它在边境打通时,在边境建立时,就有了非凡的意义。

在都龙国门,我们遇到了一个叫胡明昌的男人,以国门为背景,我和他照了好几张相,他也送给我一份感动。

他是一名在马关都龙茅坪4.5公里国境线上、17块界碑之间穿行了13年的普通党员,如今已经是这个村的党支部书记。但作为茅坪村人,他认为边境人才是他永久的身份。他说“家门就是国门、国门就是家门”。他把根牢牢扎在边疆,让青春热血在边境线上绽放光彩。

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形势日趋严重,他将全村976户群众划分为84个网格,24小时分别轮流值守196号界碑和196-1号界碑。作为村党支部书记,他始终把群众增收致富看得最重,结合土地特性和地理条件,引导群众集约化、规模化种植草果、茶叶、中药材等特色产业1400余亩,想方设法提高群众收入。

我称他是“好书记”,他说自己是“店小二”和“勤务员”,守土卫国护家园是边境人共同的使命,他不敢怠慢。从他身上,我发现边疆小人物却负大使命。

由他们我联想到我家乡的几位受人尊敬的英雄人物。都贵玛,几乎家喻户晓,她是全国三八红旗手、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个人,她是我的家乡四子王旗人,是四子王旗的英雄。她1942年4月出生,在20世纪60年代初,积极响应号召,主动承担28名上海孤儿的养育任务,也拉扯过数不清的无依无靠的牧民子女,用半个世纪的真情付出诠释了大爱无疆,为中华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做出了重大贡献,为中国边疆的稳定做出巨大贡献。她用自己的一生告诉我们,有一种比草原还辽阔的大爱在边疆。

还有我们从小就在课本里知道的、影响了我们一生的草原英雄小姐妹龙梅和玉荣,她们的英雄事迹同样发生在我的故乡,发生在边境。她们用自己的行动告诉我们,有一种平凡的英雄在边疆。

从顽强不屈到坚守使命,从文化润疆到大爱感动、平凡英雄,我行走边境,沐浴其中。如果说,这些可以构成一种精神,那应该是边境精神或者边疆精神吧。他们使我懂得了扎根边疆的重要,懂得了边疆是需要深深扎根的。

到底有没有一种边境精神或边疆精神?什么是边境精神或者边疆精神呢?这也是此次归来,反复思考的一个问题。

说到边疆精神,我就不由自主会想起那首歌,“一棵呀小白杨,长在哨所旁,根儿深,干儿壮,守望着北疆,微风吹,吹得绿叶沙沙响啰喂,太阳照得绿叶闪银光,来来来 来来来 来来来来来,小白杨,小白杨,它长我也长,同我一起守边防”。无疑,“小白杨”精神是边疆精神,那是伟大的守卫精神,属于英雄的中国人民解放军和武警战士。说远一点,也应该包含传统的戍边精神。而都贵玛、龙梅、玉荣、李华明、卢正林、胡明昌等,他们代表的边境精神或边疆精神就是一种百姓的扎根精神。历史已经告诉我们,在任何一块土地上,只有人的活动才是拥有的最好证明。而他们所做的,就是把人留在这里,把根扎在这里,他们以不同的方式做着同一件事,闪耀着同样的光芒。

每一个边疆人,虽然默默无闻,但始终在燃烧,始终在奉献,他们除了普通老百姓所肩负的责任和使命外,还有一种边疆人的责任和使命。从这个意义上说,我们就理解了坚守的价值,也就是边疆老百姓的价值。

提倡一种边疆精神,鼓励一种边疆精神,对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是有极其重要意义的。今天,这种精神更加处处体现,更加激励人心,当神舟飞船无数次往返太空时,当蛟龙号无数次升潜海底时。

行走边境,总有一些感动,感动之余,也总有一份收获,此次文山之行亦不例外。

【作者简介】智明,原名侯志明,中国作协全委会委员,中国电影家协会会员,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会员,参与制作影视作品《天上菊美》《邓小平遗物故事》《绝代芳华》等。文学作品散见于《人民日报》《人民文学》《中国作家》《钟山》《天津文学》《人物》《青年作家》等报刊。出版有散文集《行走的达兰喀喇》《少点精致的俗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