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国神草寻访记
2024-08-06农木心
早上九点钟的大巴车从文山市缓缓出发,在盘山公路上颠簸摇晃,鸣笛急促而悠远。盛夏时节,一片片的稻田、玉米地、脆李林、朝天椒园像大小不一、形状各异的绿毯铺满了道路两边,坐在车上,走马观花式地望去,让人应接不暇。别小看这些司空见惯的寻常农作物,它们自成一派独特的风景,长在了农民的心坎上。看那平坦的低谷,碧绿的稻田里田畴相接,阡陌纵横,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若能在这田间流连,闻着七里稻香,哼着童谣,远去的童年便涌上心头。稻田之上是一片挺立的玉米和低矮的辣椒,玉米枝头还没抽出黄色的胡须,辣椒叶下却已经涨红了脸颊。李子树和柿子树更像是田间地头的排头兵,静默安然地守护在边上,它们也被自己的累累硕果压弯了腰肢。
班车越往前行驶,地势越高,坡度越大,弯道越急,气候越温凉,可我的心头却很热切,我想去看的地方就在前方。我虽是一个“三七之都”的人,却因为生在文山八县(市)中距离州府最遥远的边疆县,几乎不怎么到文山来,对于文山周边的物产早有耳闻,却没有机会亲临目睹,实在有些遗憾。人们往往会对去过的地方失去兴趣,对没到达的地方充满好奇,这是距离产生美,想象在作祟。第一次前往闻名遐迩的平坝古镇,我怀着一颗激动而敬畏的心,想去揭开一株南国仙草的神秘面纱。到了平坝镇周边,就是另一番景象了。平坝镇真是名副其实的中草药种植示范镇,据说全镇发展中药材种植一千九百余亩,丘陵山地遍布着以中草药种植、绿色生态、休闲观光旅游为特色的生态农业产业园。中草药种植成为当地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支柱产业,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
我在沿途看到的中草药园不过是冰山一角,但放眼望去,一片墨绿如汪洋大海。药园里种植着种类繁多的药材,生姜叶肥嫩油绿,生姜根像尖笋一样钻出地面,看起来黄黄嫩嫩的样子,冬吃萝卜夏吃姜,眼下正是生姜上市的好季节。生姜是菜市中的宠儿,在中草药园里却是最普通的,像水稻和玉米一样种植和照料就能保证收成。黄精、重楼、半夏、苦参等更为娇贵的药材,要给它们搭建好一垄垄平整宽阔的园子,园子顶上得用黑色遮阳网覆盖,避免毒辣的阳光刺伤了它们的叶片,院子里要铺排各种水管,定时给它们浇水灌溉,平时还要悉心周到地照料。
园子里的重楼长势喜人,丰收在望,看了让人产生衣食无忧的自豪感和幸福感。重楼的根状茎呈圆柱形,单一而笔直地往上长,长到大概十厘米长的茎顶就会生出枝叶和花朵,叶子通常长着七片,形状如芍药,绿油油的,非常引人注目。重楼还有一个很形象的名字,叫“七叶一枝花”,因形态为一茎七叶,故而得名。这让我联想到了的同样有七片叶子的三七。三七三七,三枝七叶,绰约多姿,因而得名。像重楼这些中草药尚且能得到这么好的待遇,那么更为名贵稀有的三七会是什么样的呢?它到底是怎么长的,怎么就那么的奇特珍贵?
那天时间匆忙,还有一些其他的原因,不能进去三七园里饱览一番,这就像错过通往故乡的最后一班车一样,心中无限惆怅。好在来到了平坝镇集市上,总算发现平坝镇的格局独具特色,不同于其他乡镇。镇上由一条长约1公里、宽约16米的青石板铺建的古驿道首尾贯通,古道两侧的民居楼鳞次栉比。斑驳的门墙,光滑的青石板,被时光吹拂的青砖黑瓦,透露出古朴的风貌,厚重的历史感。在百年以前,这里曾是中国古代舟车辐辏、商旅不绝的三七经济贸易中心,是文山州唯一一个中国历史文化名镇。现如今成功打造了龙池报时、七乡大观、双塘映月、长街织景、会馆余韵、观音高阁等古镇八景,围绕以中国三七古镇为中心的cMl3TYZuEtFmUxo0H0b8iUnG2GJpkVorRLScddKuOFo=全域旅游示范镇已见规模和成效,前来打卡的旅客络绎不绝。
到了镇上的“文山三七溯源馆”,我又进一步了解关于三七的历史传说和文化渊源。为什么三七从野生驯化到现代化规范种植的漫长发展过程都只能发生在平坝镇这个地方呢?这首先得益于这片土地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位于地球地轴黄金分割点上的北回归线可真是一条神奇的飘带,穿过了世界上最高的山峰珠穆朗玛峰,穿过了世界上最深的海沟马里亚纳海沟,穿过了拉丁美洲最神奇奥秘的玛雅文明,也刚好穿过平坝古镇的中心点。
平坝镇所处的老君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原始森林莽莽榛榛,各种植被盘根错节,蒙络摇缀。老君山从山顶到山脚的气候差异明显,气温变化显著,降雨量空间分布充足,致使物种丰富多样。老君山荟萃各种植物精华,被誉为“草药宝库”、“北回归线上的绿洲”、“天然物种基因库”,而三七就是这天然物种最为璀璨的明星。三七产业园的三七历史文化展馆,有一幅巨长的行书——《三七赋》,上面写道:“三七娇敏,择域而生,海拔不可上下,经纬不能左右,只生文山或地理不二之地”。平坝镇处在北回归线上、海拔一千七百米上下的山地丘陵,独特的温凉气温、适中的降雨量、空气湿度和土壤酸碱度等综合条件,成了这个地球上最适合种植三七的地方,除了平坝镇,哪怕距离只有三十公里左右的文山市都不太适合种植了,更别说二百多公里以外的富宁县。从小在富宁长大的我,平时只在碗里见过三七,长在地里的三七还真没见过,说来也并不奇怪。怪只怪云南十八怪,这边下雨那边晒,一山分四季,十里不同天。
人间草木皆有性情,野生三七生性阴凉,只生在深山之中、密林之间、荫棚之下,不会和花草树木争日月光辉,如密蒙花隐于狮子山,兰花隐于峨眉山,菊花隐于南山。三七闻名于世,却不喜欢喧嚣的风尘,热烈的光芒和浮华的虚名,更像一位隐遁江湖的出世者。想把三七请出山,安顿在人工建造的温柔乡里,那也是极不容易的。人工栽培的三七,种过的地方不宜再栽,除病害不能下猛药。一年护苗,二年栽苗,三年才能收成,而且不留种,这也就是三七珍贵的原因了!三七浑身是宝,用“金不换”来形容,再贴切不过了。三七花可做菜,可为药引。三七根下菜,显得有点“大材小用”,三七根是最有药用价值的,通常都拿来做救死扶伤的中药原料。总而言之,三七的花果根茎皆可食用,入药最佳,但无论是做菜,还是入药,哪怕是剁碎,亦或是磨粉,始终都带有微苦的味道。苦本来就是三七的原味,就像于谦诗里的石灰白和陆游词里的梅花香一样,石灰留白,梅花遗香,三七存苦,万事万物都有独一无二的颜色、气味和味道。二〇二一年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百年百城》融媒体活动摄制组进驻文山拍摄的“三七宴”中,有三七炖鸡、三七花炒肉丝,三七粉蒸土鸡蛋、三七皮片炒油炸肉……“三七宴”是文山人民最拿得出手的、最富特色的、最有仪式感的待客之礼了。那天晚上,从平坝返回来市里吃饭,有幸吃到了“三七宴”。同桌的外地客人品尝了,都竖起大拇指,美中不足的就是觉得有些苦,吃着不太习惯。湖南土家族爱辣味,广西壮族爱甜味,云南傣族爱酸味,各地方各民族都有所偏好,吃不惯也很正常,酸、甜、苦、辣、咸,人生五味,百态生活。中医里常说的五味,酸、苦、辛、甘、咸,对应人体五脏中的肝、心、肺、脾、肾,酸味入肝,苦味入心,辛味入肺,甘味入脾,咸味入肾,其中最为关键的当属苦味入心了。中医药典籍中常见的草药以苦味居多,除了三七,大家熟知的黄连,简直苦成了歇后语,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从中医院里带来的中药常常让人“苦”不堪言,但中国人都知道,良药苦口利于病。现代人的生活中,总是要吃香喝辣,仿佛那样才有滋有味,可每个人在生命之初的赤子婴儿,吮吸的母乳都是毫无味道的,它只维持个体的生命,不指向任何人性的欲望,因而赤子之心纯净如水,无色无味。个体生命渐渐长大之后,赤子之心慢慢被遮蔽,赤子之身开始穿上了贴着学者文人、君子道德家、成功人士、富豪、发明家等标签的鲜艳外衣,却绣上了贪恋虚荣、奸诈狡猾、见利忘义、贪生怕死等的花纹。于是生活变了味,人性变了色,最后总是伤害了自身的五脏,尤其一颗赤子之心,最终也得投问杏林,用苦口良药来化解人生的苦难。
关于三七药用最早的文献记载是明代杨清叟编撰的《仙穿外科秘方》,其中一种药方“飞龙夺命丸”的成分就是三七。但真正让三七声名鹊起的是在明代药圣李时珍所著的《本草纲目》。《本草纲目》记载了三七的释名,叫“山漆”、“金不换”,山漆是“能合金疮,如漆粘物”,而金不换是“贵重之称”。还详细介绍了这一味草药的来源“近时始出,南人军中用为金疮要药,云有奇功”,气味“甘、微苦,温,无毒”,主治功能为“止血散血定痛,……主吐血蛆血,……血运血痛,赤目痈肿,虚咬蛇伤诸病。”从此以后,三七作为外伤止血神药,见于各类医书药典,同时被广泛运用在实际的医疗案例中,惠及百姓人家。以至于到了清朝陈世铎所著的《本草新篇》中,不无惊叹地说道:“三七之根,止血神药也”。
平坝镇一带还流传着关于三七的民间传说。据说居住在老君山的苗族祖先,以狩猎为生,在深林中与野兽猛禽搏斗时受伤流血,于是就地取材,抓起一把三七,捣碎嚼烂,敷在伤口,这三七就像漆粘物一样止住流血,消肿解痛。苗族祖先惊叹于三七神奇的功效,时常采来备用,并把它称为“山漆”,后来就在汉、苗、壮、彝等民族杂居的平坝镇代代相传。据考证,平坝古镇一带在“新石器”时期就有人类活动,到明清至民初,更是商贾云集、贸易兴盛。集市上琳琅满目的商品中,千金难求的当属三七,人称“北人参,南三七”。
近代有一位充满传奇色彩且医术高明的药学家——曲焕章,年少时曾游历滇南名山大川,学神农尝百草,拜访众多民间医师和药师,苦心钻研当地草药,积累丰富的临床医学经验,凭借自身的医学天赋和对医学的热忱,经过多年研究试验,开创性地以三七为原料,研制出伤科圣药——百宝丹。二十世纪前叶,在战乱四起,社会震荡的中国,曲焕章出于一片爱国之情,无偿捐献了五百箱百宝丹给滇中大军,滇军浩浩荡荡北上抗日救国,凭借这一神药,保住了无数战士的性命,在著名的台儿庄战役中,滇军挫败了日军的嚣张气焰,一战成名。国共内战后期,国民党接管重庆,以抗日救国为由,威逼曲焕章交出百宝丹的配制秘方,曲焕章宁死不从,最终在狱中含冤身亡,一代药王就此陨落。建国之后,曲焕章家人有感于战乱中百姓流离失所、家破人亡,悲愤伤痛之余,决定将百宝丹的秘方上交给了国家。百宝丹后来演变成了一个响亮的名字,就是现代的人们用于治疗跌打损伤、消淤血肿、肌肉酸痛的外科圣药——云南白药。众所周知,云南白药属于国家保密配方,但根据它的历史渊源和一些公开的资料,我们还是可以知道云南白药的主要成分里就有三七,可以这样说,正是由于三七的神奇,造就了云南白药的传奇。
三七不仅仅是一味神草,更是赓续中华文明和精神的标本,三七文化概括起来,就是所谓的“三道”:药道——治病救人的神奇药草,现代医学的创新领域;文道——民族文化的融合样本,多种艺术的传承载体;商道——贯穿历史的通商古道,富含伦理的家国情怀。
三七作为一种名贵药材,如今采用了现代化、规范化种植,保证产能最大化。运用高新技术对药材进行研发、生产、加工、制成品类繁多的产品,以满足新时代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和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作者简介】笔名农木心,真名农荣思,壮族,云南富宁人,文山州作协会员。文学作品散见各类文学期刊。曾获“包商杯”全国高校征文大赛奖、“全国青年打工诗文大赛”奖、牡丹文学奖、野草文学奖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