档案文献遗产开发路径研究
2024-08-06李红霞
为了提升档案文献遗产影响力,增强档案文化自信,国家档案局从2000年开始,在全国开展档案文献遗产申报工作,并建立《中国档案文献遗产名录》,组织全国各地区申报评选档案文献遗产。截至目前,全国共有5批198件(组)珍贵档案文献入选《中国档案文献遗产名录》。辽宁省档案局于2001年成立“辽宁省档案文献遗产工程”咨询推荐委员会,由档案、历史、文博等相关专业专家组成,旨在挖掘、抢救省珍贵档案文献遗产,为辽宁省记忆工程建设奠定坚实基础。
一、档案文献遗产开发方式
随着档案文献申遗工作的不断完善和推进,目前为止,辽宁省共有8件(组)档案文献分批入选国家级档案文献遗产名录,分别是唐代开元年间档案(第一批)、《明太祖洪武二十五年实录稿本》(部分)(第一批)、清玉牒(第一批)、戚继光签批的申文(第二批)、图琳固英族谱(第二批)、盛京内务府册档(又称黑图档)(第四批)、盛京内务府稿档(第五批)、“国旗红”染料研究与生产相关文献(第五批)。这些入选的档案文献具有较高的历史文化和社会价值,是宝贵的档案文化资源。根据对这8件(组)档案文献遗产开发现状调研可知,其开发方式主要分为以下几种:
(一)档案展览
档案展览是档案机构按照选定的专题,通过整理一系列档案材料,向社会大众展出宣传馆藏档案的有效方式。许多档案机构作为当地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通过向公众展示珍贵的档案展品,提升大家档案保护意识。
辽宁省档案馆通过线上和线下相结合方式,向社会大众展览馆藏档案文献遗产。档案馆网站设置“档案珍品”专栏,用图文结合的方式简要介绍馆藏各档案文献遗产。省档案馆内设置“清代皇室档案展”展厅,长期向社会展示清朝珍贵档案文献,同时还经常在国际档案日、文化博览会等重大节日或活动,举办大型档案珍品展,如第二届丝绸之路(敦煌)国际文化博览会文化年在敦煌国际会展中心举办,记忆之门·中国档案珍品展首次亮相敦煌文博会,省馆带去了戚继光职衔、印章及签批的申文全貌等档案文献,让更多国人了解民族英雄戚继光的事迹。
喀左县档案馆建立了珍贵蒙文档案展室,长期向社会开放展览包括图琳固英族谱在内的珍贵档案。
(二)数字化建设
档案文献数字化是把各种载体的档案文献转化为数字化信息,并以数字化形式存储,有助于减少档案实体在开发利用中的损耗,同时更方便向公众提供利用。
辽宁省档案馆保管的档案文献遗产,除清玉牒之外,都进行了数字化扫描处理,且有专门的数字档案查询室,便于外来利用者查阅所需档案。如盛京内务府册档(黑图档),作为《国家“十二五”少数民族语言文字出版规划》的增补项目,为使《黑图档》被更多研究者所用,省档案馆在2014年与北京线装书局合作,对《黑图档》整个全宗进行影印出版,并采用当时最先进的设备全部扫描成电子文档,同时聘请满文档案专家,逐件按统一标准进行汉译编目,便于读者阅读。于2018年完成出版,共计12辑345册。
20世纪八九十年代,省馆对《盛京内务府稿档》进行缩微技术采集工作,形成电子文档。为便于大众利用,省馆按清朝朝代划分,从2019年开始陆续影印出版了《盛京内务府档·顺康雍朝》和《盛京内务府档·乾隆朝》,并得到国家档案局重点档案保护与开发专项资金的大力支持。目前省档案馆仅出版12册《盛京内务府稿档》,占全部档案的3%[1],并且还在继续进行中。
“国旗红”染料档案文献电子版由沈阳化工研究院建立专门数据库进行保存;图琳固英族谱目前只进行缩微处理,由于资金和设备问题,尚未进行数字化。
(三)媒体视频
档案部门制作文献电视片,是我国电视界和文化界的一个特色品牌[2]。档案部门利用媒体视频方式将档案内容记录下来,通过与电视台等媒体平台合作对档案资源进行开发。
2022年,辽宁省档案馆与辽宁广播电视台合作录制了《走进档案馆》栏目,并于国际档案日在辽宁省青少年教育频道播出。首期介绍的是省档案馆镇馆之宝——稀世唐档,之后陆续推出了屏风档上——戚继光手迹、清代皇室家谱——清玉牒、盛京内务府册档,目前其他档案文献遗产节目正在筹备拍摄中。
国家档案局于2023年国际档案日之际,推出中国第五批档案文献遗产系列微视频,其中包括盛京内务府稿档和“国旗红”染料档案文献,公众在微信公众号上即可观看。
这些电视栏目和微视频详细介绍了省珍贵档案文献遗产内容和历史文化价值,增加公众了解档案文献遗产的新渠道。
(四)学术讲座
学术讲座可以了解特定领域的研究动态,并成为研究该领域最新内容的重要途径。
辽宁省档案馆与辽宁省档案学会合作,共同组织策划“档案·文化”大讲堂,通过线下讲座线上同步直播(腾讯会议)相结合的模式,不定期向学会会员单位及会员开展档案历史、珍贵档案、档案知识讲座。目前已经举办了19期,其中有两期提到了省档案馆保管的档案文献珍品,宣传珍贵档案文献遗产的重要价值和保护意义。现在大讲堂已经成为辽宁省档案行业熟知的文化活动,推动了省馆档案文化资源的宣传发展。
(五)编研出版
编研是档案部门开发档案文献比较传统的方式之一,在馆藏档案内容基础上,编制文献参考材料、文章或论著,直到今天仍然是档案内容开发的主要方式。省档案馆档案编研部门,因材施编,挖掘馆内档案文献遗产信息,产出丰富的编研成果。如1985年与辽宁省社会科学研究院合编《明代辽东档案汇编》;2018年完成《黑图档》全宗影印出版,共计12辑345册;2019年开始至今,陆续出版了12册《盛京内务府稿档》。省档案馆网站专门设置“编研成果”一栏,记录了省档案馆编研全部成果,方便用户查询利用。
(六)学术研究项目
学术研究项目是学科领域一种深入的学术研讨和实践活动,有利于推动学科知识完善和创新,培养研究人员的科研能力和综合素质,促进学术交流。
近几年,辽宁省档案局档案科技项目选题中,包含了档案文献遗产相关的选题,此举在学术界起到了很好的宣传作用,扩大了档案文献遗产的影响。此外,省档案馆整理出版的《盛京内务府稿档》,也得到了国家档案局重点档案保护与开发专项资金的大力支持。
2001年,《图琳固英族谱》列入辽宁省民委古籍整理“十五”规划项目,并获得国家清史纂修工程结项奖。这些学术性研究项目,提高了档案文献遗产在历史、档案等学术界知名度,得到更多学者关注和研究。
二、辽宁省档案文献遗产开发制约因素
(一)数字化建设程度不高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通过网络获取资源成为大众查询信息的主要途径,这使得档案部门馆藏资源信息化、网络化建设迫在眉睫。这里所指的数字化建设不仅是档案文献遗产本身数字化,还包括保管机构网站是否包含了数字化的档案文献遗产资源。
据调查,辽宁省档案馆保管的档案文献遗产大部分都进行了数字化扫描处理,并影印出版,但是仍有部分纸质档案文献遗产尚未完成数字化工作。省馆网站设置了“档案珍品”专栏,以图文结合形式简洁介绍了档案文献遗产概况,但想要查询具体内容,还需亲自到省馆查询,这对路途遥远地区的利用者尤为不便。
(二)缺乏相关专业人才
档案工作人员是进行档案内容开发最主要的人力资源。随着档案数字化发展,越来越多计算机、网络等专业人才加入档案工作队伍,丰富着档案人员结构,但是从事档案开发的人才却不多。据调查得知,省档案馆保管的档案文献遗产虽然只有6件(组),但总量却十分庞大,档案编研部门人员少,短时间内根本无法完成研究。
此外,省档案文献遗产记录语种丰富,有满文和蒙文,这些档案翻译工作需要由专业人员完成。既要有丰富的历史文化知识,又要熟知满文或蒙FcnHb8RFgUacXfoYkW4m+g==文,还要从事档案相关方面的工作,这样的人才目前比较稀缺。据了解,盛京内务府稿档由满汉两种语言书写,对于满文档案的编译是省馆档案整理的较大难点。省馆从20世纪60年代以来,先后引进了好几批满文专业人才,总人数不过11人,但目前编译出来的档案还不到档案总数的10%,因此档案翻译整理工作仍然任重道远。
(三)档案经费有限
档案馆作为公共文化事业单位,经费由政府财政划拨。虽然国家对档案事业经费投入在逐年增加,但是总体来看还是有限,缺乏经费成为档案馆开发档案文献遗产的主要制约因素。据调查,喀左县档案馆保管的《图琳固英族谱》,至今未进行数字化处理,也未引进专业人士翻译蒙文族谱,不是因为档案馆工作人员没有开发意识,而是受经费限制,有心无力。
三、辽宁省档案文献遗产开发路径研究
(一)完善档案文献遗产保管部门数字网络化建设
《“十四五”全国档案事业发展规划》提出,随着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档案工作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要加快档案资源数字化转型,继续做好“存量数字化”。自2014年辽宁省数字档案馆建设宣传贯彻会议召开后,全省各地档案部门普遍开展档案信息化工作,加快推动数字档案馆建设。
数字档案馆建设的前提是馆藏档案要完成数字化。由于受经费、人员等条件限制,档案部门可优先对档案文献遗产进行数字化处理。省档案馆可专门设置档案文献遗产网站,在网站上开放各档案文献遗产全文数据库,提供在线阅读服务。还要重视网上展览,设置档案文献遗产网上3D展厅专栏,并融入生动的视频讲解、展厅导航等附加功能,使网上展览更具创新性和科技性,为不同利用者服务。为促进档案文献遗产更广泛地交流和传播,省馆可开通同省、市、县档案部门网站信息共享功能,互通有无,提高档案利用效率;还可创新性开发线下展览模式,结合现代科技手段,利用AR技术还原档案文献遗产历史场景原貌,让公众身临其境地感受档案文化的魅力,提高公众参与度和体验感。
(二)引进专业人才,提高档案队伍综合素质
任何学科发展都需要人才去推动,人才是第一资源。《“十四五”全国档案事业发展规划》提出,档案工作存在技术瓶颈和人才短板,地区及行业间发展不平衡问题仍然明显存在,档案利用服务不充分问题依然突出,基层基础工作还有薄弱环节[3]。
省档案文献遗产开发既需要具备丰富的历史文化知识,又需要熟悉满、蒙等民族语言,还需要敏锐察觉社会文化发展动向,这样全能人才非常稀缺。因此档案部门可以与文博机构、高校等合作,引进相关人才,各取所长,共同完成档案文献遗产开发工作。但是内因往往是事物发展的关键,为了提升档案工作人员自身综合素质,档案机构可实施人才强档工程,拓宽人才培养渠道,通过进修学习、业务培训、技术竞赛等方式选拔优秀档案人才,增强档案机构的内生动力。
(三)深入发掘宣传档案文献信息,争取多方经费支持
政府财政资金是档案机构日常工作的经费来源,加大政府财政支持,是解决档案文献遗产开发资金不足的最主要途径。随着中国档案事业的发展,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提升,档案馆公共文化事业属性越来越突出,从中央政府到地方政府都非常重视对文化领域的投资,重视对文化事业的资金支持[4]。这为档案机构获得文化事业经费提供了可能。档案机构应该抓住机会,增强科研意识和能力,深入挖掘档案文献遗产的历史文化价值,积极申报国家文化工程和项目,获得经费来源。同时档案机构也可积极申报国家档案局设立的国家重点档案保护和开发专项资金,争取开发经费。
社会捐赠资金在文博机构较常见,比如图书馆、博物馆,但是很少用于档案机构,究其原因是以前档案机构行政属性特点,使社会对其了解较少。这需要档案部门主动走出去,通过各种形式向社会宣传馆藏珍贵档案文献,增强对当地文化事业发展的影响力,吸引社会各界关注了解档案部门价值和发展困难,为获得社会资金支持做好充足准备。如不少地区存在向档案馆免费捐赠私人收藏档案文献的行为,档案部门会举行正式捐赠仪式,并给予证书表彰,同时向外界宣传捐赠行为的意义,这也说明了档案机构正努力向社会证明自身的价值。
(四)发挥主观能动性,拓展多元化开发途径
档案工作人员是开发档案文献遗产的主力军,其自身素质高低直接影响档案文献开发结果。档案工作人员应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从社会大众角度出发,根据利用者知识结构、文化水平、社会职业等方面差异,对档案文献遗产进行多层次、多角度、全方位揭示[5],以适应不同利用者需要。
1.面向社会大众
档案工作人员要以市场为导向,深入分析市场需求,从档案文献遗产本身特点和优势出发,打造当地档案文化特色品牌,将档案文献遗产与文化创意产业相结合,开发具有地方特色的档案文化创意产品和服务。现在许多图书馆、博物馆和纪念馆利用馆藏文物,开发具有纪念意义的文创产品,如玩偶、书签、日历、笔记本、书袋等,不仅在线下设置柜台出售,还开设网店线上营销。档案文献遗产同样可借鉴该模式,打造属于自身的文创品牌,探索产业化发展道路。
档案工作人员要响应社会热点,围绕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党史学习教育等重大纪念活动、重要历史事件、历史人物、民俗、民情等开展不同主题、不同形式的展览陈列、媒体宣传、编研出版、纪录片制作、公益讲座等活动,推出具有特色的档案文化精品。与广播电台等媒体机构合作,加大宣传力度,扩大档案文献遗产的社会影响力。
2.面向学校
档案工作人员除了要向社会大众大力宣传档案文献遗产外,还应将宣传重心放到学校。学生是未来社会发展的中坚力量,多接触国家档案文献遗产,了解其历史文化和社会价值,对未来社会档案意识的提升意义重大。
档案机构可与当地学校合作,每月固定几日或在特殊节日举办档案文献遗产进校园活动,通过实物展览、讲解员讲解等方式,提升学生对档案文献的认知。通过这种在学校之间流动式展览,不仅能提升学生档案意识,帮助他们了解档案机构的职能(下转56页)(上接51页)和工作任务,还能鼓励他们走进档案馆,成为未来潜在的档案用户或从业人员。
参考文献:
[1] 郭平.近5万件公文跨度达270年目前陆续出版——“盛京内务府稿档”留下海量第一手清史资料[N].辽宁日报,2023-06-16(12).
[2] 杨冬权. 谈档案与文化建设: 在2012年全国档案工作者年会上的讲话[J]. 档案学研究, 2012(6): 4-9.
[3] 本刊讯. 中办国办印发《“十四五” 全国档案事业发展规划》[J]. 中国档案, 2021(6): 18-23.
[4] 王旭东. 论档案文化资源的开发利用[D]. 昆明: 云南大学, 2013.
[5] 陈智为, 邓绍兴, 刘越男. 档案管理学[M]. 3版. 北京: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8.
基金项目:辽宁省档案科技项目“辽宁省档案文献遗产开发利用研究”(2023-B-024)
作者单位:辽宁师范大学档案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