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学科主题教学何以可能:价值意蕴、实践逻辑与开展路径
2024-08-06杨新宇
摘 要:跨学科主题教学是培育核心素养、推动教学范式变革、提升课堂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跨学科主题教学的有效实施必须坚持学科立场这一实践起点,遵循在知识上观照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问题域,在能力上形塑以学科实践为导向的教与学,在情感上筑牢以师生互动为主轴的情感链,在价值上面向以五育融合为旨归的育人观的实践原则。为此,应在个体发展层面增强教师跨学科主题教学领导力、在技术支持层面拓展跨学科主题教学实践场域、在组织建设层面培育跨学科主题教学实践共同体,从而保障跨学科主题教学高质量开展。
关键词:跨学科;主题教学;核心素养;教学领导力;数字技术;实践原则
中图分类号:G51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1128.2024.07.005
当前, 为回应教育中对复杂情境、问题解决与深度学习的时代诉求, 重视培育学生的跨学科素养成为世界各国教育追求的共同价值旨趣。2014年,教育部在《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 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中提出:“充分发挥学科间综合育人功能,开展跨学科主题教育教学活动”的改革举措[1]。《义务教育课程方案(2022年版)》中更明确规定在各学科中以不低于10%的刚性学时开展跨学科主题学习活动,以“加强学科间相互关联,带动课程综合化实施,强化实践性要求”[2]。在此背景下, 跨学科主题教学研究符合我国国情和国际教育发展趋势。跨越学科鸿沟的好处自不待言,但长期以来的分科体系使教师的教学活动囿于单一学科之内,跨学科、整合式的教学方式在实施过程中存在很大挑战[3]。因此,如何有效开展跨学科主题教学成为学校课程教学改革的热点和难点问题,如何通过跨学科教学理念和机制的创新提高教师跨学科主题教学能力,成为迫切需要探讨的实践命题。通过梳理文献发现,已有相关研究多集中于对跨学科主题教学概念辨析、 价值向度和实践困境的经验性讨论, 或是针对 STEM 领域的跨学科整合教学设计研究, 亦或就某一具体学科探讨跨学科主题教学的实践案例, 但鲜有研究关注到指向跨学科主题教学活动过程的实践逻辑,而这是能够帮助解决跨学科主题教学实施难点的根本性问题。为此,本研究坚持以学科立场作为跨学科主题教学实践的逻辑起点,并借助布鲁姆教育目标分类学理论, 阐明跨学科主题教学活动的实践原则,以期为广大教师开展跨学科主题教学提供可遵循的实践依据。
一、为何:跨学科主题教学的价值意蕴
跨学科主题教学是在新一轮课程改革中对核心素养导向下如何育人这一问题的时代回应,在促进学生素养发展、推动教学范式变革、助力基础教育强国建设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正确理解其实践意蕴有助于教师开展高质量的跨学科主题教学。
(一)强化知识联结与迁移,满足核心素养的育人需求
自“核心素养”这一概念被明确提出以来,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新课标中都将学科核心素养作为课程教学改革的风向标,倡导基于学生核心素养培育的教学方式转型。核心素养指向的综合性、实践性、创新性和未来性等特征,是学生适应终身学习型社会所必要的品格和关键能力[4],其培育过程在个体成长过程中外显化为理解知识的意义和应用场景,拓宽思维边界,在融会贯通的基础上提高问题解决能力,这与跨学科主题教学的设计目标基本一致。人类知识最初是以“混沌的整体”样态呈现而无学科边界之分,学科的出现一方面为知识的体系化、规模化传递提供了便利,另一方面也因知识的过度精细化、分散化使之陷入彼此孤立隔绝的境地[5]。跨学科主题教学的“跨”旨在超越学科间的藩篱、寻求多学科之间的联系,进而在教学实践中依据知识的关系性属性,以知识联结促进学生整体性思维生成,利用知识的情境性特征,以知识迁移促进学生综合性能力提升。因此,通过跨学科的方式引导学生从更广阔的视角介入主题中的问题域,触发不同学科知识之间的有效联动与交叉融合,促使学生在高阶思维层面思考问题的解决方式,这既是学生核心素养培育的内在要求,也是实施跨学科主题教学的价值所在。
(二)提升教师跨学科意识,推动教学范式的变革创新
教师作为跨学科主题教学的实施主体,其跨学科认知水平与实践能力直接影响跨学科主题教学的活动成效[6]。跨学科主题教学从某种程度上消解了“应试教育”的文化沉疴与“分科教学”的制度积弊,要求教师重新审视学生综合发展对整体性知识的需要,重新思考知识结构、学科观念和学科思维在多学科之间的“链接点”。因此,跨学科主题教学能够帮助教师增强跨学科内容整合能力和教学活动设计能力,激发教学实践创新。新课改以来出现的教学模式不计其数,但都尚未触及教学改革的核心,根本原因在于未在范式层面重塑教与学的关系。所谓“范式”,指科学共同体成员所共同接受的一组假说、理论、准则和方法的集合[7],教学范式即共同从事教学活动的主体对教学所作的最基本的界定或解释。教学范式的变革会带来从观念到行动、从理论到实践的根本性转变,只有推动教学范式从“输入为本”向“输出为本”转型,才能满足当前社会对具有解决问题能力的创新人才的需求[8]。以“输出为本”的教学范式在底层逻辑上与跨学科主题教学的实践要求不谋而合,换言之,跨学科主题教学遵循“输出为本”的教学范式,倒逼学生深度加工所学知识与信息以实现高质高效的知识输入。因此,跨学科主题教学的实施与深入推进,有助于实现传统教学方式的变革与创新,进而从根本上推动教学范式的转型。
(三)顺应国际课程改革趋势,助力基础教育强国建设
当前,科技革命加速了知识的内容迭代与容量倍增,世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愈加呈现出综合化的趋势,跨学科主题教学的出现是课程体系发展的必然结果。跨学科教育始于20世纪初,率先在欧美等发达国家受到重视并推广实践,例如,芬兰在新一轮国家课程改革中全面施行现象教学,德国探索实施了跨学科整合性开放式教学等[9]。我国于20世纪80年代在STEM领域进行了跨学科教学的初步探索,进入21世纪,跨学科理念及相关概念被更多地反映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政策性文件之中,作为引导学校育人方式变革的方向标。2022年,“新课程方案”及各科“新课标”再次从国家顶层设计上明确了跨学科主题教学在课程中的重要价值,也为教师组织开展跨学科主题教学提供了现实依据。可见,实施跨学科主题教学是基于对传统课程结构优化的“深层治理”,其内在逻辑是将跨学科理念注入传统教学范式,以核心素养推进课程目标改革,以主题统领不同学科课程内容,通过跨学科思维训练与观念浸染,培养学生在创新创造、审辨性思维、可持续发展与灵活性等各方面的综合能力。从融合多学科知识的课程到发挥学科合力的跨学科主题课程,由单学科学习逐步走向跨学科融合,探寻超越学科边界的课程模式和教学方式[10],从而提升学生高阶思维品质,实现课程创新发展, 将基础教育扩优提质的任务目标切实落地于课堂教学之中,以人才培养质量提升推动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助力基础教育强国建设。
二、何为:跨学科主题教学的实践逻辑
跨学科主题教学究其实质,是要打通不同学科内容之间的形式壁垒,在传统的分科课程内容要素之间找到一种平衡,以综合性的内容呈现方式链接学生与课程要求、社会发展、素养形成以及生活实践的基本关系。那么, 跨学科主题教学应当如何处理这些基本关系, 这就需要明确跨学科主题教学的实践起点与原则。
(一)跨学科主题教学的实践起点:坚持学科立场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常常会出现对跨学科主题教学的认知偏误,进而导致跨学科主题教学被流于形式主义、被悬置于真实问题、被对立于传统分科教学。无论是认知观念上的错位还是实践形态上的走样,归根结底都是在跨学科主题教学实践中没有充分坚守住学科立场。因此,在讨论跨学科主题教学究竟如何开展以及怎样有效实施等操作性问题之前,有必要先澄清跨学科主题教学的实践起点。
首先,主题教学是“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和多元智能理论的指导下,通过跨学科领域的主题探究与活动来发挥学生的主体建构性和主观能动性,从而实现学生全面发展的教学活动方式,其类型包括‘单学科—主题’‘多学科—主题’及‘跨学科—主题’三种”[11]。可见,跨学科主题教学仅是其中一种形式,学科依然是教学的立足点,跨学科也并非意味着“去学科”或“无学科性”。没有以主干学科为引领的跨学科主题教学,会导致课程在实施过程中走向“学科虚无主义”或出现学科内容“跨而不合”的困境。其次,跨学科主题教学不同于分科教学,它能够摆脱并超越学科之间的明显边界而聚焦一个真实确定的主题[12],并以主题为桥梁,系统性整合相关学科知识。因此,主题的选择必须能够体现出多学科的探求空间,不能脱离于学科而成为无本之木、无源之水。学生在对跨学科主题进行探究活动时,仅凭单一学科知识并不能全面解释主题所呈现的复杂问题,需要教师统整相关学科的知识与方法帮助学生形成跨学科认识。最后,跨学科主题教学不否认单一学科的育人功能,因为“学科育人价值包含学科独特的育人价值和跨学科的共性育人价值,它是‘培育什么人’这个教育学核心问题在学科领域的反映”[13]。学科学习与跨学科主题教学之间并不是非此即彼的对立关系,抛弃学科立场谈跨学科主题教学既违背了我国基础教育中的“双基”传统,也不符合教育教学的基本规律。因此,跨学科主题教学并非意味着对学科学习的忽视、排斥与消解,反而恰恰是要强化学科育人功能,明确其在培养核心知识、训练学科思维和形塑价值观念上的重要作用,只有夯实了跨学科主题教学的学科基础,才能在具体的教学实践过程中彰显学科协同育人之价值。
(二)跨学科主题教学的实践原则:遵循内在特征
随着问题导向、综合实践、交往互动和五育融合在基础教育课程中的融入与深化,跨学科主题教学表征出在知识、能力、情感与价值四个方面的内在特征,以此成为开展跨学科主题教学活动的实践原则。
1.知识维度:观照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问题域
跨学科主题教学的实践以主题为承载,主题的选取必须具备跨界性、问题性和复杂性。跨界性是指以大概念形式出现的跨学科主题,既能从横向上联结各学科知识以还原问题在现实情境中的本来面貌,又能从纵向上贯通知识学习从经验性层面的概念认识向观念性层面的图式理解深化。问题性是指跨学科主题应从生活中来,符合生活实际,能够反映生活并与之契合,即如裴斯泰洛齐所言的“生活即陶冶”,跨学科主题教学以学生的生活经验为基础,让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习得新知、获得体验。复杂性是指主题中包含跨学科内容的多维联系,驱动学生将学理问题投射到现实情境,主动将停留在学理层面的内容关联成现实问题而非对事物或现象的简单解释[14]。因此,教师对主题所关涉的知识维度,既要完成对跨学科主题事实材料的捕捉与确认,又要对其中所指涉的关键概念之间的关系进行陈述和判断。同时,面对学科知识的差异性所带来的认知鸿沟,教师在跨学科主题教学过程中要防止知识内容的横向交叉给学生带来的双重认知负担,还要警惕差异性知识只“跨”不“融”造成的知识堆砌、主次不分、脱离实践等认识风险[15]。
2.能力维度:形塑以学科实践为导向的教与学
跨学科主题教学力求以学科实践的“输出”范式取代传统知识教授的“输入”范式而重塑教学过程,最终实现学生的能力增值。在传统课堂情境中,以讲授方式输入“学科定势”的教学方式难以帮助学生建立审辨思维能力和逻辑思维体系,更难以满足核心素养所要求的高阶思维及知识迁移与实践运用能力。为此,跨学科主题教学需要摒弃传统的育人惯性,形塑以学科实践为导向的教与学。学科实践是一种强调学生运用学科概念、思想与工具解决真实情境问题的典型做法[16],旨在引导学生将所习得的知识广泛迁移到行动中,通过实践活动为学生带来具身认知体验,弥合知识学习与素养培育之间的间隙,破解传统课程实施中知行割裂、身心分离等“离身之困”。跨学科主题教学带有深刻的“学科实践”烙印,遵从“做中学”的教学实践哲学,指向真实问题情境下探究性的学习方式,它以问题为牵引,以任务链为驱动,让学生在学科知识交互的场域中完成知识的联结与迁移,在做中学、用中学、创中学的过程里,遵循科学研究的方法检验假设,依据探究结果启发创新思考,进而提高学生问题解决能力与科学素养。
3.情感维度:筑牢以师生互动为主轴的情感链
传统学科教学中学生的学习主要发生在课堂场域内,是高度制度约束与学科规训下的被动型学习,师生之间隐藏着不平等的身份地位,而跨学科主题教学从实践形式上倾向于颠覆以教师为主导的知识获取方式,让学生以“探究者”身份自主进入问题“现场”。在这一过程中,学生的主体性地位得以彰显,不平等的师生地位得以被打破,极大地增强了学生自主性探索的学习空间,由师生协同生成并创造的跨学科主题教学过程赋予了教学内容一定的情感属性,且以师生互动的组织形式完成这一情感的传递。首先,跨学科主题教学对学生来说是一种全新的教学组织形式,而学生受学科知识学习“惯性”影响在学习方式上存在路径依赖,教师需要帮助学生克服畏难情绪的情感图式,通过密切的师生交往增强跨学科学习的信心。其次,不同学科间的知识联结往往是隐匿性的,对跨学科问题的探索过程通常也是合作性的,因此,跨学科主题教学的课堂构成了一个由师生共建的小型互动场域,带有较强的互动仪式倾向和情感能量[17]。只有在师生彼此尊重、互相支持的情感交流中聚焦知识传承和德行教化,才能促使内隐于跨学科主题知识中的人文内涵与创生意义得以外显。最后,跨学科主题教学中通常依据问题情境开展教学设计,因此时间安排、课堂氛围、环境创设等条件要素也需同师生间的情感信息相调适,在教与学的互动中建立知识与情感的联结统一,筑牢跨学科主题教学中师生交往的情感链。
4.价值维度:面向以五育融合为旨归的育人观
“五育融合”的提出是新时代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肩负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使命的时代新人的必然要求,以五育融合为价值旨归,深入开展跨学科主题教学则是新发展阶段促进义务教育育人方式变革、探索学校课堂教学范式转型的重要课题。新课标强烈呼唤综合运用各学科知识技能协同解决问题的全新课程样态,而跨学科主题教学正是顺应了课程改革的素养导向和综合化取向,将五育统整于全人的发展进程中,成为新时期深化五育融合的重要抓手。一方面,五育融合为跨学科主题教学提供了目标指引和行动规约,能够保证教学目标的完整性和教学实践的逻辑性;另一方面,跨学科主题教学能够拓展五育融合的实践场域,为各育间的横向联结和有机整合搭建了融通的契合点[18]。因此,跨学科主题教学应坚持以五育融合为旨归的育人价值观,利用跨学科教学与主题教学的双重优势,解决五育知识在内容整合上的困难,消弭学科素养与综合素养的畛域,增进各育间的深层对话,破解当前学生存在的“疏德”“偏智”“弱体”“抑美”“缺劳”等片面发展问题,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完人”[19]。
三、何以为:跨学科主题教学的开展路径
教师是跨学科主题教学的设计者、实施者,跨学科主题教学的系统设计必须锚定核心素养这一统领性目标,增强教师对跨学科主题教学的领导力以完善跨学科主题教学的顶层设计,彰显其重要课程地位。 同时,跨学科素养的养成离不开学生的真实生活情境,因此跨学科主题教学的开展必须关照学生的现实生活经验,借助数字技术支持不断拓宽跨学科主题教学的实践场域。 此外,由于教师是教学实施成功与否的决定性因素, 培育以跨学科理念为核心的教学实践共同体, 提升教师跨学科教学素养和能力, 成为促进跨学科主题教学高质量开展的重要抓手。
(一)锚定核心素养,增强教师跨学科主题教学领导力
跨学科主题教学是为培养学生跨学科核心素养而整合两种及以上学科内容开展学习的主题教学活动安排,要推进跨学科主题教学的普及化、常态化、校本化,需将跨学科主题课程作为实施载体,做好跨学科主题课程的整体布局和系统设计。为此,需要全面提高教师跨学科主题教学的领导力。
首先,在教学结构安排上,教师应以主题为统筹构建别具一格的跨学科课程,既关照学生的真实生活问题,又不失校本特色与区域自然与人文特色。也可以通过合理安排跨学科课时,将每个主题所需课时合理分配至相应学科,处理好学科教学与跨学科主题教学之间的平衡关系。以跨学科德育主题教学为例, 德育过程充满着偶然性和情境性,德育主题的跨学科教学并非是德育知识或德育规范要求的形式性融合, 而是要善于将学生生活作为重要阵地,探索知行合一的道德实践性融合方式[20]。教师可依照德育教材中的主题板块进行设计,例如,在《品德与生活》的第二个主题“爱国主义教育”这一学时内,既在品德课上讲解爱国主义品德的内涵与基本行为规范,又协同语文教师在课堂上领读爱国文学作品、搜集爱国真人事迹,同时在音乐课上温习红色经典歌曲唤醒学生的爱国情感[21]。其次,在教学实施过程中,采用“学科+X”的方式融合其他学科知识、方法与思想,以核心素养为锚点设计适合学生发展的跨学科主题教学目标,围绕目标选取若干核心概念作为联结不同学科间知识的“共同线索”,促进跨学科主题教学在内容设计上的连贯性,增强不同学科之间知识与方法的相互关联。最后,在教学评价方式上,尽可能紧扣核心素养设置合乎真实情境的项目化任务,综合表现性评价、增值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对学生完成任务的完整过程进行全面评估,同时借助大数据技术对教学活动过程性数据进行动态捕捉、采集和记录,充分发挥评价的指导、反馈和调节功能[22]。
(二)利用数字技术,拓展跨学科主题教学实践场域
传统的学科教学表现出知识规训的特质,教学空间呈现出对知识工具理性的片面追求、对知识教学的单维理解、囿于狭窄而封闭的课堂等空间异化现象,限制了学生主体性的发挥与多样化教学方式的展开[23]。跨学科主题教学要求知识联系生活,并强调各式各样的情境创设,这使得其教学空间不能局限于教室、实验室、操场等物理空间,还需结合社会、情感、虚拟空间等多元情境。而数字技术的“代具性”能够弥补这一缺陷,为学生核心素养培育拓展实践场域。
首先,数字技术赋能跨学科主题教学突破时空限制,为跨学科主题教学创生多样态的实践平台,将项目式学习、移动学习、创客教育等新型教学方式融入跨学科主题教学,实现教师跨领域、跨学校、跨区域协同备课、协助教学、协作教研。其次,数字技术赋能跨学科主题教学解构传统的分科教学模式,重构创新性的教学设计,优化知识内容呈现方式,利用3D打印、VR、AR等技术手段变革教学形式,以虚实融合的教学情境为学生带来融合多模态感官的学习体验,增强学生跨学科探究的具身性与临场感。最后,数字技术赋能跨学科主题教学数字平台搭建与数字教学资源共享。生成式人工智能带来的交互式体验可帮助教师通过人机对话生成跨学科主题教学设计方案,既为教师开展跨学科教学提供多样化的方案参考,又为学生在跨学科学习过程中提供多种类型的学习资源脚手架。此外,借助知识图谱技术绘制能够反映学生跨学科学习综合画像的评价报告,实现跨学科主题教学数字资源的精准共享[24]。
(三)重塑组织文化,培育跨学科主题教学实践共同体
跨学科主题教学所蕴含的跨学科知识结构对教师跨学科教学整合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受制于传统师资培养、发展模式中独立化惯性思维的影响和制约,教师的科际整合教学能力整体表现较弱,且在实践中有流于简单重组的倾向[25]。为此,有必要将跨学科合作的组织文化融入教师个体的职业生涯发展过程,从而培育跨学科主题教学实践共同体。
首先,应根据新课标对跨学科教学的相关要求和教师对跨学科知识结构有机整合的现实诉求,将跨学科教学观念与跨学科教学素养融入教师专业发展的培训过程。已有研究揭示了素养背景下教师的跨学科教学能力呈现出跨学科教学价值认同、知识理解、设计能力、实施能
力以及发展意识相互支撑的结构[26],据此, 教师专业培训应从这一生态性的结构视角出发,对教师跨学科教学能力的提升给予整体性的系统支持。很多国家在新教师培训的过程中已经将“跨学科”内容作为单独体系进行培训课程的设计,以此提升教师的科际整合能力[27]。其次,要加强学科教师间交流,增强跨学科教学共同体的教研融合创新力。培养教师的跨学科教学能力尽管有很多方法,但其中最为重要的共识是“形成并维持一个积极的学习和实践共同体,支持教师在跨学科教学能力发展上的成功”[28]。实践共同体是一种基于多元主体平等参与的开放式学习环境, 主体、技术、资源和环境之间的交互共同构成了实践共同体的存在要素[29],各要素的交互过程是否有效,取决于以何种理念塑造共同体的文化环境,因此,教师跨学科教学共同体必须坚持将跨学科理念作为价值引领,为组织生发提供持续创新的文化动力。最后,协作共情能力可以帮助教师充分理解科际协同特质、降低学科偏见、固牢协作动机[30],从而深化理解跨学科主题教学的理念价值,积极有效地开展跨学科主题教学和评价、优化设计跨学科主题教学课程方案。学校可以通过搭建跨学科教研组为教师提供跨学科学习社区,建立由各学科骨干教师引导的联合教研机制,增进不同学科教师间的协同合作,从而提升教师的跨学科协作共情能力,为跨学科主题教学提质增效提供文化与制度保障。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 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EB/OL].(2014-04-08)[2024-03-24]. http://www.moe.gov.cn/srcsite/A26/jcj_kcjcgh/201404/t20140408_167226.html.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课程方案(2022年版)[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22.
[3]GODINHO S, ABBOTT C. The challenges of interdisciplinary learning: Reality bites[J]. Learning and teaching: An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lassroom pedagogy, 2011,4(2): 5-22.
[4]辛涛,姜宇,林崇德,等.论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内涵特征及框架定位[J].中国教育学刊,2016(06): 3-7+28.
[5]穆瑶甲,刘春琼.跨学科主题教学设计的关键问题与实践路径[J].教育理论与实践,2024,44(08):9-14.
[6]蒋立兵,王依然. 跨学科主题教学的实践困境与超越路径[J]. 当代教育科学, 2023(07): 36-42.
[7]托马斯·库恩.科学革命的结构[M].金吾伦,胡新和,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11.
[8]张倩,王红,南晓倩. 中小学教师教学范式现状调研及变革路径探索[J].教育发展研究,2024(2):51-59.
[9]张廷艳,胡娜.中国基础教育跨学科研究二十年:总体态势、热点主题及变革趋势——基于中国知网(2000-2020年)载文分析[J]. 教育理论与实践, 2023, 43 (05): 17-20.
[10]张桂凤 ,于晓雅. 通用技术跨学科课程的进阶设计与实践探索[J]. 基础教育参考, 2022(04): 59-62.
[11]李祖祥. 主题教学:内涵、策略与实践反思[J]. 中国教育学刊, 2012(09): 52-56.
[12]李洪修,崔亚雪. 跨学科教学的要素分析、问题审视与优化路径[J]. 课程·教材·教法. 2023, 43 (01): 74-81.
[13]余文森.学科育人价值与学科实践活动:学科课程新标准的两个亮点[J].全球教育展望,2022(4):14-15.
[14]朱婧雯,朱文辉. 马扎诺教育目标分类学:跨学科主题学习设计可行的理论支点[J]. 教育科学研究, 2024(01): 60-67.
[15]廖婧茜,杨娟. 跨学科主题教学的知识困境与路径优化[J]. 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 2023, 22(05): 28-34.
[16]崔允漷,张紫红,郭洪瑞.溯源与解读:学科实践即学习方式变革的新方向[J].教育研究,2021,42(12):55-63.
[17] 蒋文宁,车越彤,陈振中. 课堂教学中情感能量的发生、功能与激发[J]. 课程·教材·教法, 2022, 42 (08): 115-121.
[18]王飞,吴晓楠. 跨学科主题教学的意蕴辨读与行动路向——基于“五育融合”的视角[J]. 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 2023, 22 (05): 22-27+94.
[19]李政涛,文娟.“五育融合”与新时代“教育新体系”的构建[J].中国电化教育,2020(3):7-16.
[20]叶文梓,刘佳,李庆红. 论中小学课程融合的内涵、要求与路径选择[J]. 基础教育参考, 2023(06): 3-14.
[21]黄敏. 跨学科德育主题教学的困境与出路[J]. 教学与管理, 2018(18): 92-94.
[22]吴鹏泽.探索跨学科主题学习的实践路径[N].中国教育报,2022-11-04.
[23]潘理平,闫娜.从规训空间到生活空间——论知识教学空间的当代生存论转向[J].当代教育科学,2022(07):12-18.
[24]袁磊,王阳.数字教育背景下中小学跨学科教学的困境与应对[J].电化教育研究,2023,44(12):87-94.
[25]李臣之,梁舒婷.跨学科教学力:撬动新课程改革的阿基米德点[J]. 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23, 22 (02): 63-69.
[26]杜文彬. 教师跨学科教学能力的关键要素与结构模型建构研究——基于混合研究方法[J]. 全球教育展望, 2023(8):70-86.
[27]VIRGINIA L R. An interdisciplinary study in initial teacher training[J]. Journal of New Approaches in Educational Research,2014, 3(2): 67-74.
[28]Hardré P L, CHEN L, SHEHAB R L, et al. Teachers in an interdisciplinary learning community: Engaging, integrating, and strengthening k-12[J]. Journal of Teacher Education, 2013, 64(5): 409-425.
[29]黄桂芳,杨明欢,邬丽萍,等. 跨越与联结:跨区域教学实践共同体的本体论、知识论与活动论[J]. 中国教育信息化, 2020(19): 1-10.
[30]龚洪.交叉学科视域下复合型教师的培养旨向及实现路径[J].内蒙古社会科学,2023,44(02):205-212.
How Interdisciplinary Thematic Teaching is Possible:
Value Implication, Practical Logic and Implementation Path
YANG Xinyu
(School of Education, South China Normal University, Guangzhou 510631)
Abstract: Interdisciplinary thematic teaching is an important way to cultivate core competencies, promote the reform of teaching paradigm and improve the quality of classroom teaching. The effective implementation of interdisciplinary thematic teaching must adhere to the practical starting point of the disciplinary stance, follow the practice principles which include contemplating the problem domain centered on student development in knowledge, shaping discipline practice oriented teaching and learning in ability, building strong emotional chain based on teacher-student interaction in emotion, and aiming at the education philosophy oriented to integration of five education in value. Therefore, it is necessary to strengthen instructional leadership in interdisciplinary thematic teaching at the level of individual development, expand the field of interdisciplinary thematic teaching practice through digital technology, and foster a community of practice for interdisciplinary thematic teaching at the level of organizational construction, so as to ensure the high quality implementation of interdisciplinary thematic teaching.
Keywords: Interdisciplinary; Theme teaching; Core competencies; Instructional leadership;Digital technology; Practice principles
(编辑 姚力宁 校对 郭向和)
作者简介:杨新宇,华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博士研究生(广州,5106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