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望甲午风云
2024-08-06李昕黄启瑞
130年前的中日甲午战争,是一场胜负已定的战争。它不仅深刻改变了东亚地缘政治格局,而且改变了两个国家的命运:中国一败涂地,从此寻找新的救亡图存之路;日本一战而起,开始走上对外扩张的侵略之路。正所谓“知弱而图强”,当我们今天比历史上任何时候都更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目标时,就更应该回望那段屈辱岁月,从惨痛的失败中汲取复兴智慧。
日本蓄谋已久的战争阴谋
19世纪六七十年代,在“倒幕”势力的簇拥下,明治天皇登上历史舞台。不久,在“脱亚入欧”的狂热口号下,日本掀起了明治维新运动。囿于日本国土面积狭小、资源匮乏,为了满足国内经济和军事发展需要,明治政府开始推行所谓“武国”方针,逐步走上对外侵略的道路。在《天皇御笔信》中,公然宣称“日本乃万国之本”,宗旨是“开拓万里波涛,布国威于四方”。缘此,一衣带水的朝鲜和中国便首当其冲。
明治维新以后,日本开始全面学习西方,尤其在军备上积极向英美等国看齐。1871年,日本从参加“倒幕”运动的骨干中挑选精壮之士,组建“御亲兵”。1873年,日本颁布《征兵令》,废止了长达数个世纪的武士职业兵役制,改行西方国家的国民义务兵役制。与此同时,日本还着手建立拥有现役和预备役的常备军。
从地理环境看,日本是群岛国家,素来重视海疆。明治维新以后,日本积极扩充海军,不仅从西方购置铁甲舰,还自行仿造各式舰船。在日趋壮大的军事工业的支撑下,日本已掌握了西方先进的造船和维修技术。中日交战前,北洋水师的舰船需定期前往日本保养。据统计,甲午战争前夕,日本共有8艘自建的钢骨铁皮舰和钢质舰,总排水量达1.3万吨。与此同时,日本又陆续从英法等国购置8艘军舰,总排水量近万吨。这些军舰配备有较为先进的作战系统,并装备有速射炮。在不断的军备扩充下,日本海军面貌焕然一新,战斗力大为提升。在扩充军备的同时,日本还积极在国内开展军国主义教育,大肆鼓吹“忠君”思想,宣扬“武士道”精神。1878年,明治政府颁布《军人AuJqbLFTomIiC8mVnKMRbw==训诫》。1882年,明治政府以天皇名义发布《军人敕谕》,强调军人应绝对服从上级,恪守忠勇之道。
日本图谋侵略中国,在华构建起庞大的情报网络。1872年1月,日本在上海设立驻沪总领事馆,由此开启了中日两国的近代国际外交关系。此后,日本陆续在各通商口岸城市设立领事馆或公使馆。中日之间的外交互动,一方面增进了两国交往,一方面也为日本间谍潜入中国创造了便利条件。
池上四郎,堪称“近代日本在华间谍第一人”。他出身萨摩藩,参加过西南战争,因受明治政府实权派西乡隆盛的倚重,在政界颇有名望。1872年8月,为了转移国内矛盾,日本朝野大肆鼓吹“征韩论”,西乡隆盛委派池上四郎前往中国刺探情报。很快,池上四郎一行人从日本东京出发,经上海转道烟台,后抵达营口,然后潜入东北腹地,广泛搜集政治、经济、地理、物产、交通等方面的情报,尤其是清军的驻防情况。回国后,池上四郎将情报整理成《满洲视察复命书》,他认为中国军备松弛、朝政腐败、贿赂成风、商民怨嗟,不出数载,必有倾覆之虞,从而激起日本侵华的野心。
1877年,日本陆军中尉岛弘毅以游学之名再赴东北侦察。他广泛搜罗东北各地的气候风物、物产资源、兵力部署以及民情风貌等情报,使日本高层获取了第一手有关我国东北地区的实地情报。不久,日本又委派多名军事间谍潜入我国北方沿海军港,细致了解北洋水师的操练及作战性能,并制定了一套系统完备的《征讨清国策案》。
1887年,日本陆军中佐山木清坚以商业考察为名,绘制环渤海一带的海防图,并窥伺威海军港布防情况。1894年,中日甲午战争一触即发,日本加紧搜集有关中国的情报,先后在华设立了玄洋社、东洋学馆等情报机关,同时委派大量间谍以经商、行医、游学等名义在中国各地伺机活动,破获了北洋水师的军用密码,使日军对北洋水师的动向了如指掌。
清军的备战与迎战
历经第二次鸦片战争和太平天国运动,清政府已深陷内忧外患的困局之中。为了“自强”“求富”,清廷中部分有识之士发起了洋务运动。作为为挽救统治危局而掀起的早期近代化运动,洋务运动在经济、军事、文化等方面,为日后中国应对甲午战争奠定了基础。
在“硬实力”上,洋务派采用官督商办的方式,开始学习西方近代工业化生产模式,逐渐建立起一批兵工厂、造船厂、钢铁厂,创办了中国第一家轮船公司,铺设了国内第一条铁路,架设了国内第一条电线,建立起中国第一支海军舰队。此外,洋务派还着手进行军种改革,将单一的步兵制改为马炮混合的作战制,以适应近代化战争的需要。
在“软实力”上,洋务派创办了我国第一批新型学校,大力引进西方科学技术,在上海、福州、广州等地创办操炮学堂、船政学堂、鱼雷学堂等军事院校,培养军事和技术方面的人才。同时,他们着手译介西方军事作战理论和经典著作,并采用西方的军事编列与练兵方法,以提升清军作战能力。
然而,清军并未从根本上改变低效的作战指挥系统,只是单纯借助西洋“器物”,未彻底改革制度本身,尤其是军队中的腐化、贿行、官僚作风肆意横行。军中士兵普遍存在吸食鸦片的陋习,就连部分高级指挥官也嗜烟如命,清军内部兵备不修、贪生怕死、萎靡不振、军纪涣散的情况比比皆是。
清政府决策高层也缺乏备战意识,妄图借助欧美列强的议和与调停之力,平息中日争端。李鸿章则心怀狭私,出于保存“家底”的考虑,在战前一味要求北洋水师不可主动出击,战中又责令北洋水师务必“保舰制敌”,采取消极避战的应对策略。正是在步步妥协与退让之下,日本攫取了战争主动权,赢得了战争优势。
甲午战争的经过
中日甲午战争,大致经历了四个阶段。
阶段一—日本侵朝和丰岛海战。1894年7月23日,日军强行闯入朝鲜王宫,劫持高宗和闵妃,扶植兴宣大院君成立傀儡政权。不久,在日军的怂恿下,大院君意欲摆脱与中国的宗藩关系,并驱逐驻扎在牙山的清军。此时,朝鲜局势危如累卵,清军在牙山的兵力部署较少,李鸿章出重价雇佣英国商船高升号运兵援助,并派北洋兵船济远号等护送。7月25日,济远号护送高升号驶至牙山附近的丰岛海域,日舰突然向济远号发炮进攻,并击沉高升号,甲午战争全面爆发。囿于清军怯懦避战,日军取得了主动权,清军先后损失广乙号、操江号等舰船,济远号稍作还击后便仓惶出逃。丰岛海战,清军损失惨重。
阶段二—平壤战役和黄海海战。1894年7月25日,驻守牙山的清军遭到日军猛攻。叶志超与聂士成率领的守军不敌日军,逐步迂回北退:8月25日,清军退至平壤一线。9月,日军分四路进攻平壤,三路从汉城(今首尔)分道出发,一路从元山登陆。9月14日至15日,日军猛扑平壤守军,左宝贵誓死抵抗,英勇牺牲;叶志超畏缩怕死,下令各军速退,并一路退逃至鸭绿江。9月21日,清军渡过鸭绿江,平壤战役宣告结束。
平壤失守后,中日双方爆发了黄海海战。9月16日,丁汝昌率北洋援军在鸭绿江的大东沟登陆,准备于翌日回航旅顺。9月17日上午,舰队正准备起碇时,遥见西南有数艘悬挂美国旗的舰船。临近午时,来船渐近,忽然全部改挂日本旗,丁汝昌下令战斗,黄海海战爆发。当时,清军有镇远号、定远号两艘铁甲舰,并有致远、靖远、经远、来远、济远、平远、超勇、扬威、广甲、广丙等快船以及鱼雷艇数艘,共计大小舰船18艘。此时,日军有吉野、严岛、松岛、桥立、扶桑、浪速、千代田、秋津洲等战舰12艘。从吨位数看,清军略胜日军;但从舰船时速及速射炮的数量看,日军处于优势地位。炮战打响后,双方在黄海一带激战。邓世昌驾驶致远号,在遭受重创和弹尽无援之际,准备驾船撞沉吉野号。无奈,吉野号速度太快,躲避了致远号并用鱼雷将其炸沉。致远号管带邓世昌和经远号管带林永升,皆因舰船中弹不幸壮烈殉国。历经5个小时的海战,北洋水师损失致远、经远、超勇、扬威、广甲5艘舰船,死伤官兵约800人。日军的松岛、吉野、比睿、赤城、西京丸5艘军舰损毁严重,死伤官兵239人。黄海海战后,丁汝昌率残余舰艇退回旅顺,北洋水师奉行“避战保船”策略,不再主动出战,致使制海权陷于日军之手。
阶段三—辽东战役。经过平壤和黄海两役,清军完全处于下风。李鸿章延宕观望、错失战机,是导致清军失败的主要原因。此时的李鸿章还冀望英美列强能够出面“劝和”,迎来所谓的“转机”。日军在大获全胜后,侵略野心不断滋长。在美国的怂恿和暗助下,日本决定再次发动进攻,英、法、德、俄则选择静观其变。
1894年10月,日军沿陆路从朝鲜义州渡过鸭绿江进攻安东(今辽宁丹东),清军守军因互不服从调遣、漫无军纪而遭致惨败。不久,安东、凤凰、宽甸、岫岩、海城等地相继失守。为了从海上围攻清军,同年10月24日,日军在辽东半岛的花园口登陆。荒谬的是,日军从海上运输炮马辎重时间长达两周,清军竟置若罔闻、任凭出入。不久,日军围攻金州、旅顺一带,驻守旅顺的清军顿觉如临大敌。11月7日,金州、大连相继陷落,日军如入无人之境,一路攻向旅顺。
为了能够守住素有“东亚第一堡垒”之称的旅顺,李鸿章急调驻山东胶州湾的清军渡海增援,却因山东巡抚李秉衡的抵制,直至11月16日才登船出发。此时,日军已占据优势位置。11月19日,日军进攻旅顺。总兵徐邦道力请出战,然而旅顺的其他守军只顾争夺船只逃跑,清军败局已定。11月22日,旅顺陷落。李鸿章耗费巨额资金、历经数十年修筑的炮台工事,轻而易举拱手让与日军。日军在旅顺大肆抢劫财物、屠杀平民,制造了震惊中外的“旅顺大屠杀”。至此,辽东战役结束,清军惨败。
阶段四—威海卫战役。威海卫之战是北洋水师在根据地的防御战,也是北洋水师的最后一搏。1894年底,日军取得辽东战役胜利后,决定采用“海陆夹击”的方式进攻山东半岛,以直取北洋水师大本营。李鸿章在威海卫修筑有大量炮台,并调派重兵驻守北帮炮台和南帮炮台。同时,在刘公岛上驻扎有大量的北洋护军,在海港东西两口也布设有水雷;加之威海卫港内尚有各类舰船26艘,可谓铜墙铁壁。面对如此优势局面,李鸿章非但没有趁日军修整之机主动出战,反而要求所有水师困守港内,保存实力。
1895年1月,日军从国内紧急抽调援兵,加上驻守旅顺、大连的兵力,共计2万人,以兵船25艘护送进攻山东沿海。日军猛攻登州,北洋舰队则龟缩于威海卫军港不敢出击,以致贻误战机。1月20日,日军在成山头登陆,很快攻陷荣城,不久又兵分两路攻击威海卫。1月30日,日军占领南帮炮台。随后,日军又占领北帮炮台,并调转炮口猛烈轰击停泊在港内的北洋水师舰船,定远、来远、威远等舰船相继被毁。2月7日,集结于刘公岛的部分将领勾结洋员煽动水手哗变,逼迫丁汝昌向日军乞降。丁汝昌严词拒绝,但他深知败局已定,于是服毒自尽。2月12日,清军将领假托丁汝昌之名,由英员浩威起草降书,署海军提督印信,送交日本统帅乞降。至此,经营多年的北洋水师覆灭,留存在港内的军舰,或被编入日本海军,或被拖至日本展览,借此炫耀日军的赫赫战绩。
丧权辱国的和谈
甲午海战中清军连连败北,清政府不得不与日本议和。日方闻讯后欣喜若狂,决定借机狠狠敲诈中国。1895年1月,明治天皇任命伊藤博文、陆奥宗光为议和全权大臣。伊藤博文直言不讳地说:向清国“索赔”一事,关系到我国将来之隆盛。
清政府惟恐日军以辽东为跳板进军北京,遂遣派张萌桓、邵友濂担任议和大臣。日方则以清廷授权不足,拒绝开议,并点名要派李鸿章为议和全权大臣,只身前往日本马关进行谈判。临行前,清政府对李鸿章训令,“割地以一处为限,赔款以万万两为断”。然而,狡黠的日本怎会如此轻易放过中国。谈判之初,日方向李鸿章提出的和约草案中,要求中国将“库平银三万万两”交付本国,作为赔偿军费;还要求割让辽东半岛、台湾及其附属岛屿,开放重庆、沙市、苏州、杭州等为通商口岸,以及允许在通商口岸设厂等。
面对如此苛刻的无理要求,李鸿章据理力争,无奈日本态度强硬。正当双方谈判胶着之际,1895年3月24日,李鸿章在谈判途中突遭日本激进青年小山丰太郎枪击,身负重伤。事件发生后,碍于国际舆论,伊藤博文不得不宣布立即停战,并同意将赔款数额从3亿两白银减少至2亿两白银。
1895年4月17日,中日双方在马关的春帆楼签订《马关条约》,并约定在烟台换约。根据《马关条约》,日本将独占辽东半岛,这势必损害俄国在远东的利益。为此,俄国纠集德国、法国决定武装干涉。由于帝国主义国家分赃不均,加之迫于实力有限,日本决定放弃占领辽东半岛,同时向清政府索要3000万两白银的“赎辽费”。据此,中国实际上共需向日本赔偿2.3亿两白银。当时,清政府每年财政收入不过8000余万两,无力承担巨额赔款。为此,清政府提出按从价税5%的比例提高关税。显然,这一提议严重损害了英国的在华利益。
无奈之下,清政府只能通过举借外债的形式偿还赔款。英、法、德、俄等列强趁机组团向中国提供贷款,不仅要求中国以关税和盐税作为担保,还攫取了在华的各项权益。至此,借款抵赔成为清政府偿还巨额赔款的主要方式,中国主权进一步沦丧。与此同时,列强以设厂之名,将侵略的触角从东南沿海延伸至长江中上游,并大力进行资本输出,严重阻碍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发展。
总而言之,甲午战争宣告了洋务运动的彻底破产,在一定程度上警醒了身处黑暗与痛苦之中的中国人。面对不可挽回的失败结局,以康有为、梁启超为代表的维新派开始了戊戌变法运动;以孙中山为代表的革命党人,则不断积蓄武装力量,投入到推翻清王朝的革命洪流之中。
【责任编辑】王 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