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杜祥琬:国之所需 吾之所向

2024-08-04魏晓文邱惠颖郑茂典于宝源

科技创新与品牌 2024年6期

他喜欢天文学,却在应用核物理领域埋头钻研,和邓稼先、于敏、王淦昌等“两弹一星元勋”共事数十载,成为我国核武器中子学与核试验诊断理论领域的开拓者之一;他中年“转行”,跨界从事国家“863”计划强激光技术研究,将中国强激光技术带入世界先进行列;年逾古稀,他又成为中国气候变化、能源战略和可持续性发展领域的重要智囊之一……

5月30日“全国科技工作者日”前夕,本刊记者专访了86岁高龄的中国工程院院士杜祥琬。他1993年担任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副院长,1997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2002年担任中国工程院副院长。此后,他还出任了国家气候变化专家委员会主任、国家能源委员会专家咨询委副主任等职务。所有的经历对于他只有一句话:我的人生诉求,就是服从国家的需要!

心无小我 至诚报国

杜祥琬在应用核物理、强激光技术以及能源战略领域均具备深厚的学术造诣与丰富的实践经验,堪称该领域的权威。他曾主持关于核试验诊断理论和核武器中子学的系统性、创新性研究;曾任“863”计划激光专家组首席科学家,带领专家组制定强激光发展战略和计划,并在有关物理规律和关键技术研究中获得重要成果;同时,他提出并成功主持综合实验研究,解决多项工程技术问题,使我国新型强激光技术跨入世界先进行列。他的科技成果分别荣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二等奖、特等奖。

在杜祥琬的学术经历中,与其相关的科研成就可谓数不胜数。他为何走上科研这条道路?又为何连续跨界?mr1+KHzcdeovD9RVzLCNZg==

“我们这一代人都习惯于‘国家要我做啥我就做啥’”。杜祥琬告诉记者,他高中毕业的时候其实想学天文学,当时对宇宙非常感兴趣,但其时国家发展需要特殊人才,便将他派往苏联学习,在综合考虑国家需求和时代背景的基础上,杜祥琬最终决定将专业方向调整为核物理。学成归国后,杜祥琬顺利进入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并全身心投入核武器的研究工作中。

1975年,在新一代武器研究的开创时刻,杜祥琬受命创建和领导中子物理学研究室。《中国科学技术专家传略—理学编·物理卷4》这样描述他的成绩:针对新一代武器存在多个复杂过程、设计逼近临界极限,需要发展精密的物理诊断方法以实现精确的武器设计的全新要求,他正确确定了武器中子物理学的研究方向与课题,提出和发展了多种热测试手段,并具体提出了一系列新的诊断思想和方法,利用可测的物理量提取武器内部反应的时空信息。

1986年,在核物理领域已取得卓著成就的杜祥琬调任负责激光专家组,担任国家“863”计划激光技术主题专家组成员兼秘书长,负责制定并实施强激光研究发展计划。至此,年近50岁的杜祥琬从零开始,开始埋头从事强激光技术研发。

“激光、核武器都是国家需要,我便去做该做的事,我虽然还保持着对天文、对宇宙的兴趣,但是我的工作就此就开始转变了。这就是国家要做什么我就做什么,这一辈子就这么过来了。”杜祥琬平静地解释道。

回顾个人生涯中的重大抉择,杜祥琬表示,自己这一代科学家生于抗日战争期间,成长于战乱不断的烽火岁月,并历经国家诸多发展困境,深知国家当时所处的艰难处境。

1938年出生的杜祥琬,经历了新中国成立前最灾难的动荡岁月。抗战期间,兵荒马乱,他跟着父母一道逃难到陕西,国弱民贫的景象,看在眼里。成年后,学识积累越来越多,事理也越来越通,“就明白国家一定要改变这个状态。国家培养了我们,我们自然要让自己的祖国在充满竞争的世界中,走在前头,不能让她落后。国家前进的同时,人类社会的发展也在前进!”

学以致用 迎难而上

“这广袤无垠的戈壁荒漠,为一批批为国奋斗的人们提供了广阔的用武之地,穿军装和不穿军装的几代人,隐姓埋名,历尽艰辛,在曲折磨砺中成熟,却也享受着一次次成功给予的无可比拟的激动和兴奋。为民族的兴盛和老百姓扬眉吐气,做成一点有用的事,这种精神享受是无可替代的。”

杜祥琬曾在一篇题为《享受辽阔》的散文中,深情描述了自己对科研工作的热切与追求,理想与抱负尽显字里行间。

20世纪后期美苏冷战期间,美国前总统里根提出的“星球大战”计划中,要利用激光武器,拦截射向美国或其盟友的洲际弹道导弹,激光武器开始成为世界各国关注的焦点。

1986年,面对世界高技术蓬勃发展、国际竞争日趋激烈的背景,国务院组织全国200多位著名专家学者进行充分的专题研究,制定出中国第一个“军民结合”的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

“那时候我们完全不掌握激光技术。虽然知道激光器样式很多,然而哪种最符合国家的战略需求,我们都不太清楚。”杜祥琬回忆道。在初次涉足激光领域之际,众人皆感迷茫,无所适从。彼时,时任国防科工委科学技术委员会主任、中国科协副主席的朱光亚向大家讲述了古希腊英雄阿喀琉斯的神话故事指点迷津:

阿喀琉斯在幼年时,其母曾携其足跟浸泡于神河之中,使之得以刀枪不入。然而,因足跟未得神水浸润,遂成其唯一之弱点。在战斗中,敌方以毒箭射中其足跟,阿喀琉斯终因伤势过重而陨落。朱光亚以此故事喻示大家,即便强敌亦有薄弱环节。于是,大家明确目标,更得以明确自身之职责所在,遂选定所要做的激光器,并把发展方向、技术路线确定下来。

“那是我最艰难、最焦虑的一段时间,因为我是主要负责人,目标、技术路线以及途径,都需要专家组领头来做,责任大、压力大。但只要心里想通了,方向就有了。”转向激光领域研究15年后,64岁的杜祥琬当选中国工程院副院长,分管能源学部,继而开始负责中国能源发展战略咨询研究等工作。

从最初热爱的天文学领域,到因国家需求而毅然转向核物理研究,再到后来涉足全新的激光领域,直至致力于推动低碳能源转型……杜祥琬坦言:“其实我并不太愿意轻易转换研究领域。毕竟,在一个领域里持续深耕,可以取得更深入的成果。然而,随着时代的进步和国家需求的变化,需要我转换阵地,我会毫不犹豫地迎接挑战。在这个过程中,学习是必不可少的。我要向专家学习,向时代学习,这样才能紧跟时代步伐,带领团队不断前进,推动国家在某一领域取得更先进的成就。”

学识精神 “双轮”驱动

从应用物理到新型强激光,再到能源战略,杜祥琬的科研主攻方向始终与国家的安全和强盛息息相关;他的人生轨迹的每一次改变,都和国家对高科技发展的需求息息相关。

2021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将“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确定为年度八大重点任务之一。中国能源结构转型按下“加速键”。在第三届未来能源大会(北京)上,杜祥琬以“未来能源与‘双碳’目标”为主题作大会报告,提出在能源转型大趋势下,能源资产将是能源技术的创新开发能力,以及对新能源关键矿物质的掌握能力及新材料的科学创新能力,而实现“双碳”的里程碑式目标,需要重大科技创新作为支撑。

“我做科学的原则和方法就好像骑自行车,前轮是国家的需要,指引你所走的方向;后轮是自己的兴趣与学识,也是推动自己积极投身于国家所需方向的动力所在。正是后轮的不断推动,使得我们有能力、有实力沿着国家指引的方向前行。”

不论是在核物理领域继承创新,在强激光领域开疆拓土,还是在能源气候变化领域登高望远,杜祥琬始终以国家需求为己任,高扬自主创新的旗帜,在基础前沿和技术创新领域奋勇争先。他表示,优秀的科学素养与能力,离不开一定的哲学素养:“所谓哲学素养就是要从实际出发,考虑国家需要,能够辩证地看一些问题,利用唯物辩证法来对待自己的工作任务。”

“让自己的兴趣融入国家的需求里去,一旦深入其中,你会深切感受到其中的趣味与热忱。国家的需要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杜祥琬的心底,始终澎湃着为国为民的强大动力,侠之大者,是谓国之脊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