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教学·科研·人才三位一体的教育学科话语体系
2024-08-03史秋衡黄洁琼蔡三发
【摘 要】 为强力支撑高校牵引教育、科技与人才共荣,形成倍增效应和协同功效,当前我国教育学科话语体系亟须守正创新、继往开来。重构教育学科话语体系的本质特征、内容维度和时代意蕴,掌握其在生成和运行过程中所遵循的实践逻辑、理论逻辑和发展逻辑,进而提出三位一体的教育学科话语体系行动框架,探索教学为先、科研为要、人才为本的建构路径,更好地满足高校在引领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发展中的理论需求。
【关键词】 话语体系;高校职能;三位一体;教育学科
【中图分类号】 G640 【文章编号】 1003-8418(2024)07-0016-06
【文献标识码】 A【DOI】 10.13236/j.cnki.jshe.2024.07.003
党的二十大报告绘就中国式现代化发展蓝图,提出重视教育、科技、人才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作用,吹响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发展号角。当今世界正在经历治理体系和国际秩序的重大变革,深刻影响着各国教育制度的调整,并进一步推动其教育目标、任务、策略和方法的变革[1]。与此同时,国际环境日趋复杂尖锐,掌握话语权成为国家软实力的核心所在和重要基石[2]。“世界在变,教育也必须做出改变。”[3]立足新发展阶段,有效统筹主动应对变局与不断开拓新局的关系,尤其是教育在社会发展中的地位从过去的保健性因素转变为激励性、战略性因素的关键时刻,必须及早构建新的教育学科话语体系,增强我国高校应对复杂局面和支撑引领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发展的能力。
一、辨析三位一体教育学科话语体系的科学内涵
立足新发展阶段,强力支撑我国高校牵引教育、科技与人才共荣[4],形成倍增效应和协同功效,本文提出构建教学·科研·人才三位一体的教育学科话语体系(下文简称“三位一体教育学科话语体系”),并从本质特征和内容维度层面加以解读。
(一)本质特征:传承性、创新性与可持续性
三位一体教育学科话语体系兼具传承性、创新性与可持续性。具体而言,它通过其传承性维系历史智慧,通过创新性适应时代变迁,通过可持续性预见和准备未来,以确保高等教育持续发展和走向卓越。
首先,三位一体教育学科话语体系是具有传承性的话语体系。传承性,亦称为“传统性”,具体表现为:从内容上来说,通过过往高等教育经验和智慧的保留和尊重,确保高等教育知识体系和价值观念的持续传递;从形式上来说,通过高等教育各学科专业中的专业术语、语言表达方式和概念框架,以及教科书、学术专著和期刊文献,确保学术交流的连贯性以及知识传承的稳定性。可见,传承性是确保高等教育持续繁荣与发展的根基所在。其次,三位一体教育学科话语体系是具有创新性的话语体系。任何话语体系都必须满足时代需要和不断与时俱进,否则就会根基不稳,甚至分崩离析[5]。“守正才能不迷失方向、不犯颠覆性错误,创新才能把握时代、引领时代。”[6]创新性是三位一体教育学科话语体系的生命力,从根本上决定了教育学科话语体系尊古不复古、守正不守旧的品格特质。具体而言,在理论层面,通过整合跨学科理论、提出新理论以及探索新方法等方式,深化和拓展高等教育教学、科研、人才等方面的理论基础;在实践层面,通过探索新方法、应用新技术、实施新方案以及制定新举措等途径,不断提高教育系统支撑服务社会经济发展整体效能。最后,三位一体教育学科话语体系是具有可持续性的话语体系。教育在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以及增强人们解决环境与发展问题的能力方面扮演着极其关键的角色,其话语体系的构建必须深入考虑可持续发展问题。一是三位一体教育学科话语体系关切人类社会的美好未来。在全球环境问题日益突显的当下,可持续性已成为各个领域发展的核心议题。高等教育子系统作为社会大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无法忽视环境、经济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问题,更不可能置身事外和独善其身。二是三位一体教育学科话语体系关注高等教育事业的基业长青。面对动荡和不确定的时代,教育系统无时无刻不在经历深刻变革。只有持续更新和不断改进教育学科话语体系,保持其活力和生命力,增强其预见能力和响应能力,才能保障我国高等教育体系的可持续发展。
(二)内容维度:教学、科研、人才三位一体
教学、科研与人才是高等教育的三大支柱,它们既具有独立性,又彼此依存,通过深层互联与支持,协同促进高等教育质量的整体跃升和卓越发展。教学、科研和人才是高等教育的三大基本要素。1950年6月召开的第一次全国高等教育会议,强调大学的主要任务是以教学为中心开展教育教学活动,表明教学职能是我国高等教育体系最早确立和最为核心的职能[7]。后来,国家顶层设计方案《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对高等教育的办学方向进行了明确规定,认为人才培养是所有高等教育机构的中心工作,而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三项基本职能必须围绕人才培养而展开。从学理层面来说,高等教育机构的人才培养中心工作和社会服务职能之间具有内在统一性。有学者旗帜鲜明地指出,要避免人才培养和社会服务两张皮,实现二者的一体化[8]。因此,高等教育机构的人才培养中心工作以及三大基本职能可以进一步统一为教学、科研、人才三大基本要素。
教学、科研、人才三要素之间具有内在一致性和相互支撑性。教育是人才培养的摇篮,人才是创新的驱动力,而创新则是引领发展的航标。教学、科研、人才是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更是高校职能发挥的基础,为实现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发展提供可能。其一,教学、科研、人才三要素之间具有内在一致性。高校职能发挥必须以学科发展为基础[9],而学科发展又依赖于一个学科的教学(知识传播)、科研(知识生产)、人才(知识转化)及其三者之间的互动能力和水平[10]。可见,基于知识传播、创新和应用的共同价值追求,教学、科研、人才三大基本要素可以形成一个知识循环的闭环。其二,教学、科研、人才三要素具有相互支撑性。高校教学与科研相互促进、相得益彰。尤其是,将科研成果转化为教学资源,强化科研在教学中的关键作用,是全面提升高校教育质量及其人才培养能力的重要途径[11]。相较而言,人才则是教学和科研的桥梁与结果。通常认为,教学和科研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重要途径。科教融合的方式,往往能厚植学生知识基础,培养具有批判思维和创新能力的拔尖创新人才。
二、解构三位一体教育学科话语体系的生成规律
发展逻辑、理论逻辑和实践逻辑之间具有高度关联性和内在一致性,共同构成一个有机的逻辑体系,推动教育学科话语体系的发展和演变,表现为教育学科话语体系在不同时间维度(过去、现在和未来)上持续发展,同时受到教育理论和教学实践交织互动的影响(如图1所示)。
(一)发展逻辑:铸就教育学科话语体系之魂
任何事物的发展必然会经历简单到复杂、从低级到高级、从旧物质到新物质、从低质量到高质量的转变,呈现出一种不断前进、上升的过程。发展逻辑强调对历史逻辑的反思和超越,有助于把握教育学科话语体系在不同时空背景下的动态演进及形塑过程,强调教育学科话语体系必须紧跟时代的步伐,有机统筹传统与现代、守正创新和继往开来的关系,合理应对教育的内外部环境变化,实现从低质量到高质量转变的发展目标。
发展逻辑是构建三位一体教育学科话语体系的方向性逻辑。发展逻辑作为理解事物发展过程、演进规律的重要工具,对理解教育学科话语体系转向至关重要。教育是一项面向未来的事业,具有未来性特征[12]。当前,我国高等教育所处的内外部环境正发生深刻变化。科技的飞速发展,新兴产业的崛起,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以及人口结构的调整,都说明以往适应工业化发展背景的教育学科话语体系已无法满足新时期高等教育的发展需要。为此,有研究者鲜明指出:“当前教育学概念和理论体系的发展已经不能仅仅是在过去的平台上的延续,而必须有所创新和转型,并且在一定意义上进行重构。”[13]立足新发展阶段,尤其是满足高校适切和引领教育、科研、人才一体化发展中的战略需要,必须构建教学、科研、人才三位一体的教育学科话语体系。
三位一体教育学科话语体系通过高校职能间接影响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发展。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发展战略秉持系统观念,强调教育、科技、人才存在相互促进和协同发展的有机联系,通过系统集成和协同配合的方式共塑中国式现代化发展的新优势和新动能[14]。该战略作为我国经济社会全方位发展的重要指导思想,可为高等教育的发展提供宏观指导。在这一框架下,高校因肩负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三大职能,已成为教育、科技、人才的重要结合点和核心枢纽[15],是有效实施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发展战略的重要途径和关键渠道,对建设高等教育强国和实现中国式现代化意义重大。
(二)实践逻辑:稳固教育学科话语体系之基
实践逻辑是立足于社会实践的核心地位、基于社会实践视域形成的一套逻辑体系,是对实践活动的必然性和规律性的科学概括,涵盖实践条件、类型、范畴、层次、阶段及不同实践活动间的相互关系等多个维度,旨在揭示社会实践的本质特征、发展历程、演进规律、内在联系和逻辑进路。“没有科学的、文化的、教育的实践活动,就不可能有自己的科学、文化、教育的话语。”[16]作为社会上层建筑重要组成部分的教育学科话语体系,是社会实践的产物,从根本上表征着实践逻辑。
实践逻辑是理论逻辑和发展逻辑的根源和统一体。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明确指出,所有的社会生活的本质是实践性质的;那些使理论变得神秘并导向神秘主义的事物,都可以通过人的实践活动加以合理解决[17]。实践不仅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也是理解事物本质和规律的重要途径。一方面,实践逻辑和理论逻辑之间存在双向建构的关系,即高等教育实践是高等教育理论发展的催化剂,而高等教育理论的发展与完善又服务于高等教育实践的卓越与可持续。然而,需要指出的是,理论的发展必然会受到实践条件的制约。马克思曾断言:“我们只能在我们时代的条件下去认识,而且这些条件达到什么程度,我们才能认识到什么程度。”[18]另一方面,实践逻辑和发展逻辑之间存在形式与目的之间的关系。实践不仅是创新的源泉,更重要的是作为创新的目标归旨。只有关注、了解并深入教育实践,才能真正产生变革教育实践的力量和提供改革方法论。
扎根中国大地办教育,需要重视我国高等教育实践问题。“时代是思想之母,实践是理论之源。”[19]当前,我国高等教育在教学方面存在教学质量的“有效性”和“卓越性”双重困境,且教学质量保障工作也出现技术化、形式化和科层化问题[20];在科研方面出现学术研究急功近利、自主创新能力相较薄弱、产学研深度融合不通畅等多重问题[21],制约了科教兴国战略、创新驱动战略的深入实施;在人才培养方面面临“供需失衡”的问题,尤其是在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上还有所欠缺。基于这一现实国情,要求我国高等教育理论工作者“不是照搬外国的理论,而是脱下西装,深入民众”[22],积极解决我国高等教育发展进程中遭遇的要点、重点、难点、堵点、痛点、风险点等问题,将其视为进行教育理论创新的重要源泉。同时,也不应忽视我国高等教育所在的思想文化场域,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魂脉,以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为根脉,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引,在内涵比较的基础上进行理论创新。
(三)理论逻辑:筑牢教育学科话语体系之本
任何一种思想、理论、概念的提出和完善,要么基于既有的理论基础,要么依托于对实践活动的观察、分析和反思,经由“抽象”和“综合”的过程得以形成。理论逻辑指理论构建和理论展开的内在逻辑,是基于深入的学术论证、坚实的知识基础以及理论内部发展的必然性而形成的逻辑严密的理论体系,包括理论提出、发展路径、思想根源、知识基础、核心观点及其规律性等关键元素。
理论逻辑是构建三位一体教育学科话语体系的基本性逻辑。恩格斯指出:“一个民族想要登上科学的高峰,究竟是不能离开理论思维的。”[23]三位一体教育学科话语体系作为理解、分析和解释教育现象的基本工具和必要框架,实质是关于教育学科立场、思想、概念和方法等方面的系统集成和话语表达。换言之,教育学科话语体系呈现为理论形态,必然内含理论逻辑,并经由理论逻辑架构起来。对中国高等教育发展中的理论问题的再认识以及对实践问题的理论性思考,有利于深化认识,获得更准确、科学的结论[24]。
重视概念研究,筑牢建构三位一体教育学科话语体系的理论根基。概念是对事物或现象本质的抽象概括和表达,是理论的基石和进一步研究的基础。究其根源,是因为理论在本质上是从知识中提炼出的一组概念的集合,而理论体系则是由这些相互关联的概念和命题构成的有序框架[25]。同时,概念具有历史性、易变性、歧义性、竞争性、实践性和批判性等特征,决定了以概念为研究对象的必要性。通过研究概念,可以追溯概念的起源、演变、表现形式和意义内涵,掌握建构理论的概念工具,实现概念互构,为深入研究提供理论支持。根植于我国源远流长的传统文化,我国高等教育产出了很多土生土长具有浓厚原创意味的高等教育概念(如“双一流”建设),是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底色,也是高等教育对世界高等教育发展的独特贡献。加强对我国本土概念的研究,有助于我国产出具有中国特色的理论体系。
持续总结、反思和改进,强化高等教育教学、科研、人才等方面的规律研究。构建教学、科研、人才三位一体教育学科话语体系,既要避免固守陈旧和不愿变革的态度,又要防止盲目模仿和缺少本土融合的做法。一是坚持守正创新,兼具全球视野和系统思维,在深入研究他国高等教育理论与实践的基础上进行反思、超越和重构。二是对现有研究范式进行持续的更新和改进,提高研究结果的质量和可靠性。在此基础上,高等教育理论工作者们不是要进行“两耳不闻窗外事”的“埋头苦干”,而是要正确处理“自我”与“他者”之间的关系,根植本土与胸怀天下携手并进,主动进行古今中外教育发展的历史总结、比较分析、博采众长和前瞻性预测,以积累大量关于高等教育教学、科研、人才等方面的古今交融、中西合璧的高质量研究成果,进而反哺高等教育实践工作,促进高等教育的高质量和可持续发展。
三、探索三位一体教育学科话语体系的行动框架
构建三位一体教育学科话语体系任重而道远。立足中国式现代化以及建设服务全民终身学习教育体系背景,以解构其科学内涵、探索其生成规律为逻辑起点,在“扬弃”的基础上进行富有全局性、主体性和方向性建构,更好地满足高校在引领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发展中的理论需求。
(一)教学为先:知识与智慧传承的基本途径
教学是人类社会得以延续和进步的关键。深化高等教育教学的规律性认识,传递前人的智慧、经验、知识和价值观,能够保证人类文明的延续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第一,将建成高水平教师队伍作为基础工作。教师扮演着培育人类灵魂、传递人类文明以及形塑时代新人的关键角色。尤其是高校教师往往肩负教学和科研的双重任务。优秀教师不仅能提供高水平的教学和科研指导,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还能引领学术前沿,实现科研创新,服务经济社会的转型与发展。高质量的教师队伍是实现教育质量提升、科技进步和人才培养目标的基础,必须通过持续的专业发展方案以及评价激励机制建设,系统提升高校教师的专业知识、教学技能和科研能力。
第二,以构建中国自主知识体系为基础工程。改革开放初期,引进西方知识及经验是我国大学学科建设、发展以及实现弯道超车的主要经验。然而,国外的知识体系无法与我国现实国情完全适配,容易出现水土不服问题。与此同时,当前我国教育学科知识体系也面临理论与实践双重困境,表现在理论上缺乏本土、本学科独特的范式、理论和方法,实践上也缺少对本国高等教育实践问题的关照,往往用既定的理论、外来的理论来解释中国问题[26]。因此,构建中国自主知识体系不仅具有政治导向价值、学术引领价值和知识应用价值,还能更好地诠释和指导中国高等教育教学实践,是传承中华文明、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支撑中国式现代化的应有之义。
(二)科研为要:创新引领与发展的核心动力
美国学者博耶拓展了学术的定义,将学术工作分为发现的学术、整合的学术、应用的学术以及教学的学术四种类型[27],表明学术的多样性和复杂性,及其在深化高等教育各项工作上的价值。
第一,积极响应国家科教兴国战略号召。自中共中央、国务院在1995年印发的《关于加速科学技术进步的决定》中首次提出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以来,党的各大报告不断重视和深化科教兴国战略价值,将其作为提升国家发展核心竞争力的战略选择。尤其是,党的二十大报告对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作出专章部署,并赋予其新的时代内涵。在这一战略背景下,以“双一流”建设大学为代表的高等教育机构,不仅是原始创新的策源地,更是深入推进科教兴国战略的主阵地。
第二,研究型大学必须重视开展基础研究工作。基础研究是科学体系的根基和科技创新的源头活水,是解决一切技术难题的关键所在,对提升我国教育发展水平、增强国家核心竞争力、奠定长远发展基础具有重要的意义。高等教育机构尤其是高水平研究型大学,作为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的重要组成部分,理应发挥科教资源优势,在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部署中走在前列,充分发挥其基础研究主力军和重大科技突破生力军作用[28]。
第三,注重研究范式革新,建设一流学科。研究范式是科学研究中的基本信念、假设、方法和标准,能指导研究人员的观察、提问、采集数据和验证假设等研究路径和方式,反映学术共同体的价值观、世界观和方法论。科研是学科发展的灵魂。没有深耕的科研,就没有卓越的学科。案例研究发现,通过在问题导向的实证研究、跨学科合作、建设多类型研究实验室等方面的研究范式革新,有助于产出高水平科研成果,建成卓有影响力的一流学科[29]。
第四,加强产学研合作,加快科研成果转化。企业、高校和科研机构之间的紧密合作,有利于实现优势互补和利益共享。尤其是对高校而言,加强产学研合作能够获取额外的资金和资源支持,强化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的针对性、实用性和创新性,促进科研成果的转化和技术创新,培养应用导向的拔尖创新人才,增强社会服务能力,并提升国际合作与竞争力。
(三)人才为本: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保障
人才是推动科技进步、促进社会进步和提升国家竞争力的关键因素。吸引和培养拔尖创新人才,能为建设教育强国、实现中国式现代化提供强大的智力支持。
第一,坚定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价值立场。教育不仅是知识传递的过程,更是价值观和信仰体系培育的过程。我国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国家的现实国情,决定了我国教育的根本任务是培养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以及培养能够拥护党的领导和服务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有用人才[30]。实际上,世界各国的教育体系都是根据它们各自的政治需求来设计和实施的。那些能够紧密服务国家发展需要的大学,往往能够获得快速的成长与发展,跻身世界一流大学[31]。因此,高等教育机构必须坚定人才培养的价值立场,深入学习和坚持党的教育方针和政策,准确把握教育工作的方向和目标,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和德育工作,把党的指导思想贯穿于教育全过程,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增强其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同时,立足国家发展大局和高等教育事业全局,优化专业设置和课程体系,改进教学方法和手段,提高教育质量和人才培养效果,使各类拔尖创新人才“百花齐放”。
第二,瞄准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目标定位。培养拔尖创新人才是实现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发展的必然要求,是构建高质量教育体系的前提条件,也是实现社会价值和个人发展需求相一致的关键所在[32]。自1978年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开创“少年班”以来,我国相继实施多个拔尖创新人才培养项目。经过四十多年的探索与实践,我国高等教育机构已成为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核心场所。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指出,“只要我们在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上有作为、有成效,我们的大学就能在世界上有地位、有话语权”[33]。因此,必须致力于培养拔尖创新人才,并确保这一目标稳定且达成共识。
第三,努力建成高水平自主人才培养体系。遵循高水平人才自主培养规律,建立健全高水平自主人才培养体系,对提升国家竞争力、推动科技创新、加快经济转型升级和满足社会发展需求等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首先,构建拔尖创新人才能力素质模型。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加快建设国家战略人才力量,努力培养造就更多大师、战略科学家、一流科技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青年科技人才、卓越工程师、大国工匠、高技能人才”。可见,拔尖创新人才类型多样,均不约而同地在国家战略发展和科技创新中扮演重要角色。只有明确不同类型的拔尖创新人才所需要的核心能力和素质要求,才能为各类不同人才的选拔、培养和发展提供准确的指导与建议。其次,探索拔尖创新人才的培育规律及路径。依据教育心理学、创新管理等多学科理论,增强不同学科专业拔尖创新人才在基础、深化、提升等不同成长阶段的规律性认识,铸就系统科学、卓越高效的拔尖创新人才培育路径。最后,打造拔尖创新人才成长的良好生态。构筑服务全民终身学习的、灵活多元的高等教育体系,形成持续的评价和反馈机制,培育鼓励创新、容错纠错的创新文化,激发拔尖创新人才的创新潜能与热情,优化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实施机制,致力于成为拔尖创新人才成长和发展的沃土。
【参考文献】
[1]杨志成.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下世界教育变革与中国教育机遇[J].教育研究,2021,42(03):4-11.
[2][8][10][16]袁振国.教育学的历史转向——关于教育学世界一流学科建设的思考[J].教育研究,2023,44(05):4-15.
[3]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反思教育:向“全球共同利益”的理念转变?[M].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中文科,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2017:1.
[4][21]史秋衡,黄洁琼.面向中国式现代化的高等教育发展议题省思[J].江苏高教,2023(06):12-17.
[5]史秋衡,张妍.中国终身学习话语体系的嬗变与重构[J].教育研究,2021,42(09):93-103.
[6]习近平.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N]. 人民日报,2022-10-26(01).
[7]史秋衡,季玟希.我国大学职能内涵嬗变的多维分析[J].高等教育研究,2021,42(04):21-26.
[9]黄洁琼,史秋衡.强国战略下的高质量基础学科体系设计[J].大学与学科,2023,4(04):82-94.
[11]陈刚,方庆艳,张成,等.科研反哺引领热能工程专业省级教学团队建设的改革与实践[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23(S1):28-32.
[12]王振存,张清宇.教育与未来:未来教育学建构的可能与选择[J].教育研究,2023,44(12):53-66.
[13]谢维和.论教育理论发展的时代特点——教育学概念体系的创新与转型[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3(02):15-18+72.
[14]国家发展改革委负责同志出席中共中央新闻发布会介绍解读党的二十大报告并答记者问[EB/OL].(2022-10-25).http://www.ndrc.gov.cn/xindt/xwtb/202210/t20221025-1339212-ext.html.
[15]史秋衡,杨玉婷.高等教育体系“四个面向”的使命担当及战略定位[J].中国高等教育,2022(17):11-13.
[17](德)卡尔·马克思,弗里德里希·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5:56.
[18][23](德)卡尔·马克思,弗里德里希·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四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5:337-338,285.
[19]习近平:不断深化对党的理论创新的规律性认识在新时代新征程上取得更为丰硕的理论创新成果[N].人民日报,2023-07-02(01).
[20]刘奕琳,高江勇,许慧.本科人才培养质量评价:历史演化、现实困境及超越路径[J].江苏高教,2023(11):97-102.
[22]顾明远,叶澜,钟秉林,等.教育研究的时代使命——“新形势下教育研究创新发展学术研讨会暨《教育研究》杂志创刊30周年纪念座谈会”发言摘要[J].教育研究,2009,30(05):17-27.
[24]顾明远.三次教育大讨论[J].教育研究,2019,40(10):5-7.
[25]丁钢,侯怀银,谭维智,等.教育学的中国话语体系建构:问题与路径[J].基础教育,2021,18(01):13-16.
[26]李政涛,周颖.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与中国教育学的知识供给[J].教育研究,2022,43(02):83-98.
[27]Boyer E L. Scholarship Reconsidered: Priorities of the Professoriate[M]. Lawrenceville: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1990:15-25.
[28]包信和.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建设是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部署的有效实践——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为例[J].中国科学院院刊,2023,38(05):676-684.
[29]李唯一,夏正江.研究范式革新:世界一流教育学科建设的内生动力——以范德堡大学皮博迪学院为例[J].比较教育研究,2022,44(12):98-107.
[30]习近平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强调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J].党建,2018(10):4-6.
[31][33]习近平. 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N]. 人民日报,2018-05-03(02).
[32]史秋衡,李瑞.高校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价值逻辑、关键要素与路径选择[J].中国远程教育,2024,44(01):15-24.
Constructing the Discourse System of EducationDisciplines with the Trinity of Teaching-Research-Talents
Abstract: Robust support for university-led initiatives in education, science & technology and talent development is critical, as it catalyzes multiplier effects and enhances synergistic efficiency. The current discourse system of China's educational disciplines urgently requires innovation to effectively bridge the gap between traditional practices and future requirements. Consequently, we believe a redefinition of the foundational characteristics, structural dimensions, and contemporary relevance of this discourse system is necessary. Furthermore, based on our understanding of the practical, theoretical, and developmental logics that shape its formation and function, we propose a trinity action framework, which will prioritize teaching, underscore research, and center on talent development. It is designed to more effectively meet the comprehensive theoretical demands of universities in promoting cohesive advancement across education, science & technology and talents.
Key words: discourse system; university function; trinity; education disciplin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