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核心素养视角下本科人才培养路径研究

2024-08-03封杰郭文斌

江苏高教 2024年7期

【摘 要】 核心素养是学生在接受相应学段的教育过程中,逐步形成的适应个人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借鉴国内外核心素养研究成果,综合考虑时代背景、国际经验和现实需要,并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确定了本科生核心素养框架,具体内容包括健康素养、知识素养、能力素养、公民素养、全球素养五个方面。针对调查中发现的中国本科生核心素养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本科人才培养目标高远空泛且缺乏实质性内容、课程设置多而不精且本科课程学习挑战度不高、教学方法陈旧且本科生核心素养教育效果不佳、教学评价方式单一且难以调动师生教学积极性,提出重塑人才培养理念,关注学生个体成长;优化课程内容体系,聚焦核心素养培养;创新教育教学方法,提升素养教育效果;深化教学评价改革,激发师生教学投入等提升本科生核心素养教育质量的可能路径。

【关键词】 核心素养;本科生;核心素养框架;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 G647 【文章编号】 1003-8418(2024)07-0082-06

【文献标识码】 A【DOI】 10.13236/j.cnki.jshe.2024.07.011

本科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的主体部分,人才培养是高等学校的基本职能[1]。随着高等教育普及化进程的快速推进,各国都高度重视本科教育质量提升,我国出台了系列政策提升本科人才培养质量,尤其在当前全球化、信息化与知识社会的背景下,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本科生作为高等教育的主体部分和中间层次,与专科生和研究生相比,究竟应具备哪些核心素养,特别是随着高等教育普及化进程的加速推进,本科毕业生就业压力大,用人单位满意度低已成为不争的事实,其中的核心原因是本科生核心素养的缺失或不足,难以适应时代发展和岗位工作的要求。因此,亟须建构适应21世纪发展需要的本科生核心素养框架,剖析本科生核心素养教育存在的问题,探究本科生核心素养教育的可能路径,为全面提升本科人才培养质量指明方向。

一、核心素养的内涵与本科生核心素养的框架

(一)核心素养的内涵

核心素养是学生在接受相应学段的教育过程中,逐步形成的适应个人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是党的教育方针的具体化[2]。2005年,欧盟委员会(简称EU)在其发布的《核心素养:欧洲参考框架》中指出,核心素养指个体在适应知识社会应具备的知识、能力和态度,具体包括母语交流能力、外语交流能力、数学素养与科技素养、数字化素养、学会学习、社会和公民素养、主动与创新意识、文化意识与表达等八项内容[3]。

2016年9月,林崇德研究团队发布了《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其为建构各学段核心素养指标体系提供了基本遵循。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教育创新研究院与美国21世纪学习联盟开展合作,双方于2018年共同发布了“21世纪核心素养的5C模型”研究报告,5C指审辨思维、创新、沟通、合作和文化理解与传承素养[4]。综上所述,国内外对“核心素养”的内涵还没有形成统一的认识,普遍认同将核心素养的内涵表述为:个体在现在及未来社会中应该具备的关键能力、知识技能、态度情感和价值观[5]。

(二)本科生核心素养的框架

基于核心素养的基本内涵,综合考虑时代背景、国际经验和现实需求,结合本科生身心健康、知识结构、发展能力、价值追求和生活目标等不同特点,并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确定了本科生核心素养的框架,框架内容包括健康素养、知识素养、能力素养、公民素养、全球素养五个方面,这五个方面既相对独立又有所交叉,共同构成本科生的通用核心素养框架。

1.健康素养

健康素养是本科生健康发展的必备素养。健康素养是指个体获取和理解健康信息,并运用这些信息,维护和促进自身健康的能力[6],具体包括身体健康素养、心理健康素养和生活健康素养。在全球化、信息化和知识社会背景下,社会竞争越来越激烈,生活节奏越来越快,教育的工具属性被逐步放大,学生的学习压力始终难以有效缓解,对学生身心健康造成严重危害。教育部一份针对115余万在校学生体质健康的抽测复核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全国学生体质健康不及格率,小学生情况最好,为6.5%;中学进一步加大,初中生为14.5%,高中生为11.8%;而进入大学不及格率进一步加大到30.0%[7]。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和共青团中央国际联络部共同发布的《中国青年发展报告》显示,我国17岁以下的儿童青少年中,约3000万人受到各种情绪障碍和行为问题困扰[8]。2020年,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价值观与健康教育研究中心在全国10个省市的《青少年健康行为网络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初中及以上的学生感到沮丧或恐惧的检出率分别为34.11%和27.91%,高中及以上的学生感到郁闷或痛苦的检出率为31.03%[9]。因此,提升学生的健康素养迫在眉睫。

2.知识素养

学生的知识是学生个人成长中获得的知识、经验、体验等的整合体,它对学生的思维、决策和行动起着主导性作用[10]。本科生知识素养是其在对专业知识和通识知识理解与运用的基础上形成的素养,主要包括专业知识素养和通识知识素养。专业知识素养是本科生所学专业的系统性知识,包括专业历史及发展、专业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和专业体系结构等。掌握结构合理、内容完整的专业知识是本科教育对学生知识储备的最基本要求[11]。其他专业相关知识也是本科生知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生对其他专业相关知识的学习和掌握能够促进不同学科的融合,有助于培养本科生的专业综合能力。通识性知识一般包括人文科学知识、社会科学知识和自然科学知识三大类。通识教育要求本科生要对以上三大类的核心知识有所关注和了解。随着社会分工的精细化,近代以来的高等教育更强调专业型人才培养,但无论是通识型人才培养,还是专业型人才培养,培养的对象是具有主体性的人,既有社会性,又有个体性。

3.能力素养

能力素养是本科生的核心竞争力,也是其实现自我价值的关键因素。在人工智能时代,首要的任务是培养本科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良好的自主学习能力是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基础,是通往成功的金钥匙。埃德加·富尔在《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的序言中指出:“教育应该较少地致力于传递和储存知识,而应该更努力寻求获得知识的方法(学会如何学习)。”[12]在教育实践领域,自主学习能力包括愿学、乐学、会学三个方面。其次,要培养本科生的自我管理能力,自我管理能力是提升自我效能、实现自我发展的核心。由于大学学习生活相对自由,需要引导本科生自主做好职业生涯规划,把握正确的发展方向。方向确定之后,要积极主动地通过线上线下了解和掌握相关信息,充分利用信息化带来的发展机遇,但也要清楚认识网络信息的局限性,防止随处可见的碎片化、快餐式信息导致的浅层次思维方式,更不能沉溺于网络游戏。最后,还需要培养本科生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本科生学习的旨归是将所学专业知识应用到实践中,因此,本科生应善于围绕问题进行思考和研究,从而提出解决问题的建设性方案。

4.公民素养

公民素养是保障本科生健康发展的关键素养,是个体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的集中反映,对个体的学习、生活、工作都具有重要影响。作为新时代的本科生,首先应具有家国情怀,自觉捍卫国家利益。2021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清华大学考察时指出,广大青年要肩负历史使命,坚定前进信心,立大志、明大德、成大才、担大任,努力成为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13]。其次,要学会担当。学会担当就要以天下兴亡为己任,把“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作为理想追求[14],主动承担公民义务和责任,充分行使法律赋予我们的权利,敢于创新,勇于承担责任,绝不推诿扯皮,中国梦的实现需要有担当精神的优秀人才。再次,学会感恩。学会感恩是大学生的必备品格,要对父母、老师、同学、社会知恩图报,只有懂得感恩,才能走出自我、关注社会、奉献公益、收获快乐。最后,要具有天下为公、人人平等的情怀,把追求公平正义作为自己永恒的价值追求,笃行“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做人准则,诚恳待人,乐于助人。

5.全球素养

全球素养是21世纪知识社会人才培养的重要能力。全球素养是能分析当地、全球和跨文化议题,理解和欣赏他人视角和世界观,与不同文化背景者进行开放、得体和有效互动,为集体福祉和可持续发展采取相应行动的能力。从世界范围的教育改革来看,全球素养是各国核心素养或关键能力的重要组成维度。近年来,我国日益走进世界舞台中央,在全球治理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参与全球治理需要一大批熟悉党和国家方针政策、了解我国国情、具有“全球视野”、熟练运用外语、通晓国际规则、精通国际谈判的专业人才。2020年6月,《教育部等八部门关于加快和扩大新时代教育对外开放的意见》中提出,加快推进我国教育现代化和培养具有全球素养的高层次国际化人才。因此,高校要引导本科生尊重世界文化的多样性与差异性,关注人类未来发展,理解人类命运共同体,切实提高本科生适应全球生活、学习和生存所需的综合能力。

二、我国本科生核心素养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本科人才培养目标高远空泛且缺乏实质性内容

在查阅高校本科人才培养方案中发现,部分高校本科人才培养目标高远空泛, “双一流”大学普遍采用“卓越人才”“社会英才”“社会精英”“精英人才”“高素质人才”等词语表述本科人才培养目标,地方高校中也普遍采用“精英人才”“创新型人才”“一流人才”“高素质人才”“专门人才”“应用型人才”“能力强”“具有创新精神”等词语表述本科人才培养目标。这类宏大的话语方式缺乏实质性内容指向,难以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发挥指导作用。尽管也有高校在本科专业培养方案中提出应具备的素养、能力、素质等具体要求,但其实质内容仍使用本科人才培养目标中相近的词汇或者含义来表述,缺乏可操作性。此外,也有高校将“工程师”“科学家”“教师”“医生”等社会身份和职业作为人才培养目标[15]。总体而言,现有本科人才培养目标普遍忽视面向个体自身发展的品格和素养,那些能够帮助个体产生终身学习热情、获得幸福生活水平的素养,极少或者没有进入高校人才培养目标之中,反映出高等教育明显的社会本位倾向,突出了高等教育的工具理性导向,固然这些理想性的培养目标也可以为本科人才培养指明努力方向,但具体的、具有可操作性的核心素养实质性内容的缺失3d60cb367f5be218e9eb9af53802b82aaaaa3a0728f3e280d94883e7199fd181造成了人才培养目标达成度评价的困境,使得培养目标未能在本科人才培养实践过程中发挥显著的指导作用,最终无法落实“高素质人才”“创新人才”“社会精英”等人才培养愿景。

(二)课程设置多而不精且本科课程学习挑战度不高

在调研中发现,目前大多数本科专业存在课程设置面面俱到、多而不精,各类必修的公共课、选修的通识课、社会实践活动等课时多、学分多,一定程度上挤压了专业核心课程的设置,使得本科毕业生专业知识掌握不够深入和系统,造成其专业能力的不足。在大学普遍存在“唯成绩”论的现实背景下,多数学生不愿意选修有一定难度的专业基础课或者学科经典课程,因为其知识量大、内容生涩难懂、投入时间多,也难以考出高分数。同时,虽然本科专业培养方案课程设置门数较多,但大部分课程属于必修或者限制性选修,学生选课自由度较小,地方高校本科生选课自由度尤为受限,一方面是吸引学生选课的“金课”较少且有人数限制,另一方面由于经费和师资的限制,课程安排总量不足,导致学生选课空间受限。此外,《全国普通高校本科教育教学质量报告》指出,部分高校课程学习难度、挑战度不高,考核方式单一,重结果轻过程。高校学业挑战度总体上仍处于中等偏下水平。

(三)教学方法陈旧且本科生核心素养教育效果不佳

随着教育信息化、数字化进程的快速发展,高校也积极推进教学方法的革新,但常见的问题是,教师对教学改革的积极性不高,大多数高校教师以各种理由拒绝教学方法改革,继续使用以知识传授为中心的传统讲授法。由于互联网的全面普及,泛在学习成为学生的常态,教师对确定性知识的垄断地位正在逐步丧失,知识的可教性不断弱化,同时高质量的慕课等网络教学平台对传统课堂教学提出巨大挑战,为了提升课堂教学吸引力和教学效果,教师要掌握系统的课程知识和较高的教学技能,学生要具有课程学习的内在需要和学习兴趣,只有将教师讲授为主的独奏曲转向师生互动的协奏曲,由教师主导课堂转向师生双向奔赴,方能实现高效的课堂教学。但在实际调查中发现,以青年教师为主体的本科教学教师队伍,整体教学能力仍有待提升,同时也存在学生的学习目标不够明确、学习动力不足的普遍现象。因此,以传统的讲授法为主的本科教学质量仍难以有效提升,造成本科生知识储备不足、专业知识掌握不扎实、不系统。此外,也有一部分教师尝试在课堂教学中借助互联网技术进行教学方法改革,如采用混合式教学、翻转课堂、个性化教学等授课方法,这些教学方法有利于学生发展自我管理能力、自学能力、问题解决能力等核心素养,但这些教学方法同样对师生课前准备、课中互动、课后反馈提出了较高要求,并且需要师生同频共振、同向发力方能保障教学效果。在调查中发现,教学方法改革成功案例少,能否可持续发展仍有待继续考查,其失败的根本原因是师生教学投入的不足。

(四)教学评价方式单一且难以调动师生教学积极性

我国目前对于教师教学的评价主要是考核教师的教学工作量,对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效果、教学投入的考核评价还停留在表面,由于高校教师教学评价的复杂性,高校教师教学评价改革收效甚微。同时,教师教学评价结果在高校教师绩效分配、职称晋升、评优评奖等方面影响甚微,而学术研究成果却可以给教师带来职务晋升、个人声望、工资待遇和绩效奖励等。因此,多数高校教师将大部分时间和精力投入科研工作中,而与学生核心素养教育直接相关的教学工作,因为其投入大、回报少,使得高校部分教师不愿教学、应付教学。在访谈中,有教师直言,“繁重的科研和教学任务使得他很少思考过:大学的教育目标是什么?培养的学生究竟应该具备什么素质?应该如何教书育人?”另外,学生学习评价方式也比较单一,评价结果主要是通过学生的课程考核成绩来评定。课程的考核主要集中在记忆性知识和确定性知识的掌握程度,忽视了对健康素养、能力素养、公民素养、全球素养、知识创新素养等的考查与评价。同时,学生考试成绩被广泛应用到学生评优评奖、毕业资格认定、研究生推免等与学生利益相关的方方面面,“课程成绩分高者胜”成为大学生学习评价的常态。因此,大学生普遍将课程考试分数作为学习的目标,普遍选择课程难度小、教师管理松、考试容易过的课程,从而追求高分数。对于教学大纲规定的需要系统掌握的专业基础课,往往追求过关达标即可,学习的功利化倾向明显,导致大学本科生专业基础知识不扎实、专业实践能力不足等突出问题。

三、核心素养视域下本科人才培养的路径选择

(一)重塑人才培养理念,关注学生个体成长

理念是行动的指南,必须摒弃与实际不相适应、难以落地的人才培养理念,重点关注面向学生个体、指向可持续发展的核心素养,将教育回归于人,激发学生对生活的热情、学习的兴趣、探究的好奇心以及奉献的精神,树立符合时代要求和现实需要、体现高等教育责任的人才培养理念。一是树立立德树人、以德为先的育人理念。高校应高度重视道德品质、责任担当、奋斗精神、公平正义等公民素质的培养,帮助学生养成优良的道德品质和自主发展能力,实现人才培养目标。二是树立主动服务、面向未来的办学理念。高等教育的使命既要积极主动适应当前国家需要,又要引领国家未来发展,其中最紧迫的任务是培养适应未来发展具有竞争力的优秀人才,引导学生将自身发展融入国家和时代发展洪流,在中华民族复兴大业中成就个人发展。三是树立以学生为中心、持续改进、产出导向的教育教学理念。怀特海指出,“学生是有血有肉的人,教育的目的是激发和引导他们的自我发展之路”。在教育教学中,学生作为受教育主体,教师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自然禀赋,激发学生的特长,培养学生的兴趣,依据学生的发展进步和反馈的意见和建议,改进教育教学中存在的不足,坚持人人都可以进步、个个都可以成才的育人理念。

(二)优化课程内容体系,聚焦核心素养培育

在互联网时代背景下,确定性的知识随时随处可见、可查、可学,确定性知识的获取不再是教育的终极目标。因此,在本科专业课程设置中,首先要强化“关键少数”的重要作用,要夯实专业基础课程内容,重视知识的系统性、基础性和体系的完整性[16]。鼓励和引导学生重视核心专业课及本专业经典著作学习。通过典型内容的学习,使学生经历典型的探究过程,尝试典型的学习方法和策略,获得充足的情感体验,充分发挥“关键少数”的引领和带动作用,提升课程学习的挑战度和难度。其次,要聚焦本科生核心素养教育,开设心理健康教育、人文与科学教育、批判性思维等课程,提升核心素养培育目标的达成度。第三,要通过线上线下的方式开设经典名著课程。罗伯特·赫钦斯和威廉·贝奈特是名著课程的积极推动者,他们认为,该类课程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可以实现其他教育目的。国内外高校实践表明,学习人类文明史上的经典著作,可以帮助学生认识自我,思考人之存在的价值与意义、物质世界、精神世界等根本性的问题。

(三)创新教育教学方法,提升素养教育效果

在教育信息化的冲击下,大学教育教学需要由确定性知识授受为主向养成知识选择、建构和运用能力转变。因此,要加快推进教师教学改革,首先要践行以学生为中心的人才培养理念,关注本科生的身心健康和理想信念,帮助其解决学习和生活中的困境,激发本科生学习的兴趣,引导其发现、喜欢、追求学习的乐趣,将其天赋、潜力转化为主动追求的发展优势。注重调动本科生思考和解决问题的积极性,进而解决其自身的困惑,使其掌握“思考的技能与知识”。其次,从教学方法上重视参与式和探究式学习,参与式和探究式学习是经验取向的学习方式[17],这类学习方式有助于促使学生对自己的学习经验进行不断的反思。认知心理学与脑科学的研究成果表明,以问题为学习驱动力的学习过程能够达成四个层面的发展目标,即灵活性知识、有效解决问题的能力与自我监控能力、高效团队合作能力、内在学习能力[18]。三是从教学设计上注重“教”的设计转向注重“学”的设计。依据学生兴趣和需要,精心创设“有效学习环境”,重点解决好学生怎么有效学习的问题,引导学生像学科专家那样去思考、探索、体验学科领域的系统思维过程和专业品质,用学科基本概念和思想,将各种现象、事实、细节等联结起来,运用图像、符号、实际操作等来展示自己的理解。

(四)深化教学评价改革,激发师生教学投入

深化教学评价改革,既要深化教师教学评价改革,激励教师投入教育教学,更要深化学生学习评价改革,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教师教学评价和学生学习评价制度对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起着重要的导向作用。深化教师教学评价改革要改变以院系为单位的教师教学工作量考评模式。强化教师教学学术评价,重点关注教师是否把主要精力投入研究教学内容、学生和教学方法,着重从能教、会教、愿教三方面来考核教师的教学胜任力。同时,加大教师教学评价结果在绩效分配、职称晋升、评优评奖中的占比,鼓励教师聚焦学生核心素养培育,加大教育教学投入。此外,应强化高校教师教学评价的诊断性功能,淡化问责性功能,通过发展性评价帮助教师改进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提升教育教学效果。在学生学习评价改革方面,一方面要确立增值性评价理念。从关注学生课程成绩转变为关注发展进步、关注努力质量,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另一方面要改革考试内容,着重考查学生的专业基础知识、知识运用能力、知识迁移能力、自主学习能力以及问题解决能力等,淡化确定性知识和记忆性知识的考查。

【参考文献】

[1][15]黄捷扬,张应强.核心素养视角下我国本科人才培养目标的问题与对策[J].高等教育研究,2022,43(09):83-91.

[2][3]林崇德.21世纪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研究[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21:301.

[4]魏锐,刘坚,白新文,等.“21世纪核心素养5C模型”研究设计[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20(02):20-28.

[5]张应强,张洋磊.从科技发展新趋势看培养大学生核心素养[J].高等教育研究,2017,38(12):73-80.

[6]贾绪计,王庆瑾,李雅倩,等.健康素养的内涵与评价[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02):66-72.

[7][8][9]陈磊.将心理健康教育作为一门全员必修课[N].法治日报,2023-06-03(04).

[10][11]王振宏,乔瑞.教师核心素养的四因素结构模型[J].当代教师教育,2023,16(03):8-12+19.

[12]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发展委员会.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12.

[13]陈明凡,张学森.当好新时代大学生理想信念的“筑梦人”和“引路人”[J].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2021,7(03):131-139.

[14]王为民,赵国祥.当代中国大学生核心素养的基本内涵——基于普通本科院校开学典礼寄语文本分析[J].大学教育科学,2018,4(04):18-26.

[16]赵蒙成.研究生核心素养的框架与培养路径[J].江苏高教,2018(02):50-55.

[17]李煜晖,郑国民.核心素养视域下的中小学课堂教学变革[J].教育研究,2018,39(02):80-87.

[18]张志强.经典文学作品的任务驱动型教学——以《祝福》教学为例[J].语文学习,2021(02):19-23.

Research on the Path of Undergraduate Talents Cultivationfrom the Perspective of Key Competencies

Abstract: Key competency is the essential character and core ability that students gradually form in the process of receiving education at corresponding stages to meet the needs of personal lifelong development and social development. In the light of the key competency research findings at home and abroad, the framework of undergraduates' key competencies including health competency, knowledge competency, ability competency, citizenship competency and global competency, is determined on the basis of the times background, international experience and practical needs. In view of the main problems in the key competency education among Chinese undergraduates in the survey, such as the general and vague training objectives, too broad curriculum system without learning challenges, outdated teaching method without key competency cultivation, monotonous teaching evaluation method without enthusiasm from teachers and students, we put forwards the possible path for promoting undergraduates' key competencies, which includes reshaping the concept of talent training, emphasizing the individual growth, optimizing the curriculum system, focusing on the cultivation of key competencies, innovating teaching methods, improving the effect of competency cultivation, deepening the reform of teaching evaluation, and stimulating the input of teachers and students.

Key words: key competency; undergraduate; key competency framework; talent cultiv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