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公路工程量清单计价信息模型分类编码研究

2024-08-03周修考

科技创新与应用 2024年22期

摘 要:目前国内公路工程量清单计价信息化的主流方式有三级清单、0#台账和识图算量3种方式,但是相关产品自动化程度不够完善,需要较多的人工干预,实际应用有较多的局限性。通过研究公路工程量清单计价信息模型分类编码规则,搭建编码与项目前后期造价及工程量元素映射通道,在此基础上实现计算机对各阶段造价自动转换、自动编制预算、将编码融入设计日常工作并自动提取信息等实际应用,从而实现“智能化造价”。

关键词:公路;工程量清单;分类编码;信息模型;信息化

中图分类号:U41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5-2945(2024)22-0099-04

Abstract: Currently, there are three mainstream methods for informatization of highway engineering quantity list pricing in China: three-level list, 0# ledger, and mapping calculation. However, the automation level of related products is not perfect enough, requiring more manual intervention, and there are many limitations in practical application. By studying the classification and coding rules of the highway engineering quantity list pricing information model, a mapping channel between the coding and the project's pre- and post-cost and engineering quantity elements is constructed. Based on this, practical applications such as automatic cost conversion, automatic budget preparation, integration of coding into daily design work, and automatic extraction of information are realized by computers, thus achieving "intelligent cost".

Keywords: highway; bill of quantities; classification and coding; information model; informatization

目前国内公路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信息化的主流方式有三级清单、0#台账和识图算量。广东省基于三级清单进行开发的造价编制类信息化产品可建立估概预算与工程量清单之间的联系,能基本满足有效进行公路工程全过程造价管理的需要[1]。但其对非标准表格识别率不够高,不能实现工程量自动读取和自动编制造价,需要较多的人工操作。湖南省基于工程台账模式,采用EPM系统生成的0#台账数据导入概预算管控模块系统[2],将0#台账数据与概预算数据进行关联,实现概算管理结构化。但0#台账建立和清单工程量算量传统模式依靠EXCEL制表计算,人工录入数据和制定公式的工作量大,耗时久且容易出错,效率低[3]。识图算量的映射基础仍是三级清单模式与工程台账模式。其设计图表识别在信息传递过程中存在工程数量的文字描述缺乏统一规定,造成理解不一;文字描述不完整、不确切,增加识别的人工干预;隐含于信息间的逻辑关系不易甄别等问题。

综上所述,相关产品自动化程度不够完善,需要较多的人工干预,实际应用有较多的局限性,与真正实现“智能化造价”的目标还有较大距离。为实现计算机对各阶段造价自动转换、自动编制预算、将编码融入设计日常工作并自动提取信息等实际应用成果的转化,需基于编码体系进一步开展智能化可行性研究。

1 公路工程项目分类编码设置思路

公路工程项目的编码分为两大步骤,一是解构项目,二是分类编码。现有公路项目解构以PBS、EBS、WBS等研究较多,基于管理部门和建设单位视角的CBS研究较少,CBS编码研究多基于各阶段工程量的对应,通过编码对造价智能编制分析的研究较少[4]。本文从管理部门和建设单位视角以CBS为主分解工程,设计公路工程量清单计价信息模型分类编码设置思路如图1所示。

在分解结构方面,应以EBS为主体框架进行分解,适当配以WBS工作包,满足计价要求,并最终形成CBS分解结构。在项目实施阶段,CBS需要按空间进一步细分,匹配质量检验标准,满足项目分段管理的需要。

在编码组成方面,由于当前公路工程不同阶段的造价体系各不相同,编码应具有灵活性和通用性以适应不同阶段不同使用者的需求。

为与BIM配套,宜根据JTGT 2422—2021《公路工程施工信息模型应用标准》制定公路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信息模型分类编码,标准中已有的编码尽量采用。

为达到造价分析的目的,应明确物理参数、几何参数、关联参数、材料种类参数、施工环境参数和施工方式参数等,并在编码中详细分类。施工工序参数相当于清单计价内容,与WBS工作包相关,对建设单位造价管理影响应不显著,暂不考虑。

在映射关系方面,针对概预算、工程量清单、计量支付等不同分解结构,CBS结构的最小单元可满足各分解结构最小单元1-N映射关系,以满足对应需求。建立标准分解结构的映射规则。针对概预算计价特点,研究参数与定额的映射关系。

2 工程量清单分类编码体系的构建

2.1 分类编码的研究基础

工程量清单计价信息模型分类编码是在GB/T 51212—2016《建筑信息模型应用统一标准》及GB/T 51269—2017《建筑信息模型分类和编码标准》基础上,结合《公路工程标准施工招标文件》(2018年版)、JTG 3820—2018《公路工程建设项目投资估算编制办法》、JTG 3830—2018《公路工程建设项目概算预算编制办法》、JTG F80/1—2017《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 第一册 土建工程》及JTG 2182—2020《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 第二册 机电工程》等工程量计量、支付相关行业标准,研究公路工程工程量清单计价信息模型架构、模型编码、数据格式等基本规则,研究信息模型在公路工程全生命期应用的可行性及自动化程度[5]。

2.2 信息分类对象的确定

为有效衔接公路工程信息模型,对接公路工程BIM信息技术,清单计价信息模型架构沿用公路行业信息模型应用标准,由设施、子设施、构件(工作)三级构成。信息模型包括路线、路基、路面、桥梁、隧道、路线交叉、交通工程及沿线设施等模型,路线交叉模型应由对应的路线、路基、路面、桥梁、隧道、交通工程及沿线设施等模型组成。信息按成果、资源、属性分类,共9个表代码,其中引用了GB/T 51269—2017中表代码为32(工具)、41(属性),JTG/T 2420—2021《公路工程信息模型应用统一标准》中表代码为16(设施)、17(子设施)的分类,拓展了JTG/T 2420—2021表代码为18(构件)、36(材料)、46(特征属性)的分类,新增了表代码为47(位置)、48(物理属性)的分类,如图2所示。编码结构包括表代码、一级类代码、二级类代码、三级类代码、四级类代码。

编码子目结合JTG/T 3832—2018《公路工程预算定额》、JTG/T 3833—2018《公路工程机械台班费用定额》等相关计价、计量依据进行扩展增补,扩展规则遵循JTG/T 2420—2021,分类编码的扩展,不改变现有条目和编码,扩展的分类条目选择合适的位置,且其代码从60开始。

2.3 编码规则及应用

分类编码的基本规则及应用参照JTG/T 2420—2021。分类表内的编码应由2位表代码、2位一级类代码、2位二级类代码、2位三级类代码和2位四级类代码组成,表代码和一级类代码之间使用英文半角字符“-”连接,相邻层级代码之间使用英文半角字符“.”隔开,基本组成结构如图3所示。

在描述计价对象时,采用逻辑运算符号联合多个编码一起使用。

编码逻辑运算符号应采用“+”“/”“>”符号表示,并符合下列规定:①“+”用于将同一分类表或不同分类表中的编码联合在一起,以表示2个或2个以上编码含义的集合。②“/”用于将单个分类表中的编码联合在一起,定义一个分类表内的连续编码段落,以表示适合对象的分类区间。③“>”用于将同一分类表或不同分类表中的编码联合在一起,以表示2个或2个以上编码对象的从属或主次关系,开口正对编码所表示对象更重要或为主体。

2.4 分类和编码

引用GB/T 51269—2017中表代码为32(工具)、41(属性),JTG/T 2420—2021表代码为16(设施)、17(子设施)的分类和编码本文不另赘述。下面分别按公路工程构件、材料、特征属性、位置和物理属性进行分类和编码,见表1—表5。

3 工程结构分解及与概预算的映射

3.1 工程量数量编码

工程量清单计价信息模型的构建是基于假定有标准化的设计产品分解结构为前提的理论探索研究。设计图表难以单独表述设计产品的全貌,设计产品输出时若通过信息编码并通过信息逻辑语言加以组合对所有建设项目的工程数量进行统一编码,可以更全面、更灵活地表述设计信息,从中提取造价编制与分析所需参数,方便实现工程造价的计算机辅助计算以及检测工程数量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6]。要解决工程量数量编码的问题,重点在于分析工程数量包含的要素及要素间适当的级别划分,建立工程量结构树。

除了工程数量对应的量、单位以外,项目中常常存在运距、尺寸描述等的辅助要素量与单位,可以将其作为一种特殊情况加以考虑,以工程量清单、工程定额计量工程量、单位作为主量、主单位,工程量清单、工程定额所需的必要信息中出现的量、单位作为次量、次单位来表述。

3.2 工程量清单分解

工程量清单是基于PBS、EBS,配合以WBS为框架的结构,根据《公路工程标准施工招标文件》(2018年版)标准计量规则,分析清单项(子)目计量主体、工作内容,建立工程量清单计价信息模型。通过对工程量清单编码的定义,可以更有效规范清单计量的计算准则,减少人为理解偏差;同时,依据清单子目对应的分类编码实现计算机辅助提取设计文件有效信息与工程量,从而实现工程量清单计量标准化及信息化[7]。

3.3 工程量清单与概预算的映射关系

由于工程量清单与概预算定额之间的分解结构不同,计算规则不一致,工程子目存在一对多或多对一的问题。公路工程概预算的层级主要是根据空间分布、工程实体分部分项单元结构作为分解层次,通过关联设计产品结构的构件编码、位置编码甄别工程量清单文件中含有对应信息要素的子目,实现工程量清单与概预算的映射匹配。

4 结束语

本文结合EBS和WBS建立CBS,从管理部门视角研究CBS最小单元划分,以工程量清单子目为核心建立纵向造价映射关系。初步对CBS各层级各单元进行编码;再以EBS为框架,设计产品分解结构(PBS),研究各参数与CBS单元的匹配规则,以及与公路工程预算定额的映射关系,对于一些辅助要素进行辅助编码处理,形成以工程量清单子目为核心形成适用于各阶段造价管理的编码体系。

基于编码体系可进一步开展智能化可行性研究,从而实现计算机对各阶段造价自动转换、自动编制预算、将编码融入设计日常工作并自动提取信息等实际应用成果的转化。将造价参数纳入编码体系,为造价智能化编制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 曾华辉,古建宏,刘代全,等.基于多层级清单的公路工程量清单构建[J].公路交通科技(应用技术版),2018,14(9):284-288.

[2] 徐献军,任勇钢,李杰.公路设计工程量数据化实践探索[J].建设科技,2022(24):91-93.

[3] 丁加明,张智慧,丁力行.公路工程全过程造价管理信息化研究[J].工程管理学报,2013,27(3):66-69.

[4] 王福海,商淑杰,么新鹏,等.公路工程项目工作分解结构(WBS)编码研究[J].价值工程,2022,41(36):5-9.

[5] 屈文杰.基于工程数量编码实现概预算编制标准化的探讨[J].铁路工程造价管理,2012(3):10-12.

[6] 杨晓冬,高年鹏,黄俊.基于建筑信息分类体系的房屋建筑工程造价文件编制研究[J].工程造价管理,2023(5):19-24.

[7] 刘向阳,李军,隆云国,等.基于公路标准化体系的工程量清单智能编制技术[J].公路,2016,61(7):23-219.

基金项目:2023年度福建省交通运输科技项目(202307)

作者简介:周修考(1982-),男,硕士,高级实验师。研究方向为数据挖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