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亚的“确定性”来自哪里
2024-08-02雷墨
东北亚格局不由朝鲜半岛决定,但这个半岛上发生的事情,总能成为折射趋势的棱镜。
7月18日,朝鲜领导人金正恩在平壤接见了由俄罗斯国防部副部长克里沃鲁奇科率领的俄军事代表团。这是6月19日俄罗斯总统普京访朝后,俄军方高层首次到访平壤。此前的7月8日,朝鲜金日成军事综合大学校长率领的朝方军事代表团启程赴莫斯科。
普京时隔24年首次访问朝鲜不到一个月,俄朝军方就实现了互访。而普京平壤之行最吸引外界眼球的,是俄朝签署了带有军事互助条款的“全面战略伙伴关系条约”。不难看出,莫斯科与平壤之间军事方面的互动已经上路,这对东北亚地缘政治会产生什么影响?
有些美国学者的情绪拉得比较满,在冷战历史中找灵感,认为东北亚正在形成美日韩三角与中朝俄三角之间的对抗。美国著名朝鲜半岛问题学者维克多·查,认为俄朝之间的互动,对美国的国家安全构成了自朝鲜战争以来最大的威胁,建议华盛顿强化美日韩军事合作。
“三角对三角”的说辞只是在甩情绪,没有任何迹象显示中国对这种对抗感兴趣。不过,俄朝军事合作走到哪一步,的确能决定是否对东北亚地缘政治产生影响。
朝鲜想从俄罗斯获得什么,已不是什么秘密。美日韩分析人士普遍认为,如果已经事实上拥核的朝鲜能从俄方获得更为先进的导弹和潜艇技术或制造能力,那么对韩国和日本的威慑能力将大幅升级。
鉴于目前的东北亚地缘政治格局,日韩的反应几乎只有一种可能性,那就是强化与美国的军事合作,引入更多的美国战略资产,甚至包括部署核武器。这个逻辑推演的结果,很可能是东北亚战略环境走向更大的不确定性。
俄朝军事合作的影响,目前还只处于“可能性”的阶段,但东北亚局势的“不确定性”却早已出现。
2021年初我在一篇文章中写道,“拜登入主白宫前,日韩与中国关系的特点都是缓和。”“虽然日韩固有的矛盾未有实质性突破,但东北亚局势的突出特点是走向缓和与合作。”而“拜登政府对日韩的外交操作,必将给东北亚局势投下变数”。
事实已经证明,美国以战略竞争为目的经营其对日韩的外交,给东北亚局势带来的不是稳定。以拜登入主白宫为时间节点,中国与日韩的关系经历了三年多的“不确定性”。值得注意的是,在拜登即将离开白宫时,中国与日韩的关系重回缓和。俄朝平壤峰会一个多月前,中断四年多的中日韩首脑会晤在首尔举行。此后,中日、中韩之间的互动明显增多。
在“三角对三角”的喧嚣中,美国学者丹尼尔·斯奈德提醒人们别忘了另一个“三角”—中日韩。他在《复杂的地缘政治:三个“三角”的故事》一文中指出,中日韩之间的三角在急切地为寻求稳定而非冲突提供动力。在斯奈德看来,中日韩走向关系缓和更重要的原因,在于都担心经济战滑向对抗,从而损害三国的利益。
没人会怀疑,东北亚“经济战”的发起者是美国。无论从现实还是趋势来看,东北亚“确定性”的来源,更重要的取决于中日韩之间的互动,而不是遥远的太平洋对岸的美国。如何经营中日韩这对三角,对东北亚的意义无论怎么强调都不为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