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新质生产力的理论

2024-08-02刘守英黄彪

财经问题研究 2024年6期

摘 要:新质生产力是马克思生产力理论的继承与创新,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提炼总结与升华。本文在总结马克思生产力理论的基础上,对新质生产力的理论来源和基本内涵进行了学理阐释。发展新质生产力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关键所在,是为了引领数字文明时代的工业革命,是为了更好地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新质生产力这一全新范畴,是习近平经济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马克思生产力理论的创新性发展,是中国经济学自主知识体系的重要创新。

关键词:新质生产力;马克思生产力理论;中国经济学自主知识体系

中图分类号:F0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176X(2024)06-0003-12

新质生产力的提出具有丰富的理论源泉和实践基础。一方面,它将马克思经济学作为理论创新的来源,是马克思生产力理论的继承与创新。另一方面,它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提炼总结与升华,是基于中国实践的理论创新。对新质生产力的来源与内涵进行学理分析,不仅有助于更好地理解新质生产力的理论意义,更有助于利用新质生产力理论指导实践。

一、马克思生产力理论

生产力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重要范畴,马克思基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揭示出资本主义经济变迁规律。我们可以从马克思的理论中抽象出关于生产力的一般理论。所谓一般理论,是指寓于特殊之中并从特殊之中抽象出来的规律。从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特殊制度下生产力的研究中抽象出一般性的理论,目的是理解和分析特殊制度下,特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下的生产力及其发展,为研究新质生产力提供一个分析框架。

(一) 生产力的内涵

第一,一切物质资料生产必然以一定的生产力作为前提。物质资料生产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人们进行物质资料生产需要利用自然、改造自然以生产人类所需的物质产品。生产力“是有用的、具体的劳动的生产力”[1] 59,即生产力是具体劳动生产使用价值的能力,是生产用以满足人的需要的物质资料的能力。

第二,劳动者、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是生产力的基本要素。进行物质资料生产的劳动过程,其“简单要素是:有目的的活动或劳动本身,劳动对象和劳动资料”[1]。劳动过程的简单要素构成了生产力的基本要素。在基本要素中,劳动者是首要的要素,只有劳动才能推动生产力基本要素生产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劳动者自身劳动熟练程度、文化知识的增长都会提高生产力。劳动对象同样是重要的生产力基本要素,在相同条件下,生产力的发展要受到劳动对象的数量和质量的影响。劳动资料反映了一定时期的科技水平及其应用情况,是先进生产力的主要表现。简单要素是最基本的、最抽象的要素,马克思指出,“就劳动过程只是人和自然之间的单纯过程来说,劳动过程的简单要素是这个过程的一切社会发展形式所共有的”[2]。随着社会生产的日益发展,基本要素也会随之发展。科学教育的发展会产生新的劳动者,新的劳动对象的出现也会带来新的劳动工具和产品。新的劳动工具和劳动对象在劳动的推动下会形成更高的生产力。

第三,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人们在自己生活的社会生产中发生一定的、必然的、不以他们的意志为转移的关系,即同他们的物质生产力的一定发展阶段相适合的生产关系”[3]“各个人借以进行生产的社会关系,即社会生产关系,是随着物质生产资料、生产力的变化和发展而变化和改变的”[4]。因此,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要与一定历史阶段的生产力相适应。生产力总是在一定的生产关系下发展的,“社会的物质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便同它们一直在其中运动的现存生产关系或财产关系(这只是生产关系的法律用语) 发生矛盾。于是这些关系便由生产力的发展形式变成生产力的桎梏。那时社会革命的时代就到来了”[3],也就是说,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的变革,生产关系也会反作用于生产力。

(二) 影响生产力发展的因素

生产力的发展除受基本要素的影响外,还会受到自然条件、科学技术、生产组织和管理方式等因素的影响,“劳动生产力是由多种情况决定的,其中包括:工人的平均熟练程度,科学的发展水平和它在工艺上应用的程度,生产过程的社会结合,生产资料的规模和效能,以及自然条件”[1]。其中,对生产力发展影响最为重要的一些因素包括科学技术的发展、生产力基本要素的组合方式以及生产力基本要素内在矛盾的解决。

第一,科学技术的发展。“生产力中也包括科学”[5]“劳动生产力是随着科学和技术的不断进步而不断发展的”[1] 698。科学作为影响生产力的要素,必须与生产力的基本要素相结合并应用到生产过程中,才能形成直接的生产力。科学技术可以通过提高劳动者技能和素质、提升劳动资料的效率和性能、增加劳动对象的数量和提高劳动对象的质量等方面来提升生产力。历史上生产力革命都是以生产力基本要素——特别是劳动资料——的技术创新为基础的。当然,科技进步对生产力的影响,不仅表现在直接提升基本要素的质量,还表现在改变劳动方式上,即基本要素的技术结合上,例如科学通过应用在生产协作和生产组织的管理等方面来提升生产力。因此,科技进步对生产力的变革是人类整个劳动方式的深刻变革。

第二,生产力基本要素的组合方式。生产力基本要素总是按一定的方式组合在一起并形成生产力,无论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的数量、质量如何,如果不能与劳动者相结合,“……在彼此分离的情况下只在可能性上是生产因素”[6],就无法形成生产力。生产力基本要素的优化组合可以提升生产力水平。一方面,各基本要素的优化组合是生产技术层面的优化,即各基本要素的投入产出关系更加合理,例如生产资料与劳动力以更合理的比例投入到生产过程中。另一方面,生产力基本要素的技术结合方式,例如分工协作、机械化的使用等也会影响生产力。特别是科技进步使基本要素的技术结合方式得到改善,例如分工协作过程中科技进步使生产流程分工更加细化,使劳动者的技能可以更好地适应每个生产环节,在这种情况下,即使按原有的比例投入生产资料与劳动力,生产力水平也可以大幅提升。

第三,生产力基本要素内在矛盾的解决。生产力基本要素的矛盾首先是各基本要素技术结合形式上的矛盾,包括劳动者之间、劳动者与劳动资料之间、劳动资料之间的矛盾等,例如不同技能的劳动者之间可能无法协调,新的先进劳动资料出现后与低技能劳动者之间存在矛盾,部分先进的劳动资料与原有生产资料之间的不协调等都会影响生产力。解决生产力基本要素技术结合形式上的矛盾可以大幅提升生产力。再者,生产力基本要素之间的矛盾也包括基本要素结合的社会方式上的矛盾,即生产关系不适宜生产力发展的表现,例如社会化大生产发展到一定程度,就会使生产资料私有制下的基本要素结合的社会方式与生产力相矛盾,这就要求变革生产资料所有制。阻碍生产关系的变革就会限制生产力的发展,反之,适宜生产关系的变革就会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在生产资料所有制等基本经济制度稳定时,适宜的政治、法律、文化制度的变革也能够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因此,生产力各要素内在矛盾的解决是提升生产力的重要方面。

(三) 生产力的绩效表现

第一,提高劳动生产率。无论生产力发展的原因如何,生产力“事实上只决定有目的的生产活动在一定时间内的效率”[1],即生产力发展的直接结果表现为劳动生产率的提高。生产力水平不同,在单位时间内生产的使用价值量也就不同。生产力水平越高,则提供的使用价值量越多,单位时间内生产的商品数量越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在微观上表现为生产单位产品所需要的劳动时间的下降,在宏观上可以用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上升来反映。

第二,推动产业变革。生产力的提升不仅表现为生产单个产品所需要的劳动时间下降,而且也表现为社会分工的深化与发展。一方面,分工的深化使单个部门内部的分工更加细化并进一步独立为新的生产部门。另一方面,分工的深化也产生了新的产品、新的工艺和新的技术组织方式。也就是说,分工的深化不仅增加了产品的种类,还增加了人类劳动和产业结构的复杂度。分工在提升劳动生产率的同时,也推动产业向更高级的方向演化。从历史上看,工业革命本身是由生产力的发展所推动的,其又进一步创造了巨大的生产力。第一次工业革命的起点是工具机的发明和使用,工具机产生于工场手工业。工场手工业分工提高了劳动者的技能,同时也使劳动工具更加专业化、简单化,为工具机的发明创造了物质条件。一旦使用工具机作用于劳动对象,人力就可以被自然力或机械力所替代,进而产生了动力的变革和机器的发明与使用。机器的发明与使用带来了生产力的提升,“一个工业部门生产方式的变革,必定引起其他部门生产方式的变革”[1] 440,工农业生产方式的变革“使社会生产过程的一般条件即交通运输工具的革命成为必要”[1] 441,从而产生一系列的溢出效应,推动整个社会产业的变革与发展。

第三,满足人类需要。人类社会的生存和发展首先需要进行物质资料的生产以满足自身的需要,生产力的发展与满足人类的需要是一种互动关系。一方面,生产力作为人类进行物质资料生产的能力,从根本上决定了人类满足自身需要的能力。生产力的提升在更好地满足人类需要的同时,又进一步创造出了更高水平的需要。生产力的发展带来了效率提升和人类一般生活水平的提高,从而促进需求结构的升级和需要的高层次发展。另一方面,满足需要是生产的动因,也是生产力提升的动力。“没有消费,生产就没有目的”“消费创造出新的生产的需要……消费创造出生产的动力”[5] 15“社会需要,即社会规模的使用价值,对于社会总劳动时间分别用在各个特殊生产领域的份额来说,是有决定意义的”[2] 716,满足人类的需要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在生产力和满足需要的互动过程中,人类的更高水平需要不断被创造和被满足,生产力也向更高级的方向发展。

总的来说,马克思生产力理论可以概括为以下要点:生产力是劳动者、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三个基本要素在一定生产关系和技术条件下组合起来而形成的,是人类进行物质资料生产以满足自身需要的能力。科学技术能够促进生产力基本要素的发展及其组合优化,合理的要素组合方式和生产力基本要素内在矛盾的解决有利于生产力的提升。生产力的提升不仅会使微观个体的劳动生产率提升,而且会通过产业间关联推动整体产业升级、效率提升,最终更好地满足人类的需要。

二、新质生产力的理论

(一) 新时代需要新的生产力理论

一方面,中国共产党人的理论创造基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另一方面,其以问题为导向并结合中国各个阶段的具体实际。在继承马克思生产力理论的基础上,中国共产党人创新和发展了基于实践的中国特色生产力理论。在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时期,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基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的基本原理,以制度变革先行,主动改变生产关系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新民主主义革命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统治,建立起人民政权,为新中国的经济发展奠定了政治基础,直接通过变革上层建筑来解放生产力。新中国成立后,社会主义改造在农村通过直接变革生产资料所有制和经营体制,改变农业生产关系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社会主义改造在城市不仅直接改变了生产关系,而且直接控制了要素组合方式和微观个体的生产组织形式,以此来解放生产力。

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矛盾的主要方面是落后的社会生产,大力发展生产力是解决主要矛盾的必然要求。这一时期,邓小平提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概要地说,改革开放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对马克思生产力理论的发展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明确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改革开放后,通过重新明确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这一观点,破除了改革开放前对科学技术和科研工作者的错误认识,极大促进了科技进步,为生产力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科技基础。二是用市场机制推动生产力基本要素优化组合。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使生产力基本要素可以在产业间和企业间合理流动,在利润率的刺激下使生产力基本要素向更合理的产业转移,使企业根据自身实际经营需要,通过市场来购买要素,从而减少生产力基本要素在产业间和企业内部的错配,提升生产力。利用竞争机制实现优胜劣汰,激励微观个体自发改善生产力基本要素及其组合,以获得更高的利润、避免破产,其结果是促进了产业部门和整体经济的生产力提升。实行开放政策,吸收资本主义社会的一些有益成分“作为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生产力的一个补充”[7],增加生产力基本要素来源,并通过学习外资企业管理方式进一步优化国内要素组合。三是以体制改革和制度创新推动生产力发展。作为生产关系在制度层面的体现,基本经济制度的确立和完善有助于更好地保护已经形成的生产关系,从而有利于生产力的发展。在生产资料所有制方面,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成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丰富了生产力基本要素的来源,而且使公有制经济与非公有制经济形成了产业上下游的分工格局,在充分发挥各自优势的同时也形成了相互协调的产业关联,促进了生产力的提升。在分配制度方面,延续按劳分配和按要素分配共存的分配格局,在坚持公平的同时增加激励机制,提高了要素的使用效率,也有利于要素更合理流动,优化要素组合。公有制与市场经济的有机结合直接改变了劳动过程的组织方式:在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直接改变了农业生产的劳动力与生产资料的结合方式;在城市,通过国有企业的改革,从分配领域的承包制、“利改税、拨改贷”改革到生产领域的现代企业制度建立,最终实现了生产力基本要素的重组与优化。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随着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实现,我国进入到新的发展阶段。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和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不断深入,不仅对生产力提出了新的要求,而且为发展新质生产力奠定了现实基础。

经过改革开放四十多年的奋斗,我国整体经济实力大幅提升,业已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第一大工业国、第一大货物贸易国、第一大外汇储备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在2019年突破1万美元并继续增长,生产力和人民生活水平大幅提升。2021年我国实现了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在中华大地上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历史性地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基本得到满足。社会生产能力的提升和生活水平的改善,使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不再是社会的主要矛盾。相比之下,人民对物质文化有了更高的需要,而且在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等方面的需要也日益增加,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越来越强烈。然而整个经济社会发展存在不平衡和不充分的问题制约着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例如区域、城乡发展不平衡使落后地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得不到满足,产业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特别是科技产业、高端产品发展的不充分使人民对高端产品的需要更多依赖进口。传统发展模式下高耗能、高污染使资源环境约束日益明显,对人民生活质量造成了较大负面影响。针对这些变化,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指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给生产力的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影响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因素有很多,但主要是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解决这一问题需要转变发展方式,发展新质生产力。一方面,解决不平衡问题,要求促进落后地区的发展,归根结底需要促进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不仅需要加强自身的科技创新,提高全要素生产率,而且需要与新兴产业相协调,以新兴产业带动促进传统产业转型。另一方面,解决不充分问题,特别是科技产业、高端产品发展不充分问题,需要以科技创新为主导,促进产业融合,推动新兴产业发展壮大以提供更多优质高端产品。因此,发展新质生产力是解决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的必然要求。

进入新时代以来,我国在着力实现发展方式转变、推进高质量发展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整体经济实力获得较大提升,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全员劳动生产率逐渐提升,经济增长更多依靠内需,产业结构持续优化,制造业规模居世界首位,交通运输、信息等基础设施建设取得了重大成就;科技高水平自立自强不断推进,战略性新兴产业也取得了进一步的发展,特别是新能源、新材料、先进制造和电子信息产业已经初具规模,新兴产业增加值和投资额稳步增长;关键核心技术实现突破,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发展方式的转变,特别是科技创新引领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已经形成了新质生产力,并在实践中展示出对高质量发展的强劲支撑力和推动力。在未来一段时期,我国仍然要坚持以科技创新为主导,催生新兴产业,培育未来产业,完善现代化产业体系,加速形成并发展新质生产力。

(二) 新质生产力的内涵

新质生产力是创新起主导作用,摆脱传统经济增长方式、生产力发展路径,具有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特征,符合新发展理念的先进生产力质态。它由技术革命性突破、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产业深度转型升级而催生,以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及其优化组合的跃升为基本内涵,以全要素生产率大幅提升为核心标志,特点是创新,关键在质优,本质是先进生产力[8]。

新质生产力是以新科技主导的先进生产力。当前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正在加速推进,并与前几次工业革命相比呈现出明显不同的特点。一是新一轮科技革命呈现出多领域技术并发且相互融合的创新模式。信息技术、生物科学、可再生能源和人工智能等新科技相互促进、加速融合,改变了原有单一技术主导的创新模式,例如大数据为人工智能的算法提供数据,人工智能又有利于大数据进行深入分析和挖掘。因此,新一轮科技革命形成了多元并发的技术体系。二是科技创新与产业融合加速[9] 196,先进科技使产业越来越向数字化、智能化和绿色化方向发展,新科技不断催生新产业的同时也不断推动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产业变革又进一步推动科技进步,加速科技研发。三是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对生产、流通和消费各个环节都产生了广泛的影响,例如智能机器人、无人驾驶、智能家居、量子计算机等正在全方面影响人类的生产与生活。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特点决定了以新科技为主导的新质生产力是不同于传统生产力的先进生产力。一方面,科技与产业的加速融合决定了科技以更快速度物化到生产过程中并形成直接生产力,即新质生产力的形成是以科技创新为主导。另一方面,多领域并发的科技创新决定了其催生的新兴产业、未来产业具有数字化、智能化和绿色化的特点,以新兴产业、未来产业为主要载体的新质生产力是低能耗、少污染、高效率的生产力,即新质生产力具有高科技、高效能和高质量的特征。因此,新质生产力是以科技为主导、以创新为特点的优质生产力。

新质生产力是基本要素及其优化组合跃升的生产力。新一轮科技革命不仅发展了生产力的基本要素,而且优化了要素的配置与组合。一方面,科技进步发展了生产力的基本要素。一是科技进步增加了对新技能劳动者的需求,新技能劳动者的增加提升了劳动者的技能和素质,同时当前科技创新对生产生活的广泛影响也间接提升了一般劳动者的技能,使劳动力要素得以普遍发展。二是当前科技创新,特别是人工智能、信息技术和数字技术的广泛应用使劳动资料更加专业化、智能化,劳动资料效能得到大幅提升。三是科技创新改造并丰富了劳动对象,特别是信息、数据、知识等不仅成为新的劳动对象,而且通过与传统劳动对象的结合提升了整体劳动对象的质量。另一方面,科技进步也优化了生产力基本要素配置,实现了要素优化组合的跃升。信息技术、数字技术和人工智能等科技创新不仅发展了生产力基本要素,而且与新生产力基本要素的生产过程和流通过程相适应。科技创新的特点决定了新技术能够实现要素的创新性配置,进而协调、节约生产力基本要素的使用,改变并进一步优化投入产出关系,最终形成基本要素组合的新模式。组合的新模式不仅使要素投入产出关系呈现出量的提升,还可以实现质的跃升,从而摆脱传统经济增长方式和生产力发展路径,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因此,新质生产力是以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实现要素及其优化组合跃升的优质生产力。

新质生产力是以新质生产关系和更完善的制度条件为支撑的生产力。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新特点,决定了需要进一步深化改革科技体制和经济体制,为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提供良好的制度环境,同时,在基本经济制度已经更加成熟、更加定型的情况下,需要进一步建立高标准市场体系,利用科技和市场体系进一步创新生产要素配置方式,让各类先进优质生产要素向发展新质生产力顺畅流动。当前科技革命在世界范围内具有一定的同步性,需要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为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营造良好的国际环境,从而更好地发展新质生产力。因此,新质生产力需要新质生产关系,需要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以营造更好的制度环境。

(三) 发展新质生产力的目的

⒈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随着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实现,我国开启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建成需要新质生产力的支撑,特别是在基本经济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的条件下,更需要发展新质生产力以推动现代化国家建设。一是世界历史的演变表明,现代化强国的崛起都伴随着科技革命以及由此产生的生产方式变迁和生产力的跃升。18世纪第一次工业革命带来的技术革命使英国崛起为世界中心国家,二战后第二次工业革命带来的生产力发展促成了美国的崛起。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也必然要求更高质量的新质生产力。二是现代化国家建设要求转变发展方式,发展新质生产力。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了分两个阶段推进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战略安排,即到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到2050年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如果按照原有的要素驱动增长模式,我国的经济增长速度难以实现建成现代化强国的要求[10],必须转变发展方式,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发展新质生产力。三是从现代化强国的特征来看,现代化强国都以强大的经济实力、先进的科技水平、现代化的经济体系等为共同特征。为实现现代化强国目标,除大力发展经济外,我国还必须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特别要掌握关键核心技术,成为世界科学前沿和新兴产业技术创新、全球科技创要素和科技人才的汇聚地。必须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特别是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要推进产业智能化、绿色化、融合化,最终建成完整性、先进性、安全性的现代化产业体系。高水平的科技自立自强与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建成要求发展新质生产力,因而,发展新质生产力可以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奠定生产力基础,是建成现代化强国的必然要求。

⒉引领数字文明时代的工业革命

人类正处于数字文明时代的交汇点。在数字文明时代,科技创新呈现出多领域技术融合发展的趋势,科技更新速度越来越快,对生产和生活的影响也更加深刻。从生产的角度来看,生产过程的决策制定、过程控制、产品更新以及销售环节等越来越依赖于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的支持,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区块链等跨界融合亦进一步形成了新的生产和销售模式。从生活的角度来看,人们的生活方式也越来越依赖于科技创新,智能手机、智能家居等新兴科技正逐渐渗透到消费、教育、娱乐等方方面面,同时,随着数字时代生产与生活的界限进一步模糊,人们在消费、娱乐的过程中产生的大量数据成为重要的生产要素,消费的过程同时也成为了生产的过程。此外借助于数字平台,人们可以更广泛地参与社会活动,人与人之间的联系产生了全新的变化。

发展新质生产力是引领数字文明时代第四次工业革命的需要。从历史来看,每一次技术革命都会产生一批新的支柱产业和新兴产业集群[11],继而引发新一轮的工业革命。当前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加速融合与演进使第四次工业革命悄然开启。鉴于数字文明时代科技对生产生活的深入广泛影响,我国必须抓住第四次工业革命的机遇,大力发展新质生产力。一是第四次工业革命以人工智能、信息技术和生命科学等先进科技为引擎。新质生产力即是以这些先进科技为主导,以新兴产业、未来产业为主要载体的先进生产力,因而把握第四次工业革命的引擎即是发展新质生产力。二是引领新一轮工业革命必须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不仅需要发展新能源、新材料、高端制造等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而且需要对传统产业进行转型升级。发展新质生产力不仅有利于壮大新兴产业,更可以“以新带旧”,实现对传统产业的改造升级。一方面,新兴产业与传统产业存在产业关联,发展新兴产业会增加传统产业与新兴产业之间的相互需求,形成一系列乘数扩张效应,在促进整体经济增长的同时使新兴产业的全要素生产率传导到传统产业,从而提高传统产业的生产率。另一方面,新兴产业的发展能够促进人工智能、信息技术和数字技术等先进技术的进一步成熟,从而更有助于利用先进技术改造传统产业。总之,发展新质生产力是引领第四次工业革命、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的需要。

⒊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社会主义制度下发展生产力的目的之一是为了更好地满足人民生活需要。随着全面小康社会的建成,我国历史性地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教育、医疗、住房等方面也获得了基本保障。在新的发展阶段,人民的需要也发生了变化,人民期待更好的教育、更稳定的工作、更满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会保障、更高水平的医疗卫生服务、更舒适的居住条件和更优美的环境。人民不仅有更加个性化、多样化和高层次的物质文化需求,而且对于公平、正义、法治和生态等方面的需求也日益增加。可见,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不能依靠传统生产力,必须发展新质生产力。一是新质生产力是高技术水平的先进生产力,发展新质生产力不仅能够以高技术水平提供高端优质供给,而且能够促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从而全面提升产品供给质量,满足人民高层次的需求。二是新质生产力是以人工智能、信息技术、数字技术等先进技术为主导的优质生产力,这些先进技术的应用能够提升生产过程的灵活性与高效性,从而使生产能够迅速适应人民个性化、多样化的需求。三是新质生产力是绿色生产力,发展新质生产力能够在满足人民物质文化需求的同时提供更好的环境,满足人民对优质生态环境的需求。四是只有不断发展新质生产力,提升社会生产力的质和量,才能建立起更坚实的经济基础,进而建立更完善的法律、政治、文化制度,形成更完善的制度体系以更好地满足人民对于公平、正义、法治和生态等方面的需求。因此,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必须大力发展新质生产力。

三、新质生产力的理论意义

(一) 新质生产力是习近平经济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提出一系列治国理政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创立了习近平经济思想。作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最新成果,习近平经济思想系统地阐释了在全新的历史条件下,如何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这一重大问题。习近平经济思想明确了新发展阶段这一历史方位,提出了建设现代化强国的新发展理念,进行了构建新发展格局的战略部署和路径选择,明确了将高质量发展作为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总任务。在习近平经济思想中,立足新发展阶段是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的现实依据,贯彻新发展理念为把握新发展阶段、构建新发展格局提供了行动指南,构建新发展格局则是应对新发展阶段机遇和挑战、贯彻新发展理念的战略选择,其根本目标是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新质生产力的提出,使现代化强国建设有了动力牵引,“四新一高”构成习近平经济思想的现代化强国论的完整体系。

第一,以发展新质生产力贯穿新发展阶段。新发展阶段是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阶段,是“我们党带领人民迎来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历史性跨越的新阶段”[9] 162,新发展阶段必须要将发展新质生产力贯穿始终。一是新发展阶段仍然处于不发达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就决定了新发展阶段要继续发展生产力。进入新发展阶段,我国虽然拥有了实现更高目标的坚实基础,但整体经济实力与发达国家仍存在较大差距,2021年我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超过世界平均水平,2023年按平均汇率计算的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为1. 27万美元,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设定的人均2万美元的发达国家标准仍有较大差距,我国仍然处于不发达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不发达状态决定了在新发展阶段我国仍然需要大力发展生产力。二是新发展阶段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决定了必须发展新质生产力。进入新发展阶段,我国经济发展面临一系列新问题,例如科技创新能力不适应高质量发展的需要,产业链供给链的韧性和安全水平有待提高,资源约束日益趋紧,环境承载能力接近上限等。归根结底,就是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因此,在新发展阶段继续发展生产力需要转变发展方式以提升生产力,即要发展新质生产力。

第二,以发展新质生产力践行新发展理念。新发展理念系统地回答了我国进入新发展阶段后经济发展的目的、动力、方式和路径等一系列重大问题。新发展理念是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践行新发展理论需要发展新质生产力。新质生产力是以科技创新为主导、以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为主要载体的先进生产力。因此,发展新质生产力是践行创新发展理念的生产力。从产业来看,发展新质生产力要与传统生产力相协调,使新兴产业、未来产业与传统产业相协调;从区域来看,发展新质生产力需要优化布局、因地制宜;从微观来看,发展新质生产力需要生产力基本要素相协调以实现优化组合。因此,发展新质生产力是践行协调发展理念的生产力。新质生产力是绿色生产力,其在利用自然发展生产力的同时不对自然造成破坏。因此,发展新质生产力是践行绿色发展理念的生产力。发展新质生产力要求更高水平的开放,以更好地利用国外优质生产要素和资源。因此,发展新质生产力是践行开放发展理念的生产力。发展新质生产力需要畅通教育、科技、人才循环,健全要素参与和收入分配机制,实现教育公平、生活改善和共同富裕。因此,发展新质生产力是践行共享发展理念的生产力。

第三,以发展新质生产力推动构建新发展格局。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关键在于循环的畅通无阻。发展新质生产力,需要以创新为主导,将创新成果应用到产业上,以发展新质生产力来布局产业链,提升产业链韧性和安全水平,从供给侧打通国内大循环的堵点,畅通经济循环。发展新质生产力,需要建立高标准市场体系,创新生产要素配置方式,让各类先进优质生产要素向发展新质生产力顺畅流动,形成合理要素收入分配机制,从而改善收入分配状况,在需求侧实现扩大内需。发展新质生产力需要以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为主要载体,以新质生产力改造传统生产力,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为新发展格局构建良好的基础。发展新质生产力需要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充分利用国外的优质生产要素和资源,在畅通国内大循环的基础上,实现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

第四,以发展新质生产力推动实现高质量发展。“高质量发展,就是能够很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发展,是体现新发展理念的发展,是创新成为第一动力、协调成为内生特点、绿色成为普遍形态、开放成为必由之路、共享成为根本目的的发展”[12]。一方面,推动高质量发展,需要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依靠科技进步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其本质上就是要求形成并发展新质生产力。另一方面,发展新质生产力需要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大力发展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由此产生的扩张效应不仅能够为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大动力,而且能够抓住机遇,重塑我国产业优势,提升国际竞争力。可见,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

(二) 新质生产力是马克思生产力理论的创新性发展

生产力是推动社会进步的最活跃、最革命的要素,生产力会随着时代的变化、科技的进步、生产关系的变革等原因而不断发展。新质生产力是生产力发展的高级形态,这一全新的范畴不仅继承了马克思生产力理论的核心内容,而且结合时代特点赋予生产力新的内涵,是马克思生产力理论的创新性发展[13‒14]。

新质生产力继承了马克思生产力理论的核心内容。一是新质生产力继承了马克思关于生产力内涵的基本思想。在马克思生产力理论中,生产力是“生产能力及其要素的发展”[2] 1000。新质生产力仍然是以生产力基本要素及其组合优化跃升为基本内涵,从生产力的一般性内涵来看,新质生产力与马克思生产力理论是一脉相承的。二是新质生产力继承了马克思理论中科技是促进生产力发展的重要因素这一思想。在马克思生产力理论中,生产力是随着科学和技术的进步而不断发展的,特别是进入到机器大工业阶段后,科学对于生产力进步的影响日益显著。对于新质生产力而言,颠覆性、原创性科技是新质生产力的主导因素。新质生产力是当前科技革命的产物,是对“生产力中也包括科学”[5] 188这一思想的继承。三是新质生产力继承了马克思关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理论。在马克思生产力理论中,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具有反作用。发展新质生产力需要形成新质生产关系,是对生产关系必须适应生产力发展这一基本原理的应用。

新质生产力创新性地发展了马克思生产力理论。一是新质生产力强调科技进步要起到更加主导的作用。科技创新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素,与传统生产力利用科学不同,当前科技创新对新质生产力的影响不再是简单利用自然力、机械力来提升生产力,更不是使生产工具简单地专业化、机械化,而是利用数字技术、人工智能和生物科学等颠覆性、原创性技术全方位地改变生产力基本要素及其组合,从而转变发展方式、提高全要素生产率。科技创新不仅提升了人们改造自然、利用自然的能力,而且增加了人们保护自然、保护生产力的外在环境的能力。可见,新质生产力抓住了新一轮科技革命的特点,强调了科技创新的主导作用。二是新质生产力为生产力基本要素及其组合赋予了新的内涵。新质生产力的形成需要生产力基本要素组合发挥作用,但同传统生产力相比,生产力基本要素及其组合发生了质的变化。新质生产力的劳动者不再是简单技能提升的劳动者,而是掌握先进技术的战略性人才和应用型人才,其不仅是新质生产力的主体,更是创新的第一动力。劳动资料也不仅是更加专业化的工具,而且是与数字技术、人工智能、生物科技等相结合的高科技劳动资料,与旧劳动资料相比实现了质的飞跃。相对于传统生产力而言,新质生产力的劳动对象不仅包括传统意义上的物质,还出现了数据等全新的劳动对象。新质生产力的要素组合方式也不同于传统生产力的要素组合,科技创新产生了新模式,例如数字技术的发展,使生产力基本要素突破传统的、在同一劳动场所的、物理接触的组合方式而形成新的模式。新质生产力将优质的生产力基本要素、创新的组合方式纳入新的生产力内涵中。三是新质生产力也丰富了新质生产关系理论。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发展同任何社会的生产关系一样,不存在一套固定的模式,需要根据生产力发展的阶段性要求,不断创造出与之相适应的具体形式[15]。新质生产关系是与新质生产力相适应的生产关系的具体形式,与传统生产关系存在质的差别。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的条件下,新质生产关系的形成需要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在科技体制、人才体制、市场体制和开放体制等制度层面进行全方位的系统性、整体性、协调性的改革。可见,与新质生产力相适应的生产关系,是以更完善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为保障的新质生产关系。

(三) 新质生产力是中国经济学自主知识体系的理论创新

进入新时代以来,我国经济实力和综合国力达到新高度,为建成现代化强国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现代化强国不仅需要有强大的经济实力,而且需要有强大的文化实力,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要求总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成功经验并将其上升为系统化的理论学说,建构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一门科学提出的每一种新见解都包含这门科学的术语的革命”[1] 32,新质生产力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生产力范畴的术语革命,是中国经济学自主知识体系的理论创新。

第一,新质生产力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成功实践的科学总结。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不断深入必然要求新理论的总结和新范畴的提炼。进入新时代以来,我国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着力推进高质量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效。随着科技强国战略的推进,我国研发投入总量不断增加以及占比不断提高,2023 年研发经费增长8. 1%,占比为2. 6%,基础研究经费增长9. 3%。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升级,以信息技术、生物技术、高端装备和绿色环保等为代表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不断发展壮大,现代化产业体系进一步完善。数字平台、人工智能等技术不断与传统产业相结合,形成了购物平台、物联网和新媒体等新模式,改变了生产要素的配置和组合方式,生产力的质和量都获得了大幅提升。新质生产力是对新时代我国经济不断推进高质量发展并产生新的优质生产力的理论总结,是基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成功实践的科学总结。

第二,新质生产力是在一系列新思想基础上的理论凝练。理论自身有一定的继承和发展,马克思生产力理论也是在斯密、李斯特等人的理论基础上完善和发展而形成的[16]。新质生产力既是继承了马克思生产力理论,也是在一系列的理论准备基础上提出的。进入新时代后,为了更好地解决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一系列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2014年,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加快从要素驱动、投资驱动发展为主向以创新驱动为主转变,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最根本的是要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最紧迫的是要破除体制机制障碍,最大限度解放和激发科技作为第一生产力所蕴藏的巨大潜能[17]。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之后,应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转变发展方式,提高全要素生产率。转变发展方式,需要新的发展理念,推动高质量发展,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2020年,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新发展格局。随着我国进入新发展阶段,习近平总书记进一步强调要坚持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等重要观点。科技强国战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现代化产业体系、高质量发展、新发展阶段、新发展理念和新发展格局等一系列新理论、新思想都指向发展先进的、优质的生产力,这些新理论为新质生产力的提出奠定了充分的理论基础。

第三,新质生产力是解决当前重大现实问题的理论指导。理论的发展离不开对现实问题的回应,坚持问题为导向的方法论是中国经济理论创新的基石。新质生产力是针对当前中国经济发展过程中的存在的问题,特别是针对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而提出的范畴,是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的需要。解决不平衡不充分问题,需要转变发展方式,实现高质量发展。实现高质量发展,必须依靠创新驱动,提高科技贡献率和全要素生产率,这就需要新的生产力理论来指导。可见,新质生产力是对当前中国重大现实问题的理论回应。

总之,新质生产力是在成功实践、理论准备和现实需要的基础上提出的全新生产力范畴,是中国经济学自主知识体系的重要理论创新。

参考文献:

[1]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5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2]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7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3]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4]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724.

[5]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8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6]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6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44.

[7] 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

[8] 习近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一次集体学习时强调 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 扎实推进高质量发展[N].人民日报,2024-02-02(1).

[9] 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4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22.

[10] 刘伟,陈彦斌“. 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之间的经济发展:任务、挑战与应对方略[J].中国社会科学,2021(3):86-102.

[11] 克里斯·弗里曼,弗朗西斯科·卢桑.光阴似箭:从工业革命到信息革命[M].沈宏亮,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145-146.

[12] 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3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20:238.

[13] 周文,何雨晴.新质生产力:中国式现代化的新动能与新路径[J].财经问题研究,2024(4):3-15.

[14] 邱海平.新质生产力理论的科学内涵及其重大创新意义[J].财经问题研究,2024(5):3-14.

[15] 习近平.论《〈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的时代意义[J].福建论坛(经济社会版),1994(1):1-7.

[16] 杨乔喻.生产力概念:从斯密到马克思的思想谱系[J].哲学研究,2013(8):33-37.

[17] 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1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8:119-129.

(责任编辑:徐雅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