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战略叙事、本体安全与奥巴马政府以来美国对太平洋岛屿地区政策的演变

2024-08-02梁甲瑞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2024年4期

摘要

国家对外政策是由多种因素共同促成的,其中战略叙事和本体安全是形成国家对外政策的两个重要因素。自奥巴马政府以来,美国对太平洋岛屿地区的政策一直处于演进之中。其中,本体安全是美国对太平洋岛屿地区政策演进的直接动力。而这三届政府的不同战略叙事,建构了本体安全或不安全状态。美国为了进一步确保本体安全,必然会不断恶意框定对中国的战略叙事,日益完善对太平洋岛屿地区的政策。然而,美国对太平洋岛屿地区的政策演变无法站住脚,主要有四个原因:第一,特朗普政府和拜登政府针对中国的战略叙事并不符合实际;第二,美国对太平洋岛屿地区的政策演变,本质上是“美国内湖”理念的回归,而并不是由本体安全或不安全促成的;第三,美国对太平洋岛屿地区的政策演变并不能保障其本体安全;第四,美国对太平洋岛屿地区政策的演变不仅口惠而实不至,而且没有真正尊重太平洋岛屿地区主义。

关键词战略叙事本体安全美国政府太平洋岛屿地区

一、问题的缘起

进入21世纪,全球地缘政治的重心正在发生转向,即从欧洲—大西洋地区转向亚太地区。

ZhengyuWu.ClassicalGeopolitics,RealismandtheBalanceofPowerTheory[J].JournalofStrategicStudies,2017,41(6):726823.太平洋地区在全球地缘经济中的地位迅速攀升,日益成为21世纪的全球地缘政治轴心。

王国梁.21世纪的太平洋——在政治、经济、军事上的重要性评价[J].人文地理,2003(2):72.学术界在不同领域对此极为关注。比如,在历史学领域,王华认为与大西洋史相比较,太平洋史在生命力和发展空间方面具有更旺盛、更广阔的潜在优势。

王华.太平洋史:一个研究领域的发展与转向[J].世界历史,2019(3):115.作为太平洋地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太平洋岛屿地区不应被忽略。

二战后的大部分时间里,美国委托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管理太平洋岛屿地区。但冷战后,随着太平洋岛屿地区地缘战略价值的提升,美国开始直接管理这一地区。自奥巴马政府以后,特朗普政府、拜登政府延续了对太平洋岛屿地区的战略关注。自此,美国对太平洋岛屿地区政策逐渐成形,不仅深刻影响了该地区的安全秩序,而且影响着中美在该地区乃至全球的双边关系。作为当今世界头号霸权国家,美国的对外政策动向牵引着学术界的研究。国内外学术界出现了很多关于美国对太平洋岛屿地区政策的研究,这些研究大致可分为以下三个时期。

第一,奥巴马政府时期。在“亚太再平衡”战略的驱动之下,美国将重心逐步转向亚太地区。在此背景下,太平洋岛屿地区自然成为奥巴马政府的战略关注点。国内关于这一时期的研究紧密结合这一背景。比如,宋秀琚和叶圣萱从“亚太再平衡”战略的视角,探讨了奥巴马政府与太平洋岛国关系的新发展。

宋秀琚,叶圣萱.浅析“亚太再平衡”战略下美国与南太岛国关系的新发展[J].太平洋学报,2016(1):5062.王成至以奥巴马政府的“亚太再平衡”战略为切入点,审视了美国对南太平洋地区政策的新动向。

王成至.美国在南太平洋推行“战略再平衡”及其对中国的影响[J].美国问题研究,2014(2):3951.肖欢和谢思强探讨了奥巴马政府在南太平洋地区的战略调整及对这些战略调整的判断。

肖欢,谢思强.析美国在南太平洋地区战略调整的动向与影响[J].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2015(2):1840.很多国外研究比较注重从历史的视角关注现实问题。比如,沈大伟(DavidShambaugh)追溯了美国自美西战争后在太平洋岛屿地区的战略利益,并评估了奥巴马政府对该地区的新战略举措。

DavidShambaug.AssessingtheU.S.‘Pivot’toAsia[J].StrategicStudiesQuarterly,2013,7(2):1019.霍尔格·德罗斯勒(HolgerDroessler)以奥巴马政府对太平洋岛屿地区的政策为背景,探讨了萨摩亚的殖民历史。

HolgerDroessler.WhosePacific?U.S.SecurityInterestsinAmericanSamoafromtheAgeofEmpiretothePacificPivot[J].PacificAsiaInquiry,2013,4(1):5865.斯图尔特·弗思(StewartFirth)以太平洋岛屿地区的国际关系为切入点,分析了冷战结束以来美国在太平洋岛屿地区的战略举措,并探讨奥巴马政府在该地区的战略转向。

StewartFirth.NewDevelopmentsintheInternationalRelationsofthePacificIslands[J].TheJournalofPacificHistory,2013,8(3):286293.还有一些国外研究注重将国际关系理论同现实问题结合起来。比如,戴维·斯科特(DavidScott)分析地缘政治如何成为奥巴马政府对太平洋岛屿地区安全战略的核心,旨在将国际关系理论应用于分析奥巴马政府的对外政策。

DavidScott.USStrategyinthePacificGeopoliticalPositioningfortheTwentyFirstCentury[J].Geopolitics,2012,17(3):607628.马克·兰泰涅(MarcLanteigne)利用制衡理论,探讨了奥巴马政府在太平洋岛屿地区对中国的软制衡战略。

MarcLanteigne.WaterDragon?China,PowerShiftsandSoftBalancingintheSouthPacific[J].PoliticalScience,2017,64(1):2138.

第二,特朗普政府时期。特朗普上台后,推出了制衡中国的“印太战略”,将太平洋岛屿地区置于“印太”语境之下,进一步提升该地区的战略价值。这一时期的国内相关研究主要围绕“印太战略”展开。比如,叶圣萱基于美国对中国在南太平洋地区影响力的负面认知,探讨了特朗普政府为推进对华战略竞争而在该地区采取的战略手段。

叶圣萱.美国对中国参与南太平洋事务的认知和反应[J].战略决策研究,2021(2):317.国外学术界重视立足奥巴马政府对太平洋岛屿地区的政策,探讨特朗普政府对该地区政策。比如,雷纳托·克鲁兹·德·卡斯特罗(RenatoCruzDeCastro)立足奥巴马政府对太平洋岛屿地区政策,分析了特朗普政府对该地区政策的走向。

RenatoCruzDeCastro.TheObamaAdministrationsStrategicRebalancingtoAsia:QuoVadisin2017?[J].PacificFocus,2018,33(2):179208.韦斯利·摩根(WesleyMorgan)基于中国在印太地区的崛起,立足奥巴马政府对太平洋岛屿地区的再平衡政策,探讨了“美国优先”路径与特朗普政府对太平洋岛屿地区政策。

WesleyMorgan.OceansApart?ConsideringtheIndoPacificandtheBluePacific[J].SecurityChallenges,2020,16(1):4464.

第三,拜登政府时期。拜登政府不仅延续了特朗普政府的“印太战略”,而且对其进行了升级,将太平洋岛屿地区提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之上。国内学术界注意到这一时期的这一现象。比如,王剑峰基于《太平洋伙伴关系战略》,梳理了美国与太平洋岛国伙伴关系的最新进展。

王剑峰.美国与太平洋岛国关系的最新进展[J].现代国际关系,2023(6):105123.陈晓晨从美国海洋战略转变的视角,分析了美国对太平洋岛国地区的海洋安全介入。

陈晓晨.美国海洋战略转变背景下对太平洋岛国地区的海洋安全介入[J].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23(3):133141.李虎平在新冠疫情的大背景下,基于美国全球领导者的身份认定和对太平洋岛国在美国“印太战略”中地缘战略地位的认知,分析了拜登政府对太平洋岛国的抗疫援助。

李虎平.新冠肺炎疫情下美国对太平洋岛国的抗疫援助:原因、路径及其对中国的影响[J].区域与全球发展,2022(3):2237.国外学术界重视立足于以往美国对太平洋岛屿地区的政策,探讨拜登政府对该地区政策。比如,乔安妮·沃利斯(JoanneWallis)和安娜·鲍尔斯(AnnaPowles)基于联盟的相关理论,立足于特朗普政府对太平洋岛屿地区联盟政策,系统分析了拜登政府在太平洋岛屿地区的联盟目标或战略负担。

JoanneWallis,AnnaPowles.BurdenSharing:TheUS,AustraliaandNewZealandAlliancesinthePacificIslands[J].InternationalAffairs,2021,97(4):10451065.特伦斯·韦斯利史密斯(TerenceWesleySmith)和杰拉德·菲宁(GerardFinin)追溯了美国对太平洋岛屿地区政策的演变,探讨了拜登政府寻求推进对太平洋岛屿地区政策的原因和方式。

TerenceWesleySmith,GerardAFinin.USPacificEngagementandtheBidenPresidency:TheLimitsofaChinaCentredApproach[J].TheJournalofPacificHistory,2021,56(4):437458.

综合来看,既有国内研究主要基于美国对中国在太平洋岛屿地区影响力的担忧,从不同的视角,单独分析奥巴马政府、特朗普政府和拜登政府时期美国对该地区政策。与之相反,国外研究比较重视从历史和国际关系理论的视角,探讨美国对太平洋岛屿地区政策,但仍缺乏贯穿这三个时期的研究。从二战后的整个历史时段看,这三个时期是美国对太平洋岛屿地区最为关注的时期。不谋而合的是,这三个时期也契合了全球地缘政治的太平洋岛屿地区转向。单独从每个时期看,这些研究的论证比较充分,研究资料翔实,观点可靠,但缺乏整体上的长时段考量。美国对太平洋岛屿地区政策经过这三个时期的不断演变才得以确立,并非一蹴而就。只有经过不断积累的量变,才有可能形成质变。具体而言,奥巴马政府、特朗普政府和拜登政府对太平洋岛屿地区政策分别经历了三个阶段,即初步构建阶段、进一步完善阶段以及相对完整阶段。三个阶段的关系是层层递进、逐步修补的,而非彼此割裂。重要的是,美国对太平洋岛屿地区政策的演变并没有停止,也不会停止。只有以动态的眼光看待这个议题,才能契合运动是事物的根本属性这一规律。因此,探寻美国对太平洋岛屿地区政策演变的动力和本质,是本文主要的研究关切。只有厘清这个问题,才能准确研判美国对太平洋岛屿地区政策的趋向。有鉴于此,本文力图从战略叙事和本体安全的视角,探讨自奥巴马政府以来美国对太平洋岛屿地区政策的演变。

二、战略叙事、本体安全与国家对外政策的理论框架

国家对外政策是由多种因素共同促成的,其中战略叙事和本体安全是形成国家对外政策的两个重要因素。

(一)战略叙事

叙事学始于20世纪,在其近一个世纪的发展中从未超出文学研究。随着社会生活中各种思想活动(如法律、政治、教育、心理等)的叙事性越来越明显,各学科领域开始出现“叙事转向”。其中最突出的是20世纪七八十年代史学的叙事转向。

GangHe.TheNarrativeTurnintheStudyofInternationalRelations[J].AcademicJournalofHumanitiesandSocialSciences,2022,5(6):77.其影响随后蔓延到整个历史和人文学科。社会学家玛格丽特·萨默斯(MargaretSomers)写道,叙事需要一些时间才能“融入社会科学研究议程”。

MargaretRSomers.TheNarrativeConstructionofIdentity:ARelationalandNetworkApproach[J].TheoryandSociety,1994,23:605649.

21世纪初,国际关系学者越来越多地采用叙事的概念,国际关系领域出现了叙事转向。

山秀蕾,刘昌明.话语转向、安全叙事与拜登政府的对华战略[J].太平洋学报,2023(7):33.叙事转向的根源是多方面的,包括实证主义社会科学的信任危机、后结构主义对代理力量的重新发现、个人主义的增长等。

GeoffreyRoberts.History,TheoryandtheNarrativeTurninIR[J].ReviewofInternationalStudies,2006,32(4):703.国际关系中叙事研究的兴起,体现了国际关系研究中主流理论分析层面的局限性。如果说主流国际关系理论是一部行动者主体逐渐释放、逐渐关注“人”的历史,那么国际关系叙事研究则是对行动者自我和主体关注的根本性回归。正如当代著名现象学家和诠释学家保罗·利科(PaulRicoeur)所说,“叙事是人类存在的根本意义”。

PaulRicoeur.TimeandNarrative[M].Chicago:UniversityofChicagoPress,1990:52.国际关系中的叙事通过三个层次呈现出来:首先是国际系统层次上的叙事,描述了世界如何建构、参与者是谁以及如何运作。其次是国家层面的叙事,阐述了国家或民族的故事及其价值观和目标。最后是政策层面的“议题叙事”,阐述为什么需要一项政策以及如何成功地实施或完成这项政策。

曹德军.大国竞争中的战略叙事——中美外交话语博弈及其叙事剧本[J].世界经济与政治,2021(5):55.

然而,对于叙事的定义,目前还没有系统的共识,但有一个共同的理解:叙事就是“讲故事”。叙事的一个非常笼统的定义是具有清晰顺序的话语,以有意义的方式连接事件,从而提供对世界或人们经历的见解。叙事的特点是按时间顺序讲故事。此外,它通常以评估结束,为未来提供教训,并就采取和支持哪些政策具有合理性提出建议。

LinusHagstrm,KarlGustafsson.NarrativePower:HowStorytellingShapesEastAsianInternationalPolitics[J].TheCambridgeReviewofInternationalAffairs,2019,32(4):387406.戴维·梅恩斯(DavidMaines)认为,人都是叙事者,所有社会化的人都是讲故事的人,因此叙事是人类社会的基本属性。

DavidRMaines.NarrativesMomentandSociologysPhenomena:TowardaNarrativeSociology[J].TheSociologicalQuarterly,1993,34(1):1738.叙事已成为一个突出的研究主题,无论是作为国际关系中的对象还是知识生成的模式。

BenediktFranz.NarrativeTimeandInternationalRelations[J].JournalofInternationalRelationsandDevelopment,2022,25(3):762.

作为塑造和理解国际政治的强有力手段,战略叙事是政治行为体构建国际政治共同意义、塑造国内和国际行为体行为的一种手段。

AlisterMiskimmon,BenOLoughlin.ForgingtheWorld:StrategicNarrativesandInternationalRelations[M].AnnArbor:UniversityofMichiganPress,2017:1.它在塑造国家利益方面发挥着独特的作用,每个国家都可以通过连贯的叙事模板向外投射历史记忆、身份认同、争论性公示与战略利益。

曹德军.大国竞争中的战略叙事——中美外交话语博弈及其叙事剧本[J].世界经济与政治,2021(5):55.对于战略叙事的定义,国内外不少学者尝试进行界定。在阿利斯特·米斯基蒙(AlisterMiskimmon)、本·奥洛林(BenOLoughlin)等人看来,战略叙事是决策者基于中长期目标或愿景,为实现政治目标而展示的故事性表达方式。

AlisterMiskimmon,BenOLoughlin.StrategicNarratives:CommunicationPowerandtheNewWorldOrder[M].NewYork:Routledge,2013:213.许晋铭和曹德军认为作为大国竞争的话语武器,战略叙事是一种整合资源、塑造认知与争取利益的“故事呈现”形式。

许晋铭,曹德军.国际关系中的战略叙事及其影响机制探析[J].太平洋学报,2022(8):26.卡罗琳·范诺特(CarolijnvanNoort)认为战略叙事将话语本身作为一种外交竞争武器,以塑造过去、现在与未来的国家形象。

CarolijnvanNoort.StrategicNarrativesofthePast:AnAnalysisofChinasNewSilkRoadCommunication[J].GlobalSociety,2019,34(2):186205.结合前人的研究,本文认为战略叙事是行为体根据自身战略目标,全面运用多种叙事方式和传播路径,投射自身观点、观念、历史记忆、身份认同等,以更好地塑造自身形象。某种程度上看,国家的对外政策作为一种实践,是以战略叙事的形式存在的。长期以来,战略叙事已经成为大国战略的重要内容。比如,早在2011年,伍德罗·威尔逊国际学者中心发布了一份名为《国家战略叙事》的研究报告,并强调美国需要国家战略叙事。

WoodrowWilsonInternationalCenterforScholars.ANationalStrategicNarrative[R].2011:2.

(二)本体安全

著名社会学家安东尼·吉登斯(AnthonyGiddens)在其1991年出版的《现代性与自我认同:现代晚期的自我与社会》一书中首次提出了“本体安全”(ontologicalsecurity)的概念。他将本体论安全称为个人体验的一种秩序感和连续性,这取决于人们赋予生活意义的能力,具有积极、稳定的情绪,并避免混乱和焦虑。

AnthonyGiddens.ModernityandSelfIdentity[M].NewYork:PolityPress,1991:35.由于国家的本体安全是从个人层面推导而来,因此国家需要保持一个稳定的自我身份。本文认为本体安全是一种强调身份与主体性的安全,即行为体拥有连贯的身份以及稳定的秩序状态。国际政治本体安全理论的核心是焦虑或羞耻情绪中国家的自我身份建构。

汪金国,魏衍学.本体安全视角下的澳大利亚对外政策演变[J].外交评论(外交学院学报),2023(3):113115.本体论安全指的是“作为存在的安全”,它对主体性的关注胜过实体性。本体安全的前提是主体的形成充满了潜在的、无法根除的焦虑。

CatarinaKinnvall,JenniferMitzen.AnIntroductiontotheSpecialIssue:OntologicalSecuritiesinWorldPolitics[J].CooperationandConflict,2017,52(1):4.本体安全对一国外交政策具有重要影响。

严格意义上讲,本体安全的获得主要源于两个路径:一方面,国家连贯的自传叙事可表达其一致、稳定的身份,即国家通过语言或文字的形式建立一套表征自我存在意义的故事体系;另一种路径强调主体间性,国家在与他者的关系中锚定自我,强调国家与他者以及外部环境之间的关系。

任慕,王文奇.国际关系本体安全理论的批判与重构——以本体安全的实现路径为中心[J].太平洋学报,2023(9):29.本体安全的测量可以通过三个指标来确定:情景、角色和情节。战略叙事主要从情境设计、角色塑造和情节设置三个方面来建构行为的本体安全或不安全。具体而言,情境设计是对行动发生的环境进行构建。角色塑造是行为体对特定情景下行为体角色身份、个性特征、行为意图等进行的塑造。情节设置关乎事件发展的前后顺序和前因后果,强调时间性和因果性的构建。浪漫情节、讽刺情节、喜剧情节和悲剧情节是四个主要的情节。在浪漫情节里,政治精英将自己描述为正在完成使命的英雄,有明确的目标,也有明确的对手。悲剧情节以一个向前发展的故事为开端,结尾却发生逆转,走向倒退。与之相反,喜剧情节的发展轨迹是从退步走向进步。浪漫情节明确界定朋友和敌人,喜剧情节则更具弹性。讽刺情节采取了一种对世界进行嘲讽的立场,依附于其他叙事形式而存在。通过分析决策者的叙事策略,可以较为深入地了解决策者运用战略叙事来建构本体安全或不安全的过程,洞察决策者如何利用战略叙事将特定意义信号传递给受众,建构行为体身份的连贯一致性或是身份延续性的断裂,进而为其政策主张和政策行为提供合法性支撑。

薛丽.战略叙事、本体安全与对外政策演化:美国对“一带一路”的叙事研究(2013—2021)[D].北京:外交学院,2021:2080.

(三)战略叙事、本体安全与对外政策的模型

国家对外政策的生成和演化并不是一蹴而就,而是要经历一个过程。从战略叙事和本体安全的视角去探讨国家对外政策,符合国际政治是国内政治延续的逻辑,进一步讲,这其实体现了国际政治中的一个规律,即对外政策是由国内政治决定的。对外政策的国内政治路径有许多理论变种,每一种都偏好某个特定的国内力量。但它们具有共同假设,即了解国家对外政策的最佳方式是探寻国家内在的动力。因此,要想理解为什么某个国家表现出某一特定的行为方式,就应该窥探黑匣内部,审视国内重要行为体的偏好和格局。

将对外政策的国内政治进行理论化的简短历史,可参见:FareedZakaria.RealismandDomesticPolitics[J].InternationalSecurity,1992,17(1):177198;对于从现代化科学角度评估“国内政治”的传统,可参见:AndrewMoravcsik.TakingPreferencesSeriously:ALiberalTheoryofInternationalPolitics[J].InternationalOrganization,1997,51(4):513553.其他值得注意的对国内政治变量的检验有:JackSLevy.DomesticPoliticsandWar[M]// RobertIRotberg,TheodoreKRabb,eds.TheOriginandPreventionofMajorWars.NewYork:CambridgeUniversityPress,1988:653673;DavidSkidmore,ValerieMHudson.TheLimitsofStateAutonomy:SocietalGroupsandForeignPolicyFormulation[M].Boulder:Westview,1993:1412;RichardRosecrance,ArthurAStein.TheDomesticsBasesofGrandSrategy[M].NewYork:CornellUniversityPress,1993:1230.国际关系研究就是探讨国际后果的原因所在,而国家的国际行为本身就是一种国际后果。认为国际后果的原因存在于国家间互动构成的国际体系,就称之为体系理论;若认为原因存在于单元层次,则称之为单元理论。后者坚持一种国内政治的研究路径。支持国内研究路径的学者认为外交是内政的延续,国内因素是塑造外交政策的根本原因。

李巍.从体系层次到单元层次:国内政治与新古典现实主义[J].外交评论(外交学院学报),2009(5):141.

如图1所示,国家的战略叙事在对外决策过程中扮演着关键角色,决策者通过选择性地生成和投射国家战略叙事,建构本体安全或不安全状态,为对外决策提供合法性支撑,塑造对外政策的形成。从顺序上看,战略叙事诱发本体安全或不安全,而本体安全或不安全则驱动对外政策的生成和演变。当政治行为体的意图发生改变时,其就会对战略叙事进行策略性调整,进而重构本体安全,推动并实现对外政策的演化。虽然战略叙事、本体安全与对外政策的模型用来描述大战略更合适,但对描述同行为体利益高度相关的地区战略同样合适。从概念上看,大战略是一个国家运用自身各种战略资源和战略手段,保护并拓展本国整体安全、价值观念和国家战略利益。

门洪华.构建中国大战略的框架:国家实力、战略观念与国际制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41.地区战略的特性表现为一种互动关系,这种互动关系可以是区域内的国家之间、区域内国家与区域外国家之间以及区域与国际体系之间的互动。因此,地区战略不可能脱离大战略而单独存在,是大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缺乏地区战略,大战略从整体上确保本国安全便无从谈起。就本文的研究对象而言,太平洋岛屿地区是美国地缘政治结构的组成部分。美国的地缘政治结构包括它的历史核心、目前的政治首都、核心区、空旷区,以及边界。中西部太平洋代表了美国的另一个空旷区,即一块从波利尼西亚诸岛延伸至密克罗尼西亚群岛的地域。除了空旷区,美国的国际边界和海外领土也涉及太平洋岛屿地区。

梁甲瑞.地缘政治结构、印太战略升级与拜登政府的“蓝色太平洋伙伴”[J].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2023(2):4849.美国拥有五个太平洋州——夏威夷州、加利福尼亚州、华盛顿州、俄勒冈州和阿拉斯加州,以及国际日期变更线两侧的太平洋领土,包括关岛、美属萨摩亚、威克岛和北马里亚纳群岛联邦。

U.S.DepartmentofDefense.IndoPacificStrategyReport[R].2019:2.从这个角度看,太平洋岛屿地区的变化,会引发美国的本体不安全。从现实看,进入21世纪,中国在该地区面临美国不断增加的制衡压力,是美国释放本体不安全的体现。因此,战略叙事、本体安全与国家对外政策的模型可以用来描述美国对太平洋岛屿地区政策。

四、初步构建阶段:奥巴马政府时期美国对太平洋岛屿地区的政策

就情境设计而言,奥巴马政府将太平洋岛屿地区置于“亚太再平衡”的情景之中,重视该地区的战略价值。2012年1月,美国国防部发布了名为《维持全球领导:21世纪防务重点》的战略报告,指出美国的经济和安全利益与从西太平洋和东亚延伸到印度洋地区和南亚的弧线的发展密不可分,从而构成了不断发展的挑战和竞争。在全球范围内,美国将重新平衡亚太地区的必要性。

U.S.DepartmentofDefense.SustainingU.S.GlobalLeadership:Prioritiesfor21stCenturyDefense[R].2012:2.太平洋岛屿地区成为美国“亚太再平衡”战略的重要战略关注。时任国务卿希拉里·克林顿(HillaryClinton)表示:“太平洋岛屿地区是一个面积辽阔、充满活力的地区,是全球经济和政治的关键驱动力。美国在该地区有着历史性的存在,所以21世纪将是美国的太平洋世纪。”

U.S.DepartmentofState.RemarksatthePacificIslandsForumPostForumDialogue[EB/OL].(20120831)[20231001].https://20092017.state.gov/secretary/20092013clinton/rm/2012/08/197266.htm.奥巴马政府更新和增强了在太平洋岛屿地区的战略利益,也就是在“亚太再平衡”战略框架之下,美国与太平洋岛国保持更深入的接触。

宋秀琚,叶圣萱.浅析“亚太再平衡”战略下美国与南太岛国关系的新发展[J].太平洋学报,2016(1):53.

就角色塑造而言,奥巴马政府不仅塑造了美国和域外国家在太平洋岛屿地区的角色,而且塑造了太平洋岛国的角色。

第一,美国。奥巴马政府强调美国的太平洋国家身份,以构建身份认同。希拉里在2012年出席太平洋岛国论坛会后对话会时强调:“美国也是太平洋国家。美国与太平洋岛国有着共同的利益,更重要的是,有着共同的价值观、历史和未来。”

U.S.DepartmentofState.RemarksatthePacificIslandsForumPostForumDialogue[EB/OL].(20120831)[20231001].https://20092017.state.gov/secretary/20092013clinton/rm/2012/08/197266.htm.

第二,域外其他国家。奥巴马政府对域外其他国家的角色是表面上持欢迎的态度,没有任何敌意。2011年,奥巴马在澳大利亚议会的演讲中指出:“美国将继续在亚太地区建设同中国的合作关系。”

TheWhiteHouseOfficeofthePressSecretary.RemarksbyPresidentObamatotheAustralianParliament[EB/OL].(20111117)[20231001].https://obamawhitehouse.archives.gov/thepressoffice/2011/11/17/remarkspresidentobamaaustralianparliament.库尔特·坎贝尔(KurtCampbell)强调,美国在太平洋岛国的发展与福利方面同中国和俄罗斯拥有共同利益,没有零和竞争。相反,双方共同确保太平洋岛屿地区的安全与稳定,寻求潜在的合作领域。为了促进太平洋岛国的繁荣稳定,美国希望中国增加在太平洋岛屿地区的参与力度。

U.S.DepartmentofState.U.S.PolicyinthePacificIslands[EB/OL].(20100929)[20231001].https://20092017.state.gov/p/eap/rls/rm/2010/09/148318.htm.希拉里也表示,太平洋岛屿地区足够大。美国希望有机会同太平洋岛国的发展伙伴(日本、欧盟、中国)进行合作。所有发展伙伴对太平洋岛国的安全与繁荣都作出了重要贡献。

U.S.DepartmentofState.RemarksatthePacificIslandsForumPostForumDialogue[EB/OL].(20120831)[20231001].https://20092017.state.gov/secretary/20092013clinton/rm/2012/08/197266.htm.

第三,太平洋岛国。奥巴马政府希望太平洋岛国能够在全球治理中有所作为,期待太平洋岛国在一些全球最复杂的问题上能够发挥领导作用,比如气候变化等。太平洋岛国不仅对亚太地区的区域稳定至关重要,而且对维护美国的航行自由、能源安全、渔业安全等同样重要。

U.S.DepartmentofState.U.S.PolicyinthePacificIslands[EB/OL].(20100929)[20231001].https://20092017.state.gov/p/eap/rls/rm/2010/09/148318.htm.同时,奥巴马政府认为太平洋岛国是美国坚定的朋友和邻居。与太平洋岛国的积极关系是美国外交政策的持久优先事项。

U.S.EmbassyintheRepublicofPalau.FactSheet:U.S.EngagementinthePacific[EB/OL].(20140801)[20231001].https://pw.usembassy.gov/factsheetusengagementpacific/.

就情节设置而言,奥巴马政府认为太平洋岛屿地区总体上处于稳定的状态,故重点关注该地区的非传统安全问题等。时任美国总统顾问约翰·波德斯塔(JohnPodesta)出席太平洋岛国论坛会后对话会时表明美国对太平洋岛屿地区重要问题的持续承诺,包括海洋、气候变化、可再生能源、经济增长、可持续发展、教育、健康、环境保护。奥巴马在第二任期内同样重点关注太平洋岛屿地区的非传统安全问题,尤其是气候变化问题。

奥巴马政府对太平洋岛屿地区的战略叙事聚焦该地区的非传统安全问题,对于域外国家的参与,尤其是中国的参与,其表面上持欢迎与包容的态度,叙事情节呈现出喜剧的特点,建构了美国本体安全的状态。基于此,奥巴马政府在太平洋岛屿地区并没有公开以意识形态划线,不排斥同美国意识形态不同的国家,也基本上未以地缘竞争活动为主。但不能否认的是,奥巴马政府以“亚太再平衡”战略为着眼点,已开始对中国进行一定程度的遏制。总体上看,奥巴马政府对太平洋岛屿地区的政策主要集中于五个方面。

第一,帮助太平洋岛国解决自身面临的紧迫挑战,主要包括气候变化应对、海洋治理、经济发展、公共卫生治理、地区安全维持、妇女权益保障、传统文化保护等。这些挑战不仅是太平洋岛国的优先事项,而且是奥巴马政府同太平洋岛国合作的优先领域。在气候变化领域,自2010年以来,奥巴马政府已经宣布提供近6000万美元的援助,帮助太平洋岛国适应气候变化;在海洋治理方面,奥巴马政府向南太平洋区域环境署提供55000美元赠款,这些资金主要用于太平洋岛国海洋塑料垃圾治理,有助于防止海洋垃圾和废水被排放到沿海水域;在经济发展方面,奥巴马政府与太平洋岛国论坛合作举办贸易相关能力建设研讨会,旨在扩大美国与太平洋岛国之间的贸易;在公共卫生治理方面,奥巴马政府继续与太平洋岛屿地区的伙伴合作,通过各种发展和教育计划解决与健康相关的问题;在地区安全方面,奥巴马政府承诺在未来几年内额外投入350万美元用于太平洋岛屿地区未爆炸弹药的清除;在妇女权益保障方面,2013年10月,美国驻莫尔兹比港大使馆和埃克森美孚巴布亚新几内亚(以下简称“巴新”)公司启动了“让女性进入商界”的项目,旨在为性别暴力幸存者提供基本的商业技能培训;在传统文化保护方面,美国国务院通过文化保护大使基金为太平洋岛国文化遗产保护项目提供了三项新赠款。

第二,加强人文交流。美国国务院将赞助“美国—南太平洋奖学金计划”。该计划由东西方中心管理,支持来自太平洋岛国的本科生和研究生在美国攻读学位。此外,美国国务院还支持“美国教育”咨询中心,该中心向来自太平洋岛国的学生提供美国高等教育的相关信息。

第三,加强对“自由联系国”

美国在太平洋岛屿地区的三个“自由联系国”分别是马绍尔群岛、密克罗尼西亚联邦和帕劳。的援助。“自由联系国”公民无需签证即可在美国生活和工作。“自由联系国”每年获得超过2亿美元的援助,包括直接赠款和美国信托基金的年度存款。由美国内政部管理和监督的对“自由联系国”的援助重点关注六个优先领域,尤其是教育、卫生和公共基础设施。

第四,增强对太平洋岛屿地区机制的参与力度。奥巴马政府认为太平洋岛国论坛在太平洋岛屿地区事务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美国决心作为对话伙伴加强同太平洋岛国论坛的接触。除了太平洋岛国论坛,太平洋共同体是美国另外一个重要合作对象。作为太平洋岛屿地区历史最悠久、规模最大的组织,太平洋共同体是美国在该地区开展气候变化应对和海洋治理项目的天然合作伙伴。

第五,强化在太平洋岛屿地区的军事威慑能力。奥巴马政府主要是从两个方面来强化在太平洋岛屿地区的军事威慑能力。一方面,强化同盟友的军事合作。2011年11月,奥巴马在澳大利亚议会演说中明确指出,美国将通过坚持核心原则,并与盟友和朋友密切合作,在塑造太平洋地区及其未来方面发挥更大、更长期的作用。

TheWhiteHouse.RemarksbyPresidentObamatotheAustralianParliament[EB/OL].(20111117)[20231001].https://obamawhitehouse.archives.gov/thepressoffice/2011/11/17/remarkspresidentobamaaustralianparliament.2011年12月,奥巴马同时任澳大利亚总理朱莉亚·艾琳·吉拉德(JuliaEileenGillard)宣布了两项新的军力态势倡议,这将显著加强美澳防务合作。

TheWhiteHouse.PrimeMinisterGillardandPresidentObamaAnnounceForcePostureInitiatives[EB/OL].(20211116)[20231001].https://obamawhitehouse.archives.gov/thepressoffice/2011/11/16/primeministergillardandpresidentobamaannounceforcepostureinit0.此外,奥巴马政府还注重同日本的军事合作。2010年,美日联合开展“利剑2010”军事演习,包括综合防空和导弹防御、基地安全和部队保护等,旨在促进互动并提高两军的互操作性。另一方面,扩大在太平洋岛屿地区军事基地的存在。作为美国所谓第二岛链的关键节点,关岛被认为是美国在太平洋岛屿地区的一个重要军事基地。奥巴马政府2014年的财政预算提议为关岛海军和空军项目拨款约5亿美元。

虽然奥巴马政府对太平洋岛屿地区的叙事情节呈现出喜剧的特点,而且在本体安全驱动之下其对太平洋岛屿地区政策也基本契合了这一特点,但实际上,奥巴马政府对该地区政策不可能脱离“亚太再平衡”战略,因此已经着手在该地区制衡中国。正如弗思所言,奥巴马政府表面上不反对中国在太平洋岛屿地区影响力的增长,但其行动表明美国担心战略现状,试图对抗潜在的修正主义大国。

StewartFirth.NewDevelopmentsintheInternationalRelationsofthePacificIslands[J].TheJournalofPacificHistory,2013,48(3):286.总体上看,这一时期,奥巴马政府对太平洋岛屿地区政策处于初步构建阶段。

四、进一步完善阶段:特朗普政府时期美国对太平洋岛屿地区的政策

就情境设计而言,特朗普政府将太平洋岛屿地区置于“印太战略”的情境之中,进一步提升太平洋岛国的战略价值。很大程度上,特朗普政府“印太战略”的根基是奥巴马政府的“亚太再平衡”战略。2019年,美国国防部发布了《印太战略报告》。该报告认为“印太地区”的地理范围是从美国西海岸延伸至印度西海岸。太平洋岛屿地区自然成为“印太战略”覆盖的区域。

U.S.DepartmentofDefense.IndoPacificStrategyReport[R].2019:140.时任国务卿迈克尔·理查德·蓬佩奥(MichaelRichardPompeo)指出,太平洋岛国是美国在“印太地区”重要的战略合作伙伴。美国正在加快同东盟、湄公河国家、太平洋岛国等的合作,以共同应对“印太地区”的挑战,推进共同“愿景”。

U.S.DepartmentofState.AFreeandOpenIndoPacific:AdvancingaSharedVision[R].2019:4.美国将“重新激活”(revitalize)在太平洋岛屿地区的参与,以维护自由开放的“印太地区”、维持准入并提升美国作为首选安全伙伴的地位。

U.S.DepartmentofDefense.IndoPacificStrategyReport[R].2019:41.

就角色塑造而言,特朗普政府一方面进一步塑造美国的太平洋国家身份和太平洋岛国角色,另一方面开始塑造“中国威胁”的角色。

第一,美国。特朗普政府继续塑造美国的太平洋国家身份。2019年8月,时任美国内政部部长戴维·隆利·伯恩哈特(DavidLonglyBernhardt)在出席第31届太平洋岛国论坛会后对话会时强调:“美国是太平洋国家。”

U.S.DepartmentoftheInterior.ShareInteriorSecretaryBernhardtandU.S.DelegationConcludeTriptothePacificIslandsForumPartnersDialogueinTuvalu[EB/OL].(20190826)[20231001].https://www.doi.gov/oia/press/interiorsecretarybernhardtandusdelegationconcludetrippacificislandsforum.2020年,美国国会太平洋岛屿小组在第11届国会第2届会议上提出了《蓝色太平洋法案》。该法案同样强调了美国的太平洋国家身份。“美国是一个太平洋国家,与太平洋岛国有着长期的联系,并拥有共同的价值观和利益。”

116thCongress2ndSession.BluePacificAct[Z].2020:3.

第二,中国。特朗普政府将中国在太平洋岛屿地区塑造为参与者和竞争者的角色,但没有公开指责中国。2019年8月,蓬佩奥在访问密克罗尼西亚联邦时虽然谈到了中国问题,但没有渲染中国的“战略威胁”。

U.S.DepartmentofState.SecretaryofStateMichaelR.Pompeo,FederatedStatesofMicronesiaPresidentDavidW.Panuelo,RepublicoftheMarshallIslandsPresidentHildaC.Heine,andRepublicofPalauVicePresidentandMinisterofJusticeRaynoldB.OilouchataPressAvailability[EB/OL].(20190805)[200/mMJvvG/HzYsEG4jwwXiw==231001].https://20172021.state.gov/secretaryofstatemichaelrpompeofederatedstatesofmicronesiapresidentdavidwpanuelorepublicofthemarshallislandspresidenthildacheineandrepublicofpalauvicepresidentandmin/.然而,这一时期,美国国会开始渲染中国在太平洋岛屿地区的“战略威胁”。2020年,众议员埃德·凯斯(EdCase)在美国和平研究所主办的两党国会对话会上警告说,“中国正在利用其工具箱中的每一个工具来扩大其在太平洋岛屿地区的影响力”,“这种影响力的扩大并不是出于对太平洋岛国的任何人道主义关怀,而是出于同美国的战略竞争”。

UnitedStatesInstituteofPeace.ARisingChinaHasPacificIslandsinItsSights[EB/OL].(20200623)[20231001].https://www.usip.org/publications/2020/07/risingchinahaspacificislandsitssights.

第三,太平洋岛国。特朗普政府将太平洋岛国塑造为美国“印太战略”的关键组成部分,因为美国与太平洋岛国有共同的价值观、利益和承诺,包括美国对“自由联系国”的安全保证。太平洋岛国是美国建设自由、开放的“印太地区”的重要合作伙伴。

就情节设置而言,在“印太战略”视域下,相较于奥巴马政府,特朗普政府认为太平洋岛屿地区逐渐变得不稳定,主要是由于中国加大了在该地区的参与力度。正如时任美国代理国防部长帕特里克·沙纳汉(PatrickShanahan)在与帕劳、马绍尔群岛和密克罗尼西亚联邦总统通话时所言,“太平洋岛屿地区处于不断变化的安全状态”

U.S.DepartmentofDefense.ReadoutfromActingSecretaryofDefensePatrickM.ShanahansOfficeCallwithPresidentsofPalau,MarshallIslands,andFederatedStatesofMicronesia[EB/OL].(20190522)[20231001].https://www.defense.gov/News/Releases/Release/Article/1853703/readoutfromactingsecretaryofdefensepatrickmshanahansofficecallwithp/.。因此,这一时期的战略叙事呈现出喜剧与浪漫情节相互交织的特点,建构了本体安全与不安全共存的状态。基于此,特朗普政府在奥巴马政府对太平洋岛屿地区政策的基础上,开始聚焦安全、外交、军事等领域。

第一,外交上,更为重视同太平洋岛国领导人的高层会晤。伯恩哈特出席2018年和2019年太平洋岛国论坛会后对话。特朗普成为首位接待“自由联系国”的美国总统。蓬佩奥成为首位访问密克罗尼西亚联邦的美国国务卿。2019年9月,时任退伍军人事务部长罗伯特·威尔基(RobertWilkie)出席密克罗尼西亚联邦总统戴维·帕努埃洛(DavidPanuelo)的就职典礼。

第二,军事上,建立海军基地。2018年11月,时任副总统迈克尔·理查德·彭斯(MichaelRichardPence)在亚太经合组织会议上宣布美国寻求与巴新和澳大利亚就马努斯岛隆布鲁姆海军基地的联合倡议进行合作,以确保太平洋岛国的主权和海洋权力。

TheWhiteHouse.RemarksbyVicePresidentPenceatthe2018 APECCEOSummit|PortMoresby,PapuaNewGuinea[EB/OL].(20181116)[20231001].https://trumpwhitehouse.archives.gov/briefingsstatements/remarksvicepresidentpence2018apecceosummitportmoresbypapuanewguinea/.

第三,安全上,提出新型援助计划,聚焦不同类型的安全,主要包括环境安全、网络安全、海洋安全、信息安全等。为了增强太平洋岛屿地区的安全能力,美国国务院在斐济、帕劳和所罗门群岛派驻顾问。特朗普政府承诺向太平洋岛屿地区提供超过1亿美元的新援助。作为“太平洋承诺”的一部分,美国国际开发署2020年为新项目提供的援助超过6300万美元,金额是前几年提供发展援助总和的2倍多。

U.S.EmbassyinSamoa.U.S.EngagementinthePacificIslands:UNGeneralAssemblyUpdate[EB/OL].(20191003)[20231001].https://ws.usembassy.gov/usengagementinthepacificislandsungeneralassemblyupdate/.

特朗普政府对太平洋岛屿地区政策呈现的喜剧与浪漫情节交织的特点表明,虽然其没有公开指责中国,却公开塑造中国为战略竞争者的角色。因此,在本体安全与不安全共存的驱动之下,特朗普政府对太平洋岛屿地区政策在军事、外交、安全等领域投入了更大的精力,更明显地表现出制衡中国的趋向。这一时期,特朗普政府对太平洋岛屿地区政策处于进一步完善阶段。

五、相对完整阶段:拜登政府时期美国对太平洋岛屿地区的政策

就情境设计而言,拜登政府将太平洋岛屿地区置于“印太战略”升级的情境之中,力图将该地区打造成“印太地区”制衡中国的前沿阵地。由于特朗普政府的国际能力限制及其单边主义的政策方向,其任内提出的“印太战略”总体收效甚微。拜登政府则从区域制度重构、区域经济外交和支点国家打造三个方面对“印太战略”进行了全面升级,旨在将其建设为同中国进行全面、持久竞争的利器。

赵菩,李巍.霸权护持:美国“印太”战略的升级[J].东北亚论坛,2022(4):25.美国将重点关注“印太地区”的每一个角落,从东北亚和东南亚,到南亚和大洋洲,包括太平洋岛屿地区。

TheWhiteHouse.IndoPacificStrategyoftheUnitedStates[R].2022:5.拜登政府重申太平洋岛屿地区是“印太地区”的重要组成部分。

U.S.DepartmentofState.U.S.EngagementinthePacificIslands:2022PacificIslandsConferenceofLeaders[EB/OL].(20220913)[20231001].https://www.state.gov/usengagementinthepacificislands2022pacificislandsconferenceofleaders/.“在未来的几年和几十年里,世界的大部分历史将在印太地区书写。太平洋岛国在塑造未来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

TheWhiteHouse.RemarksbyPresidentBidenattheU.S.PacificIslandCountrySummit[EB/OL].(20220929)[20231001].https://www.whitehouse.gov/briefingroom/speechesremarks/2022/09/29/remarksbypresidentbidenattheuspacificislandcountrysummit/.

就角色塑造而言,拜登政府进一步塑造了美国、太平洋岛国和中国的角色,以更好地推动美国对太平洋岛屿地区政策的深度演化。

第一,美国。跟前两届政府相同,拜登政府除了塑造美国的太平洋国家身份,还进一步将美国塑造为太平洋岛国的合作伙伴。《美国印太战略报告》强调,“美国将寻求成为太平洋岛国不可或缺的合作伙伴,与同样致力于这一承诺的其他伙伴进行更加密切的协调”

TheWhiteHouse.IndoPacificStrategyoftheUnitedStates[R].2022:10.。拜登政府努力在多边和双边场合强调美国作为太平洋岛国合作伙伴的身份。为了全面建设美国同太平洋岛国之间合作伙伴关系,首届美国—太平洋岛国峰会通过了以伙伴关系命名的《美国—太平洋岛国伙伴关系战略》。

第二,中国。跟前两届政府截然相反,拜登政府在不同的场合公开塑造中国在太平洋岛屿地区的完全敌对角色。尤其是2022年4月19日《中所安全合作协定》签订之后,拜登政府对中国的敌意更为明显。2022年4月22日,由美国国家安全委员会印太协调员坎贝尔、负责东亚和太平洋事务的助理国务卿丹尼尔·克里滕布林克(DanielKritenbrink)等率领的高级代表团在访问所罗门群岛时明确表示,“如果中国借机在所罗门群岛部署军事存在,美国将作出及时回应”

TheWhiteHouse.ReadoutofSeniorAdministrationTraveltoHawaii,Fiji,PapuaNewGuinea,andSolomonIslands[EB/OL].(20220422)[20231001].https://www.whitehouse.gov/briefingroom/statementsreleases/2022/04/22/readoutofsenioradministrationtraveltohawaiifijipapuanewguineaandsolomonislands/.。拜登在2022年5月同日本首相岸田文雄会晤时表示:“《中所安全合作协定》是以不透明的方式缔结的,没有解决太平洋岛屿地区的关切。”

TheWhiteHouse.JapanU.S.JointLeadersStatement:StrengtheningtheFreeandOpenInternationalOrder[EB/OL].(20220523)[20231001].https://www.whitehouse.gov/briefingroom/statementsreleases/2022/05/23/japanusjointleadersstatementstrengtheningthefreeandopeninternationalorder/.

同月,美国国务院制定了《太平洋岛国一体化战略》。该战略恶意渲染中国和其他侵略性国家行为体在太平洋岛国的接触做法“破坏”了“民主”和基于规则的秩序,试图“取代”包括美国在内的传统太平洋伙伴。

U.S.DepartmentofStates.IntegratedCountryStrategyofFiji,Kiribati,Nauru,Tonga,Tuvalu[R].2022:117.

第三,太平洋岛国。拜登政府将太平洋岛国塑造为海洋大国的角色,突出太平洋岛国的海洋优势。《美国—太平洋岛国伙伴关系战略》强调,作为“海洋大陆”的一部分,太平洋岛屿地区占地球表面的近15%,是美国国土面积的几倍。太平洋岛国有着宝贵的海洋资源。

TheWhiteHouse.PacificPartnershipStrategyoftheUnitedStates[R].2022:4.《关于五个认证太平洋岛国的综合国家战略》也强调,虽然太平洋岛国的陆地面积在地图上显得很小,但其专属经济区涵盖了对全球安全和全球经济至关重要的广阔区域,拥有世界上重要的海运航线、渔业资源和海上战略通道。

U.S.DepartmentofStates.IntegratedCountryStrategyofFiji,Kiribati,Nauru,Tonga,Tuvalu[R].2022:3.

就情节设置而言,在“印太战略”升级的情境下,拜登政府认为太平洋岛屿地区面临着严重的安全挑战。在拜登政府看来,中国同太平洋岛国在安全领域的合作,直接威胁到美国在太平洋岛屿地区的地缘安全。因此,拜登政府对太平洋岛屿地区的情节设置呈现出浪漫的特点,建构了严重的本体不安全状态。正如《美国—太平洋岛国伙伴关系战略》强调的那样,“中国在太平洋岛屿地区的压力和经济胁迫,有可能破坏该地区乃至美国的和平、繁荣与安全”

TheWhiteHouse.PacificPartnershipStrategyoftheUnitedStates[R].2022:4.。对此,在前两届政府对太平洋岛屿地区政策的基础上,拜登政府通过两届美国—太平洋岛国峰会,调动国内各个部门的力量,制定了迄今为止美国对太平洋岛屿地区最为完整的政策。更为重要的是,拜登政府已经把这些政策提升为美国的国家战略,将其作为“印太战略”的一部分。为了尽快落实《美国—太平洋岛国伙伴关系战略》,拜登政府迫切地呼吁国会、国际开发署等国内部门提供支持。总体来看,拜登政府对太平洋岛屿地区的政策在尊重太平洋岛屿地区主义的基础上,几乎涵盖政治、经济、外交、环境、防务、文化、安全等各个领域,对接“蓝色太平洋2050大陆战略”框定的七大主题领域,涉及单边层面和多边层面。同前两届政府对太平洋岛屿地区政策相比,拜登政府更为关注太平洋岛国的本体,而不只是强调美国的本体因素。因此,拜登政府对太平洋岛屿地区的政策更为全面、具体和完善。具体而言:

第一,政治领导与地区主义。拜登政府重申坚定和持久的政治意愿和领导力对于推进太平洋岛屿地区优先事项及尊重太平洋文化、价值观和传统的重要性,致力于合作支持和培养以尊重太平洋岛屿地区主义为基础的领导力,促进性别平等和社会包容。为支持太平洋岛国的发展愿望,创造一个稳定、安全、包容和繁荣的地区环境,拜登政府重新承诺加强同太平洋岛国的双边和多边合作,支持“蓝色太平洋2050大陆战略”的实施。

第二,伙伴关系与合作。为更好地维持美国与太平洋岛国之间的伙伴关系,拜登政府构筑了同太平洋岛国稳定的高层集体会晤机制。美国—太平洋岛国峰会是美国与主要太平洋岛国首脑之间的会晤,可见级别相当之高。迄今为止,该峰会已经举办了两届,取得了丰硕的成果。美国—太平洋岛国论坛领导人会议是美国与太平洋岛国领导人高层集体会晤的另一机制。拜登政府充分利用这一机制,强化同太平洋岛国论坛的接触,承认太平洋岛国论坛是太平洋岛屿地区优先事项的确定者和资源分配的推动者。

第三,气候变化与自然灾害。“蓝色太平洋2050大陆战略”认为气候安全是太平洋岛国的最大安全威胁。

PacificIslandsForumSecretariat.2050StrategyfortheBluePacificContinent[R].2022:21.在延续以往政府重视太平洋岛国气候变化的基础上,拜登政府将继续同太平洋岛国合作,增强将全球气温上升限制在1.5摄氏度的全球雄心,加速清洁能源转型,并帮助太平洋岛国适应和减缓气候变化的影响。

第四,海洋与渔业。拜登政府支持对太平洋岛国渔业及其他沿海和海洋生态资源进行可持续、包容和公平的管理和开发,这对太平洋岛国经济和粮食安全至关重要。为确保蓝色太平洋大陆的界限,维护太平洋岛国的海洋权利,拜登政府将与太平洋岛国及其他国家合作,以实现合法建立和维护海洋基线及外部界限的目标。

第五,投资和贸易。拜登政府计划与太平洋岛国继续共同努力,促进新的贸易和投资机会,深化贸易关系,以促进太平洋岛国可持续和包容性增长。拜登政府致力于与盟国和伙伴合作,通过加强贸易和投资联系,推动太平洋岛国的经济增长和繁荣。同时,拜登政府将提供经济援助,以帮助太平洋岛国完善基础设施和确保宏观经济稳定,并继续支持太平洋岛国从新冠疫情中恢复过来。

第六,和平与安全。美国长期以来一直支持太平洋岛屿地区的和平、安全、稳定和繁荣。拜登政府继续寻求采取促进该地区安全的举措。一是增强海域态势感知能力。在2022年的美日印澳四国领导人峰会上,四国领导人宣布建立印太海域意识伙伴关系,以增强现有的海域态势感知能力。印太海域意识伙伴关系利用商业卫星射频数据收集等创新技术,为东南亚、印度洋地区和太平洋地区的合作伙伴提供有关其海域活动的近实时信息。

AustraliaGovernmentDepartmentofthePrimeMinisterandCabinet.IndoPacificPartnershipforMaritimeDomainAwareness[EB/OL].(20230520)[20231001].https://www.pmc.gov.au/resources/quadleaderssummit2023/indopacificpartnershipmaritimedomainawareness.为了向这三个地区的海事机构提供射频数据,印太海域意识伙伴关系启动了试点项目。其中,太平洋试点是拜登政府较为重视的项目,旨在将尖端的海域态势感知技术引入太平洋岛屿地区。拜登政府打算与国会合作,提供1140万美元来支持太平洋试点。二是加强情报共享。美国国务院下属的国际麻醉品和执法事务局将同太平洋岛国论坛渔业署、大洋洲海关组织等机构合作,加速信息分析和交流,加强区域机构和太平洋岛国国内打击跨国犯罪单位之间的互操作性和司法协助网络。三是联合开展海上军事演习。为了提高美澳的战备水平,2021年6月,美澳发起“护身军刀”(TalismanSabre)行动。2023年7月,美澳再次发起“护身军刀”行动,在这次行动中,共有澳大利亚、美国、加拿大、斐济、汤加、法国、德国、英国、巴新等国的超过30000名军人参加。

AmericasNavy.U.S.NavySEALs,AustralianSpecialForcesConcludeTalismanSabre2023[EB/OL].(20230807)[20231001].https://www.cpf.navy.mil/Newsroom/News/Article/3487361/usnavysealsaustralianspecialforcesconcludetalismansabre2023/.同月,美国与日本、韩国、澳大利亚联合开展“太平洋先锋”演习,汇集了美国及其三个亲密盟友的2000多名海军,加强了海上互操作性。2023年的“马拉巴尔”军事演习展示了美日印澳海军的合作和互操作性,此次演习在孟加拉湾、阿拉伯海、菲律宾海和西太平洋进行。

为更好地维护太平洋岛屿地区的安全,拜登政府还致力于构建同太平洋岛国的防务合作关系。作为太平洋岛屿地区军事力量比较强的岛国,巴新和斐济是拜登政府的重点防务合作对象。2023年5月22日,美国和巴新签订《防务合作协议》和《关于打击非法跨国海上活动行动的协议》。

U.S.DepartmentofState.TheUnitedStatesandPapuaNewGuineaSignNewDefenseCooperationAgreementandanAgreementConcerningCounterIllicitTransnationalMaritimeActivityOperations[EB/OL].(20230522)[20231001].https://www.state.gov/theunitedstatesandpapuanewguineasignnewdefensecooperationagreementandanagreementconcerningcounterillicittransnationalmaritimeactivityoperations/.斐济是拜登政府在太平洋岛屿地区的另外一个重点防务合作对象。2023年8月,斐济国防军和美国印太司令部联合举办第25届年度国防首脑会议,目的是强化双方在印太地区的防务合作。

U.S.IndoPacificCommand.2023ChiefsofDefenseConferenceCommence[EB/OL].(20230815)[20231001].https://www.pacom.mil/Media/News/NewsArticleView/Article/3493043/2023chiefsofdefenseconferencecommences/.“自由联系国”也是拜登政府的关注对象。同月,美国和帕劳签署了一份扩大双边执法的协议。该协议通过提高海域态势感知能力和防止帕劳专属经济区内的非法捕鱼活动,帮助美国履行在帕劳的安全承诺。

U.S.DepartmentofHomelandSecurity.U.S.andRepublicofPalauSignAgreementtoStrengthenTieswithNewChapterinMaritimeSecurityandStewardshipinthePacific[EB/OL].(20230829)[20231001].https://www.news.uscg.mil/PressReleases/Article/3507950/usandrepublicofpalausignagreementtostrengthentieswithnewchapterin/.

第七,以人为中心的发展。拜登政府将着力推动美国与太平洋岛国和其各地太平洋岛民之间的交流,以深化双方的伙伴关系。一是建立美国与太平洋岛国的姐妹城市关系。拜登政府发起了“7为了70”的运动,通过建立新的姐妹城市伙伴关系来加深美国与太平洋岛国之间的关系。二是增加太平洋岛国的学术和工作交流机会,将太平洋岛国的学术交流机会增加一倍以上,其中包括美国—南太平洋奖学金计划、富布赖特计划和全球本科生交流计划。三是和平队重返太平洋。和平队志愿者已返回斐济、萨摩亚和汤加,与当地同行在教育、经济发展、青年和气候领域并肩工作。四是在太平洋岛国的年轻人中弘扬体育精神。五是在太平洋艺术文化节上保护文化遗产。美国于2024年6月首次在夏威夷举办第13届太平洋艺术文化节。

拜登政府对太平洋岛屿地区政策的最大特点是看似充分尊重太平洋岛屿地区主义,以该地区框定的主题领域为框架,制定其对该地区完整的政策,尤其是同盟友与合作伙伴开展了一系列新的防务安全合作。在本体不安全的驱动下,拜登政府对太平洋岛屿地区政策表面上合情合理,站在了道义制高点上,但从根本上说,拜登政府欲掩人耳目,借恶意歪曲中国在太平洋岛屿地区角色,粉饰其霸权主义角色。这一时期,拜登政府对太平洋岛屿地区政策处于相对完整阶段。

六、结论与启示

自奥巴马政府以来,美国对太平洋岛屿地区的政策一直处于演进之中,并没有处于静止状态。其中,本体安全是美国对太平洋岛屿地区政策演进的直接动力。而这三届政府的不同战略叙事,建构了本体安全、安全与不安全共存以及不安全状态。大体看来,奥巴马政府时期,中国处于发展阶段,国际影响力持续提升。奥巴马政府将中国视为解决全球问题、战胜经济危机的重要伙伴,而没有在太平洋岛屿地区公开将中国视为战略威胁。因此,这一时期,奥巴马政府处于本体安全状态,没有构筑对太平洋岛屿地区的完整政策。特朗普政府时期,美国国家实力持续下降,而中国国家实力持续提升,特别是中国在太平洋岛屿地区的影响力持续增强。出于大国竞争的需要,特朗普政府将中国在太平洋岛屿地区视为合作与竞争并存的角色,建构了本体安全与不安全共存的状态,进而开始在“印太”语境下构筑对太平洋岛屿地区的政策框架。拜登政府时期,中国在太平洋岛屿地区的经济和政治影响力达到一个新高度。在“印太战略”升级语境下,拜登政府在太平洋岛屿地区将中国视为“战略威胁”,展开同中国的全面战略竞争,建构了本体不安全状态,构筑了对太平洋岛屿地区的完整战略框架,力图全力制衡中国。未来,为了进一步确保本体安全,美国必然会不断恶意框定对中国的战略叙事,制定对太平洋岛屿地区日益完善的政策。但需要指出的是,美国基于所谓的战略叙事和本体安全,不断推动对太平洋岛屿地区政策的演变并不能站住脚,主要有以下四个原因:

第一,特朗普政府和拜登政府针对中国的战略叙事并不符合实际。中国同太平洋岛国的友好交往源远流长。自20世纪70年代建立外交关系以来,中国同太平洋岛国的交流合作不断拓宽,涵盖了贸易投资、海洋环境、防灾减灾、减贫扶贫等20多个领域。中国向太平洋岛国提供不附加任何政治条件的经济技术援助,实施了100多个援助项目,提供了200多批援助物资。中国与太平洋岛国同处亚太地区,同为发展中国家,不论风云如何变幻,双方始终是真诚相待、相互尊重的好朋友,共谋发展、互利共赢的好伙伴,相知相亲、互学互鉴的好兄弟。

新华网.中国—太平洋岛国合作事实清单[EB/OL].(20220529)[20231001].http://www.xinhuanet.com/world/202205/29/c_1128695014.htm.尽管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不断在太平洋岛屿地区抹黑中国,但太平洋岛国对中国始终坚信不疑。太平洋岛国论坛前任秘书长梅格·泰勒(MegTaylor)总结得比较客观:“中国在太平洋岛屿地区日益增强的外交和经济存在,给太平洋岛国带来了挑战和机遇。但总体而言,中国在太平洋岛屿地区的存在是积极的,为太平洋岛国提供了更多的选择和发展机会。”

PacificIslandsForum.KeynoteAddressbyDameMegTaylor,SecretaryGeneral“theChinaAlternative:ChangingRegionalOrderinthePacificIsland”[EB/OL].(20190212)[20231001].https://www.forumsec.org/2019/02/12/keynoteaddressbydamemegtaylorsecretarygeneralthechinaalternativechangingregionalorderinthepacificislands/.

与中国相反,美国在太平洋岛屿地区一直扮演着破坏者的角色。1946—1958年,美国选择马绍尔群岛的比基尼环礁和埃尼韦塔克环礁作为探索核武器破坏性影响的战区。在西方文明观念的驱动下,美国开始了一场殖民冒险,对土著比基尼人和朗格拉帕居民造成生理和心理伤害。除彻底改变了马绍尔群岛岛民及其子孙后代的生活外,美国在太平洋岛屿地区的核试验还不可逆转地破坏了受放射性尘埃影响的环境。在将世界带入“原子时代”的过程中,美国使自己全球超级大国的地位合法化,同时使土著比基尼人和朗格拉帕居民失去了权利。

JessicaFaucher.NuclearDisplacement:EffectsofAmericasNuclearTestsonPacificIslanders[J].TheOspreyJournalofResearchandIdeas,2021,2(1):12.时至今日,美国仍然在破坏太平洋岛屿地区的环境。2021年9月16日,为了深化在“印太地区”的外交、安全和防务合作,包括同伙伴的合作,以迎接21世纪的挑战,澳大利亚、英国和美国宣布建立三边安全伙伴关系(AUKUS)。英国和美国承诺向澳大利亚提供核潜艇。随之而来的是,AUKUS极有可能在太平洋岛屿地区带来核扩散,威胁该地区的海洋环境和地区秩序。

第二,美国对太平洋岛屿地区的政策演变,本质上是“美国内湖”(AmericanLake)理念的回归,而并不是由本体安全或不安全促成的。特朗普政府和拜登政府针对中国的战略叙事秉持地缘政治思维,将太平洋岛屿地区视为“美国内湖”,对域外其他国家,尤其是同其意识形态不同的国家,保持战略拒止。“美国内湖”的理念由来已久。在19世纪美国吞并夏威夷和菲律宾的过程中,美国政治家怀特洛·里德(WhitelawReid)预言太平洋最终将变成美国的“内湖”。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的华盛顿体系的失败、日本偷袭珍珠港等使得美国的决策者确信要把太平洋岛屿地区变为“美国内湖”。

HalMFriedman.CreateanAmericanLake:UnitedStatesImperialismandStrategicSecurityinthePacificBasin,19451947[M].London:BloomsburyPublishing,2001:17.1949年,道格拉斯·麦克阿瑟(DouglasMacArthur)在担任盟军最高指挥官的巅峰时期,将这个军事化地区描述为“盎格鲁撒克逊之湖”。在以苏联解体为标志的新自由主义“世纪末期”期间,它成为“环太平洋”。中国作为美国霸权的“战略竞争对手”,使“美国内湖”理念重新成为美国战略的基石。

MarkTsengPutterman.ChinaandtheAmericaLake[J].MonthlyReview,2021,73(3):25.

第三,美国对太平洋岛屿地区的政策演变并不能保障其本体安全。事实上,美国在太平洋岛屿地区的本体不安全并不是由中国造成的,而是美国内部面临各种问题的必然结果。根据皮尤研究中心的调查,公众列出的美国面临的首要问题包括通货膨胀、医疗保健负担能力、吸毒成瘾和枪支暴力。通货膨胀仍然是共和党人和倾向共和党的独立人士最关心的问题。77%的人表示这是一个非常大的问题。至少三分之二的共和党人也将道德价值观、非法移民和预算赤字视为首要问题。

PewResearchCenter.Inflation,HealthCosts,PartisanCooperationamongtheNationsTopProblems[R].2023:129.理查德·哈斯(RichardHaass)强调,美国复兴的主要重点是恢复美国权力的经济、社会和物质基础。美国国内面临的挑战事实上是多方面的,各种挑战不胜枚举。美国的领导力取决于美国首先应该把自己的国家搞好,这要求其在国外采取行动时就必须更加克制,在国内则必须更加有条不紊。

[美]理查德·哈斯.外交政策始于国内:办好美国国内的事[M].胡利平,王淮海,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5:108142.

第四,美国对太平洋岛屿地区政策的演变不仅口惠而实不至,而且没有真正尊重太平洋岛屿地区主义。美国对太平洋岛国的很多承诺并没有兑现,只是停留在口头上。比如,美国对太平洋岛国的资金拨款,需要经过国会的同意。然而,国会效率比较低下,往往需要经过系统的论证和调研,才能划拨资金。国会尚未批准拜登政府在首届美国—太平洋岛国峰会上作出的8.1亿美元资金援助承诺。美国在太平洋岛国的新大使馆人员配置尚且薄弱。重新谈判的“自由联系条约”也有待国会批准。

PacificIslandTimes.TheUSPacificIslandsPartnership,OneYearon[EB/OL].(20230922)[20231001].https://www.pacificislandtimes.com/post/theuspacificislandspartnershiponeyearon.

参考文献:

[1]曹德军.大国竞争中的战略叙事——中美外交话语博弈及其叙事剧本[J].世界经济与政治,2021(5).

[2]李巍.从体系层次到单元层次:国内政治与新古典现实主义[J].外交评论(外交学院学报),2009(5).

[3]梁甲瑞,曲升.全球海洋治理视域下的南太平洋地区海洋治理[J].太平洋学报,2018(4).

[4]梁甲瑞.地缘政治特征、印太战略升级与拜登政府的蓝色太平洋伙伴[J].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2023(2).

[5][美]理查德·哈斯.外交政策始于国内:办好美国国内的事[M].胡利平,王淮海,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5.

[6]门洪华.构建中国大战略的框架:国家实力、战略观念与国际制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7]任慕,王文奇.国际关系本体安全理论的批判与重构——以本体安全的实现路径为中心[J].太平洋学报,2023(9).

[8]山秀蕾,刘昌明.话语转向、安全叙事与拜登政府的对华战略[J].太平洋学报,2023(7).

[9]宋秀琚,叶圣萱.浅析“亚太再平衡”战略下美国与南太岛国关系的新发展[J].太平洋学报,2016(1).

[10]王国梁.21世纪的太平洋——在政治、经济、军事上的重要性评价[J].人文地理,2003(2).

[11]王华.太平洋史:一个研究领域的发展与转向[J].世界历史,2019(3).

[12]汪金国,魏衍学.本体安全视角下的澳大利亚对外政策演变[J].外交评论(外交学院学报),2023(3).

[13]许晋铭,曹德军.国际关系中的战略叙事及其影响机制探析[J].太平洋学报,2022(8).

[14]赵菩,李巍.霸权护持:美国“印太”战略的升级[J].东北亚论坛,2022(4).

[15]薛丽.战略叙事、本体安全与对外政策演化:美国对“一带一路”的叙事研究(2013—2021)[D].北京:外交学院,2021.

[16]CastroR.TheObamaAdministrationsStrategicRebalancingtoAsia:QuoVadisin2017?[J].PacificFocus,2018,33(2).

[17]DroesslerH.WhosePacific?U.S.SecurityInterestsinAmericanSamoafromtheAgeofEmpiretothePacificPivot[J].PacificAsiaInquiry,2013,4(1).

[18]FaucherJ.NuclearDisplacement:EffectsofAmericasNuclearTestsonPacificIslanders[J].TheOspreyJournalofResearchandIdeas,2021,2(1).

[19]FirthS.NewDevelopmentsintheInternationalRelationsofthePacificIslands[J].TheJournalofPacificHistory,2013,48(3).

[20]FranzB.NarrativeTimeandInternationalRelations[J].JournalofInternationalRelationsandDevelopment,2022,25(3).

[21]FriedmanHM.CreateanAmericanLake:UnitedStatesImperialismandStrategicSecurityinthePacificBasin,19451947[M].London:BloomsburyPublishing,2001.

[22]GiddensA.ModernityandSelfIdentity[M].NewYork:PolityPress,1991.

[23]HagstrmL,GustafssonK.NarrativePower:HowStorytellingShapesEastAsianInternationalPolitics[J].TheCambridgeReviewofInternationalAffairs,2019,32(4).

[24]HeG.TheNarrativeTurnintheStudyofInternationalRelations[J].AcademicJournalofHumanitiesandSocialScuences,2022,5(6).

[25]KinnvallC,MitzenJ.AnIntroductiontotheSpecialIssue:OntologicalSecuritiesinWorldPolitics[J].CooperationandConflict,2017,52(1).

[26]LanteigneM.WaterDragon?China,PowerShiftsandSoftBalancingintheSouthPacific[J].PoliticalScience,2017,64(1).

[27]MaZBQOJE4j0nce5R/hn/ILlQ==inesDR.NarrativesMomentandSociologysPhenomena:TowardaNarrativeSociology[J].TheSociologicalQuarterly,1993,34(1).

[28]MiskimmonA,OLoughlinB.ForgingtheWorld:StrategicNarrativesandInternationalRelations[M].AnnArbor:UniversityofMichiganPress,2017.

[29]MitzenJ.OntologicalSecurityinWorldPolitics:StateIdentityandtheSecurityDilemma[J].EuropeanJournalofInternationalRelations,2006,12(3).

[30]MorganW.OceansApart?ConsideringtheIndoPacificandtheBluePacific[J].SecurityChallenges,2020,16(1).

[31]NoortCV.StrategicNarrativesofthePast:AnAnalysisofChinasNewSilkRoadCommunication[J].GlobalSociety,2019,34(2).

[32]RicoeurP.TimeandNarrative[M].Chicago:UniversityofChicagoPress,1990.

[33]ShambaugD.AssessingtheU.S.‘Pivot’toAsia[J].StrategicStudiesQuarterly,2013,7(2).

[34]SomersMR.TheNarrativeConstructionofIdentity:ARelationalandNetworkApproach[J].TheoryandSociety,1994,23.

[35]TsengPutterma0dcddc0179d8df2be6e3e3f4834af8f03138f56c842dd75af6ca8690a09a8f55nM.ChinaandtheAmericaLake[J].MonthlyReview,2021,73(3).

[36]WallisJ,PowlesA.BurdenSharing:TheUS,AustraliaandNewZealandAlliancesinthePacificIslands[J].InternationalAffairs,2021,97(4).

[37]WuZ.ClassicalGeopolitics,RealismandtheBalanceofPowerTheory[J].JournalofStrategicStudies,2017,41(6).

(责任编辑:陈思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