衢州:法治政府建设监督的五年蝶变
2024-07-30刘俊
人大开展法治政府建设监督既是宪法和法律赋予的重要职责,也是推进法治政府建设的重要保障。衢州市人大常委会法治政府建设监督历经五年的迭代升级,建立了较为完备的监督体系,监督触角延伸到具体部门、重点执法领域,使监督有了更加明确的指向和抓手,变得更加系统化、精准化、常态化和长效化。
回顾五年的蝶变历程——
2020年,市人大常委会书面审议市政府关于法治政府建设情况的报告,研究建立常态化开展法治政府建设监督机制。
2021年,市人大常委会首次听取审议市政府关于法治政府建设情况的报告,采取“审议意见+问题清单”形式交市政府办理。
2022年,市人大常委会首次组织32 个市政府工作部门主要负责人向人大常委会报告依法履职情况,并进行满意度测评。
2023年,市人大常委会首次运用法治政府建设监督数字化应用场景形成分析报告,为常委会审议提供参考。
2024年,形成较为完备的“1+32+5+1”监督体系,即1个政府专项报告,32个部门负责人依法履职报告,行政审判、行政检察、行政领域信访、行政复议和应诉、人大数字监督等5大参阅报告,1次满意度测评,全方位对市政府及其工作部门开展“法治体检” 。
紧扣中心工作“重点督”
五年来,衢州市人大常委会先后聚焦营商环境优化提升“一号改革工程”、“大综合一体化”行政执法改革、“三支队伍”建设等中心工作,以及人民群众普遍关心的生态环保、电信反诈等问题,要求市政府及其工作部门负责人专章报告重点工作开展情况,剖析问题短板,明确下一步工作思路。市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聚焦中心工作和民生热点,紧盯瓶颈问题、深挖难点痛点,提出高质量的审议意见,从而推动重点问题的切实解决。
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2023年、2024年,衢州市人大常委会连续两年聚焦法治化营商环境,要求政府及其工作部门负责人专项报告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推进情况和优化提升营商环境的思路举措。
市人大常委会通过营商环境“重点督”,推动制定了《衢州市优化涉企服务若干规定》,出台《衢州市人大常委会关于进一步优化提升营商环境的决定》,实施《衢州市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二十条措施》,进一步完善了制度保障;推动出台了涉企“有礼执法”专项工作意见、工作指引,实施17项“有礼式”执法工作举措,有效提升了行政执法质效;推动构建“1+N”营商法治服务专区、“1+6+N”预防性重点产业合规体系,涉企法治服务更加完备。
紧盯“关键少数”“精准督”
“我市涉外法治建设正处于起步阶段,运行机制、保障机制、人才队伍还需提升,涉外法律服务产品开发能级还不够。下一步我将认真履行商务部门涉外法治重要职责,加强企业合规建设指导,及时提供贸易预警监测服务,强化贸易救济服务,建立涉外法治人才库,构建全过程企业护航体系。”市商务局局长郑文建在履职报告中说。
领导干部是“关键少数”,“一把手”能否带头尊法学法守法用法,关乎法治政府建设的成效和进展。市人大常委会精准抓牢“牛鼻子”,连续三年组织市政府32个工作部门主要负责人向市人大常委会报告依法履职情况并进行满意度测评,通过晾晒比拼、审议点评、量化评分,倒逼“一把手”强化法治思维、提升法治素养,切实履行好法治政府和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
多位参加测评的部门主要负责人表示,“一把手”述法从“纸面”走到“台上”,述出了差距、述出了压力、述出了责任,人大审议点评、量化评分也“辣味十足”,确实让其“红了把脸、出了把汗”,在今后的工作中要更加压实法治责任,扎实推进部门法治化建设,全面提升依法决策和依法行政的水平和能力,提升人民群众法治满意度和获得感。
突出多维评判“科学督”
“从参阅报告来看,去年全市行政诉讼败诉案件中,乡镇(街道)败诉占比近60%,其中涉及行政协议、行政强制、房屋征收补偿的占50%,说明少数基层政府的行政行为还存在一定瑕疵。为此,建议要特别重视土地征收、房屋拆迁、违法建筑强制拆除等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行政争议多发领域,进一步提升基层政府依法行政能力水平。”市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张群英在审议时说。
2022年起,与法治政府建设密切相关的行政审判、行政检察、行政领域信访、行政复议行政应诉情况参阅报告被引入,并通过数字化手段形成人大法治政府建设监督分析报告,多维度对政府及其工作部门依法行政情况进行科学评判和精准画像,为常委会审议提供客观、公正、翔实的佐证材料。
常委会组成人员根据听取审议情况,对市政府落实人大审议意见情况和32个政府工作部门主要负责人依法履职情况分别给予满意度评价,现场填票、当场亮分,测评结果书面反馈至市政府及其工作部门,同时抄送至市委组织部,真正起到了促进推动作用。
构建监督闭环“持续督”
持续监督,挖掘深度,衢州市人大常委会连续五年将法治政府建设列入监督计划,以持续监督、一抓到底的韧劲强化对法治政府建设的监督,有效助推依法行政水平的提升。
跟踪监督、制发审议意见和问题清单交办政府及其工作部门、跟踪督促落实、次年听取整改情况……五年来,市人大常委会共提出审议意见、问题清单50多条,其中有30多条已经得到有效解决或者改善。利用法治政府建设数字化监督应用场景,市人大常委会对部门法治指标进行实时监测、及时提醒反馈,找准痛点堵点薄弱点实施有效监督。衢州在法治浙江(法治政府)考核中连续两年获评优秀,2023年全省排名第二,并创成“全国市域治理现代化试点合格城市”。
通过五年持续监督推动,全市领导干部法治意识和依法行政水平有效提升,重大决策法治保障更加到位,政府行政效能不断提升,法治化营商环境持续优化,法治建设满意度继续领跑全省,为加快建设具有强大吸引力、辐射力、带动力、引领力的四省边际中心城市提供了坚实的法治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