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音乐美学视域下当代民族管弦乐的创新思路

2024-07-29朱诺雅孙颖

艺术大观 2024年14期

作者简介:朱诺雅(2004-),女,江苏泰州人,本科,音乐学专业;孙颖(1993-),女,江苏泰州人,博士,讲师,从事音乐学、艺术管理研究。

摘 要:在民族管弦乐的发展历程中,其在音乐领域所扮演的角色日益凸显,成为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回顾过去,民族管弦乐的研究路径往往呈现出一定的相似性,研究通常从历史渊源和曲目创作等方面进行。因此,本文拟采用文献研究法和跨学科研究法,通过这两种方法的结合,研究音乐美学视域下民族管弦乐的创新思路,为未来的研究提供新的方向和思路,期望本研究能够对民族管弦乐的发展带来积极的影响。

关键词:民族管弦乐;音乐美学;《和鸣》;创新

中图分类号:J6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0905(2024)14-00-03

一、概况

(一)历史基础

中国民族管弦乐历史悠久,最早可追溯到先秦时期,从1978年曾侯乙墓中乐器出土情况判断,在当时已有大规模的钟鼓乐队。汉魏时期,鼓吹乐成为器乐合奏形式的延续。宋代以后,市民音乐兴盛开始出现弦索乐与丝竹乐,这些均为后期民族管弦乐的形成奠定了基础。20世纪后,受西方管弦乐的影响,中国民族管弦乐逐渐发展成熟。1920年,郑觐文等人在上海成立的大同乐会是早期探索,当时乐团编制约三十人,致力于传统乐器改造和创新。1935年,中央广播电台国乐团成立于南京,为中国最早的正式民族管弦乐团,一直努力于乐团编制的改进以及乐器的改革。1953年,中国广播民族乐团在北京成立,在彭修文等人的努力下,在乐团声部编制、乐曲创作,以及乐器的改进上都有显著成绩。在不断探索和创新中,民族管弦乐得以迅速发展。在当今多元化的音乐环境中,民族管弦乐发展中蕴含的巨大潜力如何被开发,成为亟待思考的问题,要对民族管弦乐发展提出建设性的建议,就要从过往的发展历程中总结出问题和经验。

(二)现状分析

对于民族管弦乐发展研究主要从20世纪中叶开始,从20世纪至21世纪的文献研究来看,焦点大致集中于两个方面,一是对民族管弦乐当前问题、未来发展的综述,二是以当时民族管弦乐代表性作品为例进行分析和论证。在当时,已经出现了一批有民族特色的管弦乐作品,如《秦韵》《水之声》等。大多数文献在研究时都提出民族管弦乐要植根于民族传统音乐的基础之上,乐队的配器应合理丰富且具有民族特色。应借鉴西方和声、结构的创作手法,而不是生搬硬套,确保运用不是突兀孤立的。[1]从现在来看,这一时期民族管弦乐的研究为之后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21世纪后的文献研究,焦点仍集中于研究20世纪民族管弦乐发展的两个方面,并且进一步针对民族管弦乐中的各个环节出现了专题性研究,并发掘了新的角度。比如,出现以下几个专题,低音乐器的改革分析、配器的音响特征分析等。以配器音响特征为例[2],对吹管、弹拨、拉弦、打击四声部的构成及其音响特征进行了详细的分析,进一步探索新的音响组合,实现配器音响合理化的观点。在这一阶段还有文献提出“昔日之旧乐”化为“今日之古乐”的新角度,借此来创作民族管弦乐。用读古史、看古谱、借古音等方法,在此基础上反复推敲古乐的乐音、乐风、乐意,探索求新。从这一时期文献研究中不难发现,研究数量激增,对于民族管弦乐问题的关注度提高,分析手法更专业,角度更多样化。

纵观这三十年文献研究中所反映的民族管弦乐的发展历程,民族管弦乐发展的宏观方向大致不变,并在持续发展中衍生出若干环节和方法。可以明确的是,在民族管弦乐的发展中对于本民族特色的追求是贯彻始终的,有进行民族管弦乐作品创作分析的,有针对民族乐器音响特征研究的,有进行民族管弦乐发展方向总结的。虽然研究论者很多但研究焦点类似,与其他学科理论的联合研究的文献较少。在这样的语境下,对于“旧”论题如何找寻“新”思路,笔者想从音乐美学视域探寻其研究思路,希望对此论题产生积极意义。

二、美学视域

1806年,《论音乐美学的思想》出版,首次提及音乐美学概念。音乐美学理论在阐述音乐这一抽象概念中有独特视角,其是否能作为理论支撑来为民族管弦乐的发展提供原理。下文从音乐美学视域下,将理论基础中的研究对象分为三部分进行研究。

(一)理论支撑

第一部分,对音乐本质和本体的研究。对于音乐本质的探讨,主要问题在于音乐与现实的关系,音乐能不能反映现实,如何反映现实,以及与其他艺术形式相比,音乐反映现实的方式和特殊性。对于音乐本体的研究,核心问题是音乐的感性素材、其形式与内容及其相互关系,包括音乐形式的构成及其逻辑。研究内容包括音乐的内容是什么,音乐形式如何表现内容。因此,音乐美学理论为创作演奏、理解欣赏和评价音乐作品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基础。

第二部分,对音乐实践和功能的研究,是对音乐创作、表演和欣赏这三个环节的基本规律进行研究。从创作的环节出发,对作曲家的创作思维及其规律进行研究,从表演的环节看作品的诠释和音乐表演风格的体现,从欣赏的环节研究音乐欣赏的不同方式和心理。音乐美学作为连接理论与实践的桥梁,不仅关注音乐实践的各个环节,更致力于将它们视为一个有机整体来综合考量。音乐功能的研究,涉及音乐本质特征的探索、音乐功能的历史变革,以及不同音乐体裁所展现的功能差异等多个方面。因此,音乐不仅是声音的组合,更是一种情感的传递和思想的表达,并有与之对应的功能。

第三部分,对音乐的审美研究。在音乐审美方面,要研究音乐审美经验、审美情趣、评价标准等,进一步剖析不同国家、民族、阶层人群在音乐审美观念和审美习惯上的差异性及其成因,探究这些审美观念与习惯如何与社会环境相互影响、相互塑造。同时,我们还将审视音乐在社会生活中的功能与角色,以及音乐与伦理道德之间的紧密关联。所以音乐美学理论为我们提供了对音乐作品的评价和鉴赏方法。在欣赏和评价时,不仅要关注作品的形式和技巧,更要关注其所要传达的文化内涵和思想情感。

(二)创新思路

从上述的三个主要部分看,音乐美学研究较为全面细致,能够为研究民族管弦乐发展提供原理指导。首先,从第一部分音乐本质和本体进行分析。从音乐的本质来看,民族管弦乐的创作,无论是回溯至历史中的创作,还是聚焦于当下的创新实践,均紧密围绕音乐与现实之间的联系展开,反映和诠释着现实中的各类纷繁。此外,民族管弦乐还具备多元的音响特征,融合了丰富的音乐元素,这种特殊性使民族管弦乐在反映现实时能够展现特有优势。从音乐本体来看,在民族管弦乐的作品中民族音乐素材专题研究增多,并在形式上不断创新和突破。与此同时,作品的内容也随之变得愈发丰富,实现了形式与内容的统一,也充分展现了民族管弦乐在反映现实方面的广泛性和深刻性。在此基础上,作曲家不断探索和创新,寻找符合现代审美需求的表现形式和手法。

其次,对第二部分音乐实践和功能进行分析。从音乐的实践来看,民族管弦乐涉及作曲家、表演家和听众的心理活动。作曲家需要思考和感受现实生活创作作品,演奏家需要理解作品内涵和风格特点以此来诠释,听众需要感受音乐作品情感和思想内涵,与其产生共鸣。因此,深入研究和实践这些心理因素,对于民族管弦乐的创作水平和传播效果都具有重要意义。从音乐的功能来看,民族管弦乐还具有社会功能和文化功能。通过民族管弦乐的创作和传播,可以传承和弘扬民族文化、促进文化交流与融合、增强文化认同感。通过这一理论,对创作出更多具有创新性和时代感的音乐作品以满足现代社会的审美需求,以及充分发挥民族管弦乐的功能作用,均有启发。

最后,对第三部分音乐审美进行分析。音乐审美观念随着时代和社会的发展不断变化,而民族管弦乐作为一种音乐形式,其发展和创新也将推动音乐审美观念的不断更新和完善。因此,需关注不同区域和年龄层的审美差异,才能让大多数人欣赏和理解这一音乐形式所蕴含的美感和文化内涵。例如,有的民族管弦乐作品以古典诗词中的意象为灵感来源[3],用音乐语言塑造诗歌所展现的意象,既还原了文人风骨与神韵,又为当下人们提供了一个关照自我与审视内心世界的独特视角。音乐美学对于研究民族管弦乐的意义,是通过深入挖掘音乐的本质、本体、实践、功能和审美等方面的特点和规律,为民族管弦乐的发展和研究提供有力的理论支撑,推动其不断发展和创新。

三、具体运用

在这样的理论支撑下,回顾近几年的民族管弦乐的发展。在继承和发扬传统音乐的同时,探索新的表现手法和创作理念,融合传统审美与现代意识,创作出时代特色与民族风貌兼具的作品。这些作品保留东方韵味和民族特色,通过管弦乐团形式展现多元音乐层次和情感内涵。下文将以2023年首演的民族管弦乐作品《和鸣》为例,进一步探讨音乐美学视域下当代民族管弦乐的创新思路及其具体运用。

(一)创作角度

首先,从题材的选择上《和鸣》是源自古代楚国音乐,楚国是南方民族融合的中心,其音乐亦承载着丰富的融合色彩。《和鸣》这部作品,它植根于“雅俗共赏”“以和为美”的古代音乐美学思想中。随着时代的演进,“和鸣”这一理念更是被赋予了新的内涵,它不仅是对古音的恢复与传承,更是古今音乐元素的巧妙结合与再创新。将传统音乐与时代的脉搏紧密相连,使古乐在当代社会中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和鸣》在多个层面均展现了这种古今交融的艺术魅力,这正是音乐对现实反映的生动写照。对于音乐反映现实的特殊性,体现在作品既有编钟与传统乐器的和谐共鸣,又巧妙融入了现代作曲技法,使音乐呈现出一种既传统又现代、既古朴又新颖的美学风貌。这种特殊性表达,不仅彰显了传统音乐的深厚底蕴,更展现了其与时俱进的无限可能,更是中国民族音乐文化在当代的新的价值。

其次,在音乐形式上《和鸣》将传统音乐与现代配器手法完美融合。运用现代的配器手法,将编钟与民族管弦乐结合,使古代乐器编钟焕发新活力。曾侯乙编钟分为三层八组,上层三组为钮钟,音区最高,音色清脆明亮。中层三组为南钟,音区居中,音色柔和温暖。下层两组为甫钟,音区最低,音色低沉浑厚。在《和鸣》中,中、高层编钟音的延长时间较短,但通过与弓弦乐器的结合,编钟的音头得以延续,使音乐在起伏跌宕中更显张力。通过以上这些音乐形式的构成反映出的音乐内容,正是《和鸣》作品所想表现的气势磅礴等场面。该作品还以传统的五声调式四音组作为音高核心[4],通过一系列音乐创作手法,如扩大、缩减等,使音乐在发展过程中呈现出丰富多变的层次感和深度。

(二)审美角度

《和鸣》展现了“以和为美”的美学思想,这一观念源自中国古代对和谐、统一、平衡的崇尚。在甲骨文中,“乐”字已蕴含和谐之意,代表音乐、欢乐与和谐之境。在多数文献中这种美学精神得到体现和运用,在《说文解字》中,“龢”字解释为“调也,从龠禾声。读与和同。”“龠”作为象形字,描绘了一排竹管组成的乐器形状,代表了管乐器通现在汉字中的乐。进一步解释,“音之竹管,三孔,以和众声也。”这说明,古代的乐器通过不同的音高和音色,达到和谐共鸣的效果。“和”作为中国音乐审美理论的重要观念,在《乐记》中也得到阐述[5]。其认为,音乐有着陶冶性情、和谐人心以及达到社会和谐的重要音乐功能。《乐本篇》中“乐和民声”,强调音乐能够调和民众情感,使社会更加和谐;而《乐象篇》中的“君子反情以和其志”则揭示音乐能够引导人们反思内心、调和志向,达到心灵和谐。在《和鸣》中,传统的“以和为美”美学思想得到了新的运用和发挥,作曲家通过构思和安排,将各种音乐元素和谐地融合在一起,营造出独特的音乐氛围。这种氛围既体现了传统的美学规律,又符合当代的审美需求。同时《和鸣》还通过丰富的音乐形式和表现手法,展示了音乐在陶冶性情、和谐人心方面的音乐功能。

有民族传统音乐审美的作品,因其深深植根于历史积淀和文化传统中,具有一种独特的魅力,这种魅力能够让人们在聆听音乐的过程中,将音乐与他们的生活经验、情感体验以及文化记忆相联系,从而实现联想的转换。传统音乐美学强调的是情感的含蓄表达、意境的深远悠长以及形式的和谐规整,这些特点使得音乐作品在呈现上更富于诗意和哲理,易于引发听者的共鸣和联想。这种共鸣和联想进而转化为情感上的认同和接受,使得音乐作品能够深入人心,产生持久的影响。同时,这类作品也符合传统逻辑,旋律发展脉络清晰,段落过渡自然,主题呈现与深化循序渐进,遵循音乐内在的规律性和逻辑性。总的来说,《和鸣》这部作品以“以和为美”的美学思想为核心,展示了传统音乐美学的独特魅力和当代价值。它不仅是对传统美学思想的传承和发展,也是对当代音乐创作的一种启示。

四、结束语

本文从历史基础和现状分析中提出美学视域的“新”思路。通过理论探索,对音乐美学的研究对象进行细致剖析,探讨了其能否为民族管弦乐的发展提供有力的理论支撑。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启发我们思考如何借助传统音乐审美,为民族管弦乐注入新的创新思路。最后,为了具有说服力地阐释上述观点,本文选取具有代表性的民族管弦乐作品《和鸣》,从音乐美学视域下进行挖掘,从创作角度和审美角度两方面揭示当代民族管弦乐作品在表现传统音乐审美方面的独特之处,探讨传统音乐审美如何为民族管弦乐的创作带来积极影响与新的发展机遇。本文旨在探讨民族管弦乐的创新思路,但就目前提出的思路在广度和深度上仍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我们期望通过新视域研究,促进积极进步与广泛传播,从而对民族管弦乐的未来发展产生积极作用。

参考文献:

[1]梁茂春.“民族器乐的创作与发展”系列讨论之四十一——借鉴西方交响音乐的经验挖掘传统音乐的潜力[J].人民音乐,2001(11):15-18.

[2]静恩涛.简述民族管弦乐队声部构成及音响特征[J].中国音乐,2023(04):16-29.

[3]赵倩.《意象·净土》:探索中国民族管弦乐创作新表达[J].艺术评论,2017(04):117-122.

[4]翟雨虹.亦古亦今楚韵和鸣——记编钟与民族管弦乐音乐会《和鸣》[J].音乐生活,2023(07):24-27.

[5]赵国乾.“和”与中国传统音乐的美学精神[J].音乐探索,2010(04):89-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