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数据到编码》教学设计
2024-07-24周峰王银萍
教材分析
在浙教版小学信息科技教材中,“数据”这一逻辑主线贯穿所有学段,学生在三年级学习了“数字资源”,在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学习了“泛在的数据”——认识数据、第二单元学习了“数据证明观点”——学习数据处理。在学生对数据有所了解的基础上,本单元即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内容“身边的编码”从数据延伸到编码,为四年级下册的数字化编码和解码做准备。《从数据到编码》是本单元的第一课,从标题来看,它起承上启下的作用,对接前两单元的数据,引出本单元的主题“编码”,本节课的定位是生活中的编码,为后续的学习做铺垫。逻辑关系如图1所示。
学情分析
本课的教学对象为四年级学生,他们对日常生活中编码的应用有着丰富的生活经验,同时也具备一定的思维迁移能力,但对编码的定义、编码与数据之间的关系等较为抽象的概念的理解还有一定的困难。
教学目标
①通过提炼不同编码背后的规则,了解数据与编码之间的关系。②通过体验、对比分析不同场景的应用,了解编码的多种呈现方式。③通过解读真实生活中的应用,学会从编码的视角看待学习与生活中的事物,感受编码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价值。
教学重难点
重点:了解数据与编码之间的关系。
难点:学会从编码的视角看待学习与生活中的事物,感受编码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价值。
教学策略
针对学习内容以及学情,在教学过程中运用案例分析、自主探究、小组合作等教学策略,同时,将评价标准前置,让学生根据评价维度对自己每一次活动进行评价,有效地调动学习积极性,实现“教-学-评”一致性。
教学流程
环节一:初步感知,引出课题
情境导入:教师以出差在酒店中遇到的自动外卖送餐机器人为例(如下页图2),探究其如何知道要送餐的房间,从而引出课题——从数据到编码。
设计意图:通过对“送餐机器人房间号”这一编码的分析,发现其与数学中用于计算的数值是不一样的,从而初步感知编码,引出课题“从数据到编码”。
环节二:探寻规则,初步建构
师生交流,找出校园中的编码:上课地点、班牌、教师车辆的车牌号。
布置活动一:自主找规则(如图3)。
①上课地点的编码规则:幢号教师楼层+教师名称;②班牌的编码规则:年级+班级;③车牌号的编码规则:省份+地级市+车辆序号。
小结:数据按照一定的规则进行组织得到编码。
教师组织学生开展自我评价(如图4)。
思考:同一事物的编码是否可以有不同的编码规则?通过中英文班牌的不同规则,学生总结出同一事物的编码可以有多个编码的规则。
设计意图:通过寻找校园中编码的规则,理解数据与编码的关系,引导学生了解编码规则,为后续制订编码规则做铺垫,培养学生信息意识及计算思维。
环节三:探寻方式,再次建构
问题二:编码的呈现方式有哪些?
学生回答:常见的呈现方式——数字、字母、汉字、图形等。
活动二:教师引导学生用扫码枪体验“条形码查询”系统,并观察扫描出的数字与商品上的编码有什么关系?教师组织学生开展小组评价。接着,教师利用Excel做一个“条形码查询”系统,用扫码枪扫描条形码,快速得到相应信息。
思考:这些编码有什么作用呢?学生总结得出:实现有组织有秩序的管理。
设计意图:通过观察及自主探究,让学生了解编码的不同呈现方式,感受呈现方式的多样性。学生通过自主思考,归纳出编码的作用,从而理解编码的必要性。
环节四:迁移应用,内化理解
活动三:学生分组探索不同生活场景中的编码(如图5)。场景一:自动送快递机器人画面。场景二:日常生活画面。①找出该场景中的编码。②该编码的呈现方式有哪些?③该编码在场景中的作用是什么?
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小组汇报,组织学生开展小组评价。
设计意图:检验学生是否能将所学的内容进行迁移应用,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意识,突破难点,引导学生从编码的视角看事物,感受编码在生活中的应用价值。
环节五:拓展提升,总结升华
①思考题:家里的桌椅需要编码吗?请说说你的观点和理由。
②总结:结合板书说说今天这节课的收获。
设计意图:通过开放的思考题,培养学生辩证思维,活学活用。结合板书说说自己的收获,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将自己在本节课建构的知识再次呈现,从而梳理知识点。
教学反思
1.以生为本,立足真实性
在“感知编码”环节中,创设酒店自动送外卖机器人的真实情境,通过探究发现其是利用房间号中的信息实现送餐服务,从而初步感知“编码”,引出课题。该情境对学生来说是真实体验,能很好地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为后续学习做好铺垫。在“初步建构”环节中,将学校的真实场景作为教学资源,如上课地点、班牌、车牌等编码,探寻其中的规则,拉近与学生的距离,开展深度学习,促进理解。在“再次建构”环节中,学生通过体验扫码枪扫描条形码,感受日常生活中商品查询过程,理解其中的编码原理。在“迁移应用”环节中,学生通过分析“自动送快递机器人”及“日常小区生活”的真实场景,将课堂所学的编码知识进行迁移应用,从而实现内化理解。
2.培养计算思维和信息意识,“以终为始”进行逆向设计
威金斯博士在《追求理解的教学设计》一书中提出了“逆向设计”这一概念,“以终为始”,即从学习结果开始进行逆向思考:①学习要达到的目的是什么?②达成学习目的的方法是什么?③如何证明学习达到了目的?因此,教师要以核心素养为目标,设计教学过程和教学方法,再设计相应的评价标准和评价方法。本节课对应的核心素养包括计算思维和信息意识等,这也就是本节课所要达成的目的,因此,笔者设计了相应的三个教学目标,通过三个活动达成相应目标,在活动结束后利用师生评价和自我评价反馈目标达成情况。
3.注重课堂生成,点亮高效课堂
关注课堂生成,可以让教师了解到教学预设之外的情况,可以更好地了解学生知识建构的过程及掌握情况,增强师生之间的互动,体现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使课堂教学更加高效。在“拓展提升”过程环节中,笔者设置了一道思考题:家里的桌椅需要编码吗?这是一道开放的思考题,没有唯一的答案。学生在表达自己看法的同时,无形中把自己对编码的深层理解展示出来,使教师对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有更好的了解。
点评
本节课的设计从核心素养出发,以真实情境为载体,以解决问题的问题链为线索,在感知编码、内化编码、应用编码的过程中落实核心素养,从而达成素养的培养目标。从课题来看,本节课是在“双新”(新课标、新教材)背景下的一次尝试;从浙教版教材来看,本节课不单单体现了编码之间的内在逻辑关系,还体现出了单元之间的内在逻辑关系。因此,在选择真实情境载体的时候,本节课不但考虑到了编码在现实生活中的普遍运用,而且考虑到了编码与前沿科技的结合。所以,本节课将编码跟人工智能应用进行融合,让学生充分感受到数据科技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价值,以及给生活带来的便捷。本节课在设置问题链的时候,既体现了知识之间的内在逻辑关系,同时也体现了新课标提出的学科基础性和综合性。整个问题链的设计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在三个活动中,学生除了观察、实践、合作,更多的是带着问题在做、在思考、在评价。在问题链中除了落实基本知识外,更多的是与具体的、综合性的生活情境结合,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点评人:浙江省台州市教育教学研究院信息技术教研员 王银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