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技术与数学课堂的融合
2024-07-24熊鹰
摘要:本文以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数学五年级上册《田忌赛马》一课为例,将数字技术融合到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活动中,以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能力。
关键词:小学数学;数字技术;移动终端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A 论文编号:1674-2117(2024)14-0077-03
在“互联网+”时代,借助数字技术和移动终端可以打破空间与时间的限制,实现学习过程可视化,帮助教师把握学生的真实学情,使学习真正地发生。那么,如何利用数字技术和移动终端,为学生提供个性化的学习方式、推送精准的学习资源,将数学课堂与数字化学习平台相融合呢?下面,笔者以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数学五年级上册《田忌赛马》一课为例谈一谈如何实现两者的融合。
《田忌赛马》一课原有教学存在的问题
1.不能把握学生真实的学习起点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往往会通过《田忌赛马》这个故事文本引入,接着利用多媒体技术让学生感受田忌赛马中的对策问题,引出探究的内容。这种以引入方式把《田忌赛马》的对战结果直接呈现给学生的做法,虽然达到了为学生的学习奠定基础的目的,但教师却无从知晓学生是否具有有序罗列的能力,即无法把握学生真实的学习起点。
2.缺乏动手操作,对有序罗列的认识不足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会让学生直接填写对战方式,而学生的认知处于从形象思维到抽象思维的过渡阶段,理解有序罗列有一定困难。此外,课堂中缺少实践操作,也是导致学生对有序罗列认识不足的原因。
3.展台展示耽误时间,效果不佳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求学生展示学习成果。如果在一体机上汇报,学生则需要将学习过程重新书写一遍,浪费时间;如果利用展台展示,教师则需要提前准备答题单,增加了负担,且教室后排的学生也无法看清楚,影响教学效果。
4.采取传统作答方式,无法掌握学生的真实学情
传统课后练习的作答方式往往是请一位学生回答,其他学生判断对错,或在教师公布答案后,学生通过举手示意。这样的方式具有随意性和偶然性,教师不能掌握学生的真实学情。
5.课堂按部就班,限制了学生思维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往往按照课件的顺序按部就班地讲授,导致学生只是被动接受,不会主动地思考问题,限制了学生的思维。
借助数字化平台利用移动终端打造智慧课堂
1.方案设计
(1)前置诊测,把握教学起点
课前,教师向学生推送微课,学生观看微课后在线作答,教师则通过平台分析数据掌握学生的认知起点,以及时调整课堂教学计划,真正做到“以学定教”。
(2)实践操作,深化理解
在探究田忌和齐王对战形式这一环节,教师可以将分别代表二人所属方阵的马匹图片以及记录表格下发给学生,保证学生学习资源的一致性。学生利用平台的无限复制和拖拽功能,实现模拟对战,将抽象的概念具象化,将静态的知识动态化,以深化对有序罗列的理解。
(3)智能交互,打破空间限制
利用平台的实时监控功能,教师可以随时捕捉学生的学习页面进行全班展示,打破教室的空间限制。同时,平台的互动功能可以帮助学生实现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不受时间、地域的限制。此外,学生也可以根据学习任务一键组队,进行合作学习。
(4)利用信息化平台,精准掌握学情
课堂练习可以帮助教师了解学生知识掌握的程度,教师在备课时可以设置多种题型,如选择题、连线题、游戏等。当学生完成客观题答题时,教师可以实时获取统计数据与答题情况分析;学生在平板上进行主观题作答时,教师通过课堂监控实时抓取学生的答题情况,并根据学生的完成情况进行针对性讲解。
(5)利用信息化平台,突破思维限制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需要对课堂中生成的学习资源进行适度开发,对学生的反馈资源进行适时补充,如可以让学生在课堂上自主查阅资料,了解什么是对策论以及对策论在生活中的运用。学生将查阅到的资料上传至云空间,即从资源的使用者变成了资源的创生者。通过词云功能的实时展示,打破对学生思维的限制,让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更科学、更丰富。
2.教学设计
《田忌赛马》一课的教学目标:①能有序地罗列出事情发生的所有可能性。②能选择最优策略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学情分析:通过前面的学习,部分学生已经能够有序地罗列出事情发生的所有可能性,具备一定的知识基础。
对策:①利用教师在“爱易希智慧课堂教学平台”所发素材进行实战,罗列所有对策并选出唯一获胜的方法。②利用课堂生成数据精准、快速地把握学情,及时调整课堂教学。
(1)前置诊测,把握起点
课前,教师向学生推送微课,学生观看微课,并利用平台完成前置作业(如图1)。
预设1:正确率高,说明学生能有序罗列简单事情发生的所有可能性。
预设2:正确率较低,说明该学生在罗列事情发生的所有可能性上有重复或遗漏,不能有序完成,在课堂教学中应将此作为难点进行突破。
设计意图:通过观看微课,唤醒旧知;通过前置诊测,提前掌握学生旧知的掌握情况,以及新知的认知起点。
(2)聚焦核心,探究策略
①情境创设,激发兴趣。
教师呈现《田忌赛马》一课的前半部分内容。
师:同学们,你们听说过田忌赛马的故事吗?我们一起来看看田忌是如何赛马的?
(学生观看《田忌赛马》视频前半部分,教师出示测试题,如图2所示)
预设1:正确率高,说明学生已由文本了解了田忌赛马前半部分的对战形式。
预设2:正确率低,说明大部分学生对田忌赛马前半部分的对战形式还不清楚,则向这部分学生分享视频(继续观看并再次作答)。回答正确的学生在网上自主查找与田忌赛马类似的案例并将查找到的案例上传到分享空间,作为课后拓展。
设计意图:根据系统生成数据了解学生真实的学习情况,并根据学习情况调整课堂教学流程。
②问题引爆,初探策略。
教师出示田忌和齐王分别采用同等次的马对战,田忌输掉了比赛。
生:故事里说田忌赢得了比赛,为什么这里田忌却输掉了比赛呢?(学生独立思考后发现,同等次的马,田忌的都比齐王的弱,所以田忌输掉了比赛)
师:当齐王分别出上等马、中等马、下等马时,田忌和齐王的对战只有这一种形式吗?(学生通过小组学习,罗列出田忌与齐王的所有对战形式)
设计意图:通过调取学生整体的发言情况了解学生的思维层次。同时,学生通过小组之间的补充、质疑,使罗列方式变得有序完整,突破第一个教学核心。
③合作学习,有序罗列。
生:在田忌与齐王的六种对战形式中,哪一种可以使田忌取得胜利?(教师利用平台发布选择题,学生通过学习终端做出选择)
预设1:正确率很高,说明学生已经了解了田忌战胜齐王的对战方法,则顺势进入下一环节。
预设2:正确率较低,说明学生虽然已经能够有序地罗列出所有对战形式,但是对对战的结果还有一定的认知误区。这样,就要及时地调整课堂流程,让学生继续在小组内交流六种对战的结果,并选派代表汇报。
设计意图:根据系统生成数据了解学生的认知情况,并根据学生学习情况调整课堂教学流程(学生会的不讲或略讲,不会的着重讲)。
④总结方法,升华认知。
通过补充质疑学生发现对战中的五种形式都是齐王获胜,而田忌战胜齐王的方法却只有一种。
师:田忌是不是运用这一种方法取得胜利的呢?让我们继续观看视频后半部分进行印证。(通过观看视频发现田忌正是运用了这一方法才战胜了齐王)田忌取得胜利的原因是他以局部的失利换取全局的胜利,而这就是对策论的一种重要思想(教师简单介绍对策论,以及对策论在生活中的一些实际运用)。
预设1:第一个板块没有学生进行上网查找则直接进入下一个环节。
预设2:部分学生上网查找了相关案例,请这部分学生与大家分享,以此作为对策论在生活中实际运用的一个补充。
设计意图:补充介绍对策论在生活中的运用。
(3)巩固难点,内化策略
教师出示班上6名学生的跳远成绩并出示学习要求(小组合作):①同伴每人选择3名队员,各组1队。②罗列出所有的对战形式。③同伴分工,准备汇报。
设计意图:在学生自学、互学过程中利用平台实时监控,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出现的问题,以便选择有代表性和典型性的案例进行展示。学生在互学中展示不同的对战形式与所选对策。
(4)分层进阶,运用策略
在练习题库中,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调整和下发相应的进阶练习;学生独立完成,并上传。
设计意图:平台直接收集学生的答题情况进行及时反馈,便于教师快速了解学生学情。
(5)全课小结
在课堂结尾学生总结自己的收获,并对自己的学习表现进行自我评价。教师通过数据了解学生在知识、能力、情感等方面的自我评价,为后期教学指引方向。
智慧反思
数字技术和移动终端的使用,不仅能帮助教师精准把握学情,克服教学中的随意性,实现了教学由基于经验地教向科学地教的转变。同时,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动力,提高了学习效率,培养了学生的数学思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