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成式人工智能应用于英语教学之初探
2024-07-24梁洁仪
摘要:本文基于微课程教学法,借助生成式人工智能(AIGC)助力学生从事英语微项目学习活动,并分析了生成式人工智能在微项目学习中的良好成效与不足之处,对中小学教师如何跟上科技时代的步伐,引导学生用好生成式人工智能具有发人深省的意义。
关键词:人工智能;微课程教学法;英语微项目学习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A 论文编号:1674-2117(2024)14-0070-03
基于微课程教学法的英语教学
微课程教学法课程理论按照系统最优化的原则,用教学方式组合教学要素,指导学生课前通过阅读自主学习任务单的达成目标,搞清“学什么”“学到什么程度”以及“如何学”,并在自主学习中,通过阅读教材和观看配套学习视频的方式,独立且高质量地完成自主学习任务单的学习任务,为课堂内化知识“铺路建桥”。在课堂学习中,它能引导学生通过完成检测巩固课前自主学习成果,通过完成进阶作业从事横向拓展,通过微项目学习把所学知识与情境活动结合起来,完成知识的内化。这一学习方式遵循了从学习知识到内化知识的学习规律,学生始终是学习的主体,因而能较大限度地拓展学生的学习能力,也能较好地发展学生的英语核心素养。[1]
生成式人工智能在英语微项目学习中的应用
笔者参与了在苏州举办的第六届微课程教学法暨数字化创新教学观摩会,并执教了一堂八年级英语课,课题是Unit 4 A good read中的Reading I Gulliver in Lilliput。在这堂课的微项目学习中,笔者引导学生用生成式人工智能(AIGC)助力英语学习,取得了初步成效。
1.微项目学习前的学习基础
微课程教学法将学生学习划分为课前学习和课堂学习两大部分。课前学习要完成知识的学习,课堂学习则要完成巩固新知、进阶学习和微项目学习。
在学习知识阶段,学生在自主学习任务单的引导下理解本单元的词汇和词组,并熟练运用;运用skimming阅读技巧,快速了解该节选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和事件,捕捉关键情节;通过观看配套学习视频对文章体裁、作者及其创作背景有更深的了解。
在课堂学习阶段,首先是巩固新知,完成课前自主学习成果评价的“自学检测”,然后是“进阶学习”,通过阅读特定段落迅速捕捉并理解格列佛的心理变化,通过小组抽卡演绎节选中的事件和角色的心理变化。这一过程不仅锻炼了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而且加深了他们对文本的理解和感悟。
2.微项目学习中初试生成式人工智能
本节课的微项目学习为“小人国”英文创意竞演,旨在考查并发展学生运用所学知识从事特定情境下的故事创编与演绎能力,实现知识内化与核心素养发展。微项目学习方案如表1所示。
本堂课选取的《格列佛游记》节选,仅仅是这部经典小说的冰山一角,学生在阅读后,对后续情节的发展充满了好奇心,微项目学习恰好满足了学生的这一需求。然而,剧情发展竞演活动要求学生进行剧情设想和全英文讲述,这对初中生而言无疑是一大挑战。[2]
当学生在准备过程中遇到不能用英文表达的困难时,有没有便捷的方法帮助他们呢?有,那就是引入生成式人工智能。在小组讨论并构思出后续剧情后,学生操作平板与大模型对话:输入“……的英文”,AI迅速给出对应的英文单词或短语;输入“……的音标”,AI立即提供正确的音标信息,帮助学生根据自然拼读法读出单词。当然,还有学生直接在对话框中输入“……的英文和音标”来获取他们所需的准确信息。
这种交互方式极大地优化了学生从事英语编创的体验,不仅提升了学习效率,扩展了词汇量,还保证了发音的准确性,从而使学生的创意热情高涨,剧情演绎得以流畅进行。
生成式人工智能助学之悟与思
1.感悟
在英语微项目学习中运用生成式人工智能,不仅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方式,还为学生提供了更为丰富、个性化的学习体验。在此次“小人国”创意竞演微项目中,大多数学生积极投入,充分发挥想象力推测剧情,主动利用“AI对话”功能解决词汇难题,自信地展现了自己的风采。从课堂学习情况来看,生成式人工智能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阅读兴趣,有利于提高口语表达能力,使学生敢于在竞演活动中展现自我。
作为教师,初次尝试将人工智能融入英语学习,面临着人工智能如何与教学有效整合的问题。在使用AI辅助教学的过程中,笔者意识到,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至关重要,学生需要学会如何有效地利用AI工具来提升自己的英语水平。教师在这一过程中应扮演引导者的角色,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学习策略,并鼓励他们探索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
2.反思
生成式人工智能助学具有良好的前景,能够有效地拓展英语词汇的学习广度,提升学生从事英语输出的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自信心。但是,如果操作不当,也会使学习成效大打折扣。例如,如果学生输出的指令不够准确,AI给出的答案可能无法满足学生的需求。在这种情况下,学生可以通过修改和调整指令,使其更加精确,从而获得更有用的信息。再如,有一组学生想了解《格列佛游记》的背景知识,以便更好地进行剧情推测。他们输入了“格列佛游记的背景”,但AI给出的长段背景知识对他们来说过于复杂且难以理解。为了避免这种情况,教师应引导学生更专注于实际需要的信息,如可以通过输入“格列佛在小人国的经历”来获取更具体、更相关的内容。同时,过度依赖AI获取精确信息可能会限制学生的想象力和创新思维。因此,在这个环节中,应明确仅在遇到单词或英文表达困难时利用AI对话功能,而不是完全依赖它来构思剧情。教师需要提供更多的使用指导和练习,帮助学生逐渐理解并掌握AI对话的正确方式,从而在学习中更好地发挥其价值。
以下是一些需要改进的环节:
①忽视AI工具。部分学生在面对词汇难题时,并未主动寻求AI的帮助,而是选择跳过或猜测,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他们对剧情的理解和表达。
②使用不当。有些学生在使用AI对话功能时,过于依赖AI,没有将其作为一个辅助工具来提升自己的学习,而是直接复制粘贴AI给出的答案(如表2),缺乏独立思考和创新能力。
③缺乏主动性。部分学生虽然使用了AI技术,但仅仅是被动地接受信息,没有主动提出问题或进行深入的探讨,导致学习效果不佳。
这些环节提醒笔者,在利用人工智能技术辅助学习时,需要注重培养学生的主动性和独立思考能力,让他们真正将AI作为一个工具来提升自己的学习能力,而不是仅仅作为答案的提供者。
参考文献:
[1]常巨娣.初中英语课堂教学中“微课程”的设计策略分析[J].新课程(下),2019(11):120.
[2]金陵.微课程教学法实验与把握新课标的关键[J].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22(06):68.
作者简介:梁洁仪(1998—),女,初中英语教师,研究方向为初中英语教学。
本文系2024年北京师范大学未来教育创新中心课题“基于微项目学习的学科实践活动设计与实施”(编号:AICFE-ZKT-2023135)、2024年广东省基础教育课程教学改革深化行动专题研究项目“基于生本智慧教育理念下的微项目学习”(粤教教研函[2024]1号)的阶段性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