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漫谈:用审辩的思维去阅读
2024-07-24张勤坚
张勤坚
江苏省太仓市实验小学
tczqj@163.com
去年十二月,在深圳偶遇北京语言大学的谢小庆教授,并有幸拜读了他的大作《审辩式思维》。《审辩式思维》一书分上下两篇,上篇是理论知识,下篇则由“道德与人生”“历史与现实”“文学与艺术”“教育与教学”四个部分24个案例组成。建议大家可以直接从下篇的案例看起,等遇到一些阅读和理解上的偏差时,再回头去看上篇的概念、理论、方法及工具等基础知识,可收事半功倍之效。
审辩式思维能让我们透过事件的浅层理解去深入探究——质疑、分析、理解和判断。例如,在面对道德困境时我们如何坚守原则正确抉择,从历史与现实的比对中学会理性与客观,在文学和艺术里解读品味其深层价值,从教育与教学现象中发现问题并提出改进意见。你看,在阅读一个有趣故事时,允许你随意指点,还负责包教包会,这么有意思的阅读,得冲!
想起新冠疫情期间跟孩子们一起在教室大屏上看电影的场景,就颇有点“审辩式思维”训练的意思:电影选的《传染病》,是希望孩子们能从电影中观照现实生活,观影结束还有作业任务,每个人需要独立完成手绘思维导图,主题没有直接锁死在故事梗概上,而是孩子们各自去找线索。
我和孩子们一起讨论了很多问题(同年级六个班的问题不尽相同)。例如,电影放映前猜电影的主角是谁?有孩子猜测妈妈可能会是主角,结果一出场就染病死了,妈妈只是整个故事的开始(引子);有孩子觉得联合国派遣的医生一定是主角,结果一到香港就被当地接待官员绑架了,随后有治病救人殉职的医生和在自己身上做疫苗实验的医生接力拯救全人类;有孩子认为爸爸活到了最后应该算是主角(有点不确定),是他身上的抗体让人类有了希望,可也有人反驳说,爸爸只是个带有抗体的普通人,我表示赞同,爸爸是这场灾难的亲历者和受害者,电影更像是一部通过爸爸眼睛拍摄的纪录片;有人在记者出场时兴奋起来,认为主角终于出现了,但期望有多高,失望就有多大,原来只是一个骗子、小丑、坏蛋。故事结束,孩子们还是没能确定这部影片的绝对主角,于是,《传染病》在孩子眼里就成了一部“没有主角”的电影,但我告诉他们,也可以称之为“人人都是主角”的电影,是一群平凡英雄拯救了我们人类。
类似的问题随着电影的发展,会不断被引导和提出。例如,电影故事是从第二天开始叙述的,我让孩子去“溯源”:第一天去哪儿了(第一天到底发生了什么);传言“连翘”可以预防病毒(你会跟风去抢购吗);超市和药店里的打砸抢(你会同情他们的行为吗)……
唯有这样不停地追问和反思,孩子的思维才会跟着问题进一步思考和进步。
最后,向大家推荐一部2006年的老电影——由斯蒂夫·平克执导的《录取通知》,说的是高中毕业生巴特比·盖恩斯没考上大学,于是他伪造了一封来自“南哈蒙理工学院”的录取通知欺骗父母,当父母提出去学校参观时,骑虎难下的巴特比居然租借了一所废弃的精神病医院,和一群同样无处可去的“学渣”共同将其改造成一个貌似正规的大学校园。没有任何资质的野鸡大学必定会受到多方质疑并面临关停风险。
那么,这所学校的最终命运又如何呢?去看看吧,那里或许就隐藏着我们缺失已久的教育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