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人工喂养需要注意的问题
2024-07-23朱慧
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有时新生儿妈妈不得不采用人工喂养的方法来喂养宝宝。那么,如何保障新生儿人工喂养的高效性便成为一个备受关注的问题。
什么情况下选择人工喂养
1.新生儿出现代谢性疾病
新生宝宝如有半乳糖血症或苯丙酮尿症的代谢性疾病,母乳喂养会加重疾病,应选择特殊配方奶粉喂养。
2.妈妈出现乳头疾病
患有严重乳头皲裂或者乳腺炎等乳腺疾病的妈妈,应暂停母乳喂养,及时治疗,以免病情加重,但一定要挤出母乳,等痊愈后再喂养。如果妈妈的乳头或乳晕附近有活动性单纯疱疹病毒感染时,也应暂停哺乳。
3.存在母婴传播性疾病
患有活动性结核、肝炎、艾滋病或被巨细胞病毒感染的妈妈,病毒可通过乳汁传播引起宝宝感染,应禁止母乳喂养,改用人工喂养。
如何选择代乳食品
代乳食品的选择至关重要,需要参考宝宝的具体情况。
1.配方奶粉
一般而言,四个月以内的婴儿,可以选择专业的低蛋白质婴儿配方奶,其主要原料是牛乳,并参考母乳构成,可以满足1~6个月婴儿的生长需要。等到宝宝长到6个月以后,建议选用适于较大婴儿的配方奶粉、成长奶粉,并添加辅食,为其生长发育提供足够的营养。
除了婴儿配方奶粉,还可以选择羊乳,其含有丰富的脂肪和蛋白质,但是其叶酸和维生素B12含量特别少,如果长期单一饮用容易引起婴幼儿贫血。
2.特殊奶粉
一些疾病患儿需要在医生指导下摄入特殊奶粉,比如无乳糖奶粉、水解蛋白奶粉、氨基酸奶粉等,一些对于乳类蛋白质过敏严重的患儿,可以大豆作为配方和代乳食品。
为宝宝挑选配方奶粉时,应避免含有棕榈油、全脂奶粉或乳脂等成分的婴幼儿配方奶粉,尽量选用精制植物油配方,宝宝喝了不上火,对钙质和脂肪的吸收会更好,这样才有助于婴幼儿骨骼发育和能量的吸收。
3.奶粉浓度
奶粉浓度配比至关重要,初生婴儿的胃容量较小,消化系统尚未完全发育,因此需要较稀的奶粉浓度,通常建议使用1:30的奶粉浓度。4个月以上婴儿,可以逐渐增加奶粉的浓度,一般建议使用1:25的奶粉浓度。对于低体重儿、早产儿或者有健康问题的婴儿,应该按照实际情况进行奶粉浓度的个性化调整。另外,和水分充足的母乳相比,人工喂养需要及时给宝宝喂水,一般必须在两顿奶之间补充适量的水。
这些事项需注意
(一) 选择合适的用具
根据宝宝的月龄选择,奶瓶可选取大口直立式玻璃制品,奶嘴应适合新生儿口腔大小和形状,以确保舒适和有效的喂养。多选择小号、圆形或扁平形状的奶嘴,同时应选择安全无毒的奶嘴材质,一般常见的材质有硅胶和乳胶。硅胶奶嘴更耐用、易清洁,而乳胶奶嘴则更柔软、更类似于母乳。奶嘴的流速应该适合新生儿的吸吮能力。一般来说,新生儿奶嘴的流速应该较慢,以模拟母乳喂养的速度。可以选择具有不同流速的奶嘴,根据宝宝的吸吮能力逐渐调整。
(二)喂养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1.控制喂奶速度和喂奶量
喂奶时不能过快或者过慢,不能一次性过多的喂养,以避免宝宝出现消化不良等。单次的喂奶量和时间需要控制在30分钟左右,并且每隔3小时左右喂养一次。喂奶之前也应该仔细观察宝宝的反应,观察其是否有过度兴奋或者哭闹的情况。如在异常情况下,应禁止喂奶。在喂奶过程中,也应保证宝宝的身体竖直,并将其头向后方倾斜,避免因为吞咽而导致胀气的发生。
2.奶温控制
一般宝宝的奶粉适合使用60度左右的温开水进行冲泡,如果水太热可能会导致奶粉营养成分丧失等,而温度过低则难以冲泡开。喂奶时给奶试温也应该以不烫手为宜。
3.喂奶姿势
护理工作人员应该取舒适的角度和姿势,例如可以坐在床边,将坐垫适当地放在腿上,同时适当地调整身体高度,同时避免手臂发生酸胀,一只手持有奶瓶,另一只手则放在宝宝的肘旁,可以用小臂适当用力来支撑宝宝身体。随着奶瓶奶量减少,可以适当调整奶瓶位置,提高其倾斜度,也可以适当松开奶瓶盖,使空气进入,以促进配方奶的流动。
(三)喂养后的注意问题
1.拍嗝
人工喂养时,可能会出现一些其他状况,例如宝宝需要拍嗝等,可以让宝宝坐在妈妈的腿上,保证宝宝的头部和胸部位置靠在妈妈的手腕部位,可以用另一只手轻轻扶住宝宝的背部,弯曲手指和手掌,朝着宝宝的背部由下而上拍打,以帮助宝宝顺利排气。注意:妈妈的动作幅度不能过大,用力过猛会起反作用。
2.奶瓶消毒
喂养时,必须保证奶瓶的清洁度,避免奶发酵和变质。清洗奶瓶必须使用专用刷,并仔细清洗奶瓶中的每一个位置,最后使用清水来进行冲洗。奶瓶的刷洗必须深入内部,应在消毒的锅中盛满热水,并将奶瓶、计量的勺子、瓶夹子等放入到消毒锅中。奶瓶、计量的勺子、瓶夹子等一般使用一周左右就要进行一次蒸煮消毒,先在消过毒的锅中盛满热水,水开后,将物品放入,蒸煮10分钟左右即可。蒸煮清洗后第一次使用时,建议再用热水冲烫消毒。当然不建议过于频繁的蒸煮消毒,这会影响婴儿的消化功能、肠道菌群的建立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