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慢阻肺就动不了?学学呼吸操!

2024-07-23马伊钱尹世珍张琳

家庭科学·新健康 2024年7期

慢性阻塞性肺病简称慢阻肺,属于一种呼吸系统疾病,发病率较高,临床典型症状为呼吸困难,活动后尤为明显,因此,许多慢阻肺患者无法如常生活,不如大家一起来学习呼吸操,有助早日康复。

改善供氧十分重要

慢阻肺患者气道受阻,引发气促、胸闷、咳嗽等不适症状,轻者可以走路,仅在剧烈活动后病情加重,随着病情持续进展,肺功能受损,氧气供应不足,无法支持患者走路活动。

改善供氧对于慢阻肺患者十分重要,大家可以进行呼吸操训练,增强呼吸肌力量,调控呼吸节律,从而达到改善呼吸功能,减轻胸闷、气促症状,促进食欲等目的。

呼吸操改善肺功能

呼吸操能够调节人体脏腑机能,改善肺功能,帮助患者建立有效呼吸,逐步恢复日常活动能力,预防并发症。需要注意的是,在正式运动训练前,首先应当对患者进行评估,医护人员会对患者的既往病史、病情进展、肺功能以及肢体功能进行分析,从而确保患者当前的身体状况可以进行运动训练。呼吸操具体做法如下——

1、缩唇呼吸:患者采取坐姿,放松身体,将嘴紧紧闭上,用鼻子进行呼吸,屏气5秒钟后,将嘴唇缩小,做出一个吹口哨的动作;慢慢进行呼气,每次运动5分钟,每天3~5次。采用缩唇呼吸能够在气管支气管内造成压力差,预防胸内高压诱发塌陷,改善肺部弹性,增加胸廓活动度,保证呼吸的协调性。

2、腹式呼吸:采取仰卧位,将手放在腹部肚脐处,放松肌肉,首先自然呼吸,随后深吸气,让腹部尽量向内收缩,再慢慢呼气,感受腹部起伏。它可以扩大膈肌活动范围,增加肺活量,对肺功能改善有益,并且腹式呼吸还可以减少腹部多余脂肪,减肥患者也可进行训练。

3、全身呼吸操:熟练掌握以上两种呼吸方法后,就可以进行全身呼吸操练习,用鼻子吸气,用嘴呼气。第一节,首先站立,吸气抬头,呼气后复位,吸气头部向左转,呼气后复位,右侧亦然;第二节,首先迈出左脚,双手抬高,交叠在胸前,吸气扩胸,呼气复位,伴随着训练时间延长,逐渐增加活动幅度,吸气后,脚向外跨一步,伸展双臂,呼气身体向左旋转,吸气回位,右侧亦然;或将伸展双臂改为双手抬高,呼气下蹲,吸气复位。每节左右交替进行4~8次,通常每日练习10~20分钟,结合自身情况做出调整。

4.完成呼吸操有困难的患者可以用适当减少训练时间增加训练次数的方法进行呼吸功能训练。譬如:可将呼吸功能训练由站位调整至坐位或由坐位调整至平卧位来进行训练。对口角歪斜不可进行缩唇呼吸的患者,则可进行手法辅助,用手协助闭合偏瘫侧的口角进行呼吸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