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政教育视域下习近平对《共产党宣言》相关思想的丰富和发展
2024-07-23孙鲁霞张微东
[摘 要]《共产党宣言》(以下简称《宣言》)既是马克思、恩格斯公开无产阶级政党自身主张的政治纲领,也是马克思、恩格斯团结、组织、动员无产阶级的生动教材,其中蕴含丰富的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教育的原理方法,直到今天仍然具有科学价值。新时代,习近平结合当前实际,创造性地丰富和发展了《宣言》关于思想政治教育的原理方法,提出了许多论断。习近平一是深化了对思想政治教育意识形态功能、人文认知功能的认识;二是深化了对思想政治教育本质属性、具体目标以及《宣言》所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基本内容的认识;三是深化了对思想政治教育实践原则、实践方法的认识。这对开展与完善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的实际工作有着极为重要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共产党宣言》;思想政治教育;习近平;意识形态
[作者简介]孙鲁霞:湖南大学建筑与规划学院讲师,主要研究方向为思想政治教育;张微东:中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研究生。
[DOI]10.19377/j.cnki.43-1531/g0.2024.02.011
习近平指出:“《共产党宣言》是一个内容丰富的理论宝库,作出的理论贡献是多方面的,值得我们反复学习、深入研究,不断从中汲取思想营养。”(习近平.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是共产党人的必修课[J].求是,2019(22):7.)《共产党宣言》(以下简称《宣言》)既是马克思、恩格斯公开无产阶级政党自身主张的政治纲领,也是马克思、恩格斯团结无产阶级、组织无产阶级、动员无产阶级的生动教材,其中蕴含丰富的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教育原理方法,直到今天仍然具有科学价值。新时代,习近平从时代和实践的需要出发,结合当前发展实际,创造性地丰富和发展了《宣言》关于思想政治教育的原理方法,提出了许多论断,其深化了对思想政治教育意识形态功能、人文认知功能的认识,深化了对思想政治教育本质属性、具体目标以及《宣言》所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基本内容的认识,深化了对思想政治教育实践原则、实践方法的认识,这对开展与完善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的实际工作有着极为重要的nCuJs2eqm4dwzELs+/yC1A==指导意义。
一 习近平丰富和发展了《宣言》关于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思想
《宣言》阐述了思想政治教育在无产阶级革命中的重要性,指明思想政治教育具有激发无产阶级的革命意志、阶级意识的意识形态功能以及满足人的精神需要、增强人的精神力量的人文认知功能。
(一)深化了对思想政治教育意识形态功能的认识
《宣言》指出:“共产党一分钟也不忽略教育工人尽可能明确地意识到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的敌对的对立,以便德国工人能够立刻利用资产阶级统治所必然带来的社会的和政治的条件作为反对资产阶级的武器,以便在推翻德国的反动阶级之后立即开始反对资产阶级本身的斗争。”(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66.)无产阶级的阶级觉悟并非与生俱来的,它是无产阶级自身科学地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结果;也不是自发产生的,是一代又一代先进的共产党人进行广泛、细致、全面、深入的思想政治教育的结果。《宣言》揭示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识形态功能,指明了思想政治教育在激发和启发无产阶级的革命意志、阶级意识方面的重要作用。一方面,思想政治教育使无产阶级认识到自身的阶级状况,唤醒了无产阶级坚定的革命意志。马克思指出:“为了激起人民的勇气,必须使他们对自己大吃一惊,这样才能实现德国人民的不可抗拒的要求,而各国人民的要求本身则是能使这些要求得到满足的决定性原因。”(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7.)具体做法则是“应当让受现实压迫的人意识到压迫,从而使现实的压迫更加沉重;应当公开耻辱,从而使耻辱更加耻辱。”(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6-7.)也就是说,应当公开无产阶级所受到的现实压迫,让无产阶级认识到自身阶级悲惨的现实状况。马克思、恩格斯在《宣言》中进一步深化了这一观点,指出:“流氓无产阶级是旧社会最下层中消极的腐化的部分,他们在一些地方也被无产阶级革命卷到运动里来,但是,由于他们的整个生活状况,他们更甘心于被人收买,去干反动的勾当。”(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42.)《宣言》以“流氓无产阶级”为例,更加确证了通过思想政治教育坚定革命意志的重要性。另一方面,思想政治教育使无产阶级产生共产主义意识,实现理论武装。“在同这种制度进行的斗争中,批判不是头脑的激情,它是激情的头脑。”(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6.)坚定的革命意志在无产阶级心中激起的革命热情,并不能够代替理论的科学指引,也就是说,思想政治教育还必须发挥理论武装的作用,以科学的理论指导工人的革命运动。从这个意义上说,《宣言》本身就是马克思、恩格斯公开共产党政治纲领和批判形形色色社会主义错误思潮的思想产物,是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典范之作。
习近平对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识形态功能有十分清醒的认识和理解。他指出:“宣传思想工作就是要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巩固全党全国人民共同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1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8:153.)与《宣言》创作的时代相比,当代中国发生了许多新变化。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的根本对立、资产阶级灭亡的必然性和无产阶级胜利的必然性早已深入人心。虽仍不断有西方意识形态的渗透和侵扰,但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已经成为社会主旋律。习近平立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现实,对更好发挥思想政治教育意识形态功能提出了新的实践要求。他指出:“举旗帜,就是要高举马克思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旗帜,坚持不懈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全党、教育人民、推动工作,在学懂弄通做实上下功夫,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21世纪马克思主义深入人心、落地生根。”(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3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20:312.)可以看到,与马克思、恩格斯在《宣言》中对思想政治教育意识形态功能的发挥更强调进行阶级之间的意识形态斗争不同的是,习近平更加强调正本清源、守正创新,这正是结合中国具体实际情况创造性丰富和发展的结果。
(二)深化了对思想政治教育人文认知功能的认识
马克思、恩格斯在回应资产者对共产党人教育观点的种种指责中,明确了思想政治教育不仅具有意识形态功能,是作为维护阶级统治、传播意识形态的工具而存在;同时进一步指出思想政治教育还具有人文认知功能,即非意识形态功能。思想政治教育作为特定的精神生产方式能够通过建构意义世界和传播主流文化,满足人的精神需要,为人的全面发展提供精神滋养和价值支撑。《宣言》指出:“共产党人并没有发明社会对教育的作用;他们仅仅是要改变这种作用的性质,要使教育摆脱统治阶级的影响。”(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49.)马克思、恩格斯在这里提到的“使教育摆脱统治阶级的影响”指的是摆脱资产者的阶级教育。这种阶级教育不仅不会使绝大多数人摆脱生活的悲惨境地,也不会改变绝大多数人精神的贫乏状态,相反“资产者唯恐失去的那种教育,对绝大多数人来说是把人训练成机器。”(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48.)因为这种阶级教育是用玫瑰色描绘资本家和土地所有者面貌的教育,是为了维护现行资本主义社会永恒运转的教育,是为了资本能够理所当然榨取剩余价值的教育。因此,马克思、恩格斯提出要发挥社会对教育的作用。但正如马克思、恩格斯所强调的“共产党人没有发明社会对教育的作用”,因而在他们看来,绝不是要用社会教育替代阶级教育,而是凸显教育本身除了具有意识形态功能外,还具有人文认知功能。这种功能决定了教育在作为阶级统治的工具之外,对人本身精神需求的满足、精神力量的增强都具有重要意义。
习近平继承了《宣言》的相关思想,对思想政治教育具有人文认知功能有着深刻把握,既将其运用于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系统谋划和战略部署中,又在此基础上创造性地提出了一系列关于“丰富人民精神世界”的重要论述。第一,关于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丰富人民精神世界”的必要性。习近平立足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根本要求,揭示了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承担着“丰富人民精神世界”的使命任务。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习近平强调:“物质富足、精神富有是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根本要求。物质贫困不是社会主义,精神贫乏也不是社会主义。”(习近平.习近平著作选读: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3:19.)因此,经济建设不断夯实人民幸福生活物质条件的同时,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也要不断满足人民精神需要,丰富人民精神世界。第二,关于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丰富人民精神世界”的实践要求。一方面,要始终站稳人民立场。习近平强调:“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推出更多增强人民精神力量的优秀作品,培育造就大批德艺双馨的文学艺术家和规模宏大的文化文艺人才队伍。”(习近平.习近平著作选读: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3:37.)在他看来,人民是历史的剧作者,也是历史的剧中人,必须把人民作为文艺表现的主体,把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作为文艺和文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另一方面,要注重满足与提高相统一。习近平强调:“要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把服务群众同教育引导群众结合起来,把满足需求同提高素养结合起来,多宣传报道人民群众的伟大奋斗和火热生活,多宣传报道人民群众中涌现出来的先进典型和感人事迹,丰富人民精神世界,增强人民精神力量,满足人民精神需求。”(习近平.习近平著作选读: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3:148-149.)可以看到,马克思、恩格斯是在意识形态批判语境下,强调“要使教育摆脱统治阶级的影响”,发挥人文认知功能。而习近平则是强调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进程中,“丰富人民精神世界”。两者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都是在回答各自时代提出的问题中产生和发展的。
二 习近平丰富和发展了《宣言》关于思想政治教育内涵的思想
《宣言》具有浓厚的思想政治教育意蕴,它揭示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属性、根本目标,蕴含了丰富的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内容,对于上述《宣言》的相关思想,习近平都有所丰富和发展。
(一)深化了对思想政治教育本质属性的认识
《宣言》指出:“任何一个时代的统治思想始终都不过是统治阶级的思想。”(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51.)这一论断深刻揭示出思想政治教育本质上是将反映一定阶级物质利益的思想体系灌输和教化给社会成员。在马克思、恩格斯创作完成《宣言》的历史时代,掌握物质生产资料的资产阶级为了巩固其统治地位,往往通过掌握精神生产资料,将反映自身阶级根本利益的思想体系、道德规范宣称为代表全社会成员的共同利益,并在社会范围内广泛传播,使其成为占主导地位的思想内容。工人群众没有任何自身的物质生产资料、精神生产资料,也根本不可能生活在意识形态的真空中,因而工人群众的生活和头脑中到处充斥着资产阶级的意识形态。在资产阶级意识的长期裹挟之下,工人群众心中的价值原则和思想观念不仅长期处于混乱,甚至在迷惑之中逐渐淡忘了无产与有产之间的对立性。也正是出于这一现实缘由,《宣言》明确提出要通过无产阶级思想政治教育启发工人群众从根本上意识到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的对立。这具体包含两重含义:一是认识到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之间的不可协调的对抗性。资产阶级的消费和享受是建立在无产阶级的生产和苦难基础上的,资产阶级首先生产的是它自身的“掘墓人”,即无产阶级;二是认识到资产阶级灭亡的必然性和无产阶级胜利的必然性。资产阶级在历史发展中曾经起过革命的作用,但正像它取代封建地主阶级一样,也必然会被代表着未来、更加先进的无产阶级取代。简言之,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属性是政治性,无产阶级思想政治教育就是要在广大工人群众头脑中“灌输”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真理,消解资产阶级意识形态的影响,在无产阶级队伍中“锻造”阶级意识,使其不断投身伟大的共产主义革命和实践。
习近平继承了《宣言》关于思想政治教育本质属性的思想,对思想政治教育的政治性这个本质规定有着深刻理解,并对新时代的宣传思想工作以及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政治性提出了具体实践要求。第一,坚持党对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习近平强调:“要加强党对宣传思想工作的全面领导,旗帜鲜明坚持党管宣传、党管意识形态。”(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3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20:314.)在他看来,意识形态工作事关党的前途命运,事关国家长治久安,事关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只有始终坚持无产阶级政党的领导,才能确保正确的政治方向,才能防止被西方价值观渗透和分化。第二,坚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习近平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的讲话中强调,“办好思政课,最根本的是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3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20:328.)我们党立志于中华民族千秋伟业,因此思想政治理论课必须培养一代又一代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立志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奋斗终身的有用人才。
(二)深化了对思想政治教育具体目标的认识
《宣言》指出:“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53.)在马克思、恩格斯看来,人的生存与发展的落脚点并不在于满足基本需要而维持生存,也不停留于维系和协调社会关系而适应社会,而是实现一切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思想政治教育根本上是围绕人、培育人、塑造人的实践活动。在这一意义上,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目标也就是实现一切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主要包含两个层面:一是实现每个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是塑造人,赋予无产阶级认识自己、完善自己、发展自己的能力。二是实现人与社会的和谐共生。思想政治教育除了要实现个人的精神发展,更要实现一切人的发展。思想政治教育要赋予无产阶级为共产主义社会服务的使命和力量,引导无产阶级为实现自身解放和人类解放的历史使命而奋斗。但需要注意的是,实现一切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的目标是根本性的,为了不使思想政治教育落于抽象和空洞,在具体实践过程中我们还必须注意到思想政治教育的具体目标或阶段性目标。正如马克思、恩格斯在《宣言》中回应资产阶级责难共产党人要取消家庭教育而代之以社会教育时所指出的:“而你们的教育不也是由社会决定的吗?不也是由你们进行教育时所处的那种社会关系决定的吗?”(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49.)思想政治教育是由社会关系而决定其性质的,也必须根据一定的具体社会关系来开展实践活动,其在不同的社会中有不同的具体目标。
习近平继承了《宣言》关于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的思想,始终将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目标。他指出:“必须认识到,我们现在的努力以及将来多少代人的持续努力,都是朝着最终实现共产主义这个大目标前进的。”(习近平.习近平著作选读: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3:82.)因此,思想政治教育本身也是朝着这个根本目标前进的。在这一基础上,习近平更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具体目标。他强调:“我们要全面掌握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深刻认识实现共产主义是由一个一个阶段性目标逐步达成的历史过程,把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统一起来、同我们正在做的事情统一起来,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坚守共产党人的理想信念,像马克思那样,为共产主义奋斗终身。”(习近平.习近平著作选读[M].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3:162.)习近平着眼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明确地提出了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的具体目标,强调“我们培养人的目标是什么要搞清楚,现在非常明确坚定地提出要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习近平.论党的青年工作[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22:182.)与此同时,他进一步提出了这一具体目标的实现途径,即通过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劳动教育五种教育方式共同作用,多方面、全方位提高人的素质,开发人的潜能。从“根本目标”到“具体目标”的深入认识,反映了社会主义从理想到现实,从一国到多国的演变过程,展现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守正创新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三)深化了对《宣言》所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基本内容的认识
《宣言》是“共产党人向全世界公开说明自己的观点、自己的目的、自己的意图”(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30.)的重要著作。这些观点和意图主要涵盖了四个方面的思想政治教育基本内容。一是关于资本主义产生发展直至最后灭亡的内容。《宣言》阐释了资本主义发展的一般规律,指明了资本主义社会发展不可协调的基本矛盾,指明了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的根本对立,指出资本主义必然灭亡、无产阶级必然胜利的发展趋势。以这些内容教育工人,不仅能够使工人们自觉组织成为阶级,认识到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对立性,更能够使无产阶级认识到自身的先进性及其使命任务,以更加主动的精神面貌和自觉的革命实践推动社会进步。二是关于共产党的纲领、宗旨和目标的内容。《宣言》阐述了全世界共产党人的最高纲领即实现共产主义,阐明了共产党的性质、特点和斗争策略,指明了共产党是无产阶级的先进队伍,分析了共产党的最终奋斗目标和近期奋斗目标之间的关系。以这些内容教育无产阶级,不仅能够筑牢无产阶级的崇高信仰,也能够激发无产阶级对当前任务的坚定意志,从而更好投入革命现实。三是关于对各种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错误思想进行反驳的内容。《宣言》对各种形形色色的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错误思想进行了反驳,阐明了共产主义理想的科学性和共产主义运动的必然性。对这些错误思潮的仔细辨认和揭露批判,能够帮助工人厘清头脑中的混乱,不断为吸收科学的无产阶级世界观腾出思想空间。四是关于无产阶级历史使命的内容。《宣言》帮助无产阶级认识到,只有自己才能解放自己,无产阶级是最先进的阶级,共产主义代表着社会发展的未来,从而激励无产阶级既为共产主义而奋斗,又为一切人的自由发展而奋斗。
《宣言》问世距今已176周年,其中的一些篇章和论断早已不可能直接拿来解决当下的问题,马克思、恩格斯在世时就说过,《共产党宣言》的“某些地方本来可以作一些修改”或者“有不同的写法”,但它“所阐述的一般原理整个说来直到现在还是完全正确的”(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5.),也即是在解决具体实际问题中所阐发的理论原理,仍然能够被转化为思想政治教育资源、成为思想政治教育基本内容。
习近平同马克思、恩格斯一样,坚决反对教条式地对待《宣言》,强调将《宣言》中的基本原理作为研究内容、学习内容,指出:“《共产党宣言》虽然诞生于170年前,但其阐述的基本原理没有过时,也不会过时。我说过,‘如果心里觉得不踏实,就去钻研经典著作,《共产党宣言》多看几遍’,讲的就是温故知新的道理。”(习近平.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是共产党人的必修课[J].求是,2019(22):9.)在这一基础上,他进一步强调要运用《宣言》的科学原理和科学精神关注和回答时代和实践提出的重大课题,将活的、发展了的马克思主义,即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作为思想政治教育基本内容,指出:“我们要以科学的态度对待科学,以真理的精神追求真理,不断赋予马克思主义以新的时代内涵。”(习近平.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是共产党人的必修课[J].求是,2019(22):11.)既要深刻把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也要深刻理解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这是习近平立足历史唯物主义根本立场,对《宣言》所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基本内容的丰富和发展。
三 习近平丰富和发展了《宣言》关于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方略的思想
新时代,习近平在继承《宣言》关于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方略思想的基础上,从时代和实践的需要出发,结合当前中国社会发展的实际情况,创造性地丰富和发展了《宣言》对思想政治教育实践原则和方法的认识,提出了许多原创性的论断。
(一)深化了对思想政治教育实践原则的认识
马克思、恩格斯在《宣言》中指出:“共产党人不屑于隐瞒自己的观点和意图。他们公开宣布:他们的目的只有用暴力推翻全部现存的社会制度才能达到。让统治阶级在共产主义革命面前发抖吧。无产者在这个革命中失去的只是锁链。他们获得的将是整个世界。”(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66.)“不屑于隐瞒自己的观点和意图”表明了共产党人不同于那些资产阶级的意识形态家总是打着共同利益的旗号,以欺骗的方式到处兜售和宣扬代表本阶级利益的理论学说。共产党人就是要旗帜鲜明、直言不讳地对群众开展无产阶级思想政治教育,在意志唤醒和理论武装中,指导群众通过无产阶级革命推翻统治阶级的统治,实现全人类的解放。这一论断深刻表明了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必须旗帜鲜明。需要注意到的是,马克思、恩格斯通过《宣言》向全世界公开说明共产党人的观点、目的和意图,也是出于一种思想政治教育需要的现实考量。一方面,共产主义面对被整个欧洲势力“围剿”的险恶环境,需要通过公开声明来团结全世界无产者。因此需要“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66.)另一方面,大部分人包括无产者自身对共产主义的认识还不明确甚至是错误的。“又有哪一个反对党不拿共产主义这个罪名去回敬更进步的反对党人和自己的反动敌人呢?”(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30.)总而言之,《宣言》强调了旗帜鲜明是无产阶级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原则,但我们也要看到马克思、恩格斯坚持旗帜鲜明原则下的现实考量,切不能一味地讲鲜明,而忽视了说服教育。
习近平继承了《宣言》关于思想政治教育实践原则的思想,同样认为思想政治教育必须旗帜鲜明地坚持党性,坚持社会主义方向和人民至上的价值取向。在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方面,习近平鲜明指出:“所有宣传思想部门和单位,所有宣传思想战线上的党员、干部都要旗帜鲜明坚持党性原则。”(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1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8:154.)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方面,习近平强调:“在这个根本问题上,必须旗帜鲜明、毫不含糊。这就要求我们把下一代教育好、培养好,从学校抓起、从娃娃抓起。”(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3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20:329.)在他看来,思想政治理论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对于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和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具有深远意义。因此,“我们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就是要理直气壮开好思政课,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引导学生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厚植爱国主义情怀,把爱国情、强国志、报国行自觉融入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奋斗之中。”(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3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20:329.)在这一基础上,习近平进一步分析了旗帜鲜明讲政治与理直气壮讲道理之间的辩证关系,他指出:“要坚持政治性和学理性相统一,以透彻的学理分析回应学生,以彻底的思想理论说服学生,用真理的强大力量引导学生。”(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3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20:330.)马克思、恩格斯在《宣言》中虽然没有明确地表达政治性和学理性相统一的思想,但这一思想却蕴含于《宣言》本身的创作实践中。《宣言》作为共产党人公开自己的观点、目的、意图的政治纲领,在科学论证的基础上饱含革命激情,短小精悍的篇幅尽显宏大叙事,实现了政治性和学理性的高度统一。习近平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方面创造性地提出关于政治性和学理性相统一的方法论原则,既体现了其作为马克思主义者高度的理论自觉,同时也反映了其作为共产党人的鲜明的政治立场。
(二)深化了对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方法的认识
《宣言》中,马克思、恩格斯在论析空想的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对工人运动的贡献时、在给最先进国家提出可采取的具体措施时,总结了两个方面的思想政治教育基本方法。第一,理论教育法。《宣言》指出:“但是,这些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著作也含有批判的成分。这些著作抨击现存社会的全部基础。因此,它们提供了启发工人觉悟的极为宝贵的材料。”(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63.)在马克思、恩格斯看来,尽管空想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著作对未来社会的描述建立在幻想之上,但这些著作对资本主义社会的全面批判和辛辣讽刺,仍然是使工人明确地认识到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敌对的理论资源。在这一意义上,马克思、恩格斯肯定了可以通过理论教育启发工人觉悟,不断锻造工人群众阶级意识的思想政治教育基本方法。实际上,这种理论教育法不仅仅表现为武装工人群众的头脑,也表现为不断批判错误思潮和非无产阶级的意识形态,为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占领工人的头脑腾出“空间”。第二,把教育同物质生产结合起来。《宣言》中指出:“对所有儿童实行公共的和免费的教育。取消现在这种形式的儿童的工厂劳动。把教育同物质生产结合起来,等等。”(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53.)马克思、恩格斯并不是简单化地将无产阶级政治觉悟的提升全部归结于理论教育,而是辩证地看到无产阶级在物质生产过程中也能获得大量教育。这里的教育既包含自然科学、历史科学的知识教育也包含思想道德教育,但无论是哪种教育,都体现了在马克思、恩格斯的视域中,生产劳动和教育是不可分割的,绝不能忽视劳动实践对人的塑造作用。
习近平继承了《宣言》关于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方法的思想,不断赋予老方法新的时代内涵。第一,丰富和发展了关于思想政治教育理论教育法的思想。习近平同样高度重视理论教育法,并从不同维度充分肯定了理论教育法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从历史维度出发,他指出:“我们党历来高度重视理论建设和理论教育,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指导中国的事情是我们的看家本领。”(习近平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论述摘编[G].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22:41.)从现实维度出发,他指出:“我们党在中国这样一个有着近14亿人口的大国执政,面对十分复杂的国内外环境,肩负繁重的执政使命,如果缺乏理论思维,是难以战胜各种风险和困难的,也是难以不断前进的。”(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3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20:518.)因此,必须高度重视理论教育的作用,增强理论自信和战略定力。在这一基础上,习近平进一步提出了运用理论教育法必须要抓好理论素质提升和理论联系实际这两个重要环节。首先,理论素质提升是基础,习近平多次强调:“学习理论最有效的办法是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强读强记,常学常新,往深里走、往实里走、往心里走,把自己摆进去、把职责摆进去、把工作摆进去,做到学、思、用贯通,知、信、行统一。”(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3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20:519.)其次,理论联系实际是关键。习近平明确指出:“我们党是高度重视理论建设和理论指导的党,强调理论必须同实践相统一。”(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2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7:62.)在他看来,只有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马克思主义学风,坚持问题导向,才能在迅速变化的时代中赢得主动,在新的伟大斗争中赢得胜利。第二,丰富和发展了把教育同物质生产结合起来的思想。习近平充分肯定和认同劳动对人的塑造作用,指出:“新时代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要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贯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坚持教育为人民服务、为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服务、为巩固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服务、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扎根中国大地办教育,同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努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习近平.论党的青年工作[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22:186.)在此基础上,习近平进一步揭示了劳动育人的独特价值,即“劳动可以树德、可以增智、可以强体、可以育美。”(习近平.论党的青年工作[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22:177.)习近平丰富和发展的这些原创性思想对开展与完善新时代劳动教育的实际工作有着极为重要的指导意义。
XI Jinping’s Enrichment and Development On The Communist Manifesto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SUN Luxia,ZHANG Weidong
Abstract:The Communist Manifesto is both the political programme advocated by Marx and Engels that announce the proletarian party’s own claims and a vivid textbook in which Marx and Engels united,organized and mobilized the proletariat. It contains rich theories and methods of Marxist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and still has scientific values today. In the new era,XI Jinping started from the needs of the times and practice,combined the actual situation of the current social development of China,creatively enriched and developed the principles and methods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 the manifesto,and put forward many original assertions. First,XI Jinping deepened the understanding of ideological functions and humane cognitive functions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Second,XI Jinping deepened the understanding of the essence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specific goals,and the basic contents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contained in the manifesto. Third,XI Jinping deepened the understanding of the practical principles and methods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XI Jinping have extremely important guiding significance for the actual work of the development and improvement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 the new era.
Key words:the Communist Manifesto;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XI Jinping;Ideology
About the author:SUN Luxia,lecturer of the School of Architecture and Planning of Hunan University,specialist in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ZHANG Weidong,doctoral candidate of the School of Marxism,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基金项目]本文系共青团中央“青少年发展研究”课题“新时代青少年实践教育研究”(23JH053)、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工作重要论述融入高校思政工作研究”(23YJA710011)、“中南大学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的阶段性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