佩泽什基安胜选,伊朗政局渐变
2024-07-23顾坚

7月6日,伊朗大选第二轮投票结果揭晓,前卫生部长、改革派候选人佩泽什基安战胜保守派候选人贾利利,当选新一届总统。这距离时任总统莱希意外死于直升机事故,还不到50天。尽管佩泽什基安不是最高领袖哈梅内伊一开始属意的候选人,但他出人意料地在第二轮选举中获胜,并获得了哈梅内伊的祝福。
当初由于宪法监护委员会的审查,80位报名参选者中只有6人过关,佩泽什基安是唯一过关的改革派人士,而温和保守派人士、前议长阿里·拉里贾尼却没过关。尽管改革派终于赢得了暌违已久的总统宝座,但这对伊朗政治体系的影响是有限的。
佩泽什基安是谁?
佩泽什基安做过议员,主张和美西方接触,反对强制戴头巾,更反对内政部“道德警察”执勤。他得到了改革派前总统哈塔米、温和派前总统鲁哈尼和前外长扎里夫的全力支持。
宪监会审查严格,这次却对佩泽什基安“网开一面”,一是为了吸引改革派的支持者投票,提升投票率,保证大选的合法性,二是为了对外显示伊朗总统选举的民主性和竞争性。最重要的是,佩泽什基安的参选得到了哈梅内伊的默许。佩泽什基安以军医身份参加过两伊战争,具有保卫伊斯兰革命的老兵身份。这使他得到哈梅内伊的肯定。
近年来,由于强硬派的反美政策,伊朗经济“举步维艰”。哈梅内伊试图通过允许改革派候选人参选,向西方释放谈判和接触的信号。换言之,佩泽什基安尽管时常有“出格”言论,但在领袖意图缓和与西方关系的大背景下,这种“出格”也是可以“宽容”的。
参加第一轮选举的总统候选人,有议长卡利巴夫、前首席核谈判代表贾利利、副总统哈希米(后退选)、德黑兰市长扎卡尼、前司法部长普尔-穆罕默迪(高阶教士)、佩泽什基安。除了佩泽什基安之外,其他五人都隶属保守派,其中尤以卡利巴夫和贾利利最受领袖青睐。
保守派掌握着宪监会、司法机关、政府和革命卫队,且有哈梅内伊为候选人“背书”,看似“选举胜利在望”,但在莱希执政的几年,伊朗对地区冲突的高度参与,大大消耗了本不宽裕的财政资源,加上对国有经济管理不善,导致保守派在民众中的形象并不如预期。
伊朗的中产阶层普遍希望改变现状,因此在第一轮选举中,佩泽什基安就以42%的得票率领先于贾利利的38%和卡利巴夫的15%。
对于7月5日第二轮投票,有预测贾利利会获胜,理由是其他保守派候选人的支持票会流向贾利利。
不过,改革派选民担心贾利利获胜,纷纷踊跃投票给佩泽什基安,把投票率从第一轮的40%拉高到第二轮的49%以上,使投票截止时间延长了三次。加上不少宗教人士对贾利利过于严苛的宗教主张不满,攻击贾利利是“塔利班”,最终让佩泽什基安以53%的得票率取胜。
总统选举影响有限
根据伊朗1979年宪法,总统只能行使最高领袖权力之外的行政权,且还要分割部分权力给内阁总理,实际权力非常有限。后来,时任最高领袖霍梅尼在去世前不久下令修宪,取消了总理职位,强化了总统权力,间接提高了霍梅尼选中的领袖接班人、时任总统哈梅内伊的政治权威。但是,最高领袖依然负责对外政策制定和掌管武装力量,总统作为民选首脑,主要在国家社会和经济事务上有一定的发言权。由于大量关键经济体在革命卫队掌握之下,总统的经济权力实际上也受革命卫队制约。
不仅如此,根据伊朗的政治惯例,总统在内阁人事权上要受到领袖的限制。内阁中至关重要的国防、内政、情报三个部长职位,总统必须和领袖协商,并听从领袖的指示。前总统内贾德和领袖关系恶化的导火线之一,就是他在情报部长人选上和领袖发生龃龉。
伊朗的法院和检察院隶属于司法总监,司法总监也直接对领袖负责。
综上所述,这次改革派的胜利对伊朗内外政策影响有限,并未改变保守派控制国家对外政策的大局。
哈梅内伊之所以承认佩泽什基安的胜选,是因为此次总统职务的易人无关未来领袖人选,不影响伊斯兰共和制的根基,且佩泽什基安出任总统后,有利于伊朗和西方世界的沟通。哈梅内伊对改革派的“悦纳”,在投票前就“有迹可循”:宪监会否决了强硬派代表人物、前总统内贾德的总统参选申请。因为宪监会背后的哈梅内伊担心,内贾德以反美反以著称,他参选不管胜选与否,都容易激化伊朗与西方的矛盾。
不仅内贾德的“大嘴巴”让哈梅内伊生厌,近年来内贾德继承导师亚兹迪的学说,宣扬救世主“马赫迪”即将降临人间。很多底层伊朗人相信内贾德就是“马赫迪”。根据霍梅尼的“伊斯兰政府”理论,最高领袖作为“隐遁”的第十二位伊玛目在人间的代理人,对伊朗进行统治。内贾德的“马赫迪”学说暗示内贾德是地位更高的救世主“马赫迪”,动摇了“伊斯兰政府”理论的神学根基,威胁到最高领袖的权力来源。哈梅内伊将内贾德“封杀”,也就不奇怪。
伊朗最高领袖由宗教专家的会议选出,候选人必须有高阶教士身份。上届总统大选,保守派核心人物、高阶教士莱希参选,作为哈梅内伊最信任的教士,莱希在大选中胜出,标志着他被伊朗人民认可。
这次总统选举则有所不同。参选的保守派热门人物贾利利、卡利巴夫都不是教士,改革派唯一候选人佩泽什基安也是医生出身,都不具备未来担任领袖的资格。唯一的参选教士普尔穆罕默迪在第一轮投票中只拿了20万张选票,民望很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