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瑶 学生工作永远在路上
2024-07-23黄伶伶
高校里有这样一群人,他们陪伴青年学生成长、指引青年学生前行,他们是大学生成长路上的“引路人”与“同行者”;他们融合校内与校外、课上与课下的多方资源,为青年学子插上信仰的翅膀,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贡献青春力量。
中国戏曲学院团委书记张瑶,就是这个光荣群体的代表。入职10年来,她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研究、探索思想政治教育新模式,使其在学生心中深深扎根。她曾多次带领学生深入革命圣地开展志愿服务,在社会实践中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报国志,培养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
坚定信念,传承红色基因
“85后”的张瑶出生在山西古城平遥一个书香之家。她的祖父张道存教书育人五十五载,将毕生心血奉献给教育事业。在抗战期间,在他的带领下,全家自觉承担起掩护救治伤员、传递情报等任务。父亲张立德是一名基层公务员,他热爱音乐,是晋中地区颇具知名度的民歌手。他真情实意为人民歌唱,得到了大家的喜爱;他实心实意为弱势群体排忧解难,经常利用业余时间参与公益活动和慈善活动。
父亲经常给张瑶讲述祖辈的故事,特别是“大爱、孝道、勤俭、思进”的家训,深深影响着她,并成为她引以为豪的精神财富。“在父亲回忆祖父的文章中,使我逐渐了解自己的家史。在这样的氛围中,让我感到无比的自豪,培养了我对党和国家深厚的感情。”张瑶说。
张瑶的艺术天赋体现在美术方面。在她两三岁偶有哭闹时,母亲会画画逗她,张瑶就立即破涕为笑。见此情景,母亲开始有意识引导她画周边的事物。2004年,她考入北京工商大学传播与艺术学院工业设计专业。本科毕业后,她进入北方工业大学艺术学院设计艺术学专业,攻读硕士学位。在校期间她担任本科生副班导师,参与并配合辅导员的日常工作。“一开始我对‘辅导员’并没有具体概念,只是老师说有这样一个机会,能够为学校做点事情、为同学们服务,所以我就报名了”,张瑶坦言,这成为她进入学工战线、点燃职业理想、激发责任感和使命感的重要经历。
2011年硕士研究生毕业之际,一家国企向张瑶伸出了橄榄枝,他们正好需要一位产品设计师。然而经过深思熟虑,张瑶做出了一个大胆的选择——响应国家“改善优化基层干部队伍”的号召,成为一名农村基层干部。她通过考试成为北京市通州区西集镇人民政府的一名“村官”。
令她记忆犹新的是入职不久组织的一台晚会。“我其实是‘赶鸭子上架’,7月入职,12月就要办晚会。”一番苦思冥想后,张瑶灵机一动,将大学期间学跳的一支舞蹈重新编排,并作为领舞向广大村民展示当代青年的青春面貌。在随后举办的合唱比赛上,她也作为领唱之一,圆满完成了任务。
基层工作使她的逻辑思维能力、人际沟通能力、组织协调能力得到极大提升,也让她愈加坚定了理想信念——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同时,这段经历让张瑶对农村充满感情,也充分感受到村民对文化艺术的强烈需要。数年后她主持了中共北京市委教育工作委员会、北京市学校思想政治工作研究支持课题《艺术院校学生服务新时代首都乡村发展长效机制研究》,把振兴乡村文化建设作为自己工作中的重要一部分内容。
诲人有方,指引学子做最好的自己
2014年,基层村官工作期满后,张瑶选择教育作为一生的事业。“我希望从事自己热爱的工作。受家庭的影响我喜欢戏曲,有幸能够来到中国戏曲学院工作。”
中国戏曲学院(简称“国戏”)是新中国成立的第一所戏曲学校,也是迄今为止全国唯一一所独立建制的培养戏曲艺术高级专门人才的大学。入职后,她担任国际文化交流系(现艺术管理与文化交流系)专职辅导员兼校学生处官方微信平台负责人。“我觉得做一名辅导员很光荣,在教育一线中能够让我更多地了解学生,这是我们做好各类学生工作的基础和前提。”
专职辅导员要在完成《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和《大学生就业指导》等课程教学工作的同时,兼顾学生的心理、就业等深度辅导工作。从初上讲台的惶恐,到现在的生动自如,正是源于她严谨的课程准备和充满感情的全心投入。“有个学生工作数年后告诉我,‘老师您在课上说过,一个人,要永远爱自己、相信自己,遇到任何困难都不能放弃自己。这么多年无论遇到任何坎坷,都是这句话在支撑和激励着我’。”
这样的事例还有很多。张瑶笃信,教育的本质是爱与润泽。“每一个孩子都渴望得到老师的关心和关注,入学之后哪怕跟他们谈过的一次话,可能对他的人生都有影响,他会一直记着。”因此,担任专职辅导员的五年间,她以朋友般的倾听、理解与关爱,全心全意地投入、毫无保留的付出赢得了学生们的喜爱与信任。正如她的学生所说,“在我们眼中,瑶瑶老师不仅是老师,更是亲人般的存在,让我们在求学路上感到温暖和力量”。
教研结合,做青年学生思想上的“引路人”
2018年11月,张瑶兼任校学生工作部(处)德育办公室兼教研室主任。
在校党委的支持下,张瑶不断探索新形势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途径、新办法,将构建“三全育人”工作格局和“五育并举”培养体系贯穿学生日常教育的全过程;注重强化思想引领,抓好辅导员和班主任队伍建设,做好培训和管理,不断提高学工教师队伍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能力和水平;遵循戏曲艺术教育和学生发展的规律,建立常态化学风建设机制,深化德育课程和科研工作全方位开展;塑造价值取向,推动“学雷锋”活动、“新生引航”工程、“榜样的力量”获奖学生表彰会、“我的班级我的家”优秀班集体创建、“寓渐美好”优秀宿舍评选、大学生支教社会实践等活动常态化,教育引导学生健康成长、科学发展,深度参与首都文化建设实践,营造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为学生实现全面发展搭建平台。
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落实北京市教工委开展红色文化主题教育活动有关要求,充分发挥高校服务社会、“文化扶贫”、促进京津冀协同发展的职能,自2018年起,中国戏曲学院与平山县教育局、共青团平山县委、中直机关第二十批支教扶贫志愿服务队、西柏坡纪念馆、古月中学、西柏坡希望小学等多家单位联合,多次组织大学生支教团、“戏曲文化进校园”等活动,收到了良好的社会反响。
从策划、统筹、选拔支教团成员、带队前往西柏坡,张瑶统筹参与了第二批大学生支教团的实践活动,同学们踊跃报名的热情让她始料不及,她看到了新时代青年的担当与奉献。支教活动开始前,举办了“我和我的祖国”主题系列教育活动——“弘扬传统文化,传承民族精神”文艺汇演暨河北平山古月中学支教开营仪式活动,向当地群众展示京剧、豫剧、河北梆子等中国传统戏曲的艺术魅力。支教团为古月中学的学生们开设了戏曲经典唱段教学、传统民间剪纸、戏曲脸谱绘画、戏曲舞蹈等特色课程,加强了青少年儿童对中华传统文化的认知,在孩子们心中播撒了“文化自信”的种子;协助进行爱国主题快闪视频的拍摄和学校宣传视频的拍摄和制作,开拓了学生们的视野,提升了他们的综合素质,树立了积极向上的人生观。
将第一课堂所学成果在第二课堂展现,用专业技能服务社会,“传承、奉献、责任、育人”的志愿服务精神在支教中得到弘扬;在提升大学生实践能力和社会责任感的同时,通过重温革命历史提升了思想觉悟。“这个活动给乡村的孩子们带了一束艺术之光,同时,为我们的学生提供了接触乡村、基层,为同学们服务的实践机会。这是一堂生动的爱国主义教育,非常有意义。”张瑶欣慰地说。
这些年,在工作之余,张瑶紧扣思想政治教育和艺术院校学生特点,基于对大学生思政教育工作的研究与总结,在国内外期刊先后发表了学术论文30余篇,主持省部级、市级、校级项目15项,参与各类科研项目16项,并荣获北京市高校美育改革创新优秀案例二等奖。其中,她主持的北京市社会科学基金(北京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项目-一般项目)《中国戏曲艺术推动首都文化高质量发展路径研究》,力求产出具有原创性、开拓性和较高学术思想价值的研究成果,以推动首都文化高质量发展,助力文化强国建设。
守正创新,推动“戏曲+思政”双向融入
2020年10月23日,是令国戏师生难忘的日子。在中国戏曲学院建校70周年之际,习近平总书记给中国戏曲学院师生回信,充分肯定了学校办学取得的可喜成果,对传承发展好戏曲艺术提出殷切期望。
习近平总书记在回信中引导广大师生要“坚定文化自信,弘扬优良传统,坚持守正创新,在教学相长中探寻艺术真谛,在服务人民中砥砺从艺初心,为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2021年12月31日,学校召开第三次党代会,对未来5年发展作出部署。国戏将深入推进“戏曲人才培养中心、戏曲理论研究中心、戏曲传承与创新中心、中外戏剧交流与合作中心”建设,努力朝着中国一流、世界知名戏曲艺术大学的目标不懈奋斗。
张瑶说,当前,学校党委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以习近平总书记给国戏师生重要回信精神为根本遵循,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紧密结合学校专业特色和学生思想特点,不断挖掘戏曲艺术蕴含的思政教育资源,推动、深化“戏曲+思政”双向融入,打造具有国戏特色的思政育人模式,推进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实现高质量发展。
张瑶介绍,学校党委高度重视思政课建设,让思政课建设与课程思政建设同频共振,构建大中小一体化思政课教学模式。举办北京高校“艺术名家领读经典大思政课”,通过艺术名家领衔、传承弘扬经典、共话思政大课、协同立德树人,巩固深化拓展大思政课建设成果,成为受到师生好评的思政课教学品牌。“中国戏曲学院是中国戏曲教育的最高学府,具有鲜明的戏曲院校特色,因此要发挥戏曲‘文以载道’作用,探索思想政治教育与专业课的有机结合。比如《赵氏孤儿》之‘忠’、《四郎探母》之‘孝’、《苏武牧羊》之‘节’、《忠义千秋》之‘义’,将优秀剧目中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念,融入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切实拉近思政与学生的距离。”张瑶说,与此同时,学校还加强与院团、博物馆等合作,开展沉浸式的场景化思政育人,打造“剧场里的思政课”、“博物馆里的思政课”、“行走的思政课”等教学形式。
2021年,张瑶提任学校学生工作部(处)副部(处)长,她感到肩上的担子更重了。为了更好地做好相关工作,提升自身管理与科研水平,她于同年考取了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的博士,攻读艺术学理论专业,方向是艺术教育,师从审艺学和润泽艺术教育思想、泽园教育模式创立者梁玖教授。
当前,科技迅猛发展,合理应用信息化平台和数智化技术,创新思政教育手段和方法,切实提升思政育人的实效性成为新时代的重要课题。所以,张瑶与导师商议后,将博士期间研究方向聚焦于“数智化赋能艺术院校教育”领域,在传统戏曲与现代科技相融合的时代新课题中,探索如何引导艺术院校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挺膺担当,践行初心使命
2023年12月,张瑶任学校团委书记。校团委在学校党委的坚强领导和支持下,扎实开展青年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组织各级团组织、学生会、研究生会和社团联合会开展主题学习,夯实共青团组织基础,用心用情用力服务青年大学生成长成才。带领引导学生发挥专业特长,以戏曲文化支持首都基层文化建设,实现双向赋能。
自2023年起,中国戏曲学院作为首批试点高校,参与北京市委宣传部、市委教工委开展的“‘京’彩文化 青春绽放”行动计划。学校团委积极组织、参与各项活动,引导国戏学子发挥专业特长,把戏曲艺术特色融入社会实践、艺术实践、志愿服务等各项活动中,为首都高质量发展注入青春力量。2024 年,学校计划参与“红色行”、“古都行”、“文艺行”、“志愿行”、“园区行”、“书香行”六个机制,将组织、参与 13个项目、18个活动。
张瑶说,校团委通过强化思想引领,把握学生需求,将首都文化资源禀赋与戏曲院校的专业特色相结合,激发了学生主动参与项目、开展文艺创作的动力,在活动第一年就培育出校园原创文化精品项目《迟开的山丹丹》。该剧以中国工农红军长征为时代背景,生动再现了女兵张秀英带领四名不幸掉队的红军战士,克服重重困难,坚定信念、矢志不渝地追赶大部队,继续投身革命洪流的故事。《迟开的山丹丹》入选北京高校校园原创文化精品项目。
在剧目编创、排演期间,参与的团员和青年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主创及参与幕后工作的同学,以该剧的创排为契机深入学习长征历史,品读人物传记,体会长征精神,运用戏曲程式化表演塑造在苦难中绽放光辉的红军形象。“他们能够将自身对长征的理解转化为舞台呈现,这个创作的过程,使学生的思想得到洗礼,灵魂得到升华。”张瑶见证了该剧的创排过程,深有感触。
张瑶介绍,学校通过提升学生的内生动力,启发学生守正创新,提升传承、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本领,目前已经举办了19届“五月青春艺术节”、29届“12.9”戏曲节,以文化育人为导向,激励学生开展戏曲创作为抓手,在“第二课堂”上以不同方式进行呈现,把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厚植爱国情怀融入艺术创作当中,让学生在欣赏剧目的同时深刻感悟党的创新理论的真理力量和实践伟力,坚定学生听党话,跟党走的决心,并取得了丰硕成果。
国戏连续多年参加全国高校大学生讲思政课、艺术作品展、微电影评奖等活动,在教育部“我心中的思政课”微视频大赛中,国戏学生创作的短视频《戏·承》和《携笔从戎赴军营 磨练换妆展新颜》获得优秀作品奖。2024年,“美育+思政”育人项目——中国戏曲学院“12.9”戏曲节系列剧目荣获第七届首都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实效奖三等奖。
今年4月,张瑶参加了2024 年度全国高校团委班子成员进修班(第2期)。她表示,通过此次集中学习,自己对高校共青团工作有了更深入的认识,更加坚定理想信念,自觉做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笃信笃行者。“培训期间‘山海为邻 青春建功 为中国式现代化挺膺担当’的主题宣讲活动令我印象深刻,来自三沙、西藏、新疆等地的10位优秀青年代表,生动讲述了卫国戍边的感人故事。在宣讲现场,想起我们学校全力开展毕业生就业工作,开展‘永远跟党走,到祖国需要的地方去’就业创业先进典型宣讲活动,近年常有毕业生报名参加西部计划、学生报名参军入伍投身国防建设。想到那些在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建功立业的同学们,听宣讲时我好几次热泪盈眶。”
入职以来,张瑶先后获得北京地区高校就业工作先进个人、北京高校新闻宣传工作先进个人等多项荣誉;负责的《中国戏曲学院学生处微信公众平台建设》项目和《中国戏曲学院赴西柏坡学生支教及社会实践服务》项目获得首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实效奖优秀奖;负责的院系荣获中共北京市委教育工作委员会颁发的“优秀基层组织”和“首都大中专学生暑期社会实践优秀团队”等荣誉称号。投身高等教育十年,无论身处哪个岗位,张瑶的手机24小时开机,随时处理工作,家人给了她全力的支持与理解。
今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对学校思政课建设作出重要指示,为新征程上推动思政课改革创新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张瑶表示,今后要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上来,与党同向,与时代同频,与青年同心,继续做好团学和思政教育工作,持续探索创新性举措,不断提升对大学生思政教育和艺术教育的引领性和实效性,助力学校为繁荣发展戏曲文化事业,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不断努力。
责任编辑 华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