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舌”
2024-07-19富丽
“舌尖上的……”的流行,使人们一提起舌头,首先想到的是它辨别味道的作用,然而,从“舌”字古今意义的使用和发展来看,则更多的是着眼于它的形状和作为发音器官的功能。
“舌”的甲骨文字形像舌头从口中吐出的样子,有的字形旁边多出几个点,表示唾液。金文字形变得复杂一些,但仍能看出原来的形象。后经篆书、隶书等,再到楷书,字形逐渐失去象形性,演变成今天这种写法,下面的“口”保留下来,但是上部已经看不出舌头的样子了。
“舌”从古至今的主要意思都是“舌头”。甲骨文当中就有“舌疾”的说法,意思是舌头生了病。许慎《说文解字》:“舌,在口,所以言也,别味也。”讲的是舌头的功能。《诗经·小雅·雨无正》:“哀哉不能言,匪舌是出,维躬是瘁。”大意是说,那些不善言谈的人真是可怜啊!他们并非笨嘴拙舌,而是由于工作过于投入,身心交瘁。
“舌”进一步又指形状像舌头的东西。《抱朴子外篇·博喻》:“锯齿不能咀嚼,箕舌不能别味。”“箕舌”是指簸箕底向前伸展的部分。锯子的齿不能咀嚼食物,簸箕的舌不能辨别味道。《诗经·小雅·大东》:“维南有箕,载翕其舌。”南天之上有簸箕星,张着大口,吐出舌头。
“舌”也指装在铃或铎中的锤。《尚书·胤征》:“每岁孟春,遒人以木铎徇于路”。唐代经学家孔颖达注释说:“木铎,金铃木舌。”“木铎”是一种铜质的大铃,其内有木质的铃舌,摇动时发出声音。每年孟春之月,帝王派出的宣令官员在路上先摇动木铎引起众人注意,再宣布政教法令。
“舌”还能指管乐器里用金属或其他材料制成的发声用的薄片。南北朝庾信《道士步虚词》其三:“夏簧三舌响,春钟九乳鸣。”句中的“簧”和“钟”都是乐器。同时,这种发声用的薄片本身,也叫做“簧”。“巧舌如簧”这个成语的意思,就是这样来的。
据《史记·张仪列传》记载,张仪由于被怀疑偷了楚国宰相的玉璧,而遭到拷打。之后,“张仪谓其妻曰:‘视吾舌尚在不?’其妻笑曰:‘舌在也。’仪曰:‘足矣。’”作为著名的说客,张仪凭借三寸不烂之舌行走天下,对他而言,受些皮肉之苦不要紧,只要舌头在,就足够了。如此夸张的说法,说明舌头参与言语行为的重要作用。
正因为如此,很多跟言语表达相关的词,都有“舌”的参与。《庄子·盗跖》:“摇唇鼓舌,擅生是非。”“鼓舌”意思是卖弄口舌,多指花言巧语,含有贬义。《国语·周语中》有“舌人”一词,三国时期史学家韦昭的注释为:“舌人,能达异方之志。”这种“能达异方之志”的“舌人”,指的是古代的翻译官。此外,过去称以教书讲学谋生为“舌耕”,称以语言进行辩论为“舌战”,等等。
由于舌头是人说话的主要凭借,所以“舌”又能指言语,也就是说出的话。《论语·颜渊》:“惜乎,夫子之说君子也!驷不及舌。”先生您这样论说君子,实在是太遗憾了!说出去的话,就连驷马也追不回。“驷不及舌”,意思相当于人们常说的“一言既出,驷马难追”。
“舌”可以作为部首使用。属于“舌”这个部首的字,在意思上大多跟舌头有关,比如“甜、舔”等。不过,也有些属于“舌”部的字,只是在字形演变过程中,其中的某个部分变得跟“舌”字形相同而已,在意思上却跟舌头无关,比如“乱、刮、敌”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