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拔人才之道
2024-07-19
所谓取之之道者何也?先王之取人也,必于乡党,必于庠序,使众人推其所谓贤能,书之以告于上而察之。诚贤能也,然后随其德之大小、才之高下而官使之。所谓察之者,非专用耳目之聪明,而听私于一人之口也。欲审知其德,问以行;欲审知其才,问以言。得其言行,则试之以事。所谓察之者,试之以事是也。虽尧之用舜,不过如此而已,又况其下乎? 若夫九州之大,四海之远,万官亿丑之贱,所须士大夫之才则众矣,有天下者,又不可以一一自察之也,又不可偏属于一人,而使之于一日二日之间,试其能行而进退之也。盖吾已能察其才行之大者以为大官矣,因使之取其类以持久试之,而考其能者以告于上,而后以爵命、禄秩予之而已。此取之之道也。
(节录自《上仁宗皇帝言事书》)
【译文】
什么是选拔之道呢?先王选取人才的方法,一定是在乡村当中,在学校里,让大家推举他们当中有道德有才能的人,禀报给君主然后加以审察。审察之后如果真是贤能之士,就根据他们德行的大小,才能的高下,委任以官职。所谓审察,并非仅仅靠所见所闻,偏听一人的意见。想要了解他的品德,就要了解他的行为,想要了解他的才能,就要听听他的谈论。知道了他的言行之后,再用实际事务来考验他们。所谓审察,也就是指用实际事务考验他们。即使是尧选用舜,也不过如此而已,又何况其他人呢?像九州之大,四海之远,那么多官吏,那么多百姓,所需要的人才极多,君主不可能一一亲自考察,也不可能委派给某个人,让他在一两天之内,考验这个人的才能品行来决定对他的任用与否。如果我们已经能察知哪些人才能和品行高,就委任他们做大官,然后再让他们选取与他们志同道合的人长时间进行考验,把他们的才能禀告于君主知道,然后再将爵命俸禄赐予他们。这就是选拔人才的方法。
〔选自《经史百家杂钞》(中华经典名著全本全注全译),中华书局〕
经史百家杂钞(全八册)
丛书名:中华经典名著全本全注全译
作者:余兴安等 译注
定价:480.00元
中华书局出版
晚清名臣曾国藩编选的《经史百家杂钞》,所选文章上起先秦两汉,下迄明清时期,收入历代文章精品七百余篇,体式全备、取材广泛,尤其强调选文的“经世济民”之用。本书以权威版本为核校底本,约请业内专家进行注释和翻译。注释准确简明,译文明白晓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