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出版行业的绿色转型与可持续发展

2024-07-19王艺博

新闻世界 2024年7期

【摘 要】本文系统分析了出版业的环境影响,阐述了资源消耗、污染排放和碳足迹较大的现状,提出了实现行业绿色转型的路径,包括实施绿色印刷、发展数字出版和建立循环经济,并讨论了政府支持、技术和成本问题。研究认为,出版业亟需系统性的绿色转型,政产学各界需要形成合力,才能实现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出版业;绿色转型;可持续发展;数字出版;循环经济

出版业的快速发展给环境和资源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压力。作为一个高耗能、高污染的行业,出版业的各环节都与环境问题息息相关[1]。因此,如何实现出版业的绿色可持续发展,推动其向环保低碳方向转型,是摆在行业和政府面前的重要课题。本文首先通过一些数据深入剖析当前出版业的环境影响,包括原材料消耗、污染排放及碳足迹等;然后从优化业务流程、发展数字出版、建立循环经济等角度,系统研究出版业实现绿色转型的对策与路径选择;最后,讨论政府在转型过程中发挥支持引导作用的方式和手段,并对推进出版业绿色低碳发展提出建议。

一、出版业对环境的影响分析

(一)原材料的大量消耗

在现代社会中,出版业作为传播知识和信息的重要行业,其发展对于文化和教育领域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2]。然而,随着该行业的快速增长,它所带来的环境问题,特别是在原材料消耗方面的问题,开始显现出来。出版业从书籍的撰写到印刷发行的整个过程,对纸张和其他原材料的需求量极大。以我国为例,根据国家林业和草原局的统计数据,2020年中国的造纸和纸制品行业所消耗的纸浆用木原料高达1.64亿立方米,居于所有木材消费行业之首。尤其在出版印刷产业中,每年大约需要消耗1000万吨的造纸和纸制品,这相当于砍伐超过8000万棵树木。如此大规模的木材和纸浆消耗不仅导致森林覆盖率的下降,还对生物多样性造成了严重影响[3]。森林作为地球重要的生态系统,其减少对气候变化和生物群落具有深远的影响。纸张生产和使用的过程还伴随着大量二氧化碳的排放。据估计,平均每生产一吨纸张,会向大气中排放两吨二氧化碳。以我国年纸张产量约1亿吨计算,这意味着巨大的碳排放量和环境压力。鉴于此,出版业在未来的发展过程中,需要对其产生的碳足迹有更加清晰的认知,并采取有效措施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以减轻对环境的影响。这不仅是出版业自身可持续发展的需要,也是对全球环境保护负责任的一种体现。

(二)印刷过程中的能源消耗和污染排放

印刷出版业在其发展过程中所带来的能源消耗和污染排放问题已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环境挑战。这一行业,虽然在推动知识传播和文化发展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随之而来的环境代价也日益显著。特别是在印刷过程中,能源消耗和污染排放问题尤为突出[4]。据数据显示,印刷环节的能源消耗在整个出版产业中占比超过70%,这一数字令人震惊。这主要是因为印刷机械设备对电力的高度依赖,导致能源消耗量剧增。例如,在我国出版业的重镇广东省,印刷业的能源消费强度是全国平均水平的数倍,这不仅增加了企业的经济负担,也给环境治理带来了更大的挑战。除了高耗电问题外,印刷过程中的化学污染也不容忽视,油墨、溶剂和各种化学添加剂的广泛使用是主要的污染源,这些物质在印刷过程中挥发,严重污染了空气环境。同时,废液的排放还对周边水体和土壤造成了严重的污染。这样的环境破坏不仅影响了自然生态,也可能对印刷工作人员的身体健康造成负面影响。因此,印刷出版业在追求经济效益和文化传播的同时,亟需采取有效措施,降低能源消耗和污染排放,以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绿色发展。这包括但不限于引入更环保的印刷技术和材料、优化生产流程以降低能耗,以及加强废弃物处理和排放控制,以减轻对环境的影响。通过这些综合性措施,印刷出版业能够在促进文化发展的同时,更好地履行其保护环境的责任。

(三)产品的包装与运输对碳排放的影响

产品的包装与运输是出版业碳排放的重要来源。从原材料获取、加工生产到商品流通销售的整个过程中,包装和运输贯穿其中,其大量的能源消耗和废弃物排放给环境带来了沉重负担[5]。包装材料的生产是温室气体的主要来源。我国使用最多的塑料薄膜和纸板在制造时需要消耗大量的石油、煤炭等化石燃料。以塑料为例,每吨塑料的生产、加工和焚烧就释放出3吨以上的二氧化碳当量。此外,绝大部分包装材料都难以实现有效的重复利用,最终成为废弃物后还会产生渗滤液、甲烷等温室气体。产品的长途运输也需耗费大量柴油和汽油等化石燃料。我国幅员辽阔,从出版社一直到各地销售网点的运输链条复杂而漫长。这其中每加仑燃油的燃烧都意味着20多磅的二氧化碳直排入大气。数据显示,一本普通平装书从出版到销售的整个流通环节碳排放就达6.8公斤,相当于一辆小汽车行驶近30公里时的排放量[6]。包装和运输几乎贯穿了出版产业的整个价值链,其对环境和气候的影响是全方位的。过度使用一次性包装、选择高碳物流运输模式都是出版业应尽快解决的难题。只有从源头上减少废弃物的产生和运输过程中的能耗,才能从根本上为环境减负、建设生态文明出版业贡献力量。

二、出版业实现绿色转型的路径探讨

(一)优化业务流程,实现绿色印刷

在现代社会,印刷出版业作为知识传播和文化发展的重要载体,其所引发的能源消耗和环境污染问题已经变得越来越突出。这一行业的快速发展带来了显著的环境代价,尤其是在印刷过程中的能源消耗和污染排放方面[7]。数据显示,印刷环节在出版产业的能源消耗中占据了超过70%的比重,这一惊人数字背后反映了印刷机械设备对电力的高度依赖以及由此产生的巨大能源消耗。除了高能耗问题,印刷过程中产生的化学污染也不容忽视。因此,对于印刷出版业而言,追求经济效益和文化传播的同时,积极采取有效措施以降低能源消耗和污染排放,实现绿色发展尤为关键。这包括引入更加环保的印刷技术和材料,优化生产流程以减少能耗,加强废弃物的处理和排放控制等。通过这些综合性措施,印刷出版业不仅能够在促进文化和知识传播的过程中减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同时也能够承担起保护环境的责任,真正实现向绿色、可持续的发展模式转型。这样的转变对于整个行业乃至社会的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二)开发数字出版,减少纸质消耗

在出版业走向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上,数字出版显得尤为关键,其发展对于减少纸质消耗具有深远的意义[8]。数字出版通过互联网和移动网络等电子渠道实现了内容的数字化制作、存储和发行,从根本上改变了传统的出版方式。这种转型不仅在形式上实现了创新,更在环保和资源效率方面带来了重大的变革。随着电子书、网络文学和移动阅读等多种形式的兴起,基于云技术的数字内容得以高效复用,极大地减少了对纸质书籍的依赖[9]。数字出版充分利用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现代科技,不仅使内容生产更加智能化和精细化,还促进了资源的共享和优化配置。这些进展不仅满足了用户对多元化阅读需求的增长,也大幅提高了资源的利用效率。

展望未来,随着技术的持续进步和市场的日益成熟,数字出版在整个出版领域的比重有望不断增加。这种趋势对于降低整个行业的资源消耗和碳排放将起到显著作用。数字出版的发展不仅顺应了全球环保和可持续发展的趋势,也是出版业自身发展的必然选择。通过推广数字出版,出版业在承担起文化传播和知识共享职责的同时,也在环境保护和节能减排方面作出了积极的贡献。因此,数字出版的推广和发展成为了实现出版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对于行业乃至整个社会的环境友好型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三)建立循环经济,促进资源再利用

在迈向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上,出版业正面临着建立完整循环经济体系的重要任务。循环经济的核心是资源的循环再利用,旨在减少原材料的消耗和废弃物的产生,从而推动整个行业的绿色发展。在这一过程中,废旧纸张和纸制品的回收与再利用扮演了关键角色。将这些废弃物转化为再生纸,用作印刷原材料,不仅节约了资源,也极大地减少了对环境的负面影响。观察发达国家的实践,我们可以看到废纸的回收比率常常超过80%,为实现几乎不依赖新造林的绿色印刷提供了可行性。

建立一个全面的报刊回收网络对于推动循环经济同样至关重要。这样的网络能够通过分类收集,使广告印刷品、包装纸板等得到有效的再利用,进一步减少资源的浪费。同时,印刷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液、废气和固体废弃物的有效处理和回收,也是实现资源循环的关键一环。这不仅涉及环保技术的应用,更关系到整个行业环境管理制度的完善。为了确保循环经济体系有效运行,制定严格的行业排放标准,推动印刷企业建立和完善环境管理体系尤为重要。这些措施将有助于降低整个行业的污染物排放强度,促进出版业向更绿色、更低碳的方向发展。只有在循环经济的各个环节都有效衔接,资源得到充分和高效的再利用,出版业的绿色低碳转型才能够真正实现。这样的转型不仅对出版业本身的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也对整个社会环境保护和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产生积极影响。

三、出版业如何实现可持续发展

(一)政府政策的推动作用

在出版业可持续发展之路上,政府不仅是政策的制定者,也是推动行业绿色转型的关键力量。首先,政府需要制定一系列科学合理的行业排放标准和技术指南,这些标准和指南不仅向企业提供了清晰的减排目标和实现路径,也为整个行业的转型升级奠定了坚实基础。此外,政府通过提供财政补贴和税收优惠等经济激励措施,有效降低了企业在采纳环保技26T8zsffsRlpikpZ5QqYrX01gp73G4B5FoYv03D530g=术和更新设备方面的成本门槛。对于那些积极采取绿色举措的企业,差别化的电价和用能政策提供了更直接的经济支持,从而鼓励更多企业加入绿色转型的行列。

政府还承担着宣传和教育的重要职责,致力于提高全社会对可持续发展的认识。这样的宣传和教育活动不仅有助于形成积极的公众舆论氛围,也能够增强消费者对环保产品的认知和接受度。这对于创造有利于绿色出版产品的市场空间至关重要。更重要的是,政府在政策制定和供给方面的努力,为确保出版业绿色转型的顺利进行提供了坚实的支持。这些政策不仅对行业的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也是构建新发展格局、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总之,政府的这些综合性措施,从政策引导到经济支持,再到社会宣传,共同构成了推动出版业绿色转型的强大动力,使得行业在追求经济利益的同时,也能够有效地承担起保护环境的责任,实现真正的可持续发展。

(二)转型过程中的技术及成本问题

在追求绿色可持续发展的进程中,出版业正面临着来自技术和成本方面的挑战。环保技术,尽管理念上受到普遍认同,但在实际应用中却面临诸多困难。许多关键的环保技术和装备仍然处于试验阶段,并未广泛进入商业化和产业化的应用,这种技术上的不成熟给企业的转型带来了显著的风险和成本负担。企业在引进先进的海外技术或运用自主研发新技术时,都需要大量的资金支持。这对于资源相对有限的中小型出版企业来说,无疑是一个沉重的经济负担。与此同时,公众和市场对于绿色出版的认识和接受程度还远未普及,这进一步限制了环保产品和服务的市场潜力。面对这些挑战,出版行业需要行业协会、企业和政府的共同努力。行业协会应当在行业内部加强交流与合作,共享资源和经验,帮助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克服转型中的困难。企业自身也需要加大对新技术的投入,并寻找成本效益较高的环保解决方案,以应对转型过程中的技术和财务挑战。此外,政府在推动出版业绿色转型的过程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不仅需要通过财税优惠政策和技术研发支持降低企业的经济负担,还需要通过有效的公众宣传和教育活动来提升公众对于绿色出版的认知和接受度。通过这些综合性的措施,可以有效支持出版业的绿色转型,使其在减少对环境的影响的同时,实现行业的长期健康发展。

四、结语

出版业的高资源消耗和污染排放对生态环境造成了较大压力,迫切需要实施绿色转型。业内可通过开展绿色印刷、发展数字出版、建立资源循环利用体系等途径推进低碳转型。政府部门应加大政策支持,解决转型过程中的技术和成本问题。只有形成政产学研用各方合力,持续技术和管理创新,出版业的绿色低碳转型才能取得实质性进展。企业可采用环保材料,推广绿色包装运输,建立废纸回收利用机制,数字出版减少纸张消耗,再生利用废弃物等。政府可通过税收优惠、贴息贷款、技术研发资助等方式支持企业绿色改造,引导行业健康发展。

注释:

[1]马超群.乡村工业的绿色转型及可持续发展研究——以南京市D村为例[J].四川环境,2021,40(01).

[2]陈沐豪.基于可持续发展的企业绿色转型及品牌管理研究——以浙江省制造企业为例[J].中国市场,2019(13).

[3]突围,造纸行业转型绿色可持续发展[J].中国包装,2019,39(03).

[4]韦一文,郑峥嵘.环保产业发展与广东省绿色经济的关系分析[J].可持续发展,2023,13(05).

[5]鲁敬.新时代背景下的绿色出版问题研究[J].青年时代, 2019(02).

[6]亢楠楠,林姿余.中国式现代化语境下的乡村旅游高质量发展:价值意蕴与战略路径[J].云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2023,18(02).

[7]肖立志.数字化转型推动石油工业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J].世界石油工业,2022(04).

[8]傅贤洋,钟芷圆,夏朵 等.碳中和背景下汽车行业的转型和发展[J].可持续发展,2023(01).

[9]李明雪.以绿色包装助力可持续发展[J].当代经理人,2022(01).

(作者:商务印书馆学术中心经管室副编审)

责编:周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