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比天大
2024-07-18刘晓明
“庐剧是我的命根子,没有庐剧就没有我丁玉兰,我愿意为庐剧鞠躬尽瘁!”今年已94岁高龄的庐剧表演艺术家、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丁玉兰如此深情告白。戏比天大是她数十年不渝的专业精神和人生操守,为戏,她敬畏艺术;做人,她追比前贤。
庐剧是合肥地方性代表剧种,可追溯至清道光、咸丰年间,庐剧唱腔是在大别山一带的山歌和淮河一带的花鼓灯的基础上,吸收锣鼓书(门歌)、端公戏、嗨子戏唱腔发展而成的。其曲调清新朴实、优美动听,具有广泛的乡土基础,备受当地群众喜爱。2006年5月20日,庐剧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因地域不同,庐剧在安徽形成了上、中、下三路,上路(西路)以六安为中心,曲调粗犷高亢,具有山歌风韵;下路(东路)以芜湖为中心,曲调清新婉转,具有水乡韵味;中路以合肥为中心,曲调兼有上、下两路特色。丁玉兰便是著名的中路庐剧表演艺术家。
从棚姐到丁玉兰
丁玉兰,本名杨晓梅,1931年农历八月十六出生于肥东县草庙集外婆家门外的鸭棚中,因而乳名叫棚姐。幼时,她父亲杨永才身患残疾,家境十分贫苦。7岁时,丁玉兰得了眼疾,因无钱医治,最终导致左眼失明,即便后来她有钱治疗也无法改善,只能安装义眼。1938年,杨永才遭日军毒打致死,母亲武子芳带着幼小的丁玉兰和弟弟三人走投无路,被唱倒七戏(即庐剧)的丁家班班主丁有和收留。丁玉兰8岁从艺,专攻花旦、青衣,从圆场台步到吐字发音,从一段戏到一折戏,她用强记的方法存下了很多花旦、青衣的戏码。她天赋极高又聪慧好学,很快便以清俊的扮相、婉转的唱腔和惟妙惟肖的表演赢得许多观众的喜爱。在肥东、含山、全椒、定远一带,“小棚姐”“大辫子丫头”“小梅姐”的名声不胫而走,让戏班师友刮目相看。
为了提升专业技能,丁玉兰12岁时拜著名京剧艺人郭士龙为师,先后学习了《武家坡》《四郎探母》《桑园会》等折子戏,技艺大增。那时京剧行中有“打戏”一说,即学徒稍有懈怠,师父顺手就打。因此,丁玉兰在从艺过程中吃了许多苦,但也取到了真经。无论是唱腔中的九腔十八调,还是戏剧表演中的身段、台步,她都勤奋苦学,为以后的演剧事业打下了扎实的基础。由她主演的《观画》《闯帘》《休丁香》等十多个剧目成为皖中一带家喻户晓的戏码。丁玉兰每到一地表演都受到当地人的热烈追捧,有一次,她在柘皋演出100场戏,一位老太太连续看了99场。由于深得观众喜爱,丁玉兰也逐渐成为戏班中的头牌和皖中一带的名角。
1949年1月21日,合肥解放。当年夏天,丁玉兰应邀加入合肥平民剧社,在合肥表演了她的第一个代表性剧目《观画》。演出前要贴戏报,上面要写明主演姓名、演出剧目、演出时间等内容,剧社经理王国光觉得丁玉兰当时的名字“棚姐”不够响亮,得取一个响亮的艺名,于是就参照京剧大师梅兰芳名字中的“兰”字,给她取名为“丁玉兰”。当晚戏报上就写了:丁玉兰主演《观画》。演出一炮打响,从此,平民剧社越办越兴旺,丁玉兰也步入了演剧事业的黄金时代。
新中国成立后,丁玉兰先后成为皖北地方戏实验剧场和安徽省庐剧团的担纲演员,历任合肥市庐剧团副团长、名誉团长、艺术顾问。从艺70多年来,丁玉兰在庐剧舞台上演绎了《借罗衣》里爱慕虚荣的二嫂子、《观画》中的大家闺秀秦雪梅、《休丁香》里心地善良的丁香、《江姐》中的英烈江雪琴等100多个鲜活饱满的人物,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丁派”艺术风格,与庐剧结下了一世情缘。她主演的《借罗衣》被拍成了戏曲电影,《双锁柜》《秦香莲》被拍成了戏曲电视片,以她个人为原型拍摄的6集电视连续剧《梅姐》在全国播出。她本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为庐剧艺术的传承创新、繁荣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从合肥到中南海
新中国成立之初,安徽的戏剧改革以庐剧为发端,进而推向全省,并在华东地区产生了影响。20世纪50年代初,安徽省成立了第一个省级国营剧团——安徽省庐剧团。1951年,毛泽东为中国戏曲研究院题写了“百花齐放,推陈出新”,周恩来签署发布了《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关于戏曲改革的指示》,庐剧和全国地方戏曲出现了大繁荣的局面。1957年4月6日,安徽省庐剧团应邀进京演出,王本银主演的《讨学钱》、丁玉兰主演的《借罗衣》《休丁香》、鲍志远主演的《打芦花》等剧目大获成功,剧目的主要演员被邀请到中南海怀仁堂为毛泽东、周恩来、朱德、刘少奇等党和国家领导人演出。丁玉兰还受邀参加“五一”庆典,登上了天安门观礼台,出席周恩来主持的国宴,向毛泽东敬酒,宋庆龄还与她亲切交谈。此行让丁玉兰轰动江淮,饮誉京华。著名作家艾芜、著名戏剧评论家戴不凡分别在《光明日报》和《人民日报》发表评论文章,高度赞扬丁玉兰在人物形象和性格塑造方面的成功。中国戏剧家协会主席田汉称丁玉兰是“眼残艺不残的艺术家”,“在唱腔和表演上都很有特色”,“显示出来的是美的艺术和艺术的美”。京剧大师梅兰芳看了她主演的《借罗衣》后,专门到后台祝贺,并谦虚地说:“你的跑驴舞蹈演得很好,我要向你学习。”
此次赴京演出扩大了庐剧在全国的影响力,书写了庐剧史上灿烂辉煌的篇章,同时也开启了丁玉兰艺术生涯的光荣时代。20世纪50年代末,丁玉兰的表演艺术日臻成熟,但她从未止步,在排演剧目时,总是虚心地向导演和同行请教,努力塑造出性格鲜明、独具特色的人物形象。在送戏上门到基层一线演出时,有时要跑八九个工段十几个点,她自始至终一丝不苟地表演,得到基层干部和群众的广泛赞扬。1960年,丁玉兰随安徽省慰问团赴福建海防前线慰问部队,以饱满的精神状态和深情的演唱赢得了广大指战员的热烈欢迎。即便是60多年后的今天,丁玉兰依然对当时的每一个场景、每一个细节记忆犹新,那些都是她这辈子最宝贵的记忆。
从传承到创新
2009年5月17日,在由合肥市文联、合肥市戏剧家协会在合肥市庐剧院主办的“庐剧艺术发展繁荣研讨会”上,丁玉兰以“改革创新是必由之路,传承发展是永恒真理”为主题,做了题为《论庐剧艺术的发展及传承》的发言,她说:“庐剧艺术的改革和发展,应该遵循它的规律性、客观性和大众性。”“着重考虑庐剧艺术的自身特点和风格,进一步探讨庐剧音乐在继承与革新之间的必然联系。”“既要吸引培养年轻人中的新观众,又要顾及老观众对庐剧的传统欣赏心理。”“唯有在理性的、尊重传统的前提下,和谐地增减和完好地整合,才是庐剧艺术改革的前提和必然。”几十年来,丁玉兰正是本着这样的理念,对庐剧的传承和创新倾注心血。21世纪以来,新创作的庐剧《李清照》《村长娘子》《荠菜花》等大型剧目和《得失之间》《三嫂告状》《呼唤》《李大脚传奇》等一大批小型剧目也相继与观众见面,移植剧目如《赵奢收赋》《见判》《武松杀嫂》等不断展演。2018年以来,合肥市庐剧院还推出了青春版《梁山伯与祝英台》等经典剧目,受到观众和戏剧界的好评。这些成果离不开一代又一代庐剧传人的不懈传承和创新,丁玉兰就是其中的优秀代表之一。
丁玉兰对庐剧的传承和创新主要体现在几个方面:
一是数十年精益求精的演艺生涯,形成了她独具一格的“丁派”表演艺术。其“唱做并重”“表里兼求”“真美具备”“不落窠臼”的表演方式,使得她塑造的人物在言行和内心情感上达到了有机统一,具有真挚感人的力量。随着她的成名,“丁派”艺术也扩大了庐剧在全国的影响力。
二是在庐剧音乐表现方面。她的嗓音甜润,善于运用小嗓子,在真假结合的上跃过渡音中,衔接得十分婉转动听;擅长根据人物性格、情绪,运用装饰音、滑音、重音、伸腔和清唱“连词”等唱法来改变音乐的节奏和气氛,把中路庐剧的声腔表现得如泣如诉,具有很强的示范性。庐剧在早期流传的过程中,唱腔较为混杂,丁玉兰实际上为中路庐剧传统唱腔树立了一个标杆,其中不仅涉及演唱方法,还有对声腔曲牌的理解和声腔表现力的把握,这对庐剧的普及至关重要。
三是对庐剧艺术的传承。丁玉兰不仅视庐剧为终身事业,还为庐剧的传承不停奔忙。即便是退休后,她仍接受合肥市庐剧团的返聘,并担任老年大学庐剧班的指导老师,先后培养过8批徒弟,组织成立玉兰庐剧艺术团,举办过丁玉兰教学十周年汇报展演、丁玉兰舞台艺术七十周年暨庐剧艺术演唱会和安徽省“丁玉兰杯”庐剧演唱大赛,被评为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庐剧代表性传承人、安徽省劳动模范、合肥市劳动模范,获得安徽省德艺双馨终身成就奖、文化部颁发的“园丁奖”,入选2016年度国家“名家传戏——当代戏曲名家收徒传艺工程”等。
丁玉兰说:“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庐剧,是中华艺术百花园中散发着泥土芬芳的鲜花。我看到了庐剧‘中兴’的可喜局面,也承担着承前启后的任务,我恨不得日夜帮青年演员排戏,教唱腔,帮他们练身段。我的心愿是在有生之年,把自己仅有的一点‘箱底货’全部翻出来,毫无保留地传授给青年演员,并在他们的身上得到发展,为繁荣庐剧事业做出最大的贡献!我多么希望我们的青年一代超过前辈啊!”丁玉兰坚信庐剧是合肥人的本土艺术,就像人人爱吃的咸鸭骨头一样,会越嚼越有味。
(本文图片由合肥市庐剧院院长段婷婷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