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寻学科深度融合的结合点

2024-07-17范长秀

小学科学 2024年18期

〔摘 要〕 现代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对课程改革产生了积极的影响。教师应整合学习资源,注重把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进行有效融合,发挥学生“学习小主人”的作用,启迪其思维,提高数学课堂学习效率,提高数学教学质量。教师应潜心钻研教材,探究数学教学与信息技术深度融合的结合点,创设数学教学多元化的情境,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参与探究学习,不断提高思维能力,培养其数学核心素养。

〔关键词〕 信息科技;小学数学;深度融合;结合点

〔中图分类号〕 G42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317 (2024) 18 136-138

在小学数学融合信息技术进行教学的过程中,一些教师对信息化教学不够重视,没有明确的融合路径,让学生觉得数学学习枯燥乏味。教师未根本转变教学观念,也没有找到数学与信息技术的结合点,因而未能实现“教育+技术”的深度融合。因此,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与信息技术深度融合,有效探究融合途径与方法,亟待解决。笔者就此进行实践探究。

一、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如今,信息技术的发展日益迅猛,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可以突破传统的讲授方式,把现代信息技术与数学知识联系在一起。教师可以应用信息技术,把数学知识与音频视频、图形图像、公式文字等相互结合,以相互交融的形式直观形象地加以展示,增强数学知识的感官刺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进学生主动探究数学问题。例如在教学“三角形的认识”一课时,关于“高”的知识比较抽象,是本节课的难点。教师就可利用信息技术展示三种不同类别的三角形,并直观演示三类不同三角形的高。在演示过程中,学生对于钝角三角形的内高能快速找到,但对于外高,部分学生寻找起来有些难度。教师可利用多媒体或班班通展示,以动态的形式突出三角形的高,突破教学重难点。一系列这样的演示,可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整堂课的学习效果,使学生在多元化现代信息技术的融合之中理解数学教学的重点,体会感悟数学知识的魅力,提高其数学素养。

二、促进学生自主探究

数学新课标倡导学生自主探究学习。教师应善用现代信息技术创设多元化的情境,让学生在不同的问题情境、生活情境、游戏情境中,聚集精力,激活学习兴趣,全身心地投入自主探究,积极参与数学课堂学习活动,提高学习质量和教学效率。

教师在设计教学预案时,应以学生为本,利用现代信息技术,让学生在互动、和谐愉悦的情境中主动探究学习,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如在“认识多位数”的教学中,教师可利用班班通课件引导学生使用计数器拨数,让其认知万、十万、百万这些位数。万是十个一千进位,十万是十个一万进位。这时,教师提问学生:“二十八万、一百二十八万和一千一百二十八万分别是多少?数字应该怎样写呢?”学生举手,教师同意;学生上台写出答案,教师评价激励。还有一种方法是让展台出示,通过连线让学生选择答案。这样,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教学,犹如一场精彩的闯关活动,学生小手举得老高,脸憋得通红,气息急促。通过信息技术手段,学生主动合作探究,生生互动交流,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以学定教、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也能够得到充分体现。

三、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在数学课堂上,教师应鼓励学生大胆地进行丰富的猜想和假设,能够提出问题,发表各自的独特见解,并通过自主探究、小组合作勇敢地探索,寻找正确答案。教学时,教师可充分使用多媒体,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其全身心地投入学习,让他们通过生生交流启迪思维,发挥奇思妙想,提出一些与众不同的、创造性的问题,自主探索新方法、新思路,很好地培养其创造性思维。

例如在教学“位置与方向”时,教师利用多媒体展示,让学生明确题目要求,很直观地看清方向标并从中定出方位。同时,用多媒体展示,拖动坐标与距离,让学生在黑板上实践操作,思考解题方法、测量技巧,辨别方向。接着让学生在小组中提出疑问,生生分析解答,小组合作探究,突破本课重难点。这样,教师把信息技术与小组合作相融合,精准传授学习方法,培养学生的小组合作能力、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解决生活中实际问题的能力,也拉近了师生距离,形成和谐而融洽的互动关系。

四、引导学生深度学习

深度学习实质上是理解性学习。学生将已有知识经验迁移到另一个问题情境中应用,能解决情境中的新问题。学生围绕学习内容进行深度学习,需在教师引领下,全身心地积极投入、亲历体验,获得新知识。但在数学教学中,只靠教师讲解是不够的。于是教师就需充分融合现代信息技术,层层引导,全面构建深度学习,提升学生的数学素养。例如,在教学“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时,教师可借助信息技术,直观地动态演示什么是周长,就能使复杂的问题一下子变得直观、简单明了,很好地帮助学生理解掌握重难点。无论是认识周长的含义,还是用周长的知识解决问题,学生只需动手剪一剪、拼一拼或画一画,再指出周长在哪里,在课件中直接体现。信息技术在学生数学学习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再比如,用两个长为40厘米、宽为24厘米的长方形拼一个新图形,它的周长该怎么来表示?周长是多少厘米?学生在班班通屏幕上操作,先拼出几个不同形状的图形,通过观察比较它们的周长并进行猜想。有的说拼成的图形一定比一个小长方形的周长更大,有的说两个小长方形拼的周长比大长方形的要长,还有的说拼一个新图形会等于两个长方形的周长。接着,教师让学生自主学习,同座合作,按照“拼—画—描—算”的操作步骤求出图形的周长。学生借助屏幕直观图,在电脑屏幕上用拉伸、拉直等方法对周长进行比较,加深对周长含义的理解。

在此过程中,学生不仅用计算结果证明猜想是错误的,还借助亲历操作“拼”,清晰地看到原本在外面的边,由于“拼”时重合了两条边,因此拼出的图形周长就比两个小长方形的周长之和少了两条边的长度,进而轻松地解决了不规则图形的周长。学生围绕周长学习内容,全身心积极主动参与、亲历操作体验、获得周长的新知,从而实现了理解性的学习,将已有知识在新的问题情境中进行迁移应用和重构,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通过信息技术的层层引导,助力学生发散数学思维,实现知识之间的有效关联,提升了学生的数学素养。

五、改进评价方式

教师应关注所有学生,让他们独立思考,培养学习能力,促进其发展。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应寻找和挖掘学生的每一个亮点,给予肯定和鼓励,让学生的积极主动精神迸发。这需要教师花时间下功夫,融合现代信息技术,采用多种评价方式,并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学生在课堂上解决数学问题时,教师可利用信息技术软件和多媒体工具,应用挑战性、激励性的语言,或使用手势语、头势语、眼神语和表情语,或通过音乐、图片和视频,聚集学生的注意力,刺激他们的良性情绪。或者,对表现优异的小组或个人,采取赠送小礼物,颁发奖牌、奖状等多种形式进行评价,让学生具有获得感,积极主动完成任务。

如,在教学“整十数、整百数乘一位数口算”时,教师可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及其学习情况等设计评价内容,并把每个教学环节的评价细化。教师首先利用信息技术设计评价目标、任务、标准、方式等,进而针对整十数、整百数乘一位数口算的环节明确学习任务。先在小组内生生评价,再由教师进行整体评价。在信息技术软件评价中,肯定学生的学习行为、学习态度,强化学生的反思意识、总结能力等。

此外,教师还可在数学课堂教学中,使用平板下载反馈信息及数据,了解学情。同时,将收集梳理的内容生成统计表或统计图进行结果反馈,详细分析学生的学习数据,及时掌握信息,科学有序地调整教学流程。在信息技术的大力支持下,数学教学特色尽显,学生爱上学习,教学活动得以有效实施。

六、搭建家校共育平台

现代信息技术在搭建学习小组平台,建立学习小组联络群,加强师生、家校沟通,方便家长之间、生生之间讨论交流问题、发表观点、分享成果、掌握学习情况等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能够有力地促进学生的成长进步。数学教师应搭建学生教师家长三者之间的网络沟通平台。家长通过该平台,可及时与教师沟通,掌握孩子的学情和在校表现,查阅学校动态信息,反映孩子的数学学习问题。教师利用该平台,可以提供相应的数学学习信息,对学生进行知识和能力的检测,以及对学生的学习结果进行评价等。学生则可以通过该平台查阅资料,搜集信息,自主学习,完成学习任务,并呈现个人的数学学习成果。

在数学课堂教学中,信息技术的应用为学生自主学习提供了有效的技术支持,提供了丰富的学习资源,让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得到充分体现。同时,教师也可通过搭建学习小组平台等方式,指导学生线上学习,推动学生的自主性学习和高效学习。信息技术与数学课堂教学的融合,使学生能够按照自己的需求选择学习内容、学习时间和学习方式,更好地实现自主学习,建构个性化的数学知识体系,从而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

教师在使用数学学习小组平台时,还应特别关心学习能力差的或自制力差的学生,时时关注这些学生线上学习或自主查阅资料等情况,提醒其围绕主题专心用功,及时查看学习进度,以充分发挥现代信息技术教学的优势。

参考文献

[1]张莉.深度推进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教育的融合创新[J].百科论坛电子杂志,2020(7):14-15.

[2]宋尧.小学数学中多媒体辅助教学手段的运用策略研究[J].女人坊(新时代教育),2021(19):4-6.

[3]曾慧美.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教学融合创新的实践策略[J].读与写(教师),2020(10):34-35.

[4]马俊全,刘熙丽.现代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软件(教育现代化),2018(7):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