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提高事业单位财政资金预算绩效管理水平的思考

2024-07-17高凡

今日财富 2024年21期

在事业单位的财政资金预算绩效管理中,存在着认知不足、管理精细度不够和预算编制不适应绩效管理等问题。本文旨在提升事业单位财政资金预算绩效管理水平,以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实现工作目标和强化预算监督。为此,我们提出了以下策略:加强对预算绩效管理的宣传与培训,以提升管理者和员工的预算绩效管理意识;建立科学的绩效考核指标体系,确保预算的科学性和合理性;通过科学编制预算,将预算与实际需求相适应,并加强对预算执行情况的监控,以确保资金的有效使用。通过这些策略,我们可以更好地实现事业单位财政资金的高效管理,提高服务质量,满足社会需求,提升事业单位的运行效益。

事业单位的预算资金在满足社会需求、改善人民生活质量和推动经济增长方面具有巨大的潜力。然而,由于财政资源有限,如何更有效地管理和利用这些资金成了一个日益突出的问题。财政资金预算绩效管理作为一种管理方法和工具,已经被广泛应用于事业单位,以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率和绩效水平。这一方法的应用不仅可以确保财政资源的充分利用,还有助于事业单位明确工作目标、加强预算监督和提高服务质量,从而更好地满足社会对公共服务的需求。

一、事业单位财政资金预算绩效管理的价值

(一)提高事业单位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率

财政资金预算绩效管理通过一系列科学的管理手段,可以显著提升资金的使用效率,确保财政资源价值回报最大化。财政资金预算绩效管理强调了对资金使用情况的有效监控。通过建立细致的数据收集、分析和报告机制,单位可以及时了解每一笔资金的去向和使用情况。这种实时监控有助于迅速发现潜在的浪费和滥用情况,进而采取调整和纠正措施,确保资金投入到真正需要的领域。预算绩效管理注重预算的明晰和合理性。在编制预算时,需要充分考虑单位的工作需求和目标,确保每一笔开支都与单位的职责职能相一致。这样可以避免不必要的支出,将资金集中用于实现单位的核心职能,从而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财政资金预算绩效管理鼓励事业单位建立健全绩效考核体系。通过设定明确的绩效指标和评估方法,对各项工作任务进行科学评估,及时发现并奖励高绩效部门,激发员工工作积极性,同时对低绩效部门进行改进和支持,以提高其工作效率。财政资金预算绩效管理还强调财政资金的透明度和合规性。通过加强对预算执行情况的监督,确保每一笔资金都按照法规和政策要求进行使用,避免出现违规行为,提高了预算执行的合规性。

(二)确保事业单位实现工作目标

确保事业单位实现工作目标是预算绩效管理的重要方面,不仅有助于提高服务质量,还可以增加社会满意度,实现公共利益最大化。预算绩效管理强调目标的明确性。在预算绩效管理的框架下,单位需要明确定义各项工作任务的具体目标和指标。这些目标必须是具体的、可量化的、可衡量的,以便能够进行有效评估和比较。通过明确工作目标,事业单位能够更好地理解自己的使命,并将资金有针对性地分配到各项工作中,以确保目标的实现。预算绩效管理强调目标的持续监测和评价。在预算绩效管理中,单位不仅需要设定目标,还需要建立监测和评价机制,定期对绩效目标的完成情况进行跟踪和评价。这种实时反馈机制有助于单位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措施,以确保绩效目标如期实现。同时,通过对绩效完成情况的监测,单位可以及时调整工作计划和资源分配,以更好地应对变化的需求和要求。通过设定目标形成相关的奖惩机制,激发员工的工作积极性,提高其责任感。员工在追求绩效目标的过程中会更加努力。这对于提高服务质量和社会满意度至关重要。

(三)有效强化预算监督

财政资金预算绩效管理在有效强化预算监督方面具有显著作用。通过强化监督,可以确保财政资金使用的合规性,防止浪费和滥用,建立公平和透明的管理机制,有助于增强社会对事业单位的信任。事业单位需要建立有效的监督体系,包括财务审计、内部审查和绩效评价等,以确保预算资金的使用情况始终处于监督之下。这种实时监控有助于及时发现和纠正潜在的违规行为,确保财政资金的合规使用。事业单位需要定期对预算执行情况进行评估,并向管理者和员工提供反馈意见。这种评价机制有助于识别问题和应对挑战,并促使其及时改进,以确保预算执行的合规性和高效性。事业单位应当将预算执行情况向社会公开,接受社会监督。这种透明度有助于建立社会信任,提高单位的公共形象,确保管理机制的公平性和合法性。预算绩效管理还强调了对违规行为的惩处和奖励。通过建立奖惩机制,可以激励事业单位的员工遵守规章制度,确保财政资金的合规使用。同时,对于违规行为,应当采取相应的惩罚措施,以起到震慑作用。

二、事业单位财政资金预算绩效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一)对绩效管理认识不到位

事业单位长期以来在管理上更加偏重于传统的预算编制和执行,而忽视了绩效管理的重要性。这种传统观念使得管理者和员工较难接受新的绩效管理理念和方法。部分事业单位的管理者和员工没有接受过充分的绩效管理培训,不了解绩效管理的核心概念和实施方法。因此,难以将绩效管理融入日常工作中,导致认知不足。绩效管理需要大量的数据支持和信息系统的支持,而一些事业单位没有建立健全信息系统,难以支持绩效管理的实施。这也限制了其对绩效管理的理解和应用。管理者和员工的认知不足使得他们难以理解绩效管理的重要性,无法有效将其应用到实际工作中,导致预算资金的使用效果不佳。由于缺乏绩效管理的支持,事业单位难以建立科学的绩效考核体系,无法对工作目标和任务进行科学评估,影响了工作的质量和效率。缺乏信息系统的支持也使得事业单位难以实施绩效管理,限制了管理的科学性和透明度。

(二)预算绩效管理不够精细

一些事业单位在预算绩效管理方面没有建立完善的框架和体系,导致无法有效支持精细化管理的实施。缺乏规范的管理流程和指南,使得预算绩效管理的各个环节难以顺利推进。精细化管理需要明确的绩效考核指标和可靠的数据支持,以便进行有效监控和评价。但在一些事业单位中,尚未建立完备的指标体系和数据收集工具,导致绩效评价不精确和不全面。一些事业单位缺乏预算绩效管理的理念和意识,认为传统的管理方式已经足够,因此不重视绩效管理的实施。这种思维方式限制了精细化管理的推广和深化。由于管理不够精细,难以及时发现和解决潜在问题,导致资源的浪费和滥用。缺乏明确的绩效考核指标和数据支持,使得绩效评价结果不准确,难以为管理决策提供有力支持。缺乏绩效管理的意识和文化,使得员工的积极性和责任感不足,影响了其工作效率和质量。

(三)预算编制不适应绩效管理的需要

许多事业单位长期以来采用历史成本法或增量法来编制预算,这些传统方法主要依赖于过去的支出,忽视了绩效管理的要求。这使得预算编制更加依赖过去经验,难以适应新的绩效目标和需求。一些事业单位受到预算编制时间的压力,需要在有限的时间内完成预算编制工作。在这种情况下,难以充分考虑绩效管理的要求,导致预算的制定较为草率,未能与绩效目标充分匹配。如果管理层和员工没有充分理解绩效管理的价值,可能不会主动将绩效目标纳入预算编制过程中,导致预算与绩效要求脱节。预算与实际工作需求脱节,导致资源分配不合理,难以实现绩效目标。预算编制缺乏科学性和灵活性,限制了财政资金的灵活运用,阻碍了工作的高效展开。由于预算与绩效要求不匹配,可能导致绩效评价的结果不准确,难以为管理决策提供有力支持。

三、事业单位财政资金预算绩效管理优化建议

(一)提升对财政资金预算绩效管理的认识

提升对财政资金预算绩效管理的认识,对于推动事业单位高效运转、实现社会效益最大化具有关键性意义。这需要政府部门通过系统化培训宣传,让管理者、员工真正认识到绩效管理的价值所在。具体来说,要制定覆盖各级管理者和员工的专项培训计划,加大对领导班子的培训力度,使其深刻领会绩效管理的内涵和运作流程,全面提高编制执行监控预算、设定科学评价指标体系等方面的专业水平。这是做好顶层设计的基础。与此同时,通过培训使广大员工明确自己在绩效管理体系中的职责定位,掌握工作标准和数据生成汇报规范。这对提高工作效率和服务质量,保证指标如期实现起关键支撑作用。除专业培训外,充分运用各类宣传渠道如展板展览、发放手册、举办理论讲座等,使预算绩效管理的重要性深入人心,成为一种文化和工作习惯。最终要形成管理者与员工、部门与部门间的良性互动格局,充分调动员工主人翁意识,真正将绩效导向的理念和方法融入工作全过程,确保单位社会效益和财政资金使用效益的持续提升。

政企科学配合、上下一心,预算绩效管理必将展现强大生命力,有效保障事业单位高质量发展,更好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这是新时代的必然要求。具体实施中,应注意因地制宜、分类指导。鼓励地方和单位结合实际探索适用的绩效评价指标体系,重点突出民生事业和社会效益。加强过程监管,确保指标设置科学合理,避免出现简单化、“一刀切”等问题。此外,需要建立健全第三方评估机制,充分发挥专业机构和社会监督的作用。

(二)增强财政资金预算绩效管理的科学性

为推动事业单位高效运转,有效提升财政资金使用效益,增强预算绩效管理的科学性和针对性势在必行。这需要从健全管理制度体系、建立科学的绩效评价指标和加强过程监管数据支撑等方面着力。首先,要制定系统、规范的预算绩效管理政策体系,使之成为指导事业单位开展日常工作的行动纲领。包括明确绩效目标责任制、资金使用审批机制、绩效评价奖惩办法等,对过程控制、效果评估提出明确要求,保证管理科学性;其次,设定针对性强、易操作的预算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指标设置要立足事业单位的功能定位和职能目标,区分不同类型公共服务事业的特点,突出社会效益和民生惠益。同时要注意灵活性、可行性,将之有机融入工作全过程,避免增加基层负担,如实反映绩效水平;最后,要确保管理决策、政策制定基于数据分析,建立规范的监督考核数据报送机制,并接受专业第三方评估。还可比较同类型单位效益差距、挖掘影响因素等,不断优化管理制度与资金投入结构。充分发挥政府引领作用,激励事业单位主动作为,通过科学的预算绩效管理,必将极大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率,更好惠及民生,提升社会公共服务水平。

(三)科学编制预算

要确保事业单位财政资金使用效益最大化,编制具有前瞻性、针对性和灵活性的预算至关重要。这需要立足实际工作需求,与绩效目标设置相衔接,并建立过程监测反馈机制,推动预算绩效管理不断优化。预算编制首先要聚焦事业单位的实际运转与发展需要。管理层需要广泛征求基层部门和员工对资金需求的意见,找准工作重心,确定优先发展方向。编制预算时,既要考虑日常公共服务所必需的人员和基础设施投入等刚性支出,也要考虑战略规划与发展目标对应的项目投资等弹性支出。同时,预算编制还需与绩效目标管理紧密结合。绩效目标越科学合理、与预算安排越契合,资金使用效果才会越好。因此,管理层在设定关键绩效评价指标时,必须慎重考量实际资金、技术保障情况,确保目标实现的可行性。当然,光有前期设计还不够,编制预算和绩效目标还须形成闭环反馈式管理。单位需建立规范的预算执行监控机制,定期评估资金使用效果,检验预算、目标与实际需求是否匹配。如发现不符,必须及时调整和优化预算安排或绩效目标,直至实现两者高度契合。通过把预算编制、绩效目标、实际需求有机结合,事业单位才能提高资金使用效率,造福民生。这是新的历史时期事业单位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

结语:

在提高事业单位财政资金预算绩效管理水平的道路上,我们迈出了重要的一步。通过加强对绩效管理的认识,建立科学体系编制预算,可以更好地实现财政资金的高效使用,提高工作绩效,为社会提供更优质的公共服务。然而,财政资金预算绩效管理的道路并不会一帆风顺,需要持续努力和改进。未来,我们需要更广泛地推广绩效管理理念,培养更多的绩效管理专业人才,不断完善绩效管理的体系和工具,以适应不断变化的社会需求和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