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思政课获得感的生成逻辑与提升路径研究
2024-07-16吴明永向楠
摘 要:思政课肩负着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重要使命,旨在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提升思政课获得感是当前思政课改革面临的重要课题,其生成过程大致经历从主观期待到主动参与、从需求满足到主体认同、从实践转化到主体发展三个阶段。然而,思政课获得感的生成存在着教育内容缺乏现实性、教育方式缺乏创新性、教师综合素质不均及大学生需求不足等困境。通过分析获得感的生成逻辑和困境,进而得出具体提升路径。首先,丰富教学内容和方法,增强供需双方的深度融合;其次,思政课教师应着力提高自身综合素质以提升供给质量;最后,大学生应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自觉参与教育实践活动,从而提升思政课获得感。
关键词:思政课;大学生;生成逻辑;生成困境;提升路径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000X(2024)21-0189-04
Abstract: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heory courses shoulders the mission of Marxist theory education and aims to cultivate socialist builders and successors. Enhancing the sense of attainment is an important issue facing the current reform of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heory courses. And its generation process has roughly gone through three stages, from subjective expectation to active participation, from demand fulfillment to subjective identification, and from practical transformation to subjective development. However, the generation of the sense of attainment in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heory courses suffer from the dilemmas of uneven comprehensive quality of teachers, insufficient needs of college students, lack of realism in educational contents, and lack of innovation in educational methods. By analyzing the logic and dilemma of the generation of the sense of attainment, a specific path of enhancement is drawn. Firstly, teachers should focus on improving their comprehensive quality to enhance the quality of supply. Secondly, college students should give full play to their subjective initiative and consciously participate in education and practice; and lastly, enriching the teaching content and methods and enhancing the deep integration of supply and demand, so as to promote the sense of attainment of college students.
Keywords: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theory courses; college students; generation logic; generation dilemma; enhancement path
“获得感主要是指个体通过自身的努力而真正获得某些实际的利益并由此在心理上或精神上产生主观感受和情感反应。[1]”见之于思政课来说,思政课获得感是指教育对象通过参与思政课教学活动所产生的积极正面感受,这种感受涵盖知识层面的理解获得、精神层面的满足共鸣、行为层面的外化接纳。理清思政课获得感的生成逻辑与困境,才能把准“如何增强获得感”的重要课题。大学生思政课获得感源于教师“供给”与学生“需求”的双向契合,教师提供高质量的教学内容是获得感生成的前提,这就要求教师能够精准把握大学生的主观期待和客观需求,进而将教学内容与学生需要有机融合,化解教学内容与学生需求之间的“供需矛盾”,推动思政课从“整体化”向“精准化”转变,最终提升大学生的思政课获得感。
一 大学生思政课获得感的生成逻辑
(一) 生成起点:从主观期待到主动参与
主观期待作为学生对思政课教学活动在心理或认知层面所持有的对“物质利益”“精神利益”等效用的期待,是获得感生成的关键节点。在参与和体验思政课教学过程之前,学生即已形成对教育内容等要素的期待,具体表现为对“教育内容是什么”“它能带来什么”的心理预设,其直接决定学生对教育内容的主观感知与体验。“‘获得感’思想的核心在于强调主体在改革发展中要有实际的‘获得’,其落脚点在情绪反应的‘感’上。[2]”当主观期待与实际获得在内容、数量、质量等方面达到一致,甚至远超预期时,学生的获得感将愈发强烈。
主动参与是推动思政课获得感向更高层次有序发展的关键因素,涉及行为层面的积极投入和精神层面的深度参与,这既体现在学生积极参与理论学习、价值引领、实践培育等教学活动,也反映在学生通过实践活动所获得的客观成果、情感体验及认知共鸣。获得感并非凭空产生,亦非思政课教师单方面赐予,而是学生通过亲身体验与实践所自然形成。例如,在思政课教学实践中,学生的参与积极性越高,其主观能动性的发挥便越充分,从而更容易产生情感上的理解与认同。反之,若学生仅将思政课视为获得绩点或学分的工具,则难以与教学活动形成情感共鸣,亦无法产生真正的获得感。
(二) 形成阶段:从需求满足到主体认同
需求满足是思政课教学活动对学生主观期待和需求的反馈,而学生需求的满足是其生成获得感的重要基础。学生对思政课教学活动及内容的期待,实际上源自其个人需求,客观需求塑造了他们的心理预期。例如,当学生在人际关系、心理健康、就业择业和升学发展等方面有需求时,他们自然会对获得相关的思想信息产生期待。在参与思政课教学过程中,若学生的心理预期与实际获得之间的差异越小,则表明其需求得到满足的程度越高。
主体认同的具体表现包括两个方面:首先,学生在主观上接纳并认可思政课教学活动,产生积极认同的态度;其次,学生深入理解和接受思政课教学过程中所传递的知识体系和价值体系,并以其为指导,转变自身固有的、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悖的观念。这一过程不仅标志着学生的需求得到高度满足,而且意味着学生在受教育过程中产生了认同感、满足感、愉悦感,实现了学生参与思政课教学活动获得感和实际结果获得感的有机统一,也实现了客观“获得”和主观“感受”的有机融合,学生对思政课的获得感也由此形成。
(三) 升华阶段:从实践转化到主体发展
思政课获得感的生成并非静止且单向的,而是呈现出一种螺旋上升式的发展态势。在需求满足与主体认同的基础上,实现了向实践的转化。“教育对象在对已获得的精神利益进行转化运用中不仅可以确证、肯定与升华已有的获得感,同时还会产生新的获得感”[3]。这一不断生成和深化的过程,为教育对象在新阶段上继续生成“获得感”奠定了坚定的基础,并最终促使其实现自我价值和全面发展。
思政课获得感的最终价值旨归在于利用学生所获得的实际物质利益和精神利益,推动学生成为全面发展的人。人的自我发展是一个价值实现、潜力激发的过程,同时也是思政课获得感逐渐升华与发展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人不仅持续地创造个人价值,还积极地贡献社会价值,最终向实现自身理想的目标稳步迈进。
二 大学生思政课获得感的生成困境
(一) 思政课教学内容缺乏现实性
教学活动的实施过程本质上是对生活经验与社会经验的传递与交融。个人与集体均植根于现实生活中,理论唯有与现实生活紧密结合,方能焕发出其强大活力[4]。同样地,任何教育实践活动都不能脱离社会与现实生活这一肥沃土壤。思政课作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核心使命在于塑造大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其教学内容常侧重于高屋建瓴的理论体系。首先,在教学过程中,由于思政课教师往往扮演教学和科研双重角色,其固有的研究思维方式与学术话语体系可能不自觉地渗透到教学过程中,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加深教学内容与现实生活之间的隔阂。然而,教学活动是师生互动的过程,它不仅要恪守课程的价值内核,更应契合大学生的认知和心理发展规律。过度理论化、抽象化的教学内容往往显得生涩乏味,若与现实生活脱节,则难以激发学生的情感共鸣和认同,进而影响获得感的生成。其次,思政课作为传播党的先进理论与理想信念的重要阵地,在教育过程中通常以单向灌输的方式向学生传授理论知识,但对于当前大学生普遍感到困惑的问题和矛盾,思政课未能给予及时回应与解答,导致其在日常生活和思想层面缺乏有效引导。最后,当前思政课设置机制中存在重复现象。许多课程在中学、高中、本科阶段重复出现,而相关部门在课程设置与内容上缺乏必要的梳理与整合,导致学生在参与思政课教学过程中产生厌烦情绪。
(二) 思政课教学方法缺乏创新性
近年来,在技术革新与思想融合的推动下,教育技术得以迅猛发展。然而,思政课教师在教育技术的应用程度和应用水平上呈现出显著差异,部分学校或教师紧跟技术前沿,积极探索并取得显著成效;但仍有部分教师固守传统教学方法,主要表现为三个方面。首先,考核评价方式单一。“目前主要有两种考察方式,一种是闭卷考试,容易导致学生‘死记硬背’;另一种是开卷考试,又容易造成学生忽视平时课堂学习。[5]”这种考核方式虽然能清晰地考查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但却无法有效评估学生解决实际问题和应对自身困惑的能力。其次,授课方式传统。当前,思政课授课方式多以理论灌输式为主,教师在课堂上“独奏”,而学生处于被动和游离状态中,难以激发其主观能动性。同时,课外实践的忽视也导致学生难以将课堂所学运用到实际生活中,从而阻碍了深层次获得感的生成。最后,数字化教学应用程度不高。尽管数字化教学已成为大势所趋,但高校思政课教学质量评价体系改革的滞后性导致教师在应对教学评估、职称晋升、评奖评优等多重压力时,难以充分投入到数字化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探索中。
(三) 教师队伍综合素质参差不齐
思政课教师不仅是先进理论与优秀文化的传播者,更是大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与价值观形成过程中的关键引导者,教师队伍的综合素质与建设直接影响着学生获得感的最终形成。然而,当前教师队伍仍面临着一些亟待解决的现实困境:首先,部分思政课教师政治立场不够坚定,这导致了他们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认同不足,对相关理论体系的把握不够深入。在教学实践过程中,这类教育者往往表现出措辞模糊不清、讲解浮于表面的现象,甚至可能传播错误的观念,严重损害了思政课的严肃性和权威性。其次,思政课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交流深度不够。思政课的有效性不仅依赖于课堂教学,更需要在生活中与学生建立深厚联系,应当更加贴近学生,关注学生,用自己的言行举止树立榜样,感染学生。但目前思政课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交流大多局限于课堂,课堂之外的支持、鼓励、交流严重缺乏,这极大地制约了大学生思政课获得感的生成。最后,思政课教师与学生之间存在“语言代沟”。面对一些新兴事物,特别是大学生感兴趣的事物,部分思政课教师由于年龄、思维习惯等原因,对新兴事物的关注不够,仍习惯使用传统、抽象化、教条化的话语表达,固守原本的教育内容和教育理念,继而错失了与大学生深入交流、提升思政课获得感的宝贵机会。
(四) 大学生对思政课认知程度不足
大学生对思政课形成的心理预期是获得感生成的基石,心理预期与利益获得实际契合度越高,大学生的思政课获得感便愈发强烈,反之则减弱。当前,大学生对思政课的心理期待普遍较低,主要表现为对理论知识的机械性背诵以应付期末考核,缺乏自主学习和深入思考的能力。部分大学生甚至寄希望于考前突击,导致认知与行为相脱节,大大降低了思政课的获得感。具体来说,大学生对思政课的需要表现出较强功利性。在学分和期末测试的压力下,部分学生的学习范围局限于教师划的重点,将思政课视为获取学分的工具,缺乏课前课后的主动学习意识,忽视了日常学习的知识积累。此外,尽管思政课能够润物细无声地传递思想层面的利益获得,但部分大学生在参与思政课教育实践之初,便期待获得物质利益或精神层面的“顿悟”。然而,短暂的参与无法满足其心理预期,因为思政课的实际获得需要长期的积累和沉淀。因此,大学生往往认为思政课对个人未来发展无甚帮助,难以激发其主动学习的积极性。
三 提升大学生思政课获得感的现实路径
(一) 丰富教学内容和方法,提升吸引力
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就是思政课的终极目标[6],思政课教育内容与方法不断更新的根本立足点是为了实现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第一,丰富教学内容。一方面,思政课教师不应拘泥于思政课教材,而应深入了解大学生的实际需求,将政治、社会及网络等热点问题引入课堂。通过分析其发生原因、发生过程和是非曲直,提升学生自觉防御各类不良政治思潮的能力,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明辨是非的素养,引导学生用批判性思维看待问题、解决问题。另一方面,以学生为中心,在遵循教材的前提下,选取和呈现学生感兴趣的教学内容,满足其成长成材需求,并适时调整部分不当需求,引导积极健康的价值取向。第二,加强实践教学。根据教学内容组织学生深入基层社区、田间地头开展社会调研,通过查找问题、分析对策,让学生在社会实践中亲身体验并领悟思政课的真谛。在志愿活动等实践活动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传达知识,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第三,优化考核方式。当前存在的两种考核方式均重视结果而忽略过程,为此,应创新考核方式,综合考查学生日常考勤、课堂表现、小组汇报和实践参与等方面,按适当比例计入最终成绩,适当降低结课考试成绩的比重,激励学生注重日常学习的积累和表现,而非应付考试。第四,广泛运用新媒体手段。利用新媒体载体是提升获得感的重要手段,“特别是要加大‘思想政治工作+互联网’建设,拓展网络阵地,加大内容建设,开发网络文化产品,从‘指尖’直抵‘心间’,形成网上网下育人合力。[7]”网络信息载体能够打破信息壁垒,丰富教育内容,增强教学实践活动的针对性、有效性、互动性和趣味性。
(二) 打造高水平教师队伍,增强亲和力
“思想政治教育者是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领导者、决策者、组织者、发动者和实施者,是对受教育者客体实施思想政治教育影响的主体。[8]”打造一支高素质的思政课教师人才队伍,对标“政治要强、情怀要深、思想要新、视野要广、自律要严、价格要正”的“六要[9]”标准,对于提升大学生思政课获得感具有重要意义。第一,打牢理论之基。“一般而言,这种‘彻底’的理论,必须具有‘三性’统一的特性,即逻辑的展开性、历史的涵容性、现实的广延性这‘三性’的统一。[10]”思政课教师首先要具备坚实的理论基础,“以透彻的学理分析回应学生,以彻底的思想理论说服学生,用真理的强大力量引导学生”[11],才能纠正大学生对思政课的误解和排斥,不断增强学生对理论知识、理想信念、价值追求的认同感。第二,筑牢信念之基。思政课教师不能仅将职业视为谋生手段,而应牢记肩负的历史重任,做到“在马言马,在马信马”,做到所讲的知识要笃信、所讲的理论要践行、所持的信念要纯粹。应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将专业研究和发展建立在此信念基础之上,增强对理论知识的自信和对思政课的自信。第三,建立教师培养长效机制。“育人由育师开始”[12]。加大对教师队伍的人才培养力度,利用红色资源提升思政课教师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增强课堂内容丰富性和解释力。各高校应共同组织思政课教师全方面培养体系,通过集体备课、名师互动等方式提升教师的教学水平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第四,拉近教师同学生之间的距离。思政课教师应在工作中投入饱满热情,关爱学生,加强对学生思想和行为规律的研究,与学生多交流多谈心。只有了解学生所需,才能使教育内容的供给更符合学生期待。
(三) 发挥大学生主观能动性,强化驱动力
“大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对提升大学生思政课教学获得感而言十分重要,大学生主动求知问学是产生思政课教学获得感的内生机理,如果不能激活大学生的学习内驱力、提升大学生对于思政课的感知力和体悟力,那么无论思政课教师提供多么‘精美可口’的教学盛宴,大学生的感知都是‘钝化’的,获得感更无从谈起。[13]”因此,大学生应树立对思政课的合理心理预期,发挥主观能动性,成为思政课学习过程中的主导者。第一,端正学习态度,体悟学习过程。学习者构建内心活动的过程不能由他人代劳,必须亲身参与实践[14]。大学生应在思政课教学活动中充分发挥主体作用,梳理理论知识体系脉络,培养发散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应当深刻认识自我,挖掘自身潜能与优势,提升个人能力,为国家未来发展注入青春力量。第二,建立心理预期。大学生在参与思政课教学活动前,应基于课程内容形成合理的心理预期。思政课具有自身独特的价值和意义[10],这种价值无法用金钱来衡量,也无法在短期内获得。因此,大学生需预见思政课所蕴含的价值观念和意义,形成合理的利益诉求,增强学习动力。第三,加强自我管理。“学习投入定义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一种持续的、充满积极情感的状态。[15]”以饱满的热情和积极的态度参与学习,有效管理学习时间,合理安排思政课程与其他课程的比例。通过合理的时间安排,可以提升学习成就感,减少不良情绪。同时,增强学习的自律性,提高分辨是非的能力,抵御外界干扰,以积极心态参与思政课教学活动,享受学习乐趣。第四,调整学习方法。尽管思政课教材是学习的最佳材料,但大学生仍需投入大量努力,通过阅读文献和原著来深化理解,结合教材与源本知识,形成完整清晰的逻辑体系,领悟理论知识的本质。此外,利用学习小组进行探讨和研究,加强与他人的学习交流,有助于解决疑问和困惑,使大学生成为思政课教学活动的主导者和组织者。
四 结束语
大学生思政课获得感的生成源自心理期待与实际获得之间的契合,在需求得以满足之际,实际收获得以内化于心、外化于行,进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然而,当前思政课在教学内容的现实性、教学方法的创新性、教师队伍素质及学生认知程度等方面均面临挑战,阻碍了获得感的生成与提升。因此,应立足学生需求精心策划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方法。同时,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升综合素质。此外,还需引导学生端正学习态度,积极参加实践活动。通过这些举措,可有效提升思政课获得感,使思政课成为教师乐教、学生乐学的优秀课程,真正达到有的放矢、引人入胜。
3YJI8rScpKbrGiiQ5jgmcYJpm66Dj4kJsQcflDncPxQ=参考文献:
[1] 李昊婷.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获得感的生成机制与提升路径[J].思想教育研究,2019(6):73-77.
[2] 刘继青.基于“获得感”思想的教育改革[J].教育发展研究,2017,37(1):1-8.
[3] 程仕波,熊建生.论思想政治教育获得感[J].思想教育研究,2017(7):22-26.
[4] 倪梁康.现象学及其效应[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4:131.
[5] 周军.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的制约因素与对策[J].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41(1):64-67.
[6] 郑永廷.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6:126.
[7] 宋来.思想政治工作改革创新若干根本问题探究[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7(12):9-14.
[8] 张耀灿,陈万柏.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5:153.
[9] 习近平.做党和人民满意的好老师——同北京师范大学师生代表座谈时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4-09-10(01).
[10] 陈秉公.谈谈思政课教学的魅力问题[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21(9):103-108.
[11] 习近平主持召开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强调: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 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N].人民日报,2019-03-19(01).
[12] 习近平.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0:9.
[13] 孙诗淇.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获得感的现状调查与提升路径研究[D].长春:吉林大学,2022:68.
[14] 桑新民.学习究竟是什么?——多学科视野中的学习研究论纲[J].开放教育研究,2005(1):8-17.
[15] 张信勇,卞小华,徐光兴.大学生的学习投入与人格坚韧性的关系[J].心理研究,2008,1(6):72-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