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偏向性减量目标约束的农业绿色创新效应:基于化肥零增长行动的实证

2024-07-13杨福霞甘伟铭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24年5期
关键词:绿色创新农业

杨福霞 甘伟铭

摘要 科学刻画偏向性减量目标措施通过产业链传导、进而影响农业绿色创新的内在机制,对于系统推进中国农业发展方式的绿色化转型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首先,构建两部门内生经济增长模型,理论上演绎偏向性减量目标约束通过农业生产投入要素绿色化调整,进而影响农业创新部门研发决策的内在机理。其次,将农业绿色专利与县域层面的经济发展数据相匹配,以2015年化肥零增长行动的实施为政策冲击,采用多时点双重差分模型实证评估该偏向性减量措施的绿色创新效应。结果发现:化肥零增长行动显著促进了中国农业绿色专利的增加;经过使用地形起伏度作为工具变量、多时点双重差分模型稳健估计量、排除政策干扰、改变计量模型和政策内生性讨论等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上述结论依然成立。这一效应具有明显的地区异质性,在市场化和信息化水平越高的地区,该创新效应释放得越充分;与高校和科研院所等创新主体相比,化肥零增长行动对企业和个人的绿色创新活动诱发程度更为显著。最后,对理论模型中关于偏向性减量目标约束措施引发绿色创新效应的两种作用路径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证实,化肥零增长行动主要通过农业绿色技术市场扩大的规模效应,以及对创新资源的配置效应两种渠道促进农业绿色创新的增加。以上结论表明:需要将有为政府和有效市场相结合,强化绿色科技体制创新,持续营造良好的创新生态;完善绿色科技政策保障体系,稳步出台绿色技术发展的财税、金融、投资、价格政策和标准体系;把握好偏向性减量目标实施的节奏和力度,因时因地制定出差异化的减量目标。

关键词 偏向性减量目标;农业;绿色创新;化肥零增长行动;多时点双重差分方法

中图分类号 F323. 3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002-2104(2024)05-0186-11 DOI:10. 12062/cpre. 20240308

当前,农业面源污染是中国八大污染攻坚战中突出的短板[1]。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基于人多地少地力差的禀赋特征,依靠现代化学农资投入、高产育种技术推广等方式极大地提高了农业土地生产率,实现了粮食产量的快速增加和农民收入的持续提高。但化肥、农药、农膜等化学投入品的超量和低效使用也引发了土壤酸化板结、地下水污染等一系列生态环境问题[2]。与工业部门的点源污染不同,农业面源污染的污染源分散,污染强度易受自然地理条件、水文气候特征等因素的影响,污染发生呈现出分散性、隐蔽性和滞后性等特点[3]。使得惯常用于治理点源污染的行政处罚型措施的执行成本过高[4-5],市场激励型工具也会因市场机制不完善而遭遇诸多瓶颈[6-7],最终导致农业面源污染的治理效果欠佳[8]。为此,聚焦农业生产中的突出环境问题,原农业部于2015年提出并实施了《到2020年化肥使用量零增长行动方案》(以下简称化肥零增长行动),旨在通过源头治理解决农业面源污染问题,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从作用方式看,化肥零增长行动与污染物排放标准、技术规范等环境政策工具类似,旨在通过农业生产方式的调整减少化肥使用量,从源头控制污染物的排放。根据化肥零增长行动方案的要求,各地主管部门大多采取奖补类激励型政策,并配以宣传、示范和培训等引导型措施协同推进测土配方、有机肥替代、机械深耕、水肥一体化等化肥增效替代技术的普及使用[9-10]。农业生产方式向绿色高效方向的转变,不仅扩大了高效施肥技术、绿色投入品等农业绿色生产方式的市场需求规模[11-12],同时也向农业创新部门昭示农业绿色技术的广阔前景,激励农业绿色创新活动的增加。然而,中国农业生产者多为“小而散”的农户,其具有知识势差低,生态位窄等特性[13],导致其自发从事创新活动的能力与动力严重不足。故而,农业生产领域对绿色新技术的巨大需求通常会沿着产业链传导至上游的农业创新部门[14]。在农业绿色创新预期收益随市场需求规模扩大而快速增加的诱导下,农业创新部门会加大绿色技术创新投资,供给更多蕴含环境价值的农业新技术[15-16]。在遭遇资金和信贷约束时,他们甚至可能会策略性地优化资源配置[17],通过减少非绿色技术创新投资的方式增加绿色创新投入。因此,科学刻画农业领域的偏向性减量目标约束通过产业链传导进而影响绿色创新的内在机制,识别出其作用方向与强度具有重要理论与现实意义。

1 文献综述

系统梳理现有研究可以发现,与本主题密切相关的工作主要有两类。第一类是与化肥零增长行动相关的文献。此类研究大多聚焦探究化肥零增长目标的保障措施[18-21]。绝大多数分析指出通过建立以绿色发展为导向的农业补贴[22]和设置农业绿色保险[23]等措施激励农户生产行为的绿色化调整,能够实现化肥施用量的降低。尽管少数研究注意到了化肥零增长行动对农业生产者技术调整行为的影响[24-25],但针对这一行为调整在经济社会等方面引发的波及影响尚缺乏深入的理论分析。事实上,化肥零增长目标作为一个外生冲击在影响农业生产者生产行为的同时,也可能引发化肥减量性生产方式或投入品需求快速增加,进而诱导上游的农业创新部门调整创新投资方向,从而诱致绿色技术创新效应。对该政策诱发农业技术创新的内在过程进行理论刻画和实证检验,不仅有助于农业面源污染治理,还对于系统推进中国农业发展方式的绿色化转型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第二类是探讨环境规制技术创新效应的文献。这类研究大多基于工业领域或城市层面的数据,验证“波特假说”成立与否,其理论机制探究大多基于成本遵循理论和创新补偿效应,阐释某项环境规制措施对被规制对象(如企业)技术创新方向的影响过程。实证研究更多运用因果识别策略评估污染物排放标准[26-27]、环境税[28]、节能目标约束[29-30]、低碳城市实施[31]等措施的创新效应。绝大多数研究结论证实中国的环境规制确实不同程度地促进了各类创新活动的增加,至于该创新活动是否指向绿色,现存文献尚存在一定的分歧。有学者认为不同政策工具之间的影响路径存在明显差异,其作用效果也因规制强度、实施时点以及执行方式的不同而呈现差别[32]。显然,基于工业部门的大多数企业具有创新能力这一客观事实,现有分析着重考察规制措施对被规制企业技术创新的影响[33。然而,这一假设前提在农业部门较难满足。因为中国农业部门的微观生产主体的创新能力极为有限,其创新活动大多由农业科研机构、农业高等院校和农资企业等专门的机构承担[34],因此,农业环境规制的创新效应是生产主体技术需求调整经由产业链传导至农业创新部门而实现的。那么,化肥零增长行动作为一项代表性的农业环境规制,其诱导创新的具体作用路径是什么?各路径的作用方向及其效果发挥的现实条件有哪些?上述问题的科学回答可为中国农业成功实现绿色转型提供理论支撑。

为此,首先构建了包括农业创新和农业生产两部门内生经济增长模型,对化肥零增长目标约束通过农业绿色技术市场规模扩大与创新投资结构调整,进而引发农业绿色技术创新效应的理论过程进行刻画。在此基础上,将化肥零增长行动看成一个外生冲击,运用多时点双重差分法实证考察该偏向性减量目标对县域绿色技术创新的影响程度与作用机制。与现有研究聚焦分析环境规制对被规制对象(企业)的技术创新效果不同,本研究以创新能力不足的农业微观生产主体为切入点,构建两部门模型,演绎出偏向性减量目标约束通过农业生产技术调整从而传导影响至上游创新部门的内在过程。在此基础上,识别出偏向性减量目标约束引发技术创新效应的两种途径:技术市场规模扩大的规模效应和创新资源配置效应,这与“波特假说”中的成本遵循和创新补偿两种路径有着明显区别。此外,关于化肥减量的研究,大多文献只关注化肥减量使用的实现方式,忽略化肥零增长行动实施对农业生产者技术选择、农业产业技术创新方向以及农业绿色化转型等所产生的深远影响。为此,基于因果推断分析框架,评估该减量目标对农业绿色创新的影响,并对其作用路径进行科学识别。相关研究工作不仅有利于深化对农业环境规制政策绿色技术创新效应的理解,也可为中国农业环境治理措施优化以及农业绿色转型发展提供理论支撑。

2 理论模型与研究假说

为理论刻画以化肥零增长行动为代表的偏向性减量目标约束对区域农业绿色技术创新的影响机制,借鉴Acemoglu等[35]的理论框架,将某区域农业经济运行过程总体区分为农业生产部门和创新部门两类,推演偏向性减量目标约束通过农业生产者要素投入决策的调整,进而经由绿色技术创新预期收益变化,最终引发上游农业科技创新企业研发投资方向变动的内在传导过程。化肥零增长行动是偏向性减量目标的一种具体表现形式,但考虑到理论分析的通用性,在此部分的论述中统称“偏向性减量目标”。具体而言,一个以农业生产为主的小型分散区域经济,其要素价格均由国内市场外生给定。整个经济系统的运行机制是:以农资企业为代表的农业创新部门主要通过技术研发和农资销售获取利润,即农资企业基于自身积累的技术知识与市场需求情况,运用资本研发新技术,然后将研发成果注册为专利并生产出蕴含先进知识的新型农业投入品,从而将各类农资出售给下游的农业生产部门。农业生产部门由无数同质的小农户组成,其主要负责使用绿色和非绿色生产方式,生产各类农产品以获取自身利润。一般而言,农户生产行为易受外部政策的影响。

猜你喜欢

绿色创新农业
国内农业
国内农业
国内农业
擦亮“国”字招牌 发挥农业领跑作用
新农业 从“看天吃饭”到“看数吃饭”
欧盟发布短期农业展望
黑龙江省资源型企业绿色创新驱动因素
资源型企业绿色创新相关研究的文献梳理
基于网络与PFI理论的企业绿色创新前因后果研究
企业绿色创新驱动因素研究的文献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