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核心素养理念的小学美术欣赏课教学策略
2024-07-13郑丽丽
郑丽丽
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美术教学的主要目标是挖掘美术的育人价值,提高学生对美术作品的欣赏能力。因此,教师应组织各种有趣、新颖的美术作品欣赏活动,让学生在参与的过程中形成全新的审美视角。然而,在小学美术欣赏教学中,由于学生还不具备较强的认知能力和学习能力,因此很难取得理想的成效,无法真正体现美术教育的价值。为了改善这一情况,教师必须准确把握美术核心素养理念下的目标,立足于实际,采用科学有效的欣赏课教学手段,并且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开展丰富的美术欣赏活动,从而提高美术欣赏课教学质量。
一、小学美术欣赏课教学的必要性
(一)符合综合素质教育标准
素质教育针对小学美术教学提出了明确要求,在实践过程中,教师除了要高度关注小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还要结合实际情况,不断增强学生的审美意识。同时,在新形势背景下,教师要基于小学美术教育目标,采取针对性的措施来调整美术欣赏课教学内容和教学形式,以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除此之外,教师应结合当前全面人才培养要求进行教学,并在具体的实践中将中西方文化与美术教学巧妙地联系在一起,让学生欣赏到中外优秀的美术作品,切实感受到其魅力之处,进而提高文化素养和艺术素养。
(二)满足学生个人成长需求
小学美术欣赏教学对学生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既可以培养他们的艺术审美素养,还可以有效锻炼他们的美术学习能力,进而很好地满足他们的个人成长需求。在实践过程中,教师可以借助各种各样的美术欣赏课来丰富美术课程,适应社会发展的新变化,帮助学生提高自身的审美能力,这样才能获得良好的效果,保证美术欣赏教学高效开展,让他们能够借助美术欣赏来表达思想感情。
二、开展小学美术欣赏课的作用
(一)帮助学生掌握不同的艺术风格
小学生的好奇心较强,在接触和分析不同风格的作品过程中,能够切实体会到美术的多样性与无穷魅力,并逐渐发现自己喜爱的风格。针对这种情况,教师需要创设相应的美术欣赏课程,营造一个良好的氛围,让学生可以接触多样的美术风格。在实践过程中,大多数的美术欣赏课往往只停留在对作品的简单介绍层面,缺乏全面、细致的深层次理论讲解。然而,这种教学方式其实为学生提供了一个接触层次丰富美术作品的机会。通过广泛涉猎,学生可以在不受限制的领域艺术领域自由探索,从而更好地开阔艺术视野。这样,学生不仅能够欣赏到美术作品的独特魅力,还能对美术艺术有更加全面的认识。
(二)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意识
美术欣赏课是学生学习美术创作理论的一个有效途径,也是当前小学美术教学的基础内容,能够促使学生在参与过程中不断提高自身的艺术鉴赏能力。同时,教师将国内外的优秀美术作品引入课堂,并采取合适的手段帮助学生进行鉴赏学习,能够进一步拓展他们的知识面。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借助各种各样的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让他们更加积极地参与活动,从而加深他们对优秀美术作品的印象,进一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力,为形成良好的美术素养奠定坚实的基础。
(三)培养学生的创新素养
除了以上两个方面的作用,开展欣赏课还是培养学生创新素养的重要渠道,能够让他们在亲身实践中充分发挥自身的想象力。所以在讲解过程中,教师不仅要为学生提供大量的实践经验,还要引导他们从个人的角度理解美术作品内涵,产生独特的看法,并在参与的过程中将个人的新奇想法表达出来,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断提升他们的创新素养。
(四)促进小学美术课程的优化
近年来,科技水平持续提高,各种先进的教学模式被应用于课堂上。在具体的实践中,教师可以结合教学内容和美术作品,采取科学有效的措施,使美术欣赏课更加多元化、趣味化,不断促进小学美术课程的优化与完善。另外,教师应该结合素质教育的相关要求,以及新形势下小学美术教学的发展方向,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手段开发教学资源,及时改变落后的教学观念,不断提高美术课堂的活跃性。需要注意的是,学生的学习能力和艺术天赋存在着一定的差异,所以在实践过程中,教师必须充分考虑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积极开发并利用现有的教学资源,充分发挥教学资源原有的价值,推动小学美术课程的发展。
三、当前小学美术欣赏课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美术欣赏课的作用被忽视
在教育改革持续深入的背景下,美术欣赏课的作用越来越突出,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艺术修养。然而在现阶段,许多教师对欣赏课教学的重视程度不够,很难高效地开展美术欣赏教学活动。同时,与语文、数学等学科相比,美术占用的课时相对较少,这必然会影响学生在欣赏课中的积极性。除此之外,由于学习压力和课时限制,学生会将主要精力投入必考学科中,在这种情况下,能够留给美术欣赏课教学的时间少之又少,学生对美术欣赏课的学习热情不足,无法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很难培养他们的审美能力。
(二)教师专业教学能力有待提升
在实践过程中,要想构建高效课堂,教师就要拥有较强的专业素质和教学能力,因为欣赏教学具有一定的专业性。然而在现阶段,仍然有一些教师的教学能力较为薄弱,不能适应社会需求的变化。另外,欣赏教学是围绕艺术欣赏进行的,所以要求教师在美术作品欣赏方面拥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和专业知识,能够可以帮助学生掌握正确的欣赏方法,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提升学生的审美水平。但是在实践过程中,一些教师对美术欣赏方面的认知不够全面,很难满足学生的美术欣赏需求,在这种情况下,学生难以真正感受到美术作品的独特性和艺术性。除此之外,在开展课堂活动时,教师要能够随机应变,灵活处理学生提出的美术欣赏问题,并结合他们的实际情况来优化教学内容。如果教师现有的专业能力达不到相应的标准,那么在具体实践中就会影响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
(三)教学方式较为单一
美术课本中的内容涉及古今、范围广泛,并且以拥有一定艺术价值的作品欣赏为主,包含不少文化底蕴深厚的课程。但是在现阶段,很多教师仍然坚持传统的教学方式,未能结合时代发展的变化进行革新,这也是美术教学存在的关键问题。在具体施教过程中,大部分教师仍然以图片欣赏和相关知识的口头讲解为主,未能根据课程发展特点与技术更新来进行相应的改革。小学生难以长时间集中注意力,如果教师只是一味地口头讲授,就会很难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无法让他们全身心地投入课堂,在这种情况下,学生很难理解美术作品传达的真正含义,更难以产生深层次的理解。所以,教师要重视教学方式的改革,与时俱进,采用合适的手段来增强教学环节的趣味性,以此创设生动活泼的课堂教学氛围,让学生主动地参与进来,实现知识互动。
四、核心素养下小学美术欣赏课教学策略
(一)基于核心素养设计教学目标
美术核心素养主要包括审美感知、艺术表现、创意实践和文化理解。在设计欣赏课教学目标时,教师除了结合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还要紧紧围绕美术核心素养来设计合适的目标,不断提高学生对艺术作品的认知和审美。在实践过程中,教师要高度重视学生文化理解素养的培养。通过观察可以发现,那些经典的美术作品都是在特定背景下创造的,能够反映某一时期的艺术形式和文化底蕴,具备非常鲜明的文化特征。在欣赏课中渗透传统文化,不仅能够体现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还能够帮助学生深入理解作品内涵。以《中国龙》欣赏教学为例,为了获得良好的成效,教师可以要求学生结合作品创作背景,对不同阶段龙的造型进行鉴赏,学生通过这种方式来理解不同时期的龙所代表的含义,在此基础上全面了解中国龙的变化情况。另外,教师还可以鼓励学生在课下观看舞龙表演,在此过程中不断加深对本课所学知识的认知,进一步提高他们的文化理解素养,帮助他们形成正确的历史观和民族观,增强文化自信。
(二)利用所学知识解决欣赏问题
美术核心素养要求培养学生的艺术表现能力,让他们能够在学习过程中了解艺术与生活的联系,提高形象思维能力。所以在具体的实践中,教师要加强对美术欣赏教学的重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使他们认真学习作品流派、掌握艺术思潮、明确作品创作的时代背景等内容,从而更好地创造艺术形象、表达思想感情、涵养热爱生命和生活的态度,满足美术核心素养培养要求。在具体的教学中,教师可以结合实际情况,采取趣味教学法开展欣赏课教学,将现实生活中的一些相关事物与课本内容联系起来,以此吸引学生的课堂注意力。教师还可以借助各种有趣的活动引发学生的想象与联想,进而充分点燃他们的美术创作欲望。比如,在备课过程中,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和个人需求,围绕课本中的相关作品,设置趣味性的课堂导入环节,以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在实践过程中,教师可以向学生展示相关图片或视频,引起他们的关注,同时要求他们表达自己对美术作品的理解,逐渐掌握美术欣赏技巧,最终取得理想的成效。
(三)注重发展和展示,提升美术核心素养
美术核心素养要求学生形成审美感知,能够发现美、感知美。所以在课堂上,为了让学生发现、感受、认识生活中美的特征及其意义,教师要利用好现有资源,采取多样化的教学方式,让学生更加直观地感知美术作品,提升他们的审美情趣。同时,教师可以借助新媒体技术进行改革和创新,以此展现比较真实的教学素材,让学生产生更深刻的体会,从而进一步提高课堂效果。
例如,在进行《老房子》欣赏教学时,为了让学生产生身临其境的感受,教师可以结合课本相关内容来播放古典音乐,让他们领略到江南老房子的独特魅力,并借助语言将艺术感受表达出来。除此之外,近年来信息技术水平不断提升,越来越多的博物馆设置了线上云逛模式,不少藏品图片可以360°展示出来。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教师可以在上课之前准备好文物图片、文字等资料,在课堂上利用多媒体设备来展示藏品,让学生能够从各个角度观察到文物的造型、色彩等。同时,许多博物馆专门设置了语音讲解,真正打破了时空的限制,学生能够更详细地了解相关知识,从而更好地感受文物的前世今生,让“审美教育寓于潜移默化之中”。
(四)提高教师美术欣赏教学能力
创意实践是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的集中体现,教师在开展欣赏课教学时,必须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意实践能力,促进其全面发展。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教师需要具备较强的美术教学能力,并能够与时俱进,运用多元化的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在实践过程中,教师应结合学生的认知特点和学情,以欣赏教学理论为核心,科学地设置美术欣赏教学内容,在此基础上,逐渐形成独特的教学风格,以取得良好的教学成效。
除此之外,教师还应该结合学生的创意实践能力发展需求,借助现有的资源来设计各种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创作过程中进行探究。其间,教师可以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让其进行小组讨论,这样既能够增强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又能够顺利地将个人独特想法转化成艺术成果,不断强化他们的创新意识,提高他们的艺术实践能力。
同时,教师要重点关注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情况,立足于实际需要,进行适当调整和改进。比如,从核心素养培养要求出发,以课本中的相关内容为基础,将审美能力的培养作为主要目标,让学生能够在实践中逐渐掌握具有个人特色的创作风格。这不仅有助于教师专业能力的提升,还能够推动学生美术专业素养的发展。
(五)优化教学评价方式
在教学过程中,为了确定现阶段美术欣赏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以采取具体的方法进行解决,教师必须重视教学评价的作用。首先,鼓励学生参与到教学评价中,按照素质教育的相关要求,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在这一过程中不断提高个人的欣赏能力和综合美术素养,真正实现评价主体多元化。其次,在开展相关工作时,除了重视学生的欣赏学习效果,还要重视其审美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发展,结合实际情况来完善教学评价方法,并将其贯穿到各个环节,从而全方位体现学习过程,提高学生的美术欣赏能力,进一步推动美术欣赏课教学的改革。
五、结语
综上所述,随着课程改革的持续深入,对美术欣赏课教学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在这一背景下,教师要高度重视学生艺术素养的培养,立足于实际,采取合适的手段,将学科核心素养相关要求融入各个环节,提高学生的自主创作能力和艺术素养,为他们的未来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注:本文系翔安区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2022年度课题“深度学习视阈下小学美术鉴赏教学策略研究”(课题编号:202233)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