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聚焦生活体验?强化语言运用

2024-07-13谢芳

天津教育·中 2024年6期
关键词:实用性童心交流

谢芳

小学语文是一门兼具工具属性与人文特性的综合课程,以培养学生热爱国家通用文字、感受语言文字特点、形成个性表达能力为基本功能。核心素养导向更加强调语文课程的时代性、综合性与实践性,传统的以孤立知识点为载体的教学模式弊端日益突出,难以满足育人新要求。为此,新课标提出学习任务群的内容呈现模式,以生活为基础、以主题为引领、以任务为驱动,为学生构建真实、深刻的语用认知场域,成为撬动小学语文教学转型的支点。对于广大一线教师而言,如何将新课标理念转化为切实可行的教学策略成为亟待探究的核心议题。本文以“实用性阅读与交流”学习任务群为例,结合核心素养要求与学生成长需求展开分析。

一、“实用性阅读与交流”学习任务群阐释

(一)学习内容分解

“实用性阅读与交流”旨在引导学生体验语文实践活动,感受语言特点和语用规律,形成清晰得体的表达能力。从新课标对“实用性阅读与交流”的解释发现,学习内容主要包括以下两个要点。第一,通过倾听、阅读与观察获取有效信息。实用性的语言输入侧重于对文本基础意义的理解,要求学生在阅读过程中捕捉关键性的词句,思考语言文字在主题立意与情感表达方面发挥的作用,并从典型特例中抽象出语言表达的一般规律,对语用情境形成全面性、系统化的认识。第二,在真实的语言情境中学会有逻辑地表达。新课标在“实用性阅读与交流”学习任务群的概念阐述中提出,其最终落脚点是“满足家庭生活、学校生活、社会生活交流沟通需要”,突出了语文学习的实践性。

(二)学习意义解读

“实用性阅读与交流”学习任务群体现了语文课程的工具性、人文性与实践性,以此作为小学语文教学的载体,是课堂提质增效的必然,是学生语文素养发展的应然。具体而言,其学习意义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第一,借助学习任务群打破刻板的教学模式。“实用性阅读与交流”学习任务群更为突出语言的认知规律,将阅读与表达两大模块融为一体,将客观知识与社会生活关联起来,推动小学语文教学由静态走向动态、由分散走向整合,形成以输入、内化、输出为主线的完整认知闭环,搭建结构化的语言知识体系,落实学以致用的育人目标。第二,借助学习任务群改变封闭的学习思维。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教师的主导性过强,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受到限制,语文学习存在明显的结果导向,致使学生处于“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认知层次。而“实用性阅读与交流”学习任务群更加强调学生的主体性,让学生经历知识的发现、加工与迁移体悟过程,形成更深刻的思考,实现语言理解力、思维力以及表达力的深度发展。

(三)建构思路分析

从新课标对“实用性阅读与交流”学习任务群的论述来看,实践是其归旨,以提取信息、整合信息、表达信息和传递信息为认知主线。其中,社会生活是背景,倾听、阅读与观察是媒介,获取与整合是手段。以此为出发点,“实用性阅读与交流”学习任务群构建可以遵循“读—思—达”的基本思路。首先,以“读”丰富语言积累。教师应设置开放性的任务,促使学生“读进去”,并“读出来”,在阅读中汲取文学养分,开阔知识视野。其次,以“思”促进本质理解。我国通用语言博大精深,在不同的语境下,相同的字词会展现出迥异的表达含义,在相同的语义下,不同的措辞会传递出多样的情感,教师应借助思辨性的任务激活学生的思维,促使学生不仅明其意,更要得其法。最后,以“达”落实学以致用。教师应搭建多样化的语用任务场景,引导学生在倾听与交流中提升语言表达的准确性与规范性。

二、小学语文“实用性阅读与交流”任务群的建构策略

(一)读:聚焦文本,积累语言

语文教育家张志公先生曾说:“语文学习就是带领学生从文章里走一个来回”。对于实用性文本而言,“走”的过程即是从语言文字出发,理解语文形式,进入思想维度,体会百态情感,再回到语言本身,生成语言经验。

1.以多元阅读感受语言特点。

“实用性阅读与交流”学习任务群以获取信息为起始点,获取信息的过程包括提取、分析、判断和整合等环节。教师根据这一规律设置多元化的阅读任务,引导学生在辨析关键信息的过程中把握文本主要内容,感受语言特点。以部编版二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的教学为例,本单元以“童心”为主题,语文要素为运用学到的词语把想象的内容写下来。这一单元有《彩色的梦》《枫树上的喜鹊》《沙滩上的童话》《我是一只小虫子》四篇课文。教师以“我的阅读发现”为中心,布置以下学习任务群:

任务一:字词加油站,主要活动为朗读把握字音、标注关键词。

任务二:难忘的精彩片段,主要活动为批注阅读,记录感受,摘记经典语句。

任务三:趣言说童真,主要活动包括品读课文,发现不同视角下的童趣,分享自己感兴趣的内容。

教师借助三项任务引导学生采取多元化的阅读方式,展开车轮式阅读,每一次阅读关注不同的要点信息,从不同的视角分析文本,并思考作者是如何运用文字传递这些信息的,探析故事内涵与语言文字之间的内在关系,感受语言特点,理解如何准确、得体地进行表达,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

2.以复述发现表达方法。

“实用性阅读与交流”学习任务群的核心在于将阅读所得转化为“属我”的语言运用能力,而要想达成这一目标,教师需要引导学生发现并理解课文所用的表达方法。因此,教师要引导学生从宏观和微观视角分析作者的表达思路以及语言技巧,思考作者是如何完成自我表达意图的,由此实现主客体的融合,让学生达到“知其然亦知其所以然”的阅读理解层次。以部编版二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的教学为例,本单元安排的四篇课文描绘了多种多样的童趣,体裁有所不同,表达方式各有特色。教师借助导学任务带领学生展开阅读与复述,通过自我表达与作者表述的差异分析提炼表达方法,学习表达技巧。

任务一:阅读《彩色的梦》,能够用自己的话说出彩色铅笔的梦。

任务二:阅读《枫树上的喜鹊》,聚焦细节说一说“我”喜欢的是什么。

任务三:阅读《沙滩上的童话》,结合插图讲述故事,把握人物对话。

任务四:阅读《我是一只小虫子》,说一说小虫子的苦与乐,了解前后对比的表达方法。

这四项任务突出了四篇课文的表达特点,引导学生借助表格梳理关键信息,分析课文的表达逻辑,并运用合适的语言将关键信息串联起来,形成完整的个性表达。

(二)思:主题研学,激活思维

“实用性阅读与交流”是在文本的加工与重塑中积累语言经验的过程,阅读思维显得极为重要。歌德曾言:“经验丰富的人读书用两只眼睛,一只眼睛看到纸面上的话,另一只眼睛看到纸的背面”。阅读不是走马观花地输入文字,而是捕捉文本的着眼点并进行引申,分析语境和语义之间的逻辑关系。因此,教师应围绕文本设置研学议题,引领学生走向深读,生成个性化的语言理解。

1.中心话题交流。

清楚得体的表达围绕明确的话题展开,具有清晰的表达主线。但是由于小学生的逻辑思维尚处于发展阶段,存在不知为何说、如何说的表达问题,教师应围绕课文中心话题设置学习任务,引导学生在理解文本的基础上超越语言符号,分析语用情境,提升表达的逻辑性。以部编版二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的教学为例,本单元以童心为中心话题,带领学生编织趣味童年,展现天真烂漫的童真生活。教师以此作为切入点设置以下任务群:

任务一:捕捉引发童趣的瞬间。下设四项体悟活动,分别为“彩色的向往”“人见人爱的喜鹊”“沙滩上编织的童话”以及“热爱生活的小虫子”。

任务二:走进童心童趣。秉持由文本推演语言规律的指导思路,设置“词语在说话”“巧妙的人物对话”“让想象插上翅膀”等阅读与交流活动。

任务三:书写精彩想象。此项任务是对课文主题的引申,是关联学生阅读情感的自由交流。活动内容包括“用给出的词语编故事”“观察插图中的小动物,想象它们的有趣经历”。由课文抽象出想象的切入点,再由生活场景展开创意表达,实现深刻理解、知行合一。

该学习任务群的建构目标在于激活学生思维,在实践过程中,教师不拘泥于所谓的正确答案,而是鼓励学生大胆表达、自由分享。同时,通过适当的点拨让学生的表达更加有理有据、有血有肉。

2.核心议题探讨。

朱熹在对读书的阐释中提道:“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有疑,却要无疑,到这里方是长进”。对于小学语文教学而言,教师应借助核心问题突出实用性文本的工具价值,促使学生在思考中对人事物形成自我感受,进而迸发出互动交流的欲望。以部编版二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的教学为例,本单元的核心议题是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力和语言运用能力,引导学生把想象的内容写下来。教师从核心议题出发设计学习任务,嫁接联系学生与文本的桥梁。

任务一:彩笔展童心。任务围绕童心的外在表现与内在特征展开,让学生分享趣味生活经历,激活固有认知。

任务二:妙言说童心。安排以“童心”为主题的讲故事比赛,引导学生分享自己感兴趣的事。

任务三:趣玩享童心。该任务以“玩中学”为载体,融合小学生喜闻乐见的童年游戏,让学生观察游戏过程,感受游戏体验,并将所知所感表达出来。

教师借助三个不同维度的任务搭建研学思维主线,促使学生在语文实践活动中积累语言文字,体会童真童趣,获得审美体验,生成个性表达。

(三)达:生活体验,个性表达

“实用性阅读与交流”强调学以致用,提升生活交际所需的语言能力。教师打破语文课堂的时空限制,为学生搭建生活化的语用场景,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学会规范表达、个性交流、文明沟通。

1.情境模拟。

情境教学具有生动形象、丰富多彩的特点,契合小学生的兴趣取向与认知规律,不失为培养学生交际能力的有效方法。教师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出发,选择最贴近生活的情境元素,构建真实的语用场景,促使学生沉浸其中,自由表达。以部编版二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的教学为例,本单元的学习主题为编织趣味童年,教师设计“玩出心中的童话”任务情境。

任务一:我是小小朗读者。朗读课文《彩色的梦》和课外儿童诗《我的七彩中国梦》,比一比谁的朗读更加流利且富有感情。

任务二:我是神奇小画家。用彩色画笔画出心中的奇妙想象,并配以文字说明想象主题和内容。

任务三:我是小动物的好朋友。根据给出的情景发挥想象力,尝试和小动物交朋友。场景一:今天是小喜鹊的生日,我给小喜鹊制作一张生日卡贺卡。场景二:小兔子去公园迷路了,我帮助小兔子找妈妈。

这三项任务既是对课文的巩固拓展,也是关联生活的迁移应用,促使学生在探究任务的过程中内化阅读所得,提升想象力与表达力。

2.综合实践。

语言的运用不应局限于课堂,更重要的是融入真实的生活。教师秉持“做中学”的教育理念,设计以语用为主题的综合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践尝试中内化语言知识,能够准确地表达信息、传递信息。以部编版二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的教学为例,教师由“走进童心”主题引申出“让童心感染生活”综合实践活动。本次实践活动围绕主题设置实践性、生活化的任务群,旨在打破语文教学的时空藩篱,促使学生将语文知识带入现实生活,实现知行合一。

任务一:玩具总动员。找出你心爱的玩具,如不倒翁、洋娃娃、变形金刚、遥控汽车等,说一说你和这些玩具之间发生的故事。

任务二:识字王国。在生活物品中找出你认识的字,如零食配料表、绘本、超市小票、使用说明书等,并用这些字造句。

任务三:分享我的童年故事。与父母分享学习体验、朋友之间的经历或心中的小秘密。

教师借助综合性的实践活动,促使学生摆脱“纸上谈兵”,真正学会有个性地表达、有逻辑地沟通。

三、结语

总而言之,在素养立意视域下,以学习任务群为载体组织教学活动,是顺应教育改革的使然,是实现小学语文提质增效的必然,是提升学生语言能力的应然。但是如何构建学习任务群,使其充分发挥育人效力,则是需要持续深入探究的问题。教师作为教学的组织者和学生学习的领航者,应深入研究、敢于创新,在实践中探索学习任务群教学的最优解。

猜你喜欢

实用性童心交流
医学论文实用性的判断
如此交流,太暖!
医学论文实用性的判断
加强交流沟通 相互学习借鉴
医学论文实用性的判断
童心向党
童心向党 快乐成长
周樱 两岸交流需要更多“对画”
童心加油,战“疫”必胜
医学论文实用性的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