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巧读?深思?融情

2024-07-13胡少春

天津教育·中 2024年6期
关键词:深思文学作品文本

胡少春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明确指出,语文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的全面素养,阅读作为其中至关重要的环节,要求教师巧妙引导学生进行深入思考和情感融合。批注式阅读作为新课标推崇的一种教学策略,对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和深层次阅读的能力具有积极的意义。本文将系统探讨巧读、深思、融情三个方面的批注式阅读教学策略,并提出符合新课标理念的解决方案,为小学语文教师提供更全面、有效的指导。

一、批注式阅读的价值与重要性

首先,批注式阅读有助于提升学生对文本的敏感度。在阅读过程中进行标记和注释,学生能够更加仔细地审视每一个细节,从而更敏锐地捕捉文本中的关键信息。这种细致入微的阅读习惯有助于培养学生对语言表达的敏感性,使他们更能体会到文字背后的情感和意义。其次,批注式阅读能够培养学生深入思考的习惯。在进行批注时,学生需要对文本进行深入理解,而非仅仅停留在表面。这种深度思考的过程促使学生形成独立的见解,培养了他们的批判性思维和分析能力,使他们在阅读中更富有深度。最后,合理引导学生进行批注式阅读,能够促使学生更全面地感知文本。批注不仅是对文字的简单标记,更是一种对思想的深入挖掘,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关注作者的用词选择、句子结构、修辞手法等,从而全面理解文本的表达方式,提高对文学作品的欣赏水平。

二、当前小学语文阅读面临的问题

(一)阅读兴趣下降

当前,学生阅读兴趣普遍下降,这一问题直接影响他们对阅读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学生对阅读的兴趣不高可能是缺乏具有吸引力的阅读材料、过度依赖电子设备以及社交媒体的影响所致。针对这些问题,教师可以采取创新的教学方法,引入生动有趣、与学生生活相关的阅读材料,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此外,教师应组织有趣的阅读活动,营造积极的阅读氛围,促使学生更愿意主动投入到阅读中。

(二)阅读深度不够

另一个问题是学生阅读的深度不够,即难以深入理解文本,只是停留在表面性的理解,这可能是由于缺乏有效的阅读策略和引导,学生缺乏对文本进行深层次分析的能力。在解决这一问题时,教师可以采用更具有针对性的教学策略,如引导学生进行批注式阅读,提醒他们关注关键词、语法结构、修辞手法等,以促使其深入思考。此外,教师可以设计开放性的问题,引导学生展开对文本的深层次讨论,从而拓展阅读深度。

(三)缺乏情感共鸣

缺乏情感共鸣导致学生在阅读过程中难以与文本建立深厚的情感联系,这可能与文本选择不贴近学生生活、缺乏情感引导和交流机会等因素有关。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教师可以选择更具有情感共鸣的文学作品,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通过教学活动促使学生表达对文本的情感感受。同时,教师可以鼓励学生进行情感分享,使阅读成为产生情感共鸣的过程,从而加深他们对文本的理解和体验。

三、巧读:灵活运用批注技巧

在巧读方面,教师应指导学生灵活运用批注技巧,通过示范和练习,培养学生在阅读时巧妙地标注关键词、划定段落,使批注不仅成为一种工具,更是深入理解文本的手段。学生通过巧读能够更有条理地理解文章结构、推理作者观点,提升阅读水平。

例如,在阅读《盘古开天地》时,教师应引导学生灵活运用批注技巧,使之成为学生深入理解文本的有力工具。首先,示范性的批注可以通过解读文中的关键词来帮助学生理解故事情节。比如,在“盘古”醒来时,学生可以用批注标记“斧头”一词,以突出盘古使用斧头劈开“大鸡蛋”的关键动作,从而推断故事的发展。其次,练习阶段应侧重于学生独立运用批注技巧,如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可以自行标注与盘古有关的重要事物,如“太阳”“月亮”等,以促使学生对故事中的象征意义进行深刻思考。通过巧读,学生可以更有条理地理解文章结构。批注可以帮助学生明确故事的起承转合,理清主次关系。在“盘古”创造世界的过程中,学生可以使用批注标记不同的阶段,从而形成对整个故事的系统把握。通过对作者观点的推理,学生能够更深入地理解盘古开天地的伟大意义,提升阅读水平。

又如,在阅读《铺满金色巴掌的水泥道》时,教师应指导学生标注关键细节,使批注成为学生细致品味文本的手段。首先,示范性批注可以通过标注“金黄的叶子”“湿漉漉的水泥道”等关键词汇展现课文的视觉效果。在练习中,学生自主批注,标注自己对文章感兴趣的部分,如“金色的小巴掌”等,以加深对文本的个人理解。通过巧读,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文本的情感表达。批注不仅是对文字的简单标记,更是对作者情感的体察。学生可以标注“明朗的天空”“金色的小巴掌”等细节,感受作者对秋天的独特情感。这样的巧读能够使学生更深刻地体会到文本所传达的情感,产生情感共鸣。

在这样的深度巧读体验中,学生不仅掌握了批注技巧,而且培养了深层次理解文本的能力,这种能力能够逐渐渗透到他们日后对各类文学作品的阅读中,使学生更好地体验文学的魅力,也为他们在语文学科中取得更好的成绩奠定基础。

四、深思: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文本内涵

在阅读《宝葫芦的秘密》和《巨人的花园》这两篇课文时,深思是培养学生超越表层理解、深入思考作者用意和隐含信息的重要方式。提出问题、组织讨论等方式可以引导学生形成对文学作品的审美情感,使其在阅读中更富深度和广度。

在《宝葫芦的秘密》中,作者通过奶奶给王葆讲故事的情节,展现了宝葫芦的神奇力量。学生可以深思作者为何选择以宝葫芦为主题,探讨宝葫芦在故事中的象征意义。问题包括“宝葫芦在故事中扮演了怎样的角色”“作者通过宝葫芦表达了怎样的寓意”等。通过深思,学生能够挖掘出故事背后的深层次含义,培养对文学作品的审美鉴赏力。进行深思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思考宝葫芦是如何改变王葆和其他人的命运的,以及它所代表的是一种什么样的力量,这有助于学生更全面地理解故事主题和作者的用意。

在《巨人的花园》中,巨人开始是自私的,将花园封闭,导致春天无法降临。通过深思,学生认识到作者选择以巨人的转变为主题,表达了对友爱和开放心胸的呼唤。提出问题如“巨人在故事中发生了哪些转变”“为什么巨人后来放开了自己的花园”等,有助于学生深入思考故事背后的寓意,加深学生对人性、友爱的理解。在深思过程中,学生能够知道巨人是如何从自私转变为慈善的,以及这一变化对花园和孩子们产生的影响,这有助于学生深刻地领悟作者所传达的情感和对人性的反思。

通过这样的深思,学生在阅读文学作品的过程中不仅能够欣赏故事情节,还能深刻领悟作品所传递的思想情感,使阅读更富有意义。这样的深思活动有助于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的深度理解能力和批判性思维,提高他们的文学鉴赏水平。教师主动提问和组织深入讨论,能够培养学生对作者用意和课文隐含信息更为敏感的感知能力,从而在阅读中更加深入地体验文学之美。

五、融情:培养学生情感融入的阅读体验

融情是批注式阅读的精髓,要求学生将个人情感融入文本中。情感引导、角色体验等方式能够激发学生对文本的情感共鸣,培养其融情能力,这不仅提升了学生的阅读兴趣,更促使学生在阅读中全面地体验文学作品,形成深刻记忆。

例如,在《四季之美》一课中,春天被描绘成一幅美丽的画卷,作者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黎明时分的天空,那鱼肚色的晨曦,微红的晕染,还有红紫色的彩云,这一画面勾勒出春天清新、宁静、充满希望的景象。学生可以通过情感引导,体验春天的清晨是如何在内心勾勒出一幅如诗如画的画卷,感受到那微妙的美感,进而将个人情感融入这一场景。在春天的描写中,学生可以进一步思考作者选择以春天为题材的用意,相关问题包括“为什么作者将春天描绘得如此细致和美丽”“文本中的春天所表达的情感是什么”。通过这些问题,学生能够更深入地理解作者对春天的独特感受,并将自己的情感融入这一美好的场景中。

夏天的夜晚在《四季之美》中展现了明亮月夜和漆黑暗夜两种情境。学生可以通过角色体验,想象自己置身于明亮的月夜,欣赏宁静的美;或者漆黑的夜晚被无数的萤火虫点亮,感受到神秘而温馨的氛围。情感的融入使学生更加投入文本描绘的夏夜之美中。

秋天最美的时刻是黄昏,作者描述了夕阳下的西山、归鸦匆匆飞回巢,以及高空中比翼而飞的大雁,呈现出秋天独有的宁静和感动。学生可以深入思考这一描写,体验秋天黄昏时大自然的交响乐,以及夕阳西沉时的宁静感。这种体验将促使学生更深刻地理解和融入秋天的美。秋天黄昏时分,学生可以进一步思考作者选择描绘这一时刻的用意,教师提出问题,如“为什么秋天的黄昏让作者感动”“描写大雁和归鸦有何寓意”等,促使学生挖掘作者对秋天黄昏的深刻理解,将自己的情感融入这个时刻的美好之中。

冬天早晨的美由雪景和凛冽的清晨组成。学生通过情感的引导感受落雪的纷飞,或者在凛冽的清晨暖和的炭火旁欣赏窗外的景色。情感的融入使学生更好地感受冬天早晨的美丽,体验到雪的纯洁和寒晨的清新。在冬天早晨的描写中,学生可以进一步思考雪景和凛冽清晨的象征意义,可能的问题包括“雪景在文本中扮演了怎样的角色”“为什么作者选择以落雪的早晨和寒晨为描写对象”。通过这些问题,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作者对冬天早晨美的把握,将自己的情感与这一冰雪世界融为一体。

通过这样的深情体验,《四季之美》中的每一个季节都变得鲜活而富有情感。学生在融情的过程中不仅能够更好地理解文本,还能够通过个人情感的融入,让阅读成为一次全面的心灵体验。在深化这一理解的过程中,学生可以逐步产生情感共鸣,从而更好地领略文学作品所蕴含的深层次意义。

六、反思与分享讨论

阅读后,学生应深入反思个人的情感体验,对文本引发的喜悦、震撼或困惑的感受进行主动思考,这有助于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的情感共鸣能力。这一过程不仅使学生深刻体验到作者情感的表达,而且促使他们更加投入文学作品的世界。将个人情感与文本相融合,能够帮助学生建立起更深厚的阅读连接,使阅读变得更加意味深长。

深入阅读要求学生对文本的主题、人物性格和故事情节进行深刻反思,挖掘更多的细节和隐含信息,从而更全面地理解作者的用意。这种深度思考不仅有助于提高学生对文学作品的理解水平,而且使阅读不再仅仅停留于表面层次。在深入反思的过程中,学生能够发现作品中的微妙之处,挖掘出更多的文学价值。

通过分享讨论,学生可以拓展思路,倾听他人不同的观点,这种交流不仅拓宽了思考角度,而且培养了学生尊重他人看法的态度。在分享讨论的过程中,教师起到关键的作用,引导学生关注文本中的关键点,促使其进行深入而富有成效的文学讨论。通过这样的开放性讨论,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多元的解读方式,促进彼此之间的学习互动。

这一策略的成功实施需要教师具备良好的引导能力,激发学生的思考热情,创设一个开放、尊重的学习氛围。通过个人反思与分享讨论,学生将在深度阅读过程中不断提升自身的文学素养和沟通表达能力。在这一过程中,教师的指导将成为学生成长道路上的重要支持,为他们提供深入思考的空间和方向。在教师的关怀和启发下,学生在深度阅读的旅程中将感受到更加丰富的文学魅力,产生对知识的渴望和对思想的追求,这也是语文教育真正实现全面发展目标的一种有效途径。

七、结语

小学语文教育的目标在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使其在语言能力、文学素养和思维品质等方面得到提升。批注式阅读作为一种有效的教学策略,具有在巧读、深思、融情三个方面引导学生获得更好的阅读效果的潜力,希望可以为小学语文教师提供实用的指导,使其更好地开展语文教学工作,服务学生全面发展的需求。这样的教学方法有望激发学生对阅读的兴趣,培养其深层次的思考能力,同时促使情感与文本融为一体,从而达到更全面的教育目标。

猜你喜欢

深思文学作品文本
当文学作品扎堆影视化
为什么文学作品里总会出现“雨”
深思触本质 拓展强素养——对一道课本习题的思考与拓展
在808DA上文本显示的改善
基于doc2vec和TF-IDF的相似文本识别
且行且深思——智能交通发展之我见
文本之中·文本之外·文本之上——童话故事《坐井观天》的教学隐喻
深思慎取意 细说与君听——《游褒禅山记》主题一元论
文学作品中不可忽略的“围观者”
对“桃花源”的追问与深思——关于《桃花源记》的深度研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