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中体育课堂“技能+专项体能”教学模式

2024-07-13余长平

天津教育·中 2024年6期
关键词:资源库体能训练专项

余长平

传统的体育教学模式往往只侧重某一方面的训练,缺乏全面而深刻的体育锻炼教学,导致学生在经过常年体育训练以后依旧缺乏基本的体育素养。因此,本文研究一种新的高中体育教学模式——

“技能+专项体能”教学模式,旨在从体能和技能两个方面提高学生的体育水平。研究表明,“技能+专项体能”教学模式在高中体育课堂中有良好的实施效果,能够有效帮助学生掌握基本的体育运动技能,并在科学的体能训练下养成良好的运动品质。教师应在高中体育教学中广泛推广“技能+专项体能”教学模式,以提高新时期青少年的身体素质,进一步优化高中体育教学模式。

“技能+专项体能”教学模式是新时期高中体育教学改革的重要方向,同时从技能训练和体能训练入手,全面提升学生的体育能力。在这种模式下,学生不仅学习各种运动技能,还通过专项体能训练提高身体的适应能力,不断强化他们的运动表现力,使技能与体能可以协调发展,在日常的体育锻炼中培养出科学的体育素养,让每个学生都能在适合自己的环境中实现良好的发展。

一、高中体育课堂“技能+专项体能”教学模式的重要价值

高中体育课堂“技能+专项体能”教学模式在提高新时期高中体育课堂教学的科学性方面具有重要价值。该模式将技能训练与专项体能训练结合在一起,遵循运动训练的基本原则和科学方法。一方面,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合理的技能训练计划,采用科学的训练手段,帮助学生掌握正确的技术动作和运动技巧,提高他们的运动表现力。另一方面,教师通过科学的课程设计,针对学生的力量、速度、耐力、柔韧性和协调性等身体素质进行有针对性的训练,提高学生的体能水平,为他们在体育活动中取得优异成绩奠定坚实的基础。此外,教师还可以制定体育评估标准,客观、准确地评价学生的运动实践成果,及时调整教学策略,使高中体育课程更符合学生的发展特点。对于学生而言,这种模式遵循人体运动规律和青少年生长发育特点,根据学生的身体状态,制定层次化的技能与体能训练计划,使教学更加符合学生的实际需求。在多样化的体育活动中激发学生的运动热情,引导他们更加积极地参与体育课堂训练,帮助他们养成良好的运动习惯。

二、高中体育课堂“技能+专项体能”教学模式设计思路

(一)贯彻落实体育教学指导思想

根据《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体育工作的意见》《体育总局 教育部关于印发深化体教融合 促进青少年健康发展意见的通知》等文件精神,“技能+专项体能”教学模式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以健康第一为教育理念,强调从全局出发,以实践为导向,全面提升学生的身体健康水平和体育素养。具体而言,这些指导思想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习惯和能力,深入贯彻落实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有效引导学生在体育课堂中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科学的健康观念,进一步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为培养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新时代高中生提供条件。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发挥自身才能,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设置多样化的体育训练活动,满足不同学生的锻炼需求。同时,课程内容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沟通交流等社会适应能力,在体育运动中提升学生的社会化水平,强化学生的适应性,不断推动高中体育课程在新时代改革中获得高质量发展。

(二)设计符合青少年发展的体育课程内容

在规划高中体育课程时,教师要深入考虑青少年体能发展敏感期这一特征。青少年体能发展敏感期是指学生在一定年龄段内,某些身体素质呈现快速发展的趋势,即在某些体育运动中呈现出敏捷性、爆发力等天窗期,更利于学生在该时期的某些运动中发挥潜力价值。因此,高中体育课程内容的设计应紧密贴合这一时期的特征。

具体来讲,青少年的体能发展敏感期出现在12~18岁,具体时间可能因个体差异而有所不同。在这一时期,学生的力量、速度、耐力、柔韧性和协调性等身体素质都有较大的发展空间。因此,课程内容应着重安排有助于提高学生这些身体素质的练习活动。另外,为了贴合学生体能发展敏感期的特征,高中体育课程的规划设计应注重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充分利用敏感期的优势,合理安排训练计划,逐步提高学生的体能水平。例如,通过系统的力量训练,有效提高学生的肌肉力量和爆发力。二是注重技术动作和体育运动技巧教学。在敏感期内,学生更容易形成正确的体育运动习惯,教师应加强技术指导,使学生在敏感期内迅速养成正确、科学的运动习惯,避免运动不当导致学生身体受到损害。三是关注个体差异,学生的青春期发展速度有快有慢,教师要根据学生不同的身体条件和发展情况分层次制定技能或体能训练计划,确保每个层次的学生都能在体育课程中拥有充分发展的机会。

(三)确定高中体育教学的常规流程

在“技能+专项体能”教学模式下,高中体育教学的常规流程可以分为日常流程、赛事流程以及技能或体能测试流程等部分,这些流程的确定有助于提高教学的系统性、规范性和可操作性,确保学生在不同体育环境中都能取得进步。

在日常流程方面,高中体育教学要注重日常的课前准备、课堂实施和课后反馈等内容。在课前准备阶段,教师应该根据本学期教学安排以及学生的接受程度,制定具体的技能训练和体能训练目标,并准备相应的教学资源和运动器材。在课堂实施阶段,教师要采用适当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技能训练和体能训练,并及时纠正学生的错误动作,对一些体育运动能力比较薄弱的学生提供个性化指导;对一些体育运动能力较强的学生提供运动拓展的机会。在课后反馈阶段,教师需要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评估,总结课堂经验,调整教学策略,确保后续教学的有效性和针对性。

在赛事流程方面,涉及比赛组织、赛事指导和赛后评估等内容。比赛前,教师要引导学生做好准备工作,如赛前热身、技术动作的复习和战术安排等。比赛中,教师要明确比赛流程,并在观看比赛的过程中发现学生的优缺点,便于赛后总结。比赛后,教师要组织学生进行反思,帮助学生分析其自身的长处与不足,找出运动的改进方向,便于学生在未来的运动中不断强化自身状态。

在技能或体能测试流程方面,教师应当提前制定具体的测试标准,并确保测试过程中的公正性、客观性以及数据的准确性。测试后,教师应该对学生的运动表现进行反馈,帮助学生明确改进方向。

三、高中体育课堂“技能+专项体能”教学模式具体实践

(一)建设体育课堂“技能+专项体能”教学资源库

建设“技能+专项体能”教学资源库是实施高中体育课堂“技能+专项体能”教学模式至关重要的环节,能够为教师提供丰富的教学素材和专业的教学工具,以提高教学质量和体育课堂发展效益。

首先,教师要整合各类教学资源,如体育技能教学或体能训练的视频、图片、教学计划、训练方案等,确保资源库内容的多样性和全面性。通过精心筛选,将这些资源进行分类和归档整理,以便根据实际教学需要快速检索所需资源。

其次,教师要加强教学资源库的日常维护工作。在信息时代,任何学科的教学都是一个动态发展的过程,新的教学方法和体育训练手段不断涌现,因此,教师要及时更新体育教学资源库的内容,以反映最新的训练理念和体育实践成果。同时,确保教学资源库稳定运行,实现可持续发展。

再次,教师是教学资源库的主要使用者,他们的反馈和建议对于资源库的建设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学校可以定期组织教师开展技术研讨和课程建设的交流活动,在学科调研组的领导下,收集教师的课程建议,为进一步优化资源库内容提供现实依据。

最后,积极完善教学资源库的共享机制。相关部门可以牵头建立一个开放、共享的教学资源平台,使教师和学生能够便捷地使用这些资源。通过设置访问权限和使用规则,确保资源的安全性与合法性,同时提高资源的使用效率,最大限度地发挥高中体育技能与专项体能训练资源库的价值。

(二)根据学生体质状况有针对地分层教学

根据学生体质状况进行针对性的分层教学是实现个性化教学的重要手段,可以提高高中体育课堂教学效果。对学生进行全面的体质状况评估是实施分层教学的基础,教师应当客观、准确地评估每个学生的体能状况、运动能力以及技能掌握程度,根据评估结果,将学生分为不同的层次。例如,对于体能较好的学生,可以将其归为体能优势训练组,侧重于挑战性和高强度的体能训练活动;对于运动敏捷性高的学生,可以将其归为技能优势训练组,进一步优化其技巧性和精细化的技能训练。这种分层方式有助于满足不同学生的发展需求,在完成体育基本训练的基础上扬长避短,提高体育训练质量与效益。建立有效的反馈机制是保证分层教学持续改进的关键。通过与学生沟通、观察学生表现以及定期评估等方式,教师能够获得关于分层教学的反馈信息,这些信息有助于教师及时调整教学策略,进一步优化教学成果。

(三)定期举办“技能+专项体能”高中体育赛事活动

在“技能+专项体能”教学模式下,定期举办“技能+专项体能”高中体育赛事活动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技能水平和体能素质,使学生在实战化的比赛中激发运动兴趣,强化对高中体育课程的热情。在比赛流程方面,教师要做好赛前准备,确定比赛项目、制定比赛规则、设置比赛场地、选定裁判人员等。这一阶段需要充分考虑比赛的运动能力要求与学生的实际水平,确保学生可以适应比赛强度,具有参与竞争性赛事的积极性。随后,进行参赛选手的报名和选拔工作。学生可以通过班级推荐、个人报名等方式参与,并经过初选、复选等环节,最终确定参赛名单。实际上,这一过程是对学生技能和体能水平的综合评估,确保参加赛事的学生能够达到预期赛事表现目标。在比赛内容方面,教师应根据高中体育课堂的教学进度,覆盖不同的技能和体能训练内容,如篮球、足球、田径等运动项目的技能或专项体能测试。在这些比赛项目的实践操作中,学生能够在竞技环境中对照标准审视自身的技能水平和体能素质。教师还要对比赛过程和结果进行总结,引导学生汲取经验教训,一方面为今后的赛事活动提供改进依据,另一方面为日常教学活动的优化提供基本遵循。

(四)形成“技能+专项体能”实操化量化评价标准

形成“技能+专项体能”实操化量化评价标准是确保教学质量和效果的重要环节。这一实践旨在构建一套科学的、可操作的评价体系,以对学生的技能和体能进行客观、准确的评价。教师要明确评价标准的制定原则,评价标准应具备科学性、客观性、可操作性,以确保评价结果的可靠性和有效性。同时,评价标准应与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相一致,能够全面反映学生的技能和体能水平。具体来讲,实操化量化评价标准应当包括以下内容:

一是评价学生的基本技能水平,如动作的规范性、协调性和稳定性等。具体评价指标可以根据不同运动项目制定,如篮球的投篮、足球的传球等,通过观察学生在技能练习中的表现进行实时反馈和记录。教师可以设置基础技能测试,要求学生完成一系列的基础动作,根据完成度进行评价。

二是评价学生在技能方面的水平,如技术动作的熟练程度、战术理解和执行能力等,如排球的扣球、乒乓球的反手弧圈球等。教师可以在模拟比赛或实际比赛中观察学生的表现,记录学生在不同情境中的技能运用情况。

三是评价学生的体能水平,包括力量、速度、耐力、灵敏度和柔韧性等方面。教师可以采用标准化的体能测试,如100米跑、引体向上、立定跳远等,记录学生的测试成绩,并根据体能标准进行评分。

四是评价学生在技能和体能方面的进步幅度,以激励学生不断努力,优化自己的表现。评价指标可以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制定,如对比学生不同时期的测试成绩,记录学生的进步幅度。这些标准的实施能够对学生的技能和体能进行客观、准确的评价,推动学生进一步发展。

四、结语

综上所述,“技能+专项体能”教学模式在高中体育课堂中具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为高中体育教学注入了新的活力。这种模式的实施为体育教学的优化与发展提供了条件与依据,能够有效提高体育教学的科学性,促进学生体育素养与运动兴趣的提升。为了更好地推广和应用这种模式,教师还需要加强教学资源建设和分层教学实施等方面的实践工作,不断完善实操化量化评价标准,经过可操作化的实践措施,使“技能+专项体能”教学模式在高中体育课堂的建设中真正落实。

猜你喜欢

资源库体能训练专项
消防员体能训练与应用
健身气功开放课程资源库建设研究
“七选五”阅读专项训练
贵州●石斛种质资源库
青少年运动员体能训练的方法
对体能训练认识的理性回归
高中历史信息化教育资源库应用探索
福建基础教育教学资源库建设研究——以福建基础教育网资源库为例
“专项巡视”,打虎上山再出发
新兵体能训练的伤病防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