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入传统节日文化 优化综合实践活动
2024-07-13沈心怡
摘 要:传统节日文化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培养小学生的文化自信与文化认同具有重要意义。将传统节日文化融入综合实践课程中,能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和亲身体验,直观地了解传统节日的历史背景和文化内涵。主要以“中国传统节日”的主题教学为例,从竞答节日知识、体验节日活动、开展节日演出活动、探寻节日习俗四个方面对融入传统节日文化,优化小学综合实践活动的策略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小学综合实践;传统节日文化;活动探究
作者简介:沈心怡(1997—),女,江苏省南通市海门区东洲长江路小学。
综合实践活动强调让学生通过实践来理解和掌握知识,并能够运用这些知识解决问题。如何通过综合实践活动使学生理解传统节日文化内涵,是值得相关教师探究的问题。本文以“中国传统节日”的主题教学为例,从多个角度探讨了基于传统节日体验的小学综合实践活动的优化策略,旨在加深学生对传统节日文化的认识,培养其文化认同和文化自信,开阔其文化视野,提升其综合文化素养。
一、竞答节日知识,了解文化渊源
知识竞答这种综合实践活动形式要求学生自己了解问题与解决问题,能让他们更深入地了解传统节日的起源、习俗以及相关文化背景。知识竞答活动可以激发学生对传统节日文化的兴趣,提升学生的参与度和投入度,使学生在有趣的竞赛中更高效地记忆相关知识。学生深入了解传统节日文化,能提升自己的文化素养[1],增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感。
在实践课程开始前,教师可以先给学生布置一个任务,让学生自主了解关于中国传统节日的知识,如节日的历史背景、文化内涵、传统习俗等,并准备一些相关的问题。等到上课时,教师可以确定一个主题,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对这个主题进行讨论,并从教师准备的问题中挑选出最佳的问题。之后,教师可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知识问答竞赛,互问互答,答对问题多的一方获胜。例如,教师可以“节日的历史背景”为主题,让学生开展知识竞答活动。在一轮知识竞答活动结束后,无论对方是否答对,学生小组都要对自己所问的问题进行详细解答。等角逐出获胜的小组后,教师再提升知识竞答比赛的难度,由自己提出问题,让获胜小组各成员来竞答。教师提问时需要从整体出发,可以各个节日的由来或者代表意义为题目,让学生进行一分钟的讲解。学生讲解得越详细,涉及的知识内容越多,则得分越高。如教师可提出问题:清明节有什么象征意义?对此,学生可以从节气象征、四季更替意义等方面来回答。最后,回答最全面的学生可以赢得比赛并获得精美的比赛奖品。在知识竞答实践活动中,学生会主动去查询、了解各个传统节日的相关知识,这能拓展他们的文化知识面,提升他们的文化认知水平。
实践具有整体性特征,这意味着实践活动内容要体现学术性和实操性的结合。节日知识竞赛就是如此,它涵盖了传统节日的各个方面的内容,不仅能让学生了解传统节日的历史渊源,还能让学生深入了解传统节日的风俗习惯和特色文化,这能使学生对传统节日的认识更加深入,明白其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产生探究和学习传统节日文化的兴趣,最终实现文化视野的开阔以及文化自信的提升。
二、体验节日活动,培养民族情怀
传统节日活动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生在参与节日活动的过程中,可以了解传统节日的礼仪、习俗、艺术等方面的知识,并促进传统节日文化的传承和发展。这是培养学生民族情怀的重要途径[2]。通过亲身参与节日活动,学生可以更深入地了解节日的文化内涵和历史渊源,从而增强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而这种认同感是学生提升民族情怀的基础。
教师在教学中可以营造相应的节日氛围,带领学生一起体验相应的节日活动。以端午节为例,在教室环境方面,教师可以带领学生提前制作一些关于端午节的画作、字帖、手抄报等,贴在教室的周围,并购置一些相关的贴纸贴在墙壁上。同时,教师还可以鼓励学生自己制作与端午节相关的物品,如五彩剪纸、灯笼、香囊、印有端午节相关图案的书签等。这样不仅可以加深学生对端午节的了解,还能锻炼他们的动手能力。之后,教师可为学生设量几个端午节特有的活动,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最具端午节特色的传统活动是赛龙舟,但是这个活动对于场地等方面的要求较高,工具也很难获得,实现难度较大。对此,教师可以根据该活动设计更易操作的小活动:让学生先用纸制作自己的“龙舟”,然后在一个大盆内进行吹纸船竞速比赛,谁能先将自己的纸船从盆的一头吹到另一头就算成功。端午节还有一个特色,那就是吃粽子。教师可以事先准备一些粽叶和糯米,而后带领学生一起进行包粽子的活动。在活动中,学生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对此,教师要及时给予学生帮助。包好粽子之后,教师可以请学校食堂人员帮忙将粽子蒸熟,然后和学生一起品尝自己包的粽子。此外,端午节还有佩戴香囊和悬挂艾叶等活动。在教学时,教师可以赠送香囊给学生,并和学生一起悬挂艾叶。每一个端午节活动都有其独特的意义,在体验活动的同时,教师要向学生讲解相应活动的意义,如赛龙舟是为了纪念屈原,祈求平安;佩戴香囊和悬挂艾叶是为了避邪驱瘟,祈求健康。从这些活动中,学生能够了解屈原的故事,感受其民族气节,同时在生动的情境中了解中华人民的智慧以及美好愿景,这对于培养学生的民族情怀是非常有帮助的。
许多传统节日实践活动都需要学生集体参与和合作完成。学生在参与这些活动的过程中,可以形成团结协作、互帮互助的精神,提升团队意识和合作交流能力。这种精神和意识是民族情怀的重要内容。通过体验传统节日活动,学生可以了解到中华传统节日文化的博大精深和悠久历史,从而提升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
三、开展节日演出活动,感受人文精神
学生参与传统节日汇报演出,可以更直观地了解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和人文精神。演出中的音乐、舞蹈、戏剧等可以让学生感受到传统节日文化的独特魅力和深厚底蕴,从而提升他们对中华传统节日文化的感知力和认同感。作为一种人文教育实践活动的重要形式,文艺汇报演出还可以让学生深入了解传统节日的历史、传说等内容,了解人类社会的文化传承和发展[3]。这种学习可以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人文素养和社会责任感,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
例如,教师可以设计一个节目单,其中有关于中国传统节日的歌舞表演、诗朗诵、话剧表演等各种形式的节目,并让学生自行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节目形式,设计节目内容,进行汇报演出。有些学生选择了歌舞表演节目,他们以元宵节为主题,以歌曲《花灿灯彩闹元宵》为灵感来源编创了一个简单的花灯歌舞表演节目,整个节目的重心在于元宵节的特色——花灯展示,参与表演的学生展示的都是自己手工制作的花灯。在参与该表演活动时,学生能感受到爱的温暖,明白团结协作的意义。有些学生选择了朗诵节目,在教师的指导下,他们合作编创了相关的朗诵稿并进行了有感情的朗读。教师在指导学生编创朗诵稿的时候,可以从节日的宏观意义角度出发,引导学生采用对对子的方法进行共同创作,这样既可以降低编创难度,解决学生没有思路的问题,又可以提升他们的文字敏感度,提升他们的文学素养。还有一些学生选择了话剧表演节目,他们结合与节日相关的神话或历史故事,进行了相应的话剧表演。如有学生选择了“牛郎织女”故事进行了话剧表演,他们对这个故事进行了相应的艺术加工,添加了一些台词,充分表达了劳动人民对于美好爱情的向往之情。
传统节日汇报演出不仅是对传统文化的展示,也是学生发挥创新精神、展示个人才艺的平台。学生可以通过参与节目策划、创作、表演等环节,激发自己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培养创新精神和艺术实践能力。学生在这种综合实践中,可以与他人合作交流,培养团队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同时可以感受到传统节日文化中的道德伦理、价值观念等积极元素,培养爱国主义精神和社会责任感,形成人文情怀。
四、探寻节日习俗,提升文化自信
探寻节日习俗实践活动需要学生运用跨学科的知识和能力,具备一定的调查研究、观察分析、表达交流能力,要求学生了解传统节日的历史背景、文化内涵、习俗特点等方面的知识。这种跨学科的学习过程可以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自主学习能力,提升学生的文化自信。通过探寻节日习俗,学生可以深入了解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和历史渊源。通过亲身参与各种传统活动,他们可以感受到传统节日文化的独特魅力和深厚底蕴,增强对中华传统文化的认同感。这种认同感是学生提升文化自信的基础。
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将学生分为几个小组,给每个小组分配不同的节日习俗探寻任务,并在学生小组探寻完成后引导他们进行汇总交流。例如,某个小组需要探寻中秋节的习俗,则他们可以利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探究。首先,他们可通过网络搜寻相关资料,了解中秋节的风俗习惯并记录下来,如祭月、赏桂花、观潮、燃灯、供兔爷、吃月饼、猜灯谜等。接着,他们要进行线下调查,可以通过采访家中长辈等方式,了解相应地区中秋节的习俗,以及相应习俗的具体细节等。如:某地区有一种特殊的中秋节活动叫“摔柚子”,即在中秋节将柚子摔在地上,这样做的寓意是丢掉身上的霉运,获得好运气;部分南方地区在中秋节有“赏桂花”习俗,在中秋节人们会到花园或者公园赏桂花,这是人们对于美好生活的期盼;部分南方地区还有一种特殊的中秋节习俗叫“放天灯”,人们会在中秋节晚上放飞天灯,祈求美好的事情能够发生;等等。在学生完成传统节日习俗探寻任务后,教师要设置交流环节,让学生将自己了解到的节日习俗分享给他人。这样学生会惊喜地发现,除了相同的传统节日习俗,不同的地方还有着独具特色的节日习俗,这不仅可以开阔学生的文化视野,还能让他们深刻地感受到中华民族的文化多样性,进而提升文化自信。
开展中华传统节日实践活动的最终目的是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学生在探寻传统节日习俗时可以深入了解传统节日文化,积极参与到各种传统文化活动中,发挥自己的特长,为传承和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贡献自己的力量。同时,在这样的实践活动中,学生还能培养自己的实践能力,提升社会责任感和文化自信。
结语
总而言之,中华传统节日综合实践活动对于小学生来说意义重大,有助于促进其文化认同、社会交往能力、动手能力和创造力等方面的发展。学校鼓励学生了解传统节日,能让他们积极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培养爱家、爱国、爱社会的美德和思想观念,促进他们文化素养的提升。因此,相关教师应该重视传统节日综合实践活动的开展,为小学生提供更多参与实践活动的机会和平台。文章对融入传统节日文化优化小学综合实践活动的策略进行了探讨,希望能为相关教师提供教学参考。
[参考文献]
王礼梅.中华传统节日文化引入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策略[J].新课程,2022(12):9.
韩媛媛.劳动教育视角下乡村小学综合实践活动的校本实践[J].小学教学参考,2023(9):86-89.
沈彩萍.基于春节文化的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探究[J].小学教学研究,2020(5):17-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