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生活之窗,徜徉多彩课堂
2024-07-12温海鹏
【摘要】美术教育作为小学教育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对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感、创造力和想象力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探讨了小学美术教育中的生活化教学策略,通过引导学生走进生活之中,充分利用数字技术与创新媒体,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和合作性,家校合作营造良好学习氛围等方式,使学生在美术学习中能够更好地融入生活与创作,从而使学生在美术学习中能够感受到与生活的联系,培养艺术素养和创造力,以应对日益复杂多变的社会需求。
【关键词】小学美术 生活化 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3.7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24)06-0157-03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小学美术教育不再仅仅局限于画画的技巧传授,更需关注培养学生的创造力、情感表达能力和审美情操。以生活为素材,将美术教学与学生的日常生活相结合,成为了现代小学美术教育中一种重要的教学策略。生活化教学策略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拓展他们的美术创作思路,培养他们的艺术素养和审美能力。因此,本研究旨在为小学美术教师提供更加科学有效的教学方法和策略,进一步推动小学美术教育的改革和发展。
一、引导学生走进生活之中
(一)创设情境
在小学美术教学中,创设情境是一种重要的策略,可以帮助学生将知识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并激发他们的兴趣和想象力,让学生感受到美术与生活的融合。首先,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素材收集活动。他们可以将这些素材带回教室,然后跟其他同学分享和交流。通过这样的活动,学生不仅可以获取色彩的实际经验,还可以加强和其他同学之间的交流和合作能力;其次,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创作,提供一些简单的技法指导,帮助学生更好地运用色彩。例如,在进行人教版美术四年级上册第二课《画家的调色板》的教学时,教师可以创设一个情境:“假设你们是一群小画家,我们要一起设计一张描绘四季的明信片。”在这个情境中,教师可以让学生想象自己是真正的画家,从而引起学生的积极参与和思考。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到学校周围的花坛、树林等地方,观察春天的花朵、夏天的阳光、秋天的落叶和冬天的雪景。
(二)鼓励学生观察与体验
在小学美术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主动观察、感受生活中的美,培养他们的美术素养和审美意识。通过引导学生绘制日常生活中的事物,让他们用画笔记录自己的所见所感,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美术作品和艺术创作的过程,并提升他们的观察力和感知能力,培养他们的艺术表达能力。教师可以提前准备一些具有特色的观察对象,在课堂开始之前,让学生静静地坐下来,鼓励他们用眼睛仔细观察这些静物,每个同学都可以用自己的方式去感受和体验;接下来,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观察练习,通过观察练习,学生能够更加细致入微地了解观察对象的特点和美感;在观察之后,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实践活动,给予学生一些建议和指导,帮助他们更好地表达。例如,进行人教版美术五年级下册第五课《静物写生》的教学时,教师可以将花瓶、水果盘等静物带到课堂,并将它们摆放在教室的中央位置进行观察。
二、充分利用数字技术与创新媒体
(一)教学资源数字化
随着科技的发展,数字化教学已经逐渐成为教育领域的一种趋势。教师可以通过数字化的方式,将教学资源转化为生动有趣的小学美术生活化教学内容,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首先,教师可以利用数字化工具制作与学生生活相关的美术教学资源。教师可以利用视频制作软件制作美术创作过程的展示视频,结合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的工具和元素,让学生通过观看贴近生活的视频了解创作的步骤和技巧。然后,教师可以通过互动软件或者在线平台布置一些与日常生活相关的练习和作业,供学生进行在线创作,通过生活实践的方式深入理解绘画的原理和技术。例如,进行人教版美术六年级上册第十四课《电脑美术──版画效果的图画》的教学时,教师可以使用图片编辑软件制作日常生活中可见的季节变化的图片集,让学生通过图片去欣赏生活中不同季节的美景,并结合绘画技巧指导学生进行创作;同时,教师可以设计一个虚拟的版画工作室,学生们可以选择不同的版材和颜料,在虚拟环境中,依托于自身的生活经验进行创作,自主地在数字化平台上探索和学习,丰富自己的艺术知识和视野。数字化教学资源能够培养学生的生活信息处理能力,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创造力。
(二)创新媒体应用
在小学美术教学中,创新媒体应用可以丰富教学内容,体现生活化教学。教师可以引入创新媒体,开拓学生的视野,激发他们的生活创造力和想象力,提高美术学习的趣味性和吸引力。教师可以利用创新媒体开展一些扩展学习的活动,让学生结合自己在“生活小实验”中得到的结果,在虚拟画布上大胆地进行色彩实验和组合。学生们可以尝试不同的色彩搭配和变化,以及不同生活工具的应用,从而加深对颜色的理解和运用能力,这样的活动既能够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创造力,又能够将学习与生活紧密结合起来。此外,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参与社区艺术创作项目,并通过媒体平台进行宣传。学生可以通过调研和观察,了解日常生活中身边社区的文化特色和历史背景,以此为灵感进行创作,让他们感受到自己的作品对社区有所贡献,并培养他们对社会的责任感。例如,进行人教版美术五年级上册第一课《色彩的对比》的教学时,教师可以运用创新媒体来辅助教学,引导学生使用移动设备或者平板电脑,在家庭环境中观察和记录色彩的应用,让他们拍摄有趣的色彩组合,如彩虹、花朵等等,并分享给其他同学。除此之外,学校可以与当地社区合作,组织学生设计和绘制社区公共空间中的壁画,并进行相应宣传,让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践。创新媒体应用不仅可以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感悟生活之中美术的魅力,还能够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三、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和合作性
(一)引导学生自主创作
教师如何引导学生自主创作,在小学美术生活化教学中是非常重要的一环。教师可以提供一定的指导和启发,主要以学生的创意和表达为主导,让他们充分展现个性和独特的艺术风格。一方面,教师应该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和创造力,结合生活环境,给予他们足够自由发挥的空间。在引导学生创作的过程中,教师可以提供一些生活中具有启发性的问题,激发学生的生活经验,但不需要给出具体的答案或限制;另一方面,教师还应该注重对学生创作的评价和指导。贴近生活的反馈和指导,可以让学生更加准确地知道自己的优点和不足,激发他们更加努力和持续创作的动力。例如,进行人教版美术六年级上册第五课《风景写生》的教学时,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去实地观察大自然,然后根据自己的感受和理解来进行创作,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创作欲望,还能培养他们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当学生完成作品后,教师可以通过运用以生活作比较,反馈给学生的方式,给予学生肯定和鼓励,同时指导他们在技巧和表达上的改进和提高。综上所述,教师引导学生自主创作必须要从生活化教学的角度出发,将美术知识和学生的实际生活紧密结合。通过丰富多彩的课堂,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想象力,培养他们的艺术素养和创造能力。只有真正尊重学生的个性和激发他们的生活化经验,才能培养出更多有才华和创新精神的艺术家。
(二)鼓励合作与交流
教师如何鼓励学生合作与交流,在小学美术生活化教学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小组合作中可以通过运用身边的生活元素来激发学生的兴趣,提升他们的创作能力,并将学习与真实生活紧密联系起来。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创作,通过分组,将学生组织起来,形成一个艺术创作的小团队。在每个小组中,学生可以相互合作、讨论和交流,共同完成一个生活化的艺术作品。这样的合作创作不仅能够增强学生之间的互助精神,还能丰富他们的生活创作经验。另外,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在绘画中表达个人的生活经验和情感。学生可以通过选择适合的颜色和表现方式,将自己心中的美好场景展示在画纸上,同时也能够锻炼学生的想象力和表达能力。例如,进行人教版美术四年级下册第三课《“五谷”作画》的教学时,教师可以将学生分为小组,每个小组选择一个主题进行谷物作画创作。学生可以相互分享自己的创意和生活经验,互相提供帮助和建议,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回忆和表达自己的美好记忆,如秋天的麦穗、家中的饭菜等。综上所述,教师鼓励学生合作与交流必须要从生活化教学的角度出发,让学生在多彩的课堂中进行艺术创作和互动,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积极性,培养他们的生活化思考能力。
四、家校合作营造良好学习氛围
(一)家庭作业互动
在小学美术教学中,通过家庭作业互动可以让学生将所学知识与家庭生活相结合,提高学习的可持续性和实际应用能力。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在家中与家人一起进行美术创作,倡导家庭成员参与美术作品评价和展示,增强学生对艺术活动的自信和乐趣。教师可以提供一些相关的指导和建议,帮助学生更好地进行创作,还可以给学生提供一些绘画技巧和示范,以帮助他们更好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除此之外,在家庭作业互动中,教师还可以鼓励学生进行艺术创作的趣味性拓展。通过这样的拓展活动,学生可以进一步发展自己的创造力和表达能力。例如,进行人教版美术五年级下册第六课《喜怒哀乐》的教学时,教师可以布置一个关于描绘家庭成员的作业,在作业要求上,教师可以要求学生选择一张家庭照片,并画一幅展示家庭成员情绪特点的肖像画。教师可以跟学生讨论如何捕捉家庭成员的特征和表情,以及如何运用线条、色彩等美术元素来表达。另外,教师可以要求学生利用家庭成员的特点和故事,创作一个家庭成员的趣味性漫画或者故事情节等等。通过以上的家庭作业互动,学生们不仅在课堂上学习美术知识,还能够将所学的知识与家庭生活相结合,形成有意义和有趣的作品。这样的教学策略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还可以增强学生的艺术素养和实践能力。
(二)艺术展演与分享活动
在小学美术教学中,艺术展演与分享活动是一种重要的策略。定期组织家长与学生参与艺术展演和作品分享活动,让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和成果,可以增强他们的自我认同和艺术表达能力,促进学生之间的合作和互动。其一,教师可以组织一个展览活动,让学生邀请自己的家人作为嘉宾进行参观,将自己的作品展示出来。展览可以在教室内或者学校的公共区域进行,以便更多的人欣赏和参观;其二,除了展览活动,教师还可以鼓励学生将作品整理成艺术作品集,并邀请家长和亲友评价。这样的活动可以促进学生与家人之间的交流和互动,同时也是对学生努力的肯定和鼓励。例如,进行人教版美术六年级下册第四课《雕与刻的乐趣》的教学时,教师可以组织一个关于雕刻创作的艺术展演与分享活动。在这个活动中,教师可以要求学生设计、制作并展示自己的立体造型作品,并邀请家人进行参观;在展览中,每位学生可以向观众介绍自己的作品,分享自己的创作过程和感受。同时,观众也可以提问、评论或者给予建议,进行互动和交流,丰富学习体验。通过以上的艺术展演与分享活动,学生们有机会展示自己的作品,并与他人互动和交流。通过艺术展演与分享活动,学生们还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感悟艺术的魅力,从而对美的追求和艺术创作产生更深的兴趣。
五、结束语
总而言之,我们进一步认识到生活化教学策略在小学美术教育中的重要性和价值。生活化教学不仅能够激发学生对美的热爱和表达欲望,还能够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创造力和批判思维能力。在美术教学实践中积极运用生活化教学策略,可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培养他们成为具有创造力和艺术素养的新时代人才。同时,我们也期待在未来的研究中能够深入探索生活化教学策略的具体应用与效果评估,为小学美术教育提供更加科学有效的教学模式和方法。
参考文献:
[1]陈建华.小学美术生活化教学探析[J].华夏教师,2023(10):95-96.
[2]戚瑞.用“生活”点亮课堂——论小学美术生活化教学的实施策略[J].华夏教师,2023(17):94-96.
[3]温龙娟.基于生活教育理论的小学美术生活化教学探析[J].华夏教师,2023(26):52-54.
[4]郑敏敏.生活化视野下小学美术教学的有效策略[J].黑河教育,2022(11):74-76.
作者简介:
温海鹏(1985年10月—),男,汉族,甘肃省武威市天祝藏族自治县人,二级教师,本科学历,研究方向:美术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