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园协作,合力育人
2024-07-12于水清
【摘要】家园共育是幼儿品格教育的重要环节,通过家长和学校的合作,共同培养幼儿的品格和道德素养。为此,本文主要探析家园共育下的幼儿品格教育策略,包括建立积极的家校合作关系、提供正面的榜样和模仿机会、运用情感引导和价值教育、培养社交技能和合作精神、引导自我认知和反思等。
【关键词】家园共育 合力育人 幼儿教育 品格教育 实施策略
【中图分类号】G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24)06-0124-03
在幼儿的成长过程中,品格教育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家庭和学校是幼儿品格教育的两个重要环节,家园共育的方式能够更加有效地培养幼儿的品格和道德素养。家长和学校的合作是家园共育的核心,能够引导幼儿形成积极的品格特质,为他们的未来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本文旨在探究家园共育下的幼儿品格教育策略,以期为家长和教育工作者提供一些有益的参考和启发。
一、家园共育的概念和特点
家园共育是一种教育理念和实践模式,旨在强调家庭和学校之间的紧密合作,共同育人。它认为家庭和学校是孩子成长的重要环境,通过双方的密切合作,可以为孩子提供更全面、更有质量的教育。
家园共育是一种强调家庭和学校合作、共同育人的教育理念。它的特点包括合作共赢、个性化教育和家庭参与教育的全程性。通过家园共育,可以为孩子提供更全面、更有质量的教育,帮助他们成为社会有用的人才。家园共育的特点首先体现在合作共赢的原则上。家庭和学校共同承担教育责任,相互配合、相互支持,以实现孩子的全面发展。家庭和学校之间建立起良好的沟通渠道和合作机制,共同制定教育目标,分享教育资源,共同制定教育计划和方法,共同评估孩子的学习成果,以确保孩子得到综合的教育。其次,家园共育注重个性化教育。家庭和学校共同关注孩子的个体差异和特长,根据孩子的兴趣、能力和需求,提供个性化的学习支持和发展机会。家庭和学校密切配合,共同了解孩子的学习情况和成长需求,制定针对性的教育计划和培养方案,帮助孩子发现自己的潜能,实现个人发展目标。此外,家园共育强调家庭的参与和教育的全程性。家庭成员积极参与孩子的学习和成长过程,与学校共同承担起培养责任。家庭提供温暖的情感支持和积极的学习环境,与学校共同关注孩子的生活习惯、价值观念和社会交往能力的培养[1]。家庭和学校共同为孩子提供持续的教育支持,在不同阶段、不同环境下,共同关注孩子的全面成长,培养他们成为独立、自信、有责任感的人。
二、家园共育下的幼儿品格教育的重要性
幼儿品格教育在家园共育下具有意义。它有助于塑造幼儿的积极人生态度和价值观,培养社会责任感和良好的社交技能以及发展自我管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家庭和学校的合作,共同关注幼儿的品格培养,可以帮助他们成为具有良好品德的人,为未来的成长和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首先,幼儿品格教育对于塑造积极的人生态度和价值观意义重大。在幼儿阶段,孩子的价值观和行为习惯正在形成,他们容易受到外界影响而形成不良的品格。通过品格教育,家庭和学校可以共同引导幼儿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他们具有积极向上、乐观向善的心态,为未来的成长奠定良好的基础。其次,幼儿品格教育有助于培养社会责任感和良好的社交技能。通过品格教育,幼儿可以学习到尊重他人、合作共赢、关心社会的价值观念和行为准则。家庭和学校共同合作,通过模范示范、情感引导和互动交流等方式,帮助幼儿培养出彬彬有礼、友善待人、乐于助人的品格特质,使他们能够积极融入社会,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此外,幼儿品格教育对于培养自我管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至关重要。幼儿时期是孩子自我认知和自我控制能力发展的关键时期。通过品格教育,幼儿可以学习到自我反省、情绪管理、决策思考等技能,培养他们解决问题、自我调节的能力。家庭和学校可以提供适当的引导和支持,帮助幼儿培养自律、自信和独立思考的品格特点,为他们未来面对挑战和困难时提供坚实的内在支撑[2]。
三、家园共育下的幼儿品格教育策略
(一)建立积极的家校合作关系
通过建立积极的家校合作关系,家长和学校可以共同合作,提供全面的品格教育支持,帮助幼儿形成良好的品格特质。只有家庭和学校形成紧密的合作关系,共同关注幼儿的品格发展,才能够实现幼儿的全面成长。
首先,家长和学校应该建立良好的沟通渠道,定期交流幼儿的品格发展情况。可以通过家长会、家访、家校联络册等方式,进行信息共享和互动交流,及时了解幼儿在家庭和学校的表现和进展。其次,家长和学校应该共同制定明确的品格教育目标,明确希望培养的品格特质和期望的行为表现。可以共同商讨和制订品格教育计划,明确幼儿在不同年龄阶段应该具备的品格特质,并制定相应的培养策略。此外,家长和学校可以在品格教育中分工合作,互相支持。家庭可以提供温暖的情感支持和家庭教育环境,鼓励幼儿在家庭生活中形成良好的品格习惯。学校可以通过课堂教育、活动组织等方式,提供专业的品格教育内容和引导。再者,家长和学校可以共同参与幼儿品格教育活动,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和品格培养环境。可以组织家长参观课堂、亲子活动、家庭作业指导等,让家长参与到幼儿的品格教育中,共同培养幼儿的良好品格特质。最后,家长和学校可以共享教育资源,共同育人。可以建立家庭和学校之间的资源共享机制,让幼儿能够得到更丰富的品格教育资源和学习机会[3]。家庭可以与学校合作,共同参与品格教育活动和项目,丰富幼儿的品格教育体验。
(二)提供正面的榜样和模仿机会
家长和学校可以共同提供正面的榜样和模仿机会,帮助幼儿形成良好的品格特质。只有通过良好的榜样和模仿机会,幼儿才能够深入理解和模仿积极的品格特质,从而在日常生活中展现出正面的品格行为。
首先,家长和教师应该成为幼儿的良好榜样,展示积极的品格特质和行为。他们要注重自身的言行举止,尊重他人、诚实守信、乐于助人等,以身作则。通过自己的行为示范,激发幼儿的模仿欲望和学习动机。其次,家长和教师可以创造各种观察和模仿的机会,让幼儿有机会观察和模仿正面的品格表现。可以利用日常生活中的情境,如家庭活动、课堂活动等,带领幼儿观察和模仿他人的良好品格行为,如分享、合作、友善等。此外,家长和教师可以讲述富有道德教育意义的故事和阅读具有积极品格形象的绘本。这些故事和绘本可以通过角色塑造和情节安排,向幼儿传递正面的品格价值观念。幼儿通过欣赏和参与故事情节,能够深入理解和感受正面品格的力量,从而模仿和学习。再者,家长和教师可以组织幼儿进行角色扮演和游戏,让幼儿有机会扮演和模仿不同的品格角色。可以设计各种情境,如医生、老师、消防员等,让幼儿在角色扮演中体验和展示积极的品格特质,如责任感、正直、勇敢等。最后,家长和教师应该及时发现和积极评价幼儿的良好品格行为。通过肯定和认可,鼓励幼儿继续发展和展示正面的品格特质。可以给予奖励、表扬或鼓励的方式,让幼儿感受到自己的努力和进步,从而激发积极的品格表现。
(三)运用情感引导和价值教育
通过运用情感引导和价值教育策略,家长和学校可以共同促进幼儿的品格教育。家园共育的合作与支持,为幼儿提供了更全面、更有质量的品格培养环境,帮助他们形成积极的品格特质,为未来的成长和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首先,家长和教师可以与幼儿进行情感交流,鼓励他们表达自己的情感和观点。通过倾听和理解,帮助幼儿认识和处理自己的情绪,培养积极的情感表达和情绪调节能力。同时,根据不同情感表达的背后需求,引导幼儿思考和评价不同行为的价值和影响。其次,家长和教师可以通过故事、绘本、游戏等方式向幼儿传递积极的价值观念。选择具有道德教育意义的故事和绘本,讲述其中的品格故事和冲突解决方法,引导幼儿思考和评价不同行为的对与错。通过讨论和互动,帮助幼儿建立正确的价值观念,培养他们的道德判断和行为准则。此外,家长和教师可以引导幼儿与他人进行情感共鸣和同理心的培养。通过讲述和分享不同人的故事和经历,让幼儿从他人的角度思考和感受,培养他们的同理心和关爱他人的能力[4]。同时,通过身体接触和情感互动,如拥抱、安慰等,让幼儿体验到亲密关系的温暖和理解,培养他们与他人建立积极关系的能力。最后,家长和教师可以帮助幼儿认识自己的情感、需求和行为,并引导他们进行自我反思和评价。通过与幼儿的对话和讨论,他们可以帮助幼儿认识自己的优点和不足,鼓励他们积极改进和调整。同时,也要提供适当的反馈和奖励机制,让幼儿感受到自己品格发展的进步和成就。
(四)培养社交技能和合作精神
在家园共育的框架下,家长和学校的合作和支持是幼儿品格教育成功的关键。只有通过提供社交经验和机会、教授社交技巧和沟通技巧、引导合作和团队精神、培养冲突解决能力,幼儿才能够形成良好的社交行为和合作精神。
首先,家长可以为幼儿提供各种社交经验和机会,如与亲友交往、参加社区活动、参加各类兴趣班等。这样可以让幼儿接触到不同的人群和环境,培养他们与他人交往的能力和技巧。同时,学校也可以通过组织合作活动、小组讨论等方式,为幼儿提供与同伴互动和合作的机会。其次,家长和教师可以教授幼儿一些基本的社交技巧和沟通技巧,如礼貌用语、倾听技巧、表达观点的方式等。通过角色扮演和模仿,让幼儿学习并运用这些技巧,培养他们与他人进行良好互动和合作的能力。此外,家长和学校可以通过组织合作活动和项目,培养幼儿的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可以设计各种合作任务,让幼儿在团队中分工合作、协调合作,学会倾听他人意见、尊重他人权益,并共同完成任务。通过这样的活动,幼儿可以体验到合作的乐趣和团队的力量,培养他们与他人合作的态度和技能。最后,家长和教师可以教授幼儿一些基本的冲突解决方法和技巧,如倾听对方意见、表达自己观点、寻找共同点等。通过角色扮演和模仿,让幼儿学习并运用这些技巧,培养他们解决冲突的能力和意愿。同时,家长和教师也要充当好引导者的角色,帮助幼儿理解冲突的本质和影响,并引导他们通过合理的方式解决冲突。
(五)引导自我认知和反思
通过帮助幼儿认识自己、引导自我反思和评价、提供适当的反馈和奖励机制、培养自我调节和自控能力,幼儿才能够形成积极的自我认知和品格特质,为未来发展奠定基础。
首先,家长和教师可以与幼儿进行对话和讨论,帮助他们认识自己的情感、需求和行为。通过提问和倾听的方式,让幼儿表达自己的喜怒哀乐,理解自己的情绪和需求。这样可以帮助幼儿建立对自己的认知,了解自己的优点和不足。其次,家长和教师可以引导幼儿进行自我反思和评价。通过与幼儿的对话和讨论,让他们思考自己的行为和决策是否合适,是否符合道德和价值观。家长和教师可以提出问题,引导幼儿思考和评价自己的行为,帮助他们发展自我评价的能力。此外,家长和教师可以根据幼儿的行为和表现,给予适当的反馈和奖励。积极的反馈和奖励可以激励幼儿继续发展和改进,同时也可以帮助幼儿认识自己的进步和成就。反馈和奖励应该具体明确,与幼儿的行为和努力相关,以促进幼儿的积极参与和自我认知。最后,家长和教师可以通过角色扮演和情境模拟,帮助幼儿学习和练习自我调节与自控的能力。通过情境训练,让幼儿面对各种挑战和冲突,自己制定合适的行为和决策,并控制自己的情绪和行为[5]。这样可以培养幼儿的自我认知和自我控制能力,让他们更好地应对日常生活中的各种情境和压力。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家园共育是幼儿品格教育的重要途径,家长和学校的合作是实现幼儿全面发展的关键。通过共同努力,可以培养幼儿的品格和道德素养,帮助他们成为有品德、有责任感、有同情心的人,为社会的繁荣和进步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张晗.基于家园共育实施小班幼儿品格教育的策略研究[J].教师,2023(23):57-59.
[2]范丰瀛.以家园共育促进幼儿品格教育[J].家教世界,2023(12):41-42.
[3]李芬.借助家园共育探究幼儿品格教育的实施策略[J].吉林教育,2022(31):91-93.
[4]周雅.家园共育视域下幼儿品格教育策略[J].当代家庭教育,2022(26):41-44.
[5]陈莉莉.对家园共育视角下幼儿品格教育的探讨 [J].智力,2021(27):185-186.
作者简介:
于水清(1979年6月—),女,汉族,四川达州人,本科学历,高级教师,研究方向:幼儿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