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的校家社协同育人机制构建
2024-07-12苏建明刘小红陈容罗苓月
苏建明 刘小红 陈容 罗苓月
摘要 校家社协同育人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必然要求,也是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战略主题。依托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深入探讨发挥学校主导作用、构建校家社协同育人机制的新路径与实践策略,可以建立高效的组织机制、明确的工作机制、完善的评价机制,有效促进学校、家庭、社会之间的深度协同,形成育人合力,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关 键 词 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协同育人;智慧化转型
引用格式 苏建明,刘小红,陈容,等.基于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的校家社协同育人机制构建[J].教学与管理,2024(20):5-8.
《教育部等十三部门关于健全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机制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明确指出,“健全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机制是党中央、国务院作出的重要决策部署,事关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事关国家发展和民族未来”,凸显出校家社协同育人的重要地位和历史使命。新时代进入智慧教育新阶段,如何实现平台体系协同化、网络运维顺畅化、精品资源体系化、融合应用常态化,成为新时代背景下落实校家社协同育人目标的关键问题。
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以下简称平台)的资源建设以满足学生、教师、家长等的实际需求为导向,坚持“四个服务”原则,即服务学生自主学习、服务教师改进教学、服务农村提高质量、服务家校协同育人。平台功能全面,支持自主学习、教师备课、双师课堂、作业活动、答疑辅导、课后服务、教师研修、家校交流、区域管理九大场景。无论是资源建设,还是功能设计,平台为建立学校积极主导、家庭主动尽责、社会有效支持的协同育人机制提供了强有力的数字化支撑。为进一步健全协同育人机制,推动新时代协同育人实现数字化、智慧化转型,本文基于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探讨协同育人机制的智慧化转型新路径,建构智慧化协同育人新常态。
一、建好组织机制,落实智慧化协同共育的主体责任
组织机制是平台赋能协同育人工作的基础,是实现协同育人目标的重要保障。与平台匹配的高效组织机制应该包括清晰的组织结构、精干的人员队伍、明确的职责与目标。
1.建什么组织
平台赋能协同育人工作数字化转型,引领不同协同育人主体树立共同治理意识,重塑协同育人组织结构,确保协同育人工作的高效推进。第一,议事协调组织。建立由学校书记任组长的校家社共育组织领导机构及家长学校领导小组,依托平台定期召开联席会议,对协同育人工作进行全面研究和顶层设计。第二,业务管理组织。建立由学校校长任主任,骨干教师、家长代表、社区代表等为成员的家长学校校务工作委员会,依托平台推进家长学校规范化、专业化和特色化建设。第三,工作实施组织。组建校家社共育实施团队,健全制度体系,依托平台明确团队成员分工,有序地开展工作。第四,师资队伍组织。建立以班主任为主体,全体教职工、优秀家长和社会人员参与的校家社共育专兼职教师队伍,依托平台定期开展校家社共育培训,不断提升专业素养和实践能力。第五,互助联动组织。学校可指导建立“学校—年级—班级”三级联动的家长委员会体系,建章立制,明确分工,依托平台积极探索多样化的家长组织形式,如家长学习小组、家长兴趣小组、家长互助会等,为家长和社区人士提供多元化的参与渠道和优质资源。将以上五种组织功能元素进行系统性重构,能形成多元协同、科学治理的组织功能体。
2.怎么建组织
在建立组织的过程中,学校应注意策略与方法。一是法治规范组织建设。讲清国家建设平台的目的与意义,结合相关法律法规、政策文件加强宣传,让大家都能理解这是国家促进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重要举措,做到有法可依、有理有据,减少平台上建组织的阻力。二是任务驱动组织建设。根据学校、社区、家长、学生的实际需求,策划丰富多样的活动,让平台切实帮助大家解决问题,增加平台上建组织的吸引力。三是引领带动组织建设。平台的使用是智慧化协同共育的新事物,要由一部分人先动起来,逐步带动其他伙伴,做到循序渐进、有效推进、深入人心,提升平台上建组织的认同度。
3.发挥什么组织功能
学校可利用平台建立领导小组群、家长学校校务工作群、家长学校教师群、各级家委会群、家校群等支撑组织运行的平台,优化协同育人组织功能。一是优化学校协同育人的主导功能。学校是协同育人的专业组织,要基于平台树立开放办学观念,以线上线下融合的方式创新校家社协同机制,提升教师协同育人能力,整合家庭和社会育人资源。二是优化家庭协同育人的主责功能。家庭是协同育人的第一课堂,家长承担着协同育人的主体责任,要基于智慧教育平台优化亲子关系、家校关系、家社关系,为子女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的家庭协同育人环境。三是优化社会协同育人的支持功能。社会是协同育人最宏观的系统组织,社区是该系统组织联系家庭和学校的纽带,要基于平台供给协同育人优质社会资源,增强协同育人服务功能,开辟学生社会实践阵地,强化协同育人的社会责任意识,优化协同育人的宏观生态系统。
二、建好工作机制,开拓智慧化协同共育的实践路径
工作机制是校家社协同育人的实践指南,有助于协同育人工作的有序推进,为协同育人提供全面指导。
1.实施共育工作的三个导向
(1)问题导向。问题导向是指以解决实际问题为核心,通过定期向教师、家长、社区收集学生教育中存在的问题,聚焦关键问题进行协同解决。这种导向有助于学校了解各方需求,进而有针对性地解决真实教育问题,提高协同育人的实效性。
(2)监测导向。监测导向指学校通过收集和分析国家、市级、区级和学校自主组织实施的质量监测数据,准确识别协同育人工作中的薄弱环节,进而精准推动学校、家庭、社会等多方协同合作,共同提升育人质量。这种导向以数据为驱动,有助于学校更加科学、精准地推进协同育人工作。
(3)目标导向。《意见》明确指出:“到‘十四五时期末,学校教育主阵地作用进一步强化,家庭教育指导服务更加专业;家长科学育儿观念基本树立,履行家庭教育主体责任更加到位;城乡社区家庭教育指导服务站点普遍建立,社会育人资源利用更加充分。”为实现这一目标,学校应该结合自身情况和特色,制定具体的协同育人工作计划和目标,并建立相应的工作机制。
2.帮助共育主体树立三种思维
(1)数字思维。随着数字化时代的发展,教育领域正经历着前所未有的变革。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是一个集成了大量优质教育资源和服务的数字化平台,是实现校家社协同育人的有效工具[1]。充分利用该平台,树立数字思维,能够为探索新时代协同育人的新机制和新实践提供技术、数据和智慧支撑。
(2)协同思维。交叠影响域理论展现出家庭、学校和社区以彼此交叠的关系深刻影响着教育质量[2]。学校在育人时应时刻保持协同思维,密切配合,相互支持,切实增强育人合力,共同承担起学生成长成才的重要责任。
(3)主体思维。在多主体协同过程中,常常存在组织功能分散、权责不清的情况,导致相互推诿责任,从而难以实现协同[3]。在教育过程中,家庭、学校和社会各自要扮演好自己的角色,并在教育过程中强化主体协同思维,各司其职又密切配合,画好协同育人“同心圆”,使得协同育人工作得到有效推进。
3.助力共育主体提升三类能力
基于平台的校家社协同育人中,需要各共育主体着重提升三类能力:一是资源搜索能力,即运用平台高效寻找、筛选并整合各类教育资源的能力;二是示范引领能力,即通过自身行为为学生树立榜样,以潜移默化的方式引导学生形成正确价值观和良好行为习惯的能力;三是教育引导能力,即能针对学生的个性化需求提供精准指导,助力学生实现自我成长和提升的能力。这三大能力共同构成了共育主体的核心素质,是推动学生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保障。
4.组织共育主体开展三项行动
(1)学校引领行动。随着《家庭教育促进法》的颁布,学校应将家庭教育纳入专项议题进行讨论,通过线上、线下双维度提供指导服务,改善亲子关系,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①线上引领。线上学习具有便捷性,处处能学、时时可学,因此学校可以组织家长开展常态学习和专题研讨活动。一是平台资源精准推送,借助家委会的力量,针对家长在教育中的困惑,从平台上精选资源,并注明其主要内容、意义价值、视频时长等信息,以实现平台资源的精准推送。二是基于规律系统推送,根据各年龄段学生的心理特征和学习需要,构建系列化的学习主题,根据主题寻找相关学习资源,实现线上常态学习。三是学习心得引领推送,家长学习完后,鼓励家长分享学习心得,并将典型的学习心得分享到年级、学校以及区域学校联盟体,为家长提供展示平台,让家长成为学习资源。四是重要专题专业研讨,学校依托家长学校专兼职教师队伍的专业能力,可以定期组织专题研讨活动,针对特定的教育主题或学生发展问题展开深入讨论,通过在线互动交流,帮助家长更好地理解和应对孩子成长中的挑战。
②线下引领。线下活动作为线上活动的补充,具有学习时间统一、学习行动落实、学习交流深入、学习支持持续等优势。一是邀请专家开展系列化的主题讲座,为家长提供通识性的专业指导和建议。为提高讲座效果,讲座之前与专家就主题、内容、时长、互动等方面的设计与准备进行深入沟通,同时鼓励家长积极互动交流,撰写学习心得。讲座后,对分享内容进行整理和总结,将有价值的建议和经验反馈给家长,帮助家长更好地应用到实际教育中。二是依托家庭教育指导师组织专项活动。针对收集到的真实问题,家庭教育指导师常态化地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实效性强的家庭教育服务指导工作,不断提升家庭教育的专业性和科学性。
(2)亲子成长行动。借助平台的家校群功能,亲子之间可以开展线上亲子共读、亲子运动打卡等系列活动,旨在帮助学生培养阅读兴趣,提升独立思考和分析能力,为养成终身阅读习惯打好根基。此外,家长和孩子可以充分利用平台上的资源进行跨学科主题学习,以丰富孩子的知识体系,培养其学习兴趣和自主学习能力,并加强亲子关系。
(3)区域协同行动。由于同处一个区域,学校和社区在协同育人方面有着广阔的合作空间,可以为学生提供更多元的教育服务。一是积极与社区沟通,整治学校周边环境,建设文化优良、治理安全的成长环境[4]。二是共同开展德育活动,将德育延伸到校外,让学生在社区中实践道德规范,例如参与社区志愿服务。三是合作开展艺体活动,利用社区的艺体资源,为学生提供更广阔的实践和锻炼平台。四是协同开展科技创新教育,借助社区中的科研机构和工厂企业为学生提供实践机会和导师资源,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五是合作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专业的心理咨询机构或志愿者团队,帮助学生塑造健康心态,提升抗压能力。六是协作开展学段、年段衔接教育,为学生提供更顺畅的过渡支持。
借助区域学校联盟体等资源的校际协同也是推动协同育人的重要途径,各学校可以共同研讨教育实践中的共性与个性问题,并相互借鉴优秀的实践经验与做法。此外,校际协同还可以从资源共享、联合活动、学生交流等方面进行,共同提升育人效果。
三、建好评价机制,激活智慧化协同共育的持续动能
构建完善的评价机制是推动协同育人持续发展的有效手段,能为共育主体提供明确的方向和目标,也能通过及时反馈和持续改进,不断提升协同育人的质效。
1.明确评价对象及维度
(1)上级对学校的评价。上级教育部门应对学校校家社共育工作及家长学校进行全面评价。以重庆市为例,从共育保障、共育实践、共育资源、共育成效四个维度开展学校校家社共育工作评价,细化为整体规划、工作机制、队伍建设、经费保障、家长组织、家长学校、家校互动、培训者课程、家长课程、学生课程、满意度、特色创新12个指标,每个指标下又包含数条具体的评价标准;对家长学校的评价则从组织管理、师资培养、课程开发、组织实施、工作成效五个维度展开,细化为组织建设、系统规划、制度建设、队伍组建、素养提升、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自主研修、分类指导、达标自评、特色创新11个指标。这样的评价标准有助于全面、系统地评估学校家校社协同育人及家长学校的成效,推动协同育人工作不断优化和提升。
(2)学校对相关人员的评价。学校应对班主任、家长、家庭教育指导师等相关人员进行全面评价。对于班主任,评价应关注其在班级家长的组织管理、家校沟通、学习指导等方面的实践和效果;对于家长,评价应考量其在家庭教育中的参与度、支持度、引领度,以及与学校的合作情况;对于家庭教育指导师,评价则应聚焦于其提供家庭教育指导的专业性、有效性和受欢迎程度。这样的评价体系有助于共育主体了解工作优势和不足,有效激发其积极性。
2.构建“成长评价”操作体系
既要关注结果评价,更要重视成长评价。成长评价关注共育主体的进步与变化,强调纵向比较和自我超越。通过成长评价,可以激发共育主体的内在动力,促使其主动反思、积极改进,实现持续成长。
(1)强化自主成长评价,不断优化成长动力。学校应创造机会和平台,鼓励班主任、家长、家庭教育指导师等共育主体进行自我评价,进而了解自己的成长和不足,持续激发成长动力。同时,根据评价主体的自我评价结果,学校和区域应提供个性化的指导和支持,帮助共育主体提升工作能力。
(2)细化亲子成长评价,不断优化成长同伴。亲与子,既是教育者与被教育者的关系,也可以是学习同伴的关系。学校可以发挥其鼓励与引导的作用,推动亲子互评,并制定亲子行为契约,促进亲子共同成长。亲子行为契约的主题应该从孩子的真实问题得出,同时设置奖惩机制,明确亲子双方的期望与责任。在契约的指引下,家长与孩子相互监督、相互激励,携手应对成长过程中的挑战,不断优化成长同伴。
(3)开展全程伴随评价,不断优化评价激励。“伴随式评价”是一种连续追踪工作过程,并对其进行“全程动态”评价的方法[5]。这种评价方式更加重视学生的表现和进步,从而为共育主体提供及时、准确的反馈,指导其不断调整和完善工作方式。在全程伴随评价的过程中,激励性的评价语言扮演着关键角色。通过给予共育主体积极、正面的评价,可以激发其内在动力,增强其自信心和归属感,使其更加积极、自信地开展工作。这种激励不仅有助于提升共育主体的工作效能,还能促进其自我价值的实现和成长。
3.推动评价数字转型迭代
深化数字转型评价,不断优化评价支撑,是平台的突出功能。协同育人评价的数字转型实现评价数据采集的全息化、评价过程的伴随化、评价反馈的实时化、评价结果呈现的可视化。这不仅是学校适应数字化时代发展的需要,更是优化评价支撑、提升共育工作效果的重要手段。通过推动家长使用平台,学校可以获得大量的数据信息,这些数据可以作为评价的重要依据。这种基于数据的评价方式能够更为客观、准确地反映家长的学习成果和进步情况,也能激发家长的自我提升意愿。
参考文献
[1] 高书国,康丽颖,阚璇.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的基本框架及其构建策略[J].中国远程教育,2024,44(02):3-11.
[2] 唐汉卫.交叠影响阈理论对我国中小学协同育人的启示[J].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9,64(04):102-110.
[3] 窦媛,乔东平.“家校社协同”视域下家庭教育指导服务体系顶层设计与实施策略[J].中国教育学刊,2023(01):34-39+74.
[4] 高闰青,田道敏.家校社协同育人的意义、现实问题及机制建设[J].中国教育科学(中英文),2023,6(05):136-148.
[5] 王小根,单必英.基于动态学习数据流的“伴随式评价”框架设计[J].电化教育研究,2020,41(02):60-67.
[责任编辑:白文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