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项目化学习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2024-07-12李成兰

课程教育研究 2024年6期
关键词:项目化学习小学数学应用

【摘要】小学数学是义务教育阶段的重要科目之一,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与深入,小学数学学科需要做出改革创新,以此高质量地完成教育任务,顺利培养发展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促进学生各项能力发展提高。项目化学习是一种从真实的问题情境出发,指导学生持续性地探索学习,从而在获得学习成果过程中培养锻炼各项能力的教学方式,可以帮助学生深度学习,是指导学生学科核心素养形成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本文就项目化学习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策略展开分析讨论。

【关键词】项目化学习  小学数学  应用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24)06-0079-03

新课改背景下,项目化学习作为培养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路径和方法,其可以发挥的教育促进作用是不容忽视的。因此,小学数学教师应在教育改革要求下进行项目化学习的应用探索,从而分析小学数学项目化学习的含义及特征,发现项目化学习教学方式的应用要求及注意事项。立足教情与学情,有针对性地研究适合班级学生的项目化学习策略,稳步开展项目化学习教学活动,促进学生各项能力培养提高,这样既能发展学生学科核心素养,又能顺利提高小学数学教学质量和效率,一举多得。

一、小学数学项目化学习的含义及特征

项目化学习是一种从真实的问题情境出发,指导学生持续性地探索学习,在获得学习成果过程中培养锻炼各项能力的教学方式。小学数学项目化学习主要是指教师针对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为学生设计真实的数学问题学习情境,指导学生持续性地探索数学知识点间的联系,从而让学生在项目任务中进行自主收集、整理、分析,进行合作式的探索、讨论与交流,最终获得学习成果,提高学习能力,发展综合素养。虽然小学数学项目化学习是以数学知识教学为核心内容,但其又明显不同于单学科知识教学,更强调跨学科式的超越性学习,以便于学生在项目化学习中学会联系现实生活,联系多学科知识进行数学知识的探索学习,加深理解和记忆,提高实践与应用。项目化学习是小学数学学科应对课程改革的一次有效探索,更是小学义务教育进行课程校本化研究的重要尝试,无论是对学科教学而言,还是对于学生能力培养而言,都有着不可忽视的重要意义和价值。因此,若想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科学合理地应用项目化学习教学方式,就必须对项目化学习特征进行全面的了解和掌握。首先,项目化学习强调为学生创设真实问题,让学生可以依据真实问题进行深度思考,活跃思维,促进数学思维逻辑形成。其次,项目化学习内容要涵盖跨学科知识,要结合现实生活进行数学应用探究,要体现跨学科知识进行数学理论知识探索发现,要让学生养成以数学眼光、数学思维进行问题思考的习惯,要促进学生以综合知识运用能力解决数学问题,提高综合能力。最后,项目化学习要求学生自主探究并合作讨论,要让学生既能独立地进行问题的思考与分析,又能在小组合作讨论和交流中实现思维的活跃与进阶,助力学生数学核心素养有效形成与发展。此外,项目化学习强调进行项目作品的展示与解释,强调多元评价的进行与完善,这样才能让项目化学习的促学优势充分发挥,让学生综合能力得以有效的培养与提高。

二、项目化学习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一)围绕核心知识,设计驱动问题

项目化学习中,项目驱动问题的设计非常关键,不仅会影响学生项目化学习兴趣的形成,还会影响后续项目进程的开展。因此,小学数学教师必须要围绕数学教学核心知识设计驱动问题,让项目化学习有一个清晰的学习方向和目标,让学生可以在真实的充满挑战的学习问题中进行数学知识本质探索,让学生因问题而对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产生探索兴趣和热情,同时也让学生跨学科地进行知识的分析与理解,整合知识,培养各项能力。例如,在北师大版三年级上册《长方形周长》知识教学中,教师应先确定核心知识,然后围绕核心知识设计驱动问题,做好项目化学习准备。本次课的教学内容是学习长方形周长相关知识,要求结合具体情景,通过观察、亲身体验等活动,让学生在具体的、真实的情景中理解周长的含义,探索并掌握长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明确长方形的特点。此时,教师已经确定核心知识是“长方形的周长”,那么教师就可以围绕这一核心知识设计如下驱动问题:(1)学生手中的课本是长方形的,要想给教材包上书皮,书皮的大小要超过课本,请问它的长和宽发生了变化,周长会如何变化?(2)结合生活实际,分析现实生活中哪些场景需要用到长方形的周长计算?(3)现有一个长方形的布料,如何计算出这块布料可以制作出同样尺寸的长方形布料的数量?以上三个问题与现实生活、与学生熟悉的生活有较大关联,学生可以借助手工课、实践课等学科知识进行长方形的周长知识探索,也可以结合生活经验进行长方形周长的计算分析。在此项目化驱动问题的指导下,学生将进行跨学科知识的整合探索学习,有效分析并解决问题。

(二)确定学习目标,设计项目环节

项目化学习中,项目环节的有效设计会指导学生有序进行项目化学习,指导学生保质保量地完成学习目标,促进能力的培养与提高。因此,小学数学教师应重视结合教学目标及内容,从学生的认知水平和能力出发,进行教学内容的合理统筹规划,设计具体可行的项目环节。例如,在北师大版三年级下册“长方形的面积”知识教学中,教师应先确定本堂课的学习目标,然后依此设计项目环节。本堂课的学习目标是要求学生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真正理解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公式;以单位面积为参照,学会长方形和正方形面积的估算方法,提高估测能力,锻炼学生数学思维能力,发展空间观念。确定学习目标后,教师依据知识的获得过程设计项目环节。第一个项目环节是“识别信息”。学生在解决问题前,教师要正确引导学生明确项目化学习中的主要驱动问题都包括哪些要素。如“探究长方形的面积”项目化学习中,学生需要理解什么是面积,长方形的特点,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关联特点等。第二个项目环节是“收集信息”。教师指导学生对问题信息进行分解后,要求学生有针对性地收集与问题相关的信息。如“探究长方形的面积”项目化学习中,学生需要收集与长方形面积相关的信息,如长方形的长、宽、面积公式等信息。第三个项目环节是“制作方案”。学生需要在信息收集与整理过程中进行信息的筛选分析,最终制作出最适合的学习方案。如“探究长方形的面积”项目化学习中,学生需要依据获得的长方形的长、宽及面积公式等信息制定长方形的面积的学习方案。第四个项目环节是“规划调整”。此项目环节是学生思维碰撞的重要环节,在此过程中,学生已经获得项目学习方案,但并不一定所有的项目学习方案都适合,因此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合作讨论,沟通交流,然后尝试性地进行方案调整,不断优化自己的学习方案。第五个项目环节是“展示成果”。学生需要将自己的学习成果以报告、图纸等可视化作品展示,让学生的思考过程与学习成果全面性地直观呈现在学生及教师面前,有效培养发展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

(三)选择学习资源,进行检索分析

项目化学习中,学习资源的选择很重要,将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兴趣,更影响学生的学习质量和学习成果。因此,小学数学教师应重视为学生准备适合的学习资源,并保障学习资源的质量和可用性。例如,北师大版三年级下册“认识分数”知识教学中,教师为学生选择适合的学习资源,并通过检索分析的方式确定学习资源的可用性和质量。情境图是非常重要的学习资源,可便于学生直观地看出分数的大小;学习单可以让学生明确学习任务要求及任务完成方法与方向,便于学生流程化地完成学习任务。无论是情境图还是学习单都是非常适合的学习资源,前者必须要符合学生的学习认识能力和水平,后者要能带领学生破解驱动任务问题,促进学生深度学习[1]。在“认识分数——比大小”学习中,教师利用生活中常见事物及互联网上收集的学习资源为准备并制作适合于探究的学习资源,然后指导学生以检索分析的方式从众多的学习资源中找到适合自己探究知识的学习资源,并合理利用学习资源完成项目学习。如部分学生认为生活中常见的蛋糕、饼干等食物就是很好的分数比大小学习资源,可以通过动手分一分的方式比较出分数的大小,理解同分母分数分子越大数越大,同分子分数分母越大数越小的道理。如部分学生认为互联网上的分数动画视频是适合自己学习分数大小的学习资源,可以通过直观形象的动画分割比较内容,理解分数的大小与均分的份数有关,与取得的份数有关。在丰富的学习资源帮助下,学生可以更深入地进行项目任务分析与学习,进而在项目学习任务完成过程中培养锻炼各项能力,发展综合素养。

(四)解释项目作品,呈现解决方案

项目化学习中,解释项目作品,不仅可以向教师及其他学生呈现自己的项目问题解决方案,同时可以有效培养学生的语言组织与表达能力、锻炼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为此,小学数学教师应重视鼓励学生主动分享自己的项目学习成果,在展示项目作品过程中进行项目任务分析、总结等的过程解释,从而深化数学理解与认知,不断提高数学思维与科学素养。例如,在北师大版四年级上册“确定位置”知识教学中,教师鼓励学生解释自己的项目作品,呈现解决方案,有效培养各项能力[2]。本堂课的教学目标是结合座位图,经历探索在方格图上用数对表示位置的过程、体会数对与方格图上的点的对应关系,了解数对的意义,发展符号意识;结合具体的问题,掌握在方格图上用数对表示位置的方法,能依据数对确定位置,由位置写出数对,直观感受直角坐标系。教师依据教学目标及内容设计“告知家长坐孩子位置”的项目任务,要求学生展示自己的项目学习作品。此时,学生需要将自己的项目任务完成过程以文字、图片等呈现,形成可视化的项目作品,然后以简单明了的语言向教师及其他学生解释自己的项目作品。在此过程中,学生需要将位置相关的知识整合梳理,找出数对关系,明确数对在现实生活中的表示方法和特点,完整地呈现项目问题解决方案,确保学生学习效率的快速提高。

(五)实施多元评价,提高学习能力

项目化学习中,实施多元评价,不仅可以全面性地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更可以帮助教师进行教学设计检验与反馈性调整,为下一次的项目化学习活动组织提供参考和借鉴。因此,小学数学教师应重视对现有的教学评价进行优化,以多元评价对项目化学习进行过程性、总结性评价。例如,在北师大版四年级上册“温度”知识教学中,教师实施多元评价,以此评价发现学生对零上温度和零下温度的表示方法的掌握程度,了解学生对零上温度、零摄氏度、零下温度在温度计上的位置与顺序关系认知深度,了解学生用带“-”号的数表示零下温度,比较两个零下温度的高低的方法掌握程度[3]。教学评价应贯穿于整个项目化学习过程中,且依据教学目标及学习目标标准和要求进行教学评价指导。在过程性评价中,教师要以评价主体对学生进行个性化评价,学生也要以评价主体对自己的学习收获和表现进行评价;同时,教师也需要对当前的教学进度和方法进行反馈性评价,然后及时做出调整和改进,学生也将通过自我评价反馈出自己学习中的不足,进而及时进行学习方法调整。在总结性评价中,教师不仅要以习题练习式的方法考核学生的学习收获,同时需要以小组互相评价的方式指导学生进行学习过程和收获的整体反思,给予学生思维的碰撞体验,促进学生数学思维发展,创造力形成,评判性思维发挥作用,最终结果是学生各项能力都得到培养锻炼与提高。

三、结束语

综上分析可知,项目化学习是小学数学学科应对课程改革的一次有效探索,更是小学义务教育进行课程校本化研究的重要尝试,无论是对学科教学而言,还是对于学生能力培养而言,都有着不可忽视的重要意义和价值。因此,小学数学教师应重视围绕核心知识设计驱动问题,确定学习目标设计项目环节,选择学习资源进行检索分析,解释项目作品呈现解决方案,实施多元评价提高学习能力。总之,教师必须要以长远的发展性眼光看待项目化学习教学方式,并不断进行教学优化和持续性改进,从而让项目化学习更好地融入学科教学中,与学生的学习活动相贴合,促进学生综合素养形成发展,结果是教学质量和效率全面提高。

参考文献:

[1]陈恒.项目化学习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甘肃教育研究,2023(12):84-86.

[2]张昆亮.小学数学教学中项目式学习的应用[J].亚太教育,2023(23):102-105.

[3]周春红.项目式学习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天津教育,2023(27):19-21.

作者简介:

李成兰(1972年10月—),女,汉族,中小学高级教师。

猜你喜欢

项目化学习小学数学应用
以项目化学习为推力的初中思想品德实践教学策略研究
当项目化学习遇见STEAM课程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培养数学意识发展思维能力的研究
GM(1,1)白化微分优化方程预测模型建模过程应用分析
煤矿井下坑道钻机人机工程学应用分析
气体分离提纯应用变压吸附技术的分析
会计与统计的比较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