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广西国有林场场外造林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2024-07-12李芝醒

新农民 2024年17期
关键词:国有林场广西

李芝醒

摘要:随着生态文明建设的不断推进,造林活动对于改善生态环境、促进绿色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广西作为我国南部的一个重要林业大省,其国有林场在推进场外造林工作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对于保持生物多样性、防止水土流失、提升区域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等方面作出了积极贡献。大桂山林场作为广西国有林场的代表,在场外造林方面的实践与探索,对于当地乃至全省的生态环境改善具有示范效应,但也面临着一系列挑战和问题。本文通过对广西国有林场尤其是大桂山林场场外造林现状的深入分析,探讨其存在问题的成因,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以期为广西乃至全国的林业发展提供借鉴和参考依据。

关键词:广西;国有林场;场外造林

广西作为我国南部重要的林业大省,国有林场在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实现林业绿色发展中扮演着极其关键的角色。这些林场不仅负责大面积的林木种植和管理工作,而且在保护自然资源、维护生态平衡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大桂山林场作为广西国有林场的典型代表,在场外造林方面的广泛实践经验和积极探索,对于提高广西乃至全国的林业生产水平、改善生态环境具有重要的示范效应。

1 广西国有林场场外造林的现状

广西大桂山林场是闽楠等珍贵乡土树种的主要分布区,因其丰富的种质资源和优良的生长条件而闻名。2022年,林场以提升营林质效为目标,致力于培育和壮大优质森林资源,林场的森林经营面积达到

8.4万hm2,蓄积量升至650万m3,标志着营林工作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通过坚持科学规划和精准施策,林场推广“良种+良地+良法+良肥”的综合造林模式,全面实施免炼山造林和增施有机肥等沃土技术,2022年完成造林面积达3 066.67 hm2,其中油茶新造林133.33 hm2,抚育施肥面积达到2.8万hm2。通过实施国储林建设项目,林场成功建成2万hm2的桉树高产高效示范林和0.67万hm2的杉木高产高效国储林示范基地,使得杉木、米老排、油茶、闽楠等乡土和珍贵树种的占比超过21%。

2022年,林场的挂网销售林木平均产量达到9.2 m3/667 m2,木材销售量、亩产出材量、活立木均价以及溢价均创下历史新高。大桂山林场的这些举措不仅大力推广闽楠、米老排、红椎、火力楠等珍贵乡土树种的种植,通过营造珍贵乡土树种混交林,有效地提升森林的质量和效益,也为林场的科学经营和健康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在积极推进林场发展的同时,大桂山林场还注重生态保护和生物多样性的维护,通过实施天然林保护项目和加强生态修复工作,林场有效提升了林区的生态环境质量。林场采取一系列措施加强林木病虫害防治,确保了森林资源的健康成长,同时,大桂山林场还积极探索林下经济的发展,通过引入油茶等经济作物的种植,不仅增加了林农的收入,也能促进林业经济的多元化发展。这些举措展示了大桂山林场在保护生态、促进经济发展与提升森林资源利用效率方面的全面考量,为广西乃至全国的国有林场发展提供宝贵的经验。

2 场外造林存在的主要问题

2.1 资金投入不足

资金投入不足的根源在于林业项目长期性和回报周期长的特点,它会导致私人投资者对此类项目犹豫不决,而政府资金支持虽有,但仍难以满足广泛和深入开展造林项目的需求。在实践中,资金的短缺直接限制了造林规模的扩展和造林质量的提升,影响了林场在生态保护和林业经济发展方面的双重目标的实现。例如,大桂山林场虽在2022年完成了3 066.67 hm2的造林任务,但对比其8.4万hm2的森林经营总面积,这一规模仍显不足,尤其是在珍贵乡土树种如闽楠的推广种植上,资金的不足更加凸显了技术研发、苗木培育和土地准备等环节的投入不足。

此外,资金不足也会影响林场在提升林业科技水平、引进先进设备和实施精准管理等方面的能力[1]。由于缺乏经费支持,即使是高效益的沃土技术和免炼山造林等先进造林方法也无法得到推广,限制了林场经济林种植和生态林建设的效果。因此,解决资金投入不足的问题,不仅是提升场外造林质量和规模的关键,也是实现林场可持续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目标的前提。

2.2 技术指导缺乏

技术指导缺乏是广西国有林场场外造林项目面临的另一大难题,尤其在大桂山林场主要表现在2个方面:一是现有的林业技术推广和服务体系未能充分覆盖林场及其周边地区,导致先进林业技术和管理知识的普及率不高;二是针对特定树种。如:闽楠等珍贵乡土树种的专业技术指导资源稀缺,缺乏足够的研究和技术支持来指导高质量的造林活动。这一问题的存在,直接影响了造林的成活率、生长质量和最终的经济效益。技术指导的缺乏不仅会限制林场在提升树种质量和促进生态恢复方面的努力程度,也会制约林场在实现科技创新和提高经营效率方面的潜力。由于缺少有效的技术指导,林场在采用新技术、新方法时往往面临较大的不确定性和风险,这不仅增加了造林成本,也可能导致资源的浪费[2]。

技术指导的缺乏会影响林场与周边社区居民在林业活动中的合作与交流,由于先进林业技术和管理知识的普及不足,林场和农户之间在造林技术上的信息不对称问题成为合作障碍,限制了双方在提高造林效率和森林资源管理上的协同效应。特别是对于需要精细管理和长期投入的珍贵乡土树种,如闽楠,技术指导的不足更是加剧了其种植的难度,影响树种多样性的维护和森林生态系统的健康发展。在这种情况下,林场的造林项目很难达到预期的生态和经济双重目标,阻碍了林业可持续发展的步伐。

2.3 社会参与度低

在大桂山林场的实践中的挑战主要源于广大民众,特别是当地农户对于参与林业项目缺乏足够的认识和兴趣,以及现有的激励机制未能充分调动他们的参与热情。尽管林场努力通过种植经济效益高的林木来吸引社会参与,但当地农户在缺乏对林业长期价值认识的情况下,往往对立即收益不明显的林业项目持保留态度。传统的林业宣传方式未能有效触及广大农户和社会公众,使得他们对林业项目的信息了解不足,进一步加剧了参与度低的问题。农户作为林业活动的直接参与者,其对林业知识和技能的缺乏,使得他们在缺少必要的林业培训和指导的情况下,即使有农户愿意参与林业项目,也往往因技术不精、管理不当而难以取得预期的效果,这种情况反过来又会影响到其他潜在参与者的参与意愿。因此,提高社会参与度不仅需要从提升公众对林业项目价值的认识和理解入手,还需要通过创新宣传和动员机制,建立有效的沟通渠道和合作平台,同时加强对农户等参与者的林业技能培训,克服知识和技能的短板,从根本上提升社会各界参与林业项目的积极性和效果。

3 对策分析

3.1 加大财政投入与政策支持

通过增加直接的财政拨款,政府能够为林业项目尤其是造林活动提供关键的资金支持,这是确保造林工作顺利进行的基础。面对资金投入不足的问题,政府也可以制定一系列优惠政策来吸引社会资本的参与,优惠政策有:(1)对参与林业建设的企业或个人提供税收减免;(2)贷款贴息等激励措施。这些优惠政策可以降低他们的投资成本,提高林业项目的吸引力。特别是对于涉及特定造林项目和珍贵树种种植的情况,政府可以通过设立专项基金来提供资金补贴和技术支持,这不仅能够降低投资者面临的风险,还有助于提升项目的整体回报率,从而激发更多投资者的参与热情。

同时,政府可以通过制定政策引导促进林权制度的改革,明确林地的使用权、流转权和收益权,林农对于自己的土地拥有更明确的经营权益,这不仅有助于提升他们参与林业项目的积极性,还能促进林业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可持续发展。政府加强对林业项目的宏观指导和监管,也能确保每个造林项目都能够科学规划、合理布局,这对于避免资源的浪费和防止生态环境的进一步破坏至关重要。政府在提供财政支持的同时,通过制定和实施一系列综合政策措施,能够有效促进林业项目的健康发展,实现林业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为推动生态文明建设作出贡献[3]。

3.2 强化技术指导与服务

为了确保造林活动的效率和质量,必须提供充分的技术指导和服务,可以支持林场和周边社区的造林工作。强化技术指导与服务涉及增强技术培训、推广先进的造林技术和实践,以及建立长效的技术支持体系。首先,加强技术培训是提升林业工作者和社区居民技术水平的基础,通过定期举办造林技术、森林管理和保护等方面的培训班,可以有效提升他们的技能和知识,使其更好地参与到造林和森林维护中。其次,通过引入耐旱、快生和高产的树种,采用科学的林地管理和养护技术,可以显著提升林木的生长质量和速度。最后,建立长效的技术支持体系是确保持续提供技术指导的关键,建立技术咨询热线、在线技术支持平台以及发展林业技术服务团队等措施为林场和社区提供及时和专业的技术服务。通过实施这些措施,不仅可以解决当前的技术支持不足问题,还能为广西国有林场的长期发展奠定坚实的技术基础,促进场外造林活动中取得更好的成绩,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

同时,强化技术指导与服务还需要密切关注造林活动中出现的新问题和新挑战,及时更新和调整技术培训内容,以确保培训的实时性和前瞻性。例如,随着气候变化的影响日益显著,如何实施适应性造林成为一个新的课题,这就要求技术培训能够涵盖气候变化对林业的影响、适应性树种选择和栽培技术等内容。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如:GIS和遥感技术,进行林地规划和管理应成为技术培训的重要组成部分,才能提升林场管理的精确度和效率。同时,鼓励和促进林业科研机构与林场之间的合作,可以将最新的科研成果转化为实际的技术指导和服务,加快科技成果在林业生产中的应用。通过建立科研成果共享平台,不仅可以提高林场工作人员的技术水平,也能激发他们的创新意识和能力,进一步提升造林活动的科技含量和效益。

3.3 提高社会参与度与建立合作机制

社会参与度低会限制造林活动的广泛性和多样性,因此,激发社会各界特别是当地社区的参与热情,对于提升造林项目的实施效果至关重要。首先,政府和林场可以通过宣传教育提高公众对于森林保护和造林重要性的认识,增强公众的环保意识和社会责任感。例如,举办造林知识讲座、林业科普活动和树木种植体验等能够有效吸引公众参与到造林活动中。建立多方参与的合作机制也是提高社会参与度的有效途径,政府可以引导和鼓励企业、非政府组织(NGO)、社区组织和个人参与到造林项目中,通过提供资金支持、技术指导和市场推广等服务,激发他们的参与积极性。例如,通过建立公私合作伙伴关系(PPP)模式,吸引企业投资林业项目,不仅可以缓解资金压力,还能借助企业的技术和管理优势提升造林效率和质量[4]。

同时,政府可以通过制定优惠政策和激励措施,如提供造林补贴、税收减免、优先采购等,鼓励更多社会力量参与到造林活动中。通过建立志愿者参与机制,鼓励公众特别是青年和学生参与到造林、护林和林后管理中,不仅可以增强造林项目的社会影响力,还能培养公众的环保意识和实践能力。通过提高社会参与度和建立有效的合作机制,可以汇聚更广泛的社会力量参与到造林项目中,形成政府、企业、社会组织和公众共同参与的良好局面,共同推动广西国有林场尤其是大桂山林场的场外造林项目取得更大成效,实现森林资源的可持续管理和利用。

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如建立专门的造林活动网站、社交媒体账号等,可以及时发布造林活动信息,分享造林成果和经验,激发网民的参与热情和传播效果。通过组织在线造林挑战赛、虚拟树木种植等创新活动,可以吸引更多年轻人参与到造林中来,同时,加强与当地学校和教育机构的合作,将森林保护和造林知识纳入学校教育体系,采用定期组织学生参观林场、参与植树活动等方式,培育学生的环保意识和实践技能。通过这些举措,大桂山林场不仅能够扩大其造林项目的社会影响力,还能促进公众尤其是年轻一代对森林保护的理解和支持,为林场的长期发展和森林资源的持续利用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4 结论

广西国有林场尤其是大桂山林场的场外造林活动,是推进地区绿色发展、构建生态文明的重要举措。面对当前的挑战,需采取综合措施,加强管理,优化政策,创新机制,以保障造林活动的成功实施和林业可持续发展的长远目标。未来,广西乃至全国的国有林场应继续探索适应当地实际的造林模式,积极应对变化的环境和社会需求,为促进我国林业和生态文明建设做出更大贡献。

参考文献

[1] 伍辉勇.广西国有高峰林场场外造林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乡村科技,2023,14(10):118-120.

[2] 徐稳,吕中发.广西国有高峰林场场外造林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乡村科技,2023,14(8):109-111.

[3] 廖仁雅,覃素云,苏晓琳.广西壮族自治区国有林场场外造林存在问题及对策[J].乡村科技,2023,14(6):115-117.

[4] 钟定兵.广西国有大桂山林场场外租地造林现状问题及对策[J].南方农业,2022,16(22):77-79.

猜你喜欢

国有林场广西
壮美广西
毛主席来到我广西
广西广西
广西尼的呀
桂西国有林场人力资源现状调查与分析
国有林场改革存在问题分析
新时期国有林场档案管理工作存在问题探析
活化经营管理机制 促进国有林场发展
广西出土的商代铜卣
广西追歼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