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一生致力于叫醒旧中国民众的马相伯

2024-07-11陶诗秀

公民与法治 2024年7期
关键词:公学耶稣会于右任

陶诗秀

1926年到1945年,中国有一本综合性的摄影画刊《良友画报》,发行范围广,读者众多,封面向来都是美女,创刊号的封面就是影后胡蝶的照片。但1935年第150期的封面,却破例刊出马相伯这个“老头”的照片,向这位教育家致敬。

不错,这不是寻常的老头,他有大功业,有浓厚的家国情怀。

马相伯的一生,致力于三件大事,一是关心人的平等,二是试图洋务救国,三是投身学校教育。在他生前,没有看到做这些事情带来重大改变,但在他逝后,他的精神被国人敬仰,他在教育上的投入,也开出了灿烂的花。

马相伯前三十年,虔诚信奉天主教。

他出生在1839年,就是鸦片战争发生的前一年。马家是一个殷实的家庭,全家信奉天主教。在父母影响下,他从小接受天主教教育,后来又慢慢学了儒家学说,熟读四书五经。

马家有三兄弟,都非常杰出,哥哥马建勋,是淮军粮台;弟弟马建忠,留学法国,获巴黎政治学院博士学位,他写的《文通》(一般称为《马氏文通》)是中国第一部语法专著。

马相伯学习能力非常强,特别是关于天主教相关知识的学习。十四岁时,就担任了天主教学校上海“徐汇公学”的助教,学会八国语言,又先后游历日本、朝鲜、美国、法国和意大利等国,思想开放,见识深广。

三十岁时,马相伯获神学博士学位,并担任“徐汇公学”校长。此时马相伯笃信“众生平等”,但同时又看到了社会上很多不平等的事情,到底哪里有平等?什么才是真正的平等?恰巧这时中国发生一场特大旱灾,大批难民逃到上海,马相伯向教会求助没有结果,他自己筹集了2000两白银救灾,教会反把马相伯抓起来,认为他违反了教会规矩,让他“省罪”。因为和西方管理者在理念上有很多不同,马相伯就离开了教会。

三十岁后的马相伯认识到,只有国和国之间的差距小了,真正的国富民强了,才有平等可言。于是,马相伯把他生命中三十年最好的年华,奉献给了“洋务运动”。

马相伯认为,实业才能救国。为了缩短和西方列强之间的实力距离,“洋务运动”是必须的。于是马相伯成了李鸿章的重要幕僚,希望能协助他完成国家现代化。

马相伯的“洋务运动”之路非常艰难,难的不仅是事情本身,还有社会的各种议论,各种不理解。

譬如,中法战争期间,招商局的轮船被封锁扣押,为了将利益最大化,最重要的是把轮船早日拿回来,因此马相伯采取了抵押赎回的策略,但这却导致不少人的辱骂,说什么没有风骨,没有坚持到底。从利益角度出发,把轮船早日拿回来,早日营运,这有什么错?至于抵押金可在以后慢慢洽谈。但有时候“舆论”就能把人逼疯。

为了建设强大的海军,马相伯去美国筹款,美国投资者愿意提供5亿美元,这是好事啊!但是招来的却是各种怀疑和猜测,在美国人优惠的后面,有没有“不平等的协议”?否则美国人怎么会愿意投这么多钱?

在《马关条约》签订后,李鸿章遭到全国人的各种辱骂,而马相伯作为李鸿章的主要幕僚,也直接被定义为“汉奸”,使他非常委屈和痛苦。

1895年,马相伯的母亲重病,他回家探视,母亲气喘吁吁地说道:“我的儿子是个优秀的神父。既然你不是神父,那你也不是我的儿子了。”这让马相伯心如刀割。他只是想救国救民,别人不理解也还罢了,连自己的母亲也不理解,为什么想做点事情这么难?中国人什么时候才能觉醒呢?

这些问题敲打马相伯的心,只是他找不到合适的答案。

就在这时,三十五岁的蔡元培来了。他当时是“南洋公学”(交通大学的前身)特班总教习,想跟六十三岁的马相伯学拉丁语。马相伯笑了:“你精神可嘉啊,可惜你都人到中年了,不是你学不会,而是你学会了,发挥的时间不多。你多找些人,一起来学,这样我就可以多教一些学生。”

于是蔡元培很快招来了二十四个人,包括黄炎培、李叔同、邵力子等人,学习班设在“南洋公学”。它是西安交通大学和上海交通大学的前身,由盛宣怀始建于1896年,与“北洋大学堂”同为中国人自己最早创办的大学。马相伯的学习班名气越来越大,来学习的人也越来越多。

不久之后,“南洋公学”闹学潮,一百多学生集体退学。这批学生优秀者多,弃之可惜,马相伯临时租用徐家汇老天文台,创办了“震旦公学”,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所私立大学”。“震旦”是印度对中国的旧称。梁启超知道了,特别写信向马相伯祝贺。马相伯于1896年在上海认识梁启超,那时马相伯五十七岁,梁启超二十五岁。

马相伯为“震旦”定下三个原则:崇尚科学、注重文艺、不谈教理。这十二个字一出,引起社会广泛的关注。

马相伯从家中拿出地契,将3000亩田产全部捐出,交给耶稣会江南司教收管,作为办学基金,马相伯又因为教育回归教会。

“震旦”成立,马相伯全心办学,只要有才华、爱学习的学生,都收入门下。

1904年,于右任还是一个文学青年,中了秀才,在家写嘲讽清政府的“反诗”《半哭半笑楼诗草》,被一路通缉,只好避难上海。走投无路,于右任来找马相伯。老人爱才,对他说:“今天你就可以入学震旦,我免收你的学费、膳费和宿费。”

于右任热泪盈眶。他从未想过,自己一个朝廷通缉犯,马校长也敢收。几个月后,马相伯又对于右任说:“我知道你过去教过几年书,现在你的学识足以做我的教学助手。从明天开始,你就是震旦的教师了!”

震旦学院成立两年后,耶稣会想把震旦变成教会学校,培养传教士,并委任法国神父南从周为总教习,改变教学方针,另立规章。马相伯虽然也信教,但只是个人的信仰,他不想让震旦属于教会,而是属于中国人的学校。双方对此互不相让,耶稣会一怒之下,解散学院,驱逐马相伯,甚至将老人架到医院,让他“无病而住院”。

老人被架走后,学生们就无书可读了。于右任带着同学在医院找到马相伯,大家全体跪下:“校长,我们没书可读了。”

听到这句话,马相伯哭了,偌大的中国竟然摆不下一张小小的课桌。为了让孩子们有书可读,上海街头,常常看到一个六十五岁的老人,拄着拐杖,颤颤巍巍地东奔西走,到处游说筹集款项。

“国家再穷,可学生们总该有书读啊!”

1905年中秋节,马相伯得到社会名流张謇和严复等人的资助,在吴淞废弃的提督衙门,又办了一所学校。破破烂烂的屋舍里,一个老人,一百多个学生,没有桌子、没有椅子,只有一块黑板,这就是“复旦公学”,现在“复旦大学”的前身。

“复旦”校名取自《尚书大传》之“日月光华,旦复旦兮”,表示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自力更生和勤奋,更含不忘当年的“震旦”和复兴中华的意义。

马相伯担任“复旦公学”第一任校长。就是这样简陋的教学环境,却培养出中国著名的气象学家竺可桢、民国艺术大师李叔同、国学大师陈寅恪、著名数学家胡敦复、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任轻工业部部长黄炎培、政界闻人邵力子等人。

而今日“复旦大学”优秀毕业生,在各领域都有杰出贡献,但今日中国,知“马相伯”者有几人?

1917年,蔡元培第一次出任北大校长,发动中国教育改革,首先邀请恩师马相伯到北大。老人对蔡元培说:“所谓大学者,非校舍之大之谓,非学生年龄之大之谓,亦非教员薪水之大之谓,系道德高尚、学问渊深之谓也。”马相伯所言,便是现代教育的全部意义,是教育的普世价值。

1937年,上海沦陷,马相伯九十七岁,中华大地全在战火之中,不当亡国奴,就只能一路逃难。马相伯被家人带着,从上海跑到武汉,从武汉跑到重庆,最后一直跑到越南谅山。

1939年4月的一天,老人病了,他躺在病床上,虚弱地问道:“我们到哪里了?这里是中国吗?”

家人知道老人眷恋中国,但战乱的中国,哪里还有一块安静土地呢?家人只能对他说:“现在我们已到达云南和贵州交界处,回来了。”听到这句话,马相伯长叹口气。

这一年,马相伯九十九岁,按中国人的传统,可以算是一百岁了。虽是战乱年代,复旦的老师和十几位学生依然前来为他过百岁大寿。老人示意将祝寿金拿出,全部捐给前线伤兵和难民。

他的一位新闻界学生采访他,面对烽烟四起、山河破碎的中国,想起自己的一生,见证了这个国家民不聊生的一百年,他内心百感交集,突然泣不成声:“我是一条狗啊,叫了一百年,也没有把中国叫醒。”

1939年11月4日晚,病床上的老人连日水米不进,在听到家人说到湘北大捷时,突然挣扎着坐起来,又沉沉倒下,阖上双眼。

临终之前,他甚至不知道自己并未死在祖国,而是客死异国他乡。

马相伯活了一百岁,亲历晚清、民国、抗日三个时期,浮沉百年离乱。

历史在他身上鞭打出深深的伤口,即使他“叫了一百年还没把中国叫醒”,但他的叫声震动了中国人心。

历史学家、中央研究院院士、天主教神父方豪,1938年在桂林得见马相伯,“余以小先生七十岁之后生小子,谒先生于风洞山,执弟子礼。”

方豪对于马相伯的人生有一段综合论述,一般认为说得很透彻:

先生一生所为,一以正义、真理为依归。先生乃反对国父孙中山先生者,然南京光复,一时颇呈纷乱之象,先生以地方耆老,出而收拾人心,社会于以安定。袁世凯任总统,对先生礼数甚重,先生欣然北上,以为可以为“民国民”谋福利,及袁氏称帝之心既露,先生不屑一顾(而去)。“九一八”后,先生力主抗日,或又以为先生不与政府合作,及中央政策既定,先生即入赞中枢,不稍犹豫。先生为天主教世家,可远溯至明季,幼年投身修道院,稍长入耶稣会,但当遭遇无理高压之时,即毅然出会还俗。及其办震旦大学也,为莘莘学子计,先生又与耶稣会合作,并慨赠庞大校地与巨额捐款;迨耶稣会士擅改其手订学制,学生于右任等愤而离校,先生辞职以去,并创办“复旦”。先生早岁对教会似是叛徒,然晚年仍归于虔诚,整理教会文献,重译圣经,尽忘往年耶稣会所加之种种压迫。此余之所以谓先生一生行事,悉以真理、正义为依归也。

猜你喜欢

公学耶稣会于右任
英国公学:权贵的摇篮
民国多面奇才:于右任
望我大陆
宗教与文化的对话
16、17世纪罗马教宗拖欠日本耶稣会年金问题
近代中国工程师教育
英国“公学”知多少
孔裔国际公学 中国国际精英教育领航者
十九世纪初西方史学之东渐
英国公学的强大生命力原因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