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在群众文化活动中的传承
2024-07-10康洪瑞
康洪瑞
通过探讨非遗传承面临的困境,强调非遗作为群众文化根基的重要性,并指出群众文化活动是非遗传承的有效平台。非遗在群众文化活动中的传承可通过社区非遗讲习班培养新一代传承者,融入民俗节庆和社区活动表演内容,利用数字媒体扩大传播影响力,并需制订相应扶持政策鼓励传承人在群众文化活动中发挥主导作用。这些路径旨在解决非遗传承问题,推动非遗与群众文化的互动融合,提升社会对非遗的认知与重视,确保非遗的传承与发扬。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国五千年文明史的珍贵结晶,是中华民族精神家园的重要支柱。然而,非遗的传承工作却面临着诸多现实困境。如何在群众文化活动中找寻传承之道,让非遗焕发生机,成为当下亟待解决的问题。
目前非遗传承工作面临的困境
非遗传承人日益减少
非遗的传承,本质上依赖于那些掌握独特技艺和深厚文化内涵的传承人。随着工业化、信息化的快速发展,职业道路的选择日趋多元化,许多年轻人倾向于追求经济效益更高、工作环境更优的职业,而非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去学习和传承非遗技艺。这无疑加剧了非遗传承人的断层问题。例如在农村地区,随着农业现代化进程的推进,一些与农业生产相关的传统技艺,如石磨豆腐制作、手工编织等,由于经济效益低下且劳动强度大,越来越难以吸引年轻人加入传承行列中。此外,非遗传承人待遇问题也不容忽视。非遗传承人的收入来源有限,大部分依靠自身的技艺创造产值,但由于非遗产品的商业化程度偏低,市场需求不稳定,传承人的经济收益往往不能得到保障。在这种情况下,即使有年轻人对非遗技艺感兴趣,也可能因生计压力而被迫放弃。
非遗传承方式单一
非遗传承方式多为口耳相传、师徒相授的传统模式。这种方式虽有利于保持技艺传承的原汁原味,但在现代社会背景下存在明显局限性。首先,这种个体间的小范围传授方式无法大规模地培养非遗接班人,难以满足市场需求和社会普及的需要;其次,传统教学方法较为封闭,缺乏与现代教育理念相结合,不利于激发学习者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
另外,非遗与现代生活方式、审美取向的融合度不够,许多非遗技艺的产品和服务形式难以直接对接消费市场,这也制约了非遗的市场化推广和产业化发展。例如,许多传统戏剧、音乐等艺术表演形式,若不加以创新改良,就难以吸引现代观众,特别是年轻群体的关注,这会影响它们在社会上的生存和发展。
社会对非遗的认知度和重视度不高
社会公众对非遗的认识普遍停留在表层,很多人未能深刻理解非遗背后的历史价值、文化内涵及其在维系民族精神家园方面的作用。尤其在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中,人们对流行文化和现代科技产品更为热衷。相比之下,非遗文化的魅力和价值在一定程度上被忽视。
在学校教育方面,非遗尚未完全融入国民教育体系,导致青年一代在成长过程中缺乏对非遗的系统学习和深入了解。而在社会舆论引导方面,非遗的宣传力度也尚显不足,未能形成全民尊重、保护和传承非遗的良好氛围。
此外,政策层面虽然已加大对非遗保护的支持力度,但实践中仍存在执行不到位、资源配置不均等问题。非遗项目的资金扶持、场地设施、传承培训等方面仍有待加强和完善。非遗的保护与传承,需要社会各界力量共同参与和持续努力。只有提高社会整体的认知度和重视程度,才能真正解决非遗传承面临的困境。
非遗与群众文化之间的内在联系
非遗是群众文化的根基
首先,非遗承载了民族历史记忆和地域特色。每一项非遗项目都是特定历史时期、特定地域人们生产生活的反映,记录了祖祖辈辈的生活习俗、思想观念、审美情趣和道德规范,如各地的民间传说、神话故事、史诗叙事、谚语歌谣等,这些都是群众文化的精神支柱和情感纽带。例如,春节、端午节、中秋节等传统节日,就是以一系列非遗元素为基础,其中春联、剪纸、包粽子、做月饼等习俗,构建了中华民族共同的文化认同和情感寄托。
其次,非遗是群众文化艺术活动的主要内容和形式来源。无论是民间歌舞、戏曲曲艺,还是传统工艺、民间医药,非遗中的各项技艺和表现形式,都是群众文化活动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江南丝竹、陕北信天游、广东粤剧、四川变脸等,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都是群众喜闻乐见的艺术表现形式,为丰富和活跃城乡文化生活提供了丰富素材。
再次,非遗为群众文化的创新与发展提供了无尽的灵感源泉。随着时代的发展,非遗并非停滞不前,而是通过与现代生活、现代艺术相交融,不断焕发出新的活力。例如,许多设计师从传统刺绣、陶瓷、漆器等非遗技艺中汲取灵感,创作出既有民族特色又符合现代审美的设计作品;各地的旅游文化活动中,非遗更是成为吸引游客、展现地方风情的重要载体,如苗族银饰、壮族绣球、蒙古族马头琴等非遗项目,通过与现代旅游业结合,在实现保护与传承非遗的同时,也为群众文化活动开辟了新的发展空间。
最后,非遗对群众文化素养的提升起到了积极作用。通过参与和学习非遗技艺,不仅可以领略先辈们的聪明才智和匠心独运,还能在实践中锤炼耐心、细心和毅力,增进对传统文化的理解和尊重,提升自身的文化素养和审美情趣。例如,社区举办的剪纸、书法、太极拳等非遗培训班中,学员们在切身感受非遗魅力的同时,也在无形中提升了自身的文化修养并改善了身心健康。
群众文化活动为非遗提供传承平台
首先,各类群众文化活动是非遗最直接的传播载体。例如,全国各地举办的各类庙会、民俗节庆活动,如元宵灯会、端午龙舟赛、中秋赏月、重阳登高等,正是非遗的重要展示平台。在这些活动中,剪纸、面塑、糖画、皮影戏、民间音乐、传统舞蹈等各种非遗项目得以生动展示,普通百姓可以在亲身参与和观赏中了解和感受非遗的魅力,从而促进非遗的普及和传承。
其次,社区和乡村的群众文化中心、文化站等基层文化设施,为非遗的传承提供了固定的活动场所和稳定的传承环境。在此可以定期举办非遗技艺的培训课程,邀请非遗传承人为群众授课,教授剪纸、编织、雕刻、茶艺等传统技艺,使非遗在日常生活和休闲娱乐中得以传承和发展。同时,这些文化场所也能举办非遗讲座、研讨会等活动。通过学术交流和研究,深化人民群众对非遗价值的认识,提高对非遗保护与传承的责任意识。
最后,随着科技发展和新媒体技术的广泛应用,网络直播、短视频、在线课程等形式的群众文化活动,为非遗传播开辟了全新的空间。非遗传承人和爱好者可以通过网络平台分享自己的技艺心得,演示非遗制作过程,吸引和带动更多网友关注非遗、爱上非遗,从而形成线上线下相结合的立体化传承格局。
非遗与群众文化相互促进
首先,非遗深深植根于民间,它的产生、发展和传承都是在广大人民群众的生活实践和社会活动中实现的。因此,群众文化为非遗的延续和弘扬提供了丰富的土壤和源泉。非遗项目的种类繁多,如民间故事、神话传说、传统技艺、民间歌舞、风俗习惯等,均在各种群众性节日庆典、民俗活动中得到展示和传承。群众文化活动不仅保留了非遗的原生性和多样性,还通过不断创新表现形式和传播方式赋予非遗新的时代内涵,使其在当代社会中焕发新的生机活力。
其次,非遗的传播和弘扬也极大地丰富了群众文化的内容和形式,提高了群众文化的品质和内涵。非遗项目被纳入群众文化活动中,人们有机会亲身体验和学习这些古老而又独特的技艺,进而增进对民族文化的认知,提升自身的文化素养。同时,非遗所蕴含的深厚人文精神和价值观,对于塑造良好的社会风尚、强化民族认同感及凝聚力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组织非遗传承人走进社区、学校、企事业单位开展非遗教学、展示和体验活动,既推广了非遗,又提升了公众的文化修养和审美水平。
最后,非遗与群众文化的结合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文化产业的发展,创造了经济效益。许多地方通过打造非遗主题旅游项目、开发非遗文化创意产品等方式,将非遗元素融入文化消费中,促进了文化旅游产业的升级转型,也为当地经济发展注入了文化动力。这种良性循环使得非遗传承得到了有效的经济支撑,有利于对其长久保护和可持续发展。
非遗在群众文化活动中的传承路径
在社区举办非遗讲习班,培养新一代的传承者和爱好者
为了确保非遗的薪火相传,社区作为基层文化阵地,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各地政府部门和文化机构通过在社区举办非遗讲习班,不仅为非遗传承人提供了传授技艺的平台,也为社区居民,特别是年轻一代提供了接触、学习和传承非遗的机会。这些讲习班涵盖多种非遗门类,如民间艺术、传统手工艺、口头文学、传统音乐舞蹈等,采用现场演示、实地教学和互动体验等多种形式,使参与者能够近距离感受非遗的魅力。例如,在社区定期举办剪纸艺术讲习班,由省级剪纸非遗传承人亲自授课,带领社区居民,特别是年轻一代,学习剪纸的基本技巧和创作理念,让这项传统技艺在新一代手中继续传承下去。这样的活动不仅增强了社区居民的文化归属感,也培育了一批非遗爱好者和未来潜在的非遗传承人。
将非遗项目纳入各类民俗节庆、社区活动的表演内容中
一方面,非遗项目与民俗节庆的结合是一种天然的互补。无论是春节、端午、中秋这样的传统节日,还是地方特色的庙会、灯会等民间活动,都是非遗项目展现魅力的最佳舞台。例如,在春节期间,各地的剪纸、年画、糖人、面塑等非遗项目纷纷亮相,它们不仅是装饰节日气氛的元素,更是传承民族记忆、讲述民俗故事的重要载体。而在中秋节期间,各地的灯笼制作技艺、月饼制作方法等非遗项目同样能够唤起人们对传统文化的深深眷恋。
另一方面,社区活动也是推广非遗项目的重要渠道。社区可通过组织各类文化晚会、艺术展览、互动体验等活动,邀请非遗传承人现场表演,如皮影戏、川剧变脸、昆曲、评弹、蒙古族长调民歌等,让居民在日常生活中近距离接触非遗,加深对其的理解和喜爱。例如,在社区文化节上设立非遗展示区,不仅可以呈现精美的实物作品,还可安排传承人现场演示制作过程,让观众尝试制作,感受非遗技艺的独特魅力。
不仅如此,非遗项目的纳入还可以创新性地与现代文化娱乐活动相结合。例如,在大型音乐节、创意市集、旅游景点等场所,安排非遗项目的表演环节,如太极拳表演、少林功夫展示、苗族银饰秀等,吸引更广泛的社会群体,尤其是年轻人的关注,拓宽非遗的受众面,培养新一代对非遗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借助数字媒体和网络平台,拓宽非遗的传承范围和影响力
在信息时代,数字化技术和网络平台为非遗的传播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非遗传承人和相关部门利用抖音、快手、B站等媒体平台,推出非遗技艺教学视频、纪录片、在线课堂等内容,使非遗突破地域限制,面向更广泛的受众。以“云课堂”的形式,非遗传承人可以在线实时传授技艺,让更多人有机会远程学习。利用VR、AR等先进技术,观众可以沉浸式体验非遗,如模拟制作瓷器、学习古琴演奏等。数字化传播手段降低了非遗传播的成本,提高了效率,使非遗在更年轻的网民群体中产生共鸣,达到非遗传承的目的。
制定扶持政策,鼓励非遗传承人在群众文化活动中发挥主导作用
一方面,政府应当从法律法规层面着手,建立完善的非遗保护和传承体系。这包括制定专项法规,明确非遗传承人的权利与义务,保障他们在参与群众文化活动时获得必要的地位和权益。例如设立非遗传承人认证制度,并给予其相应的经济补贴、税收优惠以及培训指导等支持措施,确保他们能专心致志于非遗技艺的传授和实践。同时,政策上要倡导非遗传承人参与到社区文化中心、学校、企事业单位等各种公共文化场所的活动中去,组织各类非遗主题的讲座、工作坊和表演,让非遗融入民众日常生活。
另一方面,政府应通过设立专项基金、举办非遗节庆活动、搭建非遗展示交易平台等方式,鼓励非遗传承人在群众文化活动中承担策划、组织和执行的重任。例如,政府可以资助非遗传承人开展进校园、进社区、进乡村的巡回教学和演示活动,让他们在实践中发挥引领作用,推广非遗技艺,培养新一代传承人群体。同时,通过举办各类非遗技能大赛、创作竞赛等活动,激励非遗传承人不断创新,以适应时代发展需求,使非遗在保持传统精髓的同时焕发出新的生命力。
此外,还需要引导和支持非遗传承人与其他文化行业跨界合作,共同开发非遗文化产业项目,如与旅游、影视、设计等行业深度融合,让非遗传承人以其深厚的专业知识和精湛技艺,参与到文创产品的研发、景区的文化体验项目设计中,提升非遗项目的市场竞争力和品牌影响力,也让非遗在更多元、更广阔的平台上发挥作用。
非遗的传承是一项长期且艰巨的任务,需要我们立足于群众文化活动这一广阔平台,通过改革传承方式、提升社会认知、强化政策扶持等多种途径,共同呵护这笔宝贵的文化遗产,使其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得以永续传承、熠熠生辉。
(作者单位:济南市历城区文化馆)